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4)
2023(16022)
2022(13208)
2021(12372)
2020(10209)
2019(23298)
2018(22923)
2017(43680)
2016(23362)
2015(26498)
2014(26193)
2013(26149)
2012(24290)
2011(22138)
2010(22727)
2009(21242)
2008(21262)
2007(19276)
2006(17383)
2005(16067)
作者
(67579)
(56544)
(56178)
(53181)
(36003)
(27121)
(25328)
(22020)
(21617)
(20185)
(19426)
(19004)
(18263)
(18183)
(17622)
(17197)
(16654)
(16242)
(16232)
(16209)
(14312)
(14094)
(13793)
(13084)
(12732)
(12632)
(12599)
(12496)
(11457)
(11271)
学科
(112329)
经济(112202)
(94065)
(75155)
企业(75155)
管理(73269)
(48510)
方法(45015)
数学(36611)
数学方法(36067)
中国(33761)
业经(33515)
农业(32379)
(28382)
(23661)
地方(23469)
(20982)
贸易(20961)
(20421)
技术(20229)
(19095)
财务(19047)
财务管理(19019)
(18756)
企业财务(17939)
(17689)
理论(17664)
(17648)
银行(17634)
(17128)
机构
学院(344239)
大学(338753)
(154357)
经济(151488)
管理(135987)
研究(119991)
理学(116043)
理学院(114872)
管理学(113053)
管理学院(112419)
中国(95602)
(72749)
(68262)
科学(67788)
(65654)
(59715)
中心(54331)
(53669)
研究所(53534)
财经(53505)
业大(50494)
农业(49918)
(48629)
北京(46727)
经济学(46600)
(43443)
师范(43081)
(42591)
(42151)
经济学院(41897)
基金
项目(219650)
科学(175504)
研究(165677)
基金(160775)
(139145)
国家(137660)
科学基金(119121)
社会(108688)
社会科(102937)
社会科学(102908)
(86300)
基金项目(83480)
教育(75038)
自然(73784)
自然科(72127)
自然科学(72109)
自然科学基金(70890)
(70864)
编号(67338)
资助(66082)
成果(53749)
(52276)
(49596)
重点(49164)
(48082)
课题(46554)
国家社会(45595)
创新(44305)
(44024)
发展(42986)
期刊
(185155)
经济(185155)
研究(108173)
中国(77464)
(66702)
管理(54148)
(53106)
科学(48583)
学报(46925)
农业(45205)
教育(38381)
大学(37960)
(37400)
金融(37400)
学学(35868)
业经(34885)
技术(32992)
经济研究(28298)
财经(26923)
(24426)
问题(24064)
(23375)
技术经济(20062)
世界(19887)
(18662)
统计(17371)
国际(16706)
商业(16249)
(16249)
现代(16180)
共检索到5414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锐  闵桂林  
近百年来,中国农业发展家庭农场一直存在诸多争议,其中有家庭农场为"舶来品"与"过渡"论。本文认为:从秦汉至19世纪中国历史上的"田庄""庄园""农庄""庄田"和"大户",就是中国家庭农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称谓;进入20世纪之后,它作为传统中国农业的经营模式,则在向西方经济学习大潮中,因与西方的家庭农场同型、同质而合流于家庭农场,并在探索大规模公司农业的实践中,成为农业经济发展的回归优选经营模式;跨入共和国时代,它虽一度在"一大二公"改造下强制"绝种",却又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改革中重获得新生,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四大经营主体之一。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家庭农场虽是近代中国的"外来词",但却是传统中国农业经济反复历练的内生优选经营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翠萍  高云飞  
推广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家庭农场模式有其适用的条件,即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以及开放的市场环境和农业政策。因此,家庭农场模式应当是有步骤、有阶段的在中国农村逐步推广,对于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亦需要保持一定的历史耐心。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家庭农场模式,应当立足本地区资源禀赋和优势,推动农地“三权分置”改革释放政策红利、加强村级组织对生产经营必要的行政监督、发挥村级经济合作社和专业服务机构的组织优势投入技术力量以及优化农场主自我提升的发展渠道并向职业化方向转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汪恭礼  
家庭农场模式为农业农村改革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据农业部调查,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符合调查条件的家庭农场87.7万个,全部家庭农场经营耕地面积达到1.76亿亩,占全国承包耕地面积的13.4%。与普通农户相比,家庭农场的增收效果十分明显。2012年全国家庭农场经营总收入为1620亿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为18.47万元。(一)发展家庭农场模式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尽管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自身实力弱、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偏低等问题,更面临土地流转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战平  陈宏毅  
基于欧美国家农场的直观场景、产生历史等自然属性分析,农场是在一定规模的土地区域范围内进行商品性农产品生产经营及其必要生活活动的相对封闭独立、稳定的地理单元和一种生产经营组织方式。家庭农场是由家庭成员共享农场生产经营权利、共担风险责任,用家庭共同财产清偿生产经营债务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农场制是不同国家、不同阶段有关农场的制度规范,体现农场的社会属性。中国由于特殊的历史、国情和制度,发展家庭农场不同于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欧美国家,将面临经营状态的稳定性差、风险高、永续生存的基础薄弱、行政主导的负面效应大等特殊问题。促进中国家庭农场持续健康发展要遵循"肯定但不夸大、扶持但不包办"的理性思路,制定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海燕  
发展家庭农场若仅限于追求粮食生产的规模效益,则显然不够。家庭农场自身隐含有许多需要发掘和彰显的特殊效应,包括家庭主体效应、区位效应、增收效应和产业链效应等。这些特殊效应一经彰显,将为家庭农场的发展带来不竭的活力和旺盛的发展后劲。本文将在对家庭农场特殊效应分析的基础上,以农业旅游的视角,就如何彰显家庭农场的特殊效应展开探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志帆  刘冠军  
