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58)
2023(14982)
2022(12771)
2021(11681)
2020(10216)
2019(23082)
2018(22742)
2017(43279)
2016(23436)
2015(26287)
2014(26046)
2013(25576)
2012(23365)
2011(20617)
2010(20325)
2009(18777)
2008(18422)
2007(16406)
2006(13820)
2005(11622)
作者
(68162)
(57226)
(57137)
(54116)
(36193)
(27918)
(26043)
(22524)
(21503)
(20039)
(19362)
(19169)
(17969)
(17958)
(17695)
(17663)
(17624)
(16960)
(16495)
(16380)
(14324)
(13873)
(13680)
(13132)
(13025)
(12719)
(12602)
(12563)
(11559)
(11532)
学科
(94571)
经济(94369)
管理(69127)
(68674)
(57111)
企业(57111)
方法(49495)
数学(43274)
数学方法(42776)
(29453)
(25978)
中国(23573)
业经(20636)
(19358)
(18490)
贸易(18485)
(17995)
(17964)
财务(17914)
财务管理(17878)
农业(17340)
企业财务(17040)
地方(16107)
(15787)
(15029)
技术(14969)
理论(14760)
环境(13910)
(13200)
银行(13142)
机构
大学(334180)
学院(333233)
(137444)
经济(134944)
管理(131650)
理学(115937)
理学院(114708)
管理学(112595)
管理学院(112016)
研究(107194)
中国(78837)
科学(68268)
(67828)
(62301)
(61162)
业大(54304)
(53893)
财经(51062)
中心(50731)
研究所(49637)
农业(48734)
(47260)
(46559)
经济学(42974)
(41409)
北京(41223)
师范(40832)
经济学院(39185)
(38229)
财经大学(38201)
基金
项目(236320)
科学(186637)
基金(174914)
研究(164193)
(155639)
国家(154118)
科学基金(132210)
社会(107831)
社会科(101557)
社会科学(101522)
基金项目(93386)
(92394)
自然(88507)
自然科(86585)
自然科学(86556)
自然科学基金(85071)
(78162)
教育(76378)
资助(70726)
编号(63882)
重点(53425)
(52575)
成果(49889)
(49862)
(49193)
科研(46976)
创新(46617)
国家社会(45131)
教育部(45129)
计划(44945)
期刊
(138502)
经济(138502)
研究(87249)
学报(59186)
中国(57128)
(53630)
科学(51987)
(49906)
管理(45698)
大学(44164)
学学(42253)
农业(36218)
教育(28147)
技术(27434)
财经(24868)
(24438)
金融(24438)
经济研究(23419)
业经(22761)
(21322)
(19783)
问题(18508)
(17798)
统计(16913)
技术经济(16326)
科技(15984)
商业(15770)
(15739)
业大(15092)
财会(14643)
共检索到461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润红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收入决定消费。如何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是当前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所关注的重点议题,但鲜有文献从家庭收入差距的角度提出解释与解决策略。本文关注家庭内部的收入差距对家庭消费能力的影响,将社会信任纳入研究框架,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城镇住户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家庭内部收入差距、社会信任和消费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家庭内部收入差距显著抑制了家庭消费能力,且当家庭对外部环境的信任程度较低时,更为显著;第二,家庭对外部社会环境的信任程度在该抑制过程中呈正向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为提升家庭消费能力提供了可能路径,为"社会信任"这一非正式制度的积极作用提供了相关证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继海   姚健   刘文玲  
少子化和老龄化是当前我国家庭人口结构的典型特征。扩大居民消费是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从消费支出、消费率和消费结构3个维度实证分析了人口年龄结构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第一,少儿人口比对家庭消费支出和消费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老年人口比却显著抑制了家庭消费支出和消费率。这一结论经过工具变量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少儿人口比和老年人口比对家庭消费结构升级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作用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第三,人口年龄结构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农村家庭、西部地区家庭、低收入组家庭及健康状况较好家庭的老年人口比的上升对家庭消费的负向影响更大。少儿人口比对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在城镇家庭、中部地区家庭、中高收入组家庭及低教育程度家庭中是显著的。本文的结论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为扩大居民消费的路径提供了研究依据,这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磊   黄思刚   杨承佳  
