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87)
- 2023(14659)
- 2022(12097)
- 2021(10990)
- 2020(8967)
- 2019(20222)
- 2018(19833)
- 2017(38060)
- 2016(19895)
- 2015(22048)
- 2014(21768)
- 2013(22010)
- 2012(20826)
- 2011(18933)
- 2010(19684)
- 2009(18586)
- 2008(18326)
- 2007(16864)
- 2006(15627)
- 2005(14593)
- 学科
- 济(114709)
- 经济(114584)
- 业(86584)
- 企(68106)
- 企业(68106)
- 管理(64515)
- 农(47540)
- 方法(36089)
- 业经(33217)
- 农业(32037)
- 中国(29704)
- 地方(28907)
- 数学(27704)
- 数学方法(27579)
- 财(27113)
- 贸(21134)
- 贸易(21118)
- 易(20512)
- 制(20153)
- 技术(18837)
- 务(17290)
- 财务(17272)
- 财务管理(17246)
- 策(17032)
- 和(16422)
- 地方经济(16313)
- 企业财务(16264)
- 学(16079)
- 发(15991)
- 体(15747)
- 机构
- 学院(300415)
- 大学(291781)
- 济(144595)
- 经济(142171)
- 管理(117113)
- 研究(106235)
- 理学(99132)
- 理学院(98098)
- 管理学(97060)
- 管理学院(96490)
- 中国(84797)
- 财(63306)
- 京(61428)
- 农(59188)
- 科学(58806)
- 所(53416)
- 财经(49191)
- 江(48215)
- 中心(48137)
- 研究所(47471)
- 农业(44691)
- 经济学(44587)
- 经(44443)
- 业大(43258)
- 经济学院(40024)
- 北京(39050)
- 州(37650)
- 范(37101)
- 院(37062)
- 师范(36827)
- 基金
- 项目(187034)
- 科学(149224)
- 研究(142929)
- 基金(136396)
- 家(117086)
- 国家(115689)
- 科学基金(99953)
- 社会(96604)
- 社会科(91394)
- 社会科学(91370)
- 省(74481)
- 基金项目(71968)
- 教育(61686)
- 划(59698)
- 自然(59174)
- 自然科(57760)
- 自然科学(57746)
- 编号(57567)
- 自然科学基金(56757)
- 资助(53909)
- 发(47424)
- 成果(45666)
- 部(41811)
- 创(41478)
- 重点(41462)
- 国家社会(40753)
- 业(40184)
- 发展(39676)
- 课题(39166)
- 展(39060)
- 期刊
- 济(182226)
- 经济(182226)
- 研究(96254)
- 中国(65592)
- 农(61874)
- 财(49922)
- 管理(47473)
- 农业(41620)
- 科学(40641)
- 学报(39278)
- 融(33809)
- 金融(33809)
- 业经(33525)
- 大学(31790)
- 学学(30430)
- 技术(28062)
- 经济研究(28011)
- 财经(25454)
- 教育(25358)
- 问题(24153)
- 经(22256)
- 业(21961)
- 世界(19443)
- 技术经济(19225)
- 贸(18923)
- 国际(16580)
- 经济问题(16040)
- 农村(15487)
- 村(15487)
- 商业(15485)
共检索到484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书东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变化很大,东部沿海地区及中西部少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尤为迅速,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都有较大改善与提高。但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与经济发展对其提出的要求相比,近年来已经显示出脆弱和发展滞后的迹象。与高通货膨胀率相伴随的农副产品价格的较高涨幅,国际上由莱斯特·布朗挑起的“21世纪谁来养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卫东
本文以荆州市首批认定的121个家庭农场为研究样本,采取全面调查和重点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在全面总结荆州市家庭农场发展特征和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家庭农场经济发展中对金融服务的客观需求和现实障碍,据此围绕土地经营权提出了相关金融扶持策略。
关键词:
家庭农场 金融性需求与供给 农村金融服务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战平 陈宏毅
基于欧美国家农场的直观场景、产生历史等自然属性分析,农场是在一定规模的土地区域范围内进行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经营及其必要生活活动的相对封闭独立、稳定的地理单元和一种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家庭农场是由家庭成员共享农场生产经营权利、共担风险责任,用家庭共同财产清偿生产经营债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场制是不同国家、不同阶段有关农场的制度规范,体现农场的社会属性。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国情和制度,发展家庭农场不同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欧美国家,将面临经营状态的稳定性差、风险高、永续生存的基础薄弱、行政主导的负面效应大等特殊问题。促进中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要遵循"肯定但不夸大、扶持但不包办"的理性思路,制定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海燕
发展家庭农场若仅限于追求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则显然不够。家庭农场自身隐含有许多需要发掘和彰显的特殊效应,包括家庭主体效应、区位效应、增收效应和产业链效应等。这些特殊效应一经彰显,将为家庭农场的发展带来不竭的活力和旺盛的发展后劲。本文将在对家庭农场特殊效应分析的基础上,以农业旅游的视角,就如何彰显家庭农场的特殊效应展开探析。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特殊效应 农业旅游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志帆 刘冠军
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小农生产方式的不匹配。具有规模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特点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标志着农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国内四个家庭农场典型示范区的建设经验,从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元视角提出了未来我国家庭农场的培育思路。
关键词:
家庭农场 规模经济 政府 市场 社会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德娟 周琼 曾玉荣
