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21)
2023(10186)
2022(8424)
2021(7817)
2020(6204)
2019(13700)
2018(13210)
2017(25037)
2016(13311)
2015(14416)
2014(13538)
2013(12994)
2012(11669)
2011(10329)
2010(10477)
2009(9969)
2008(9302)
2007(8385)
2006(7448)
2005(6270)
作者
(34192)
(29268)
(28724)
(26880)
(18035)
(14013)
(12853)
(11122)
(10881)
(10025)
(9878)
(9748)
(8860)
(8805)
(8676)
(8675)
(8513)
(8299)
(8269)
(8200)
(7080)
(6999)
(6921)
(6804)
(6530)
(6506)
(6506)
(6119)
(5754)
(5719)
学科
(48596)
经济(48526)
(47204)
(45520)
管理(35523)
农业(30406)
(26703)
企业(26703)
业经(17264)
方法(14902)
中国(14375)
(13687)
数学(12576)
数学方法(12450)
(11775)
农业经济(10318)
(10235)
贸易(10222)
(10039)
地方(9976)
(9945)
(9061)
农村(9050)
(8982)
土地(8708)
(8554)
财务(8538)
财务管理(8518)
(8502)
(8409)
机构
学院(177680)
大学(170046)
(74405)
经济(73043)
管理(70241)
理学(61164)
理学院(60615)
管理学(59690)
管理学院(59384)
研究(56937)
(48946)
中国(46024)
农业(37117)
(34144)
科学(33230)
(32582)
业大(32287)
中心(28650)
(27368)
(26743)
财经(25875)
研究所(24538)
(23663)
农业大学(23001)
(22867)
师范(22707)
经济管理(22050)
经济学(21341)
(20955)
北京(20189)
基金
项目(122481)
科学(97568)
研究(95632)
基金(88710)
(77118)
国家(76008)
科学基金(65631)
社会(62430)
社会科(58716)
社会科学(58702)
(49328)
基金项目(47081)
教育(42229)
编号(41669)
自然(39669)
(39544)
自然科(38661)
自然科学(38652)
自然科学基金(37939)
资助(33563)
成果(32680)
(29324)
(27782)
(27336)
重点(27026)
课题(26613)
国家社会(26072)
(26028)
(25991)
(24801)
期刊
(88893)
经济(88893)
(54376)
研究(48788)
中国(38979)
农业(36926)
学报(25608)
科学(24600)
(24460)
业经(22709)
管理(20821)
大学(20658)
学学(19731)
(18562)
金融(18562)
教育(18535)
(17602)
农业经济(13768)
技术(13691)
农村(13669)
(13669)
问题(12682)
经济研究(11929)
财经(11493)
世界(11015)
(10896)
(9970)
经济问题(9491)
农村经济(9069)
资源(8761)
共检索到264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璟  王征兵  娄季春  
以陕西省637户农户调查资料为基础,在家庭内部分工视角下,运用Logit模型分析农户不同特征和认知状况对其耕地质量保护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特征方面,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土地流转类型与地块数量对不完全分工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意愿有显著影响;外出务工和非农收入比重对完全分工农户有显著负向影响;耕地肥力对纯农户有显著正向影响;性别和劳动力人数对不完全分工与完全分工农户有相对显著的正向影响。(2)认知状况方面,经济认知对不完全分工农户的影响大于对完全分工农户的影响,生态认知对三类农户有程度相近的正向影响,情感认知对不完全分工与纯农户的影响要大于对完全分工农户的影响。(3)与不完全分工农户相比,完全分工农户倾向于采取费用型措施,纯农户倾向于采取资产型措施。由此提出建议:提高农户耕地质量保护积极性的关键在于提高各类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认知,促进土地流转,加快实现耕地规模经营;针对不同类型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制定分类补贴政策,加强对农户的技能培训,引导不完全分工农户向完全分工农户和专业纯农户转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晓琼  刘国勇  程路明  
基于我国新疆农村地区352户农户家庭内部的调查数据,探析农户农业代际传承意愿发生逻辑,以农地流转行为、农业禀赋、个体特征以及社会认知特征为切入点分析其对农户家庭内农业代际传承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内农地流转行为会降低农户农业代际传承意愿;家庭内耕地质量越好且种植经济作物会提高农户农业代际传承意愿。农地确权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土地权益在初步强化阶段农户家庭内农业代际传承意愿较低,随着农地产权稳定性加强,家庭内务农人口参与农业生产越充分,农户农业代际传承意愿越高。因此,积极改变乡村整体环境,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体面的居所对提高农户家庭农业代际传承意愿尤为重要。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俊  李争  
研究目的:分析家庭劳动分工视角下耕地转入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用分工与专业化理论提出假设,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进行实证估计。研究结果:(1)专业型农户耕地转入率为76.39%,远高于不完全分工型和完全分工型农户;(2)耕地利用技术效率随农户家庭分工演进有明显的变化,专业型农户耕地利用效率高于完全分工型农户,不完全分工型农户耕地利用效率最低;(3)农户耕地转入比例的提高对耕地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当其经营耕地总规模超过2.00 hm2时,耕地利用效率开始降低。研究结论:(1)通过城乡劳动力市场的统筹发展可促进农户家庭专业化分工及提升耕地利用效率;(2)在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过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钱忠好  
从农户家庭决策的角度分析,家庭决策的基础是尽可能地利用家庭内部成员的分工优势,使家庭收益最大化。当非农就业机会出现后,农户是否流转土地及其家庭经营特征取决于家庭拥有的初始土地资源、家庭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农业与非农业的综合比较利益等。结果可能是:尽管存在家庭成员的非农就业,但并不发生土地流转,农户经营兼业化。在当今中国,由于农户人均及户均土地资源有限、农户有着足够的农业劳动能力、农业经营有着相对较高的综合比较利益等,基于家庭收益最大化的考虑,农户决策的结果是:部分家庭成员非农就业,家庭成员内部分工,农户经营兼业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小平  席炎龙  钟玲  