在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为生产社会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小农生产方式的不匹配。具有规模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特点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标志着农业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能够有效解决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领域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代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本文基于国内四个家庭农场典型示范区的建设经验,从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元视角提出了未来我国家庭农场的培育思路。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丁忠民  雷俐  刘洋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的发展极大促进了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有效的土地制度、健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专业化的生产经营、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是发达国家发展家庭农场的共同经验;美国和加拿大农业资源丰富,家庭农场发展具有规模大、区域专业化等特征;法国属于农业资源一般型国家,其家庭农场的发展主要依靠合适的经营管理体制、生产经营专业化和政府政策扶持;丹麦和以色列属于农业资源匮乏型国家,其家庭农场的发展则主要依靠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滢  
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创新。本文诠释了"家庭农场+合作社"的定义和特征,运用制度创新理论,刻画出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变迁的独特路径,剖析了"家庭农场+合作社"的生成机制和制度效益。认为制度非均衡是这一新型模式产生的根源,其存在需要一定的制度环境,它能产生外部经济内部化、规模经济和提高农户市场竞争力的制度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佳  姜长云  
农户家庭是中国农业的微观组织基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推进,农户家庭经营也在不断变迁和分化。本文简要回顾了农户家庭经营的相关理论与文献,分析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中国农户家庭经营的演变历程与分化现状,并以家庭经营组织创新的重要形式——家庭农场为重点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未来家庭经营组织创新的发展方向,即将专业化与兼业化作为中国农业家庭经营发展道路的二元选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开昌  汪泓  叶茂春  任慧霞  
通过比较国内外学者对家庭农场的研究史发现,国内学者注重家庭农场发展宏观的现状和举措研究,而国外学者往往侧重于实证研究。国内外关于家庭农场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研究的方法不同、内容不同、视角不同,据此提出了研究中国发展家庭农场亟需面对和重视的问题:更加重视数据收集和实证研究,注重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家庭农场困难和瓶颈研究,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促进中国家庭农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学新  
本文主要探讨苏南地区的农业如何与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适应的问题。笔者认为,苏南农业应该积极进行家庭经营制度的完善与创新,走出传统的家庭承包经营方式,走农业集约化经营的道路。本文明确提出发展中小家庭农场是目前苏南农业经营的主要取向,并就如何推动家庭农场的发展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德娟  周琼  曾玉荣  
以福建省漳州市五类种植业家庭农场为例,从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经营特征、土地来源、经营策略、面临的主要困境、农场经营者的经营能力及对未来的规划等方面进行比较,对比分析各类农场的经营特色及所处的外部环境、共性及差异,进而探讨种植业家庭农场在发展过程中的经营效果以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促进家庭农场发展应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进一步完善对家庭农场的补贴政策,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及加强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理念。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吴夏梦  何忠伟  刘芳  白燕飞  
家庭农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2013年中央1号文件中正式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信息科技化的不断深入,中国几千年来的小农经济经营形式的弊端日益显露,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的良好进步需要依靠经济的优质发展。本文通过对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家庭农场经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研究,借鉴管理经验,促进中国家庭农场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房加帅  
家庭农场是美国现代农业的基本载体,其经营管理具有市场化导向、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技化耕作、合作化发展等显著特征。为有效引导、扶持和规范家庭农场健康发展,美国政府先后实施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对中国家庭农场发展中的土地制度、耕作方式、扶持政策、人力支持、保障体系等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谭晓峰  
文章在对家庭农场内涵理解的基础上,从我国当下国情和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两个方面分析了坚持家庭农场在农业经营中主导地位的必要性,强调发挥家庭农场在农业经营中的主导作用。同时,文章还从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农村土地市场监管和培养新型家庭农场经营者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何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