以福建省漳州市五类种植业家庭农场为例,从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经营特征、土地来源、经营策略、面临的主要困境、农场经营者的经营能力及对未来的规划等方面进行比较,对比分析各类农场的经营特色及所处的外部环境、共性及差异,进而探讨种植业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的经营效果以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应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进一步完善对家庭农场的补贴政策,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及加强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理念。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种植业 土地流转 生产经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沈琼
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农业的经营方式采用家庭农场的形式。本文系统介绍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现代农业大国的家庭农场发展特征。归纳得出上述国家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市场和政府双重推动,农地的规模化趋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和农业职业人才培育等经验。提出中国在推进家庭农场经营中做好顶层设计与制度创新,强调土地适度规模和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构建农业的职业精神和培育相应的职业人才等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贾大明
兴办家庭农场是农垦企业为了解决职工吃企业“大锅饭”,遵循农业生产适于家庭经营的特点与规律,调动职工生产经营积极性的重要改革。像许多国有企业一样,在土地资源国有化和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农场兴办家庭农场,无论从理论上、实践上都没有现成的模式与经验可参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佳鹏
传统农村金融服务"三农"的效率低,作为互联网金融与"三农"结合下的新业态,农业众筹为解决家庭农场融资困境提供新方向。本文通过定量分析,介绍农业众筹的发展现状、类型和操作流程;从家庭农场融资需求视角,比较分析传统农村金融服务和农业众筹各自对家庭农场融资的影响,得出农业众筹的融资服务具有高度灵活、低成本、风险小和准入门槛合理的优势;最后,结合实际,提出包括提升农业众筹认知度、明确监管主体等优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众筹 家庭农场 互联网金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芳鋆
家庭农场与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当前,促进二者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如家庭农场旅游市场服务对象、旅游吸引物的设计、家庭农场旅游的交通和家庭农场旅游的餐饮供应等问题。法国家庭农场与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具有健康性、科学性、心理性等特点,中国应充分借鉴法国家庭农场与农业旅游的经营模式,促进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
法国 家庭农场 农业旅游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翔宇
基于对无为县陡沟镇非家庭农场农户和家庭农场农户的问卷及访谈,发现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本质问题是家庭农场经营者尚未成为市场主体,其特征是不能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提出以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具体措施包括探索家庭农场准入/退出机制、非农身份家庭农场、土地整理制度。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芳鋆
家庭农场与农业旅游融合发展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当前,促进二者融合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如家庭农场旅游市场服务对象、旅游吸引物的设计、家庭农场旅游的交通和家庭农场旅游的餐饮供应等问题。法国家庭农场与农业旅游融合发展具有健康性、科学性、心理性等特点,中国应充分借鉴法国家庭农场与农业旅游的经营模式,促进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
关键词:
法国 家庭农场 农业旅游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骐 李江源
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处于起步期,制度尚不健全,农业经营科技水平较低,亟需获取相应的科技服务,以提升其生产效率。完善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能够有效促进家庭农场高优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利于农业信息化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探索循环农业,保障农业食品安全。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在管理体制、资金投入、人力资源、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有待通过机制、机构、法律以及多元化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完善得以实现革新。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家庭农场 推广服务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锐 闵桂林
近百年来,中国农业发展家庭农场一直存在诸多争议,其中有家庭农场为"舶来品"与"过渡"论。本文认为:从秦汉至19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田庄""庄园""农庄""庄田"和"大户",就是中国家庭农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称谓;进入20世纪之后,它作为传统中国农业的经营模式,则在向西方经济学习大潮中,因与西方的家庭农场同型、同质而合流于家庭农场,并在探索大规模公司农业的实践中,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回归优选经营模式;跨入共和国时代,它虽一度在"一大二公"改造下强制"绝种",却又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改革中重获得新生,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四大经营主体之一。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家庭农场虽是近代中国的"外来词",但却是传统中国农业经济反复历练的内生优选经营模式。
关键词:
家庭农场 农业经营 优选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光志 陈雪
以家庭农场为主体发展生态农业是我国当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适时建立并完善家庭农场生态农业相关法律制度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建立家庭农场主体法律制度、改革现行农地流转法律制度可以促进生态农业家庭农场在我国的形成;建立适应家庭农场发展要求的农产品认证法律制度能够有效提高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的市场信任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促进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C2C交易的发展可以为家庭农场生态农产品交易的活跃提供广阔的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