防范化解家庭经济风险对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具有现实意义。基于2015年、2017年和2019年三期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以微观家庭为研究对象,探究收入波动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影响以及保险参与在其中所起到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收入波动显著提高了家庭经济脆弱性,且这种影响在经济脆弱程度更高的家庭中更加明显。而保险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能够减轻收入波动对家庭经济脆弱性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乡村地区或低资产水平的家庭中,收入波动使其陷入经济风险的概率更高,这会导致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更易返贫。研究结论为促进居民家庭的保险参与、提高居民家庭的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提供了参考。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睿   朱利   罗绍晗   钱嫣虹  
研究数字能力如何影响居民家庭的消费行为,对于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生动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数字设备使用能力、数字场景应用能力以及数字信息获取能力三个维度度量了家庭数字能力,并实证分析了数字能力与家庭消费的关系,发现数字能力的提升能显著提高家庭消费水平。在进行核心变量替换、回归样本变更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发现数字能力对家庭消费的促进作用仍然存在。此外,除了对家庭消费水平的影响,数字能力对不同消费类型也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基于收入效应的机制分析发现,数字能力通过提高家庭收入、降低家庭收入波动性来促进消费。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能力对家庭线上线下消费均有积极影响,但数字能力对家庭消费收入比没有显著的影响,即数字能力并没有改变家庭边际消费倾向,而是通过提高收入水平和降低收入波动性来促进家庭消费。论文拓展了数字能力在消费领域的应用,证明了数字能力对家庭收入和消费增长的积极作用,丰富了数字时代家庭金融的相关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裘晓雯  
本文基于地位寻求视角,采用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住房需求对家庭消费规模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位寻求是通过人类本能特征和工具主义产生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导致农村居民为提高自己地位而寻求更高的收入,增加储蓄,通过个人财富水平提升进而提升社会地位,由此降低了家庭消费规模。实证分析也表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家庭消费规模之间为负相关关系;居民住房需求增加必然会导致居民为购买住房或者更换住房而增加储蓄,降低当前的家庭消费,实证分析表明住房需求与家庭消费规模之间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人口增长与家庭消费规模呈正相关关系,物价波动、储蓄与家庭消费规模呈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席艳乐  刘益冰  尹湲湲  
随着新古典理论框架下共享一致偏好和预算约束的单一模型逐步向更为可靠的纳什家庭议价模型转变,区分家庭成员偏好的异质性议价能力作为解释家庭经济行为和决策的核心要素,成为家庭经济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家庭内部议价能力的内涵界定、测度体系、影响因素及经济效应四个方面对代表性文献进行归纳述评,认为个体特征、家庭结构、社会制度等是影响家庭议价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议价能力对家庭内部婚姻、金融、就业、生育、消费等家庭决策,以及对后代抚育、女性自主权利、主观感受等社会福利因素都将产生重要影响。最后,本文围绕该领域的研究不足和可供拓展的方向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全面把握家庭内部议价能力问题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金平  
本文通过分析家庭资产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发现家庭资产结构中房产比重过高将显著抑制居民消费。此外,社会保障对家庭资产结构影响居民消费的调节效应是显著的,家庭户主购买城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后,其家庭资产结构中房产比重上升对居民消费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未购买城镇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家庭。为此,提出我国需要逐步完善住房制度改革,并推动金融市场供给侧改革,丰富消费类金融产品;同时,逐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率,提高医疗保险补贴力度,进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激发居民消费潜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韩昕儒  陈永福  
本研究基于国家统计局2007~2009年城镇居民住户调查中不同收入层次农民工样本,运用二次型近似理想需求系统模型(QUAIDS)对其家庭食物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全部农民工样本的各类食物支出弹性均显著为正,且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工的粮食和蔬菜的支出弹性值呈增加趋势,畜产品呈减少趋势,食用油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农民工的各类食物自价格弹性均显著为负,且总体来看农民工对食用油的价格变化最为敏感,但低收入家庭对蔬菜的价格变化更为敏感。本文的政策建议是,在城镇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政府有必要确保城镇地区食物供应总量和增量,尤其是要制定确保蔬菜、粮食和食用油预期增量有效供给的相关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倩  
