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43)
2023(17573)
2022(14986)
2021(13822)
2020(11820)
2019(26816)
2018(26576)
2017(51093)
2016(27767)
2015(31182)
2014(31061)
2013(30802)
2012(28123)
2011(25217)
2010(25470)
2009(23959)
2008(23930)
2007(21534)
2006(19383)
2005(17394)
作者
(80275)
(66933)
(66550)
(63186)
(42565)
(32185)
(30167)
(26228)
(25465)
(23965)
(22810)
(22634)
(21285)
(21193)
(20745)
(20184)
(19903)
(19708)
(19113)
(19091)
(16666)
(16647)
(16192)
(15429)
(15150)
(14944)
(14926)
(14841)
(13509)
(13203)
学科
(114877)
经济(114697)
(108213)
管理(94140)
(90485)
企业(90485)
(49248)
方法(49086)
数学(39111)
数学方法(38646)
(36460)
业经(36254)
农业(32821)
中国(29193)
(27101)
(25252)
财务(25178)
财务管理(25137)
企业财务(23843)
技术(21600)
(21061)
地方(21003)
理论(20723)
(20264)
(19932)
(19361)
(19359)
贸易(19348)
(19285)
(18821)
机构
学院(400983)
大学(397630)
管理(163717)
(162717)
经济(159226)
理学(140799)
理学院(139363)
管理学(137247)
管理学院(136522)
研究(130085)
中国(100811)
(84800)
科学(78680)
(77590)
(75123)
(64903)
业大(62057)
(61158)
财经(60840)
中心(59972)
研究所(58339)
农业(57503)
(55200)
北京(53243)
(50187)
师范(49788)
(48435)
经济学(47075)
(46643)
财经大学(44660)
基金
项目(266477)
科学(210647)
研究(198697)
基金(193413)
(167315)
国家(165626)
科学基金(143453)
社会(126018)
社会科(119125)
社会科学(119090)
(105403)
基金项目(102907)
自然(92082)
教育(89931)
自然科(89885)
自然科学(89863)
自然科学基金(88280)
(86857)
编号(82257)
资助(78578)
成果(66320)
(59059)
重点(58720)
(56962)
(56686)
课题(55654)
创新(52628)
(52595)
国家社会(51441)
教育部(50662)
期刊
(190639)
经济(190639)
研究(118779)
中国(80256)
(74146)
(62498)
管理(62289)
学报(60095)
科学(57150)
农业(50194)
大学(47067)
学学(44514)
教育(41959)
(37249)
金融(37249)
技术(36445)
业经(35736)
财经(29778)
经济研究(27399)
(26285)
(25435)
问题(24889)
技术经济(21386)
(20039)
科技(19407)
现代(19288)
理论(18776)
世界(18291)
财会(18092)
商业(17819)
共检索到602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兰勇  周艺珮  蒋黾  
构建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湖南省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从制度效益、治理水平和成长能力等三个维度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和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比较不同模式下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的有效性,探讨其主要制约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组织模式主要分为股份式、合同式和买断式三种,其有效性综合得分由大到小依次为股份式、合同式和买断式。从准则层权重来看,治理水平与制度效益权重较大,成长能力权重一般;从评价指标体系的三个维度来看,虽然股份式得分高于合同式和买断式,但三种模式得分普遍较低,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营业收入增长比例、违约成本、风险资金、带动农户数量、二次收入占比和担保金额是影响合同式和股份式的机制有效性的主要因素。鉴于此,建议有关部门在加强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利益联结机制时应重点推动股份式利益联结模式的发展,提高家庭农场内生成长能力,创新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增强合作主体的盈利能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兰勇  周艺珮  蒋黾  
构建长期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湖南省家庭农场为研究对象,从制度效益、治理水平和成长能力等三个维度构建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和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比较不同模式下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的有效性,探讨其主要制约因素。结果表明,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组织模式主要分为股份式、合同式和买断式三种,其有效性综合得分由大到小依次为股份式、合同式和买断式。从准则层权重来看,治理水平与制度效益权重较大,成长能力权重一般;从评价指标体系的三个维度来看,虽然股份式得分高于合同式和买断式,但三种模式得分普遍较低,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营业收入增长比例、违约成本、风险资金、带动农户数量、二次收入占比和担保金额是影响合同式和股份式的机制有效性的主要因素。鉴于此,建议有关部门在加强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利益联结机制时应重点推动股份式利益联结模式的发展,提高家庭农场内生成长能力,创新风险分担和利益分配机制,增强合作主体的盈利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关迪  陈楠  
[目的] 将平衡计分卡(BSC)应用于家庭农场经营绩效评价,反映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综合水平和发展潜力,把握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产业与区域差异。[方法] 从经济、协调、管理、生态、创新5个维度构建家庭农场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9年吉林省东中西部4种产业类型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数据,使用模糊综合评价(FCE)对被调查农场经营绩效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结果] 被调查家庭农场总体绩效处于一般和较好之间。其中,协调绩效良好,创新绩效处于一般和良好之间,经济绩效一般,管理绩效和生态绩效偏低;特别是在营销和融资渠道多元化,品牌化与有机化生产方面存在发展瓶颈;不同产业类型家庭农场经营绩效存在明显差异,种养结合类家庭农场绩效最为突出,果蔬类和粮食类家庭农场次之,养殖类家庭农场得分最低;家庭农场经营绩效的区域差异不显著。[结论] 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规范土地流转形式,加强金融服务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加快职业农场主培养,促进家庭农场全面、健康与协调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熊小林  杜鑫  
家庭农场已成为新形势下我国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本文采用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调查(CRRS)的家庭农场样本数据,研究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与农业雇工决策,定量分析家庭农场经营规模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要素市场价格、土地流转市场发育水平、要素禀赋等变量对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决策与农业雇工决策产生了显著影响;同时,家庭农场土地流转决策与农业雇工决策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二者具有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的研究为协同推进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以促进家庭农场快速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万芹  蔡山彤  
在政策与市场的推动下,以改造传统农业为目标的企业式家庭农场应运而生。企业型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方式具有如下特征:高资本技术要素、大规模专业化经营、集约化生产管理及企业化的市场销售和风险规避方式,这完全符合政府对现代农业的期许,因而常常被树为典型。但是,因为在发展中要求较高的环境、面临较大的风险,企业式家庭农场只能是少数精英农户的选择,大多数小农无法走通此路。因此政府不应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完全寄托于企业式家庭农场身上,大量存在的小农、中农等多元经营方式作为现代农业基础,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兰勇  翁婕  蒋黾  
【目的】家庭农场是现阶段最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经营主体,对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家庭农场数量激增,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实现农场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构建科学合理的经营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全面分析与评价家庭农场经营环境的优劣,对农场主掌握农场发展前景、合理调整经营模式以及政府部门制定合理有效的扶持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为促进农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湖南省的湘中、湘北、湘南、湘西为主要研究区,根据湖南省家庭农场名录,在每市随机抽取3个县,每县随机抽取3个镇,每镇随机抽取3~4个家庭农场开展问卷调查,从土地要素环境、资本要素环境、劳动要素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6个维度出发,构建包含28个具体指标的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测算湖南省家庭农场经营环境的综合指数,并进行障碍度因子分析。【结果】1)湖南省家庭农场的经营环境一般,4个地区的经营环境优劣排名依次是湘中地区、湘北地区、湘南地区与湘西地区。2)影响湖南省家庭农场经营环境的障碍因子排名前六依次为农场成员平均文化水平、土地流转模式、土地流转价格、土地流转期限、贷款难易程度和流转合同签约形式。【结论】建议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相关扶持政策,进一步改善经营环境,增强家庭农场盈利能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王勇  张伟  罗向明  
针对家庭农场与普通农户的实地调研发现,双方在农业经营特征上的区别导致了其在农业信贷需求上的重大差异:家庭农场在农业生产投入方面的信贷需求远远高于普遍农户,其对农业信贷资金需求的金额更大、贷款期限更长,但在缺乏合格抵押担保品的条件下,家庭农场很难从信贷机构获取足够的贷款来支持农业再生产。为解决家庭农场抵押品不足的问题,本文通过机制设计,通过引入农业保险来为家庭农场生长中的农产品提供风险保障,并通过保单抵押的方式将农产品的预期收入转化为可间接抵押的资产,从而保障了家庭农场能够通过购买高保障农业保险的方式来为信贷融资提供抵押担保。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展   殷冠羿   魏玮   孙庆芝   李广昊   朱胜浩  
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协同发展被视为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家庭农场融入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耦合发展机制备受关注。本研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讨土地规模经营潜力对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影响机理,并阐述土地整理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家庭农场土地经营面积的现状、过去增加趋势及未来增加意愿,均对其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意愿起正向促进作用。2)土地经营面积对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规律,当家庭农场的土地规模达到阈值时,其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概率最高。3)在土地规模经营潜力对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或企业的促进机制中,土地整理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4)第一产业占比越高、机械化水平越高以及农场发展势头越好的地区,其土地规模经营潜力对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正向促进作用越显著。因此,应以土地整理和规模经营为引领,推动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企业的一体化发展,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效率提升。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展   殷冠羿   魏玮   孙庆芝   李广昊   朱胜浩  