本文讨论造成个体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其中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家庭背景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均对个体收入差距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对个体收入的贡献较为稳定地维持在7%~8%,社会资本变量对个体收入确实有一定影响;在控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因素后行业分割对个体收入的影响始终未低于13%;个体收入边际效应的变动受父亲管理职位影响,父亲管理职位越高,个体收入边际效应的变动越大;不同地区影响个体收入的因素呈现不同特点。总体来看,中国个体收入差距既有市场性因素影响又避免不了非市场性因素影响,克服这些问题的有效办法还在于合理发挥政府作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涂先进  谢家智  张明  
金融借贷不仅是一种资源的跨期配置,对居民更是产生了未来虚拟财富预期。基于此,笔者阐述了金融借贷虚拟财富产生过程及其影响消费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在对金融借贷的虚拟财富水平进行量化的基础上,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二元金融对城乡家庭消费的虚拟财富效应。研究发现:二元金融对消费都产生积极的虚拟财富效应,并且形成联动后的虚拟财富效应都得到充分释放;与收入等真实财富相比,虚拟财富更有利于增加居民消费支出。论文拓展了虚拟财富理论的研究范畴,为研究信贷与消费增添了新的内容。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何敏  蔡定洪  张翼  和树贺  
本文对导致我国居民家庭财富差距的金融原因特别是家庭资产结构、负债率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基于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家庭金融资产占比和资产负债率越高,家庭财富增长越慢。其原因主要是住房在我国家庭总资产中占主体,居民投资风险偏好、负债能力和负债成本差异等。最后,提出了完善货币政策的财富分配效应、强化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居民投资组合多元化、缓解低财富阶层融资难和融资贵,以促进共同富裕的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冷智花  付畅俭  许先普  
在人地关系调整大背景下,"谁来种地"的现实命题备受关注,土地的权利设置及制度约束固然重要,然而经营主体认识才是土地经营方式决定的第一重要变量。本文运用北京大学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在既有承包制度设计框架下解析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决策的家庭一般性特征。研究结果发现:家庭收入结构和劳动力内部分工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地区土地流转体现为"富农"行动特征,低收入家庭对于土地的依赖程度较高,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成为约束条件,决定着农户土地流转决策目标。由此得到的政策含义为:土地流转是农业劳动力转移和非农业劳动参与的结果,农业劳动力有效转移是土地流转市场形成的必要条件,土地具有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双重功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陆利丽  
基于1988-200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UHS)中的夫妻配对样本,利用变异系数的按收入来源分解公式以及基于各种反事实收入分布,考察了单个时点上中国城镇已婚女性就业对家庭间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妻子就业具有使家庭间收入分布更加均等化的作用,且与其他市场经济国家研究结果相比,这种缩小作用更为明显。此外,分阶段的研究发现已婚女性就业对家庭间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同阶段存在较显著的差异。进一步利用不同时点上的方差分解公式考察了已婚女性就业变化对家庭间收入差距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已婚女性就业率的下降加剧了家庭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尤其是在1997-2002年间,由于已婚女性就业率下降导...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虞楸桦  郭萍  余康  
根据相对收入假说,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源于人们寻求社会地位而消费储蓄的动机。本文利用2004—2012年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研究发现:在控制农村家庭纯收入后,收入差距对农村家庭服务性消费仍然有显著影响,基尼系数每下降0.1个百分点,服务性消费增加23.7%。这期间基尼系数由0.398降至0.327,可以解释浙江省农村家庭服务性消费增加的8.13%。同时发现收入差距对农村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家庭服务性消费的影响并无显著差异,但对农村老年家庭服务性消费的影响却明显大于年轻家庭。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书宇  赵昕东  
本文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家庭问卷微观数据库(CLDS)探究收入分配差距如何影响城镇家庭消费结构及优化升级。研究表明,(1)低收入组、中等偏下收入组、中等收入组、高收入组家庭分别对于医疗、生存型、发展型、享乐型消费的平均消费倾向最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居民的消费潜力逐渐释放,消费层次逐渐上升。(2)收入差距对家庭不同消费类型存在不同的非线性影响。除去少数极高收入家庭,收入差距整体上对消费升级系数的作用体现为一个平缓的非对称倒"U型",当低收入家庭与中等收入家庭的收入差距逐渐增大时,该负向收入差距对其家庭消费升级呈现下拉式影响;而正向收入差距的拉大使消费升级系数先缓慢上升后下降。(3)收入差距对于医疗支出无显著非线性作用,而对于教育支出作用显著。总之,在社会资源财富有限的前提下,过大的收入差距不利于家庭消费结构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