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协同发展被视为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有效途径,家庭农场融入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耦合发展机制备受关注。本研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探讨土地规模经营潜力对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影响机理,并阐述土地整理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家庭农场土地经营面积的现状、过去增加趋势及未来增加意愿,均对其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意愿起正向促进作用。2)土地经营面积对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影响呈倒“U”型曲线规律,当家庭农场的土地规模达到阈值时,其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概率最高。3)在土地规模经营潜力对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或企业的促进机制中,土地整理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4)第一产业占比越高、机械化水平越高以及农场发展势头越好的地区,其土地规模经营潜力对家庭农场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的正向促进作用越显著。因此,应以土地整理和规模经营为引领,推动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企业的一体化发展,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生产效率提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子坚  张鹏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中应用极其广泛的合同农业中,由于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的内在不稳定性,使得农户-企业之间无法形成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进而严重阻碍着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通过博弈模型构建,对合同农业中农户-企业利益联结非稳态均衡的内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不断地修正该博弈模型,探讨了促使非稳态均衡向稳态均衡演变的思路,提出了构建农户-企业利益联结稳态机制的初步方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楠  郝庆升  
[目的]以家庭农场为载体开展农民创业活动极具发展前景和研究价值,文章旨在从农民创业视角探究家庭农场的创办与发展规律。[方法]选取18项评价指标,运用PSR模型构建家庭农场创业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和综合指数法测算吉林省家庭农场创业环境综合指数,预测创业环境的发展趋势。[结果]吉林省家庭农场创业环境综合指数走势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创办家庭农场的环境持续优化;吉林省家庭农场创业过程中,政府部门的响应举措具有明显的效果,但社会经济压力作用不显著;政府部门优化家庭农场创业环境的政策效应存在一定时滞性,并且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延续的过程;农民创业环境改善和优化到一定程度会出现"平台期",须不断进行政策创新和管理创新以进一步优化区域农民创业环境;基于综合指数的走势,未来吉林省家庭农场创业环境将持续改善。[结论]提高土地流转效率、增加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改善家庭农场融资环境、加快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以及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进一步优化家庭农场创业环境的主要路径和着力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雅莉  
文章从农业技术应用与农业生产规模关系、家庭农场经营比雇工农场经营更有效率、农业生产规模与农业产出效率关系、家庭农场经营易于制定、执行较为严密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等几个方面对家庭农场的生产优势作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希望能为我国的农地规模经营起到一定程度的导向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学新  
本文主要探讨苏南地区的农业如何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问题。笔者认为,苏南农业应该积极进行家庭经营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走出传统的家庭承包经营方式,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道路。本文明确提出发展中小家庭农场是目前苏南农业经营的主要取向,并就如何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纪平  
现代经济分析中的农业是排除了迂回环节的狭义农业,具有很强的自然生命特征,因而分工水平低而且劳动力与其他要素之间的互补性弱。另一方面,与企业相比较,家庭作为经济组织更适合分工水平低且对生产要素之间匹配要求不高的生产活动。因此,家庭是比企业更经济的农业生产组织。中国农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村劳动力缺乏转移空间,阻碍了农业机械化进程,而农业生产企业化并不能改变这一事实。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邹薇  刘红艺  
土地财政与地方经济增长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现阶段,土地财政是否已经难以为继?是否"饮鸩止渴"?这些问题值得关注。本文采用2003—2011年间全国28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别建立空间动态与时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考察了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以及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1)在空间动态模型设定下,土地财政对城市化进程、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门限效应",即具体影响将受限于地方财政自由度,而对经济增长却存在直接的抑制作用;(2)在时空动态模型的估计下,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和产业结构指标均存在明显的时空动态效应和"门限效应";(3)通过对空间误差修正模型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