以福建厦门、福州、南平为例,通过对627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全面比较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家庭特征是影响各地区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基础与普遍性因素;(2)经济价值认知是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核心因素;(3)用途转换收益是影响经济发达地区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关键因素;(4)政策相关特征是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导向性因素。为提升农户耕地保护意愿、守住耕地资源红线,建议结合地方经济水平,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耕地保护政策;尊重农户意愿,合理调整耕地保护政策执行方式;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推进耕地集中经营。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安涛  吴郁玲  
从理论上分析影响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意愿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再借助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并根据农户调查问卷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自然资本拥有量较多的农户家庭倾向于较低的耕地保护补偿需求;而拥有较多金融资本的农户家庭倾向于较高的耕地保护补偿需求;货币化补偿相比于其他补偿方式对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意愿的激励更强;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户的耕地保护补偿意愿具有显著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农户耕地保护补偿的意愿越强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美球  邓爱珍  周丙娟  肖明  
农民作为耕地的直接使用者,其行为是关系我国耕地保护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利用江西省21个村952户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调研数据,从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破碎度两方面验证了耕地资源禀赋对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耕地越破碎,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越低,但随着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农户对耕地保护的意愿反而越弱,与理论上“物以稀为贵”的预期相背,说明耕地资源禀赋并没有表现出对农户耕地保护固有的影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经济条件才是目前影响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最重要因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小平  席炎龙  钟玲  
以福建厦门、福州、南平为例,通过对627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全面比较分析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家庭特征是影响各地区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基础与普遍性因素;(2)经济价值认知是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核心因素;(3)用途转换收益是影响经济发达地区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关键因素;(4)政策相关特征是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导向性因素。为提升农户耕地保护意愿、守住耕地资源红线,建议结合地方经济水平,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耕地保护政策;尊重农户意愿,合理调整耕地保护政策执行方式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美球  冯黎妮  周丙娟  邓爱珍  
农户作为耕地的直接使用者,是耕地保护的关键主体,如何充分调动农户耕地保护性投入的积极性,对耕地质量的保护至关重要。本文以江西省952户农户调查问卷数据为基础,采用Logistic 模型,从劳动力、耕地经济效益、耕地资源禀赋三方面对农户耕地保护性投入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务农劳动力数量、年龄、性别,耕地年均收入以及人均耕地规模和耕地破碎度是,影响农户耕地保护性投入意愿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陈志刚  黄贤金  卢艳霞  周建春  
研究目的:探讨不同地区农户对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的意愿,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研究方法:农户调查、计量模型分析。研究结果:农户对耕地保护补偿标准的意愿相对较低,其中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户对补偿标准的要求要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在影响农户耕地保护补偿意愿的诸因素中,地区差异、农户受教育水平及农户对征地的意愿发挥着比较显著的作用。研究结论:本研究为推进和落实农户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程新艳  王坤鹏  欧名豪  
[目的]家庭生命周期是研究农户行为的重要理论视角。文章借鉴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内涵,利用扬州市邗江区289户微观样本,剖析家庭生命周期视角下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统计分析法和有序Logit模型。[结果](1)家庭生命周期特征变量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有显著影响,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初始家庭>成熟的核心家庭>成长中的核心家庭>扩大家庭>萎缩家庭;(2)政策了解程度、家庭年收入、承包地面积、农民收益增加、子女就学条件改善和居住环境改善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的关键因素。但在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的关键因素存在异质性;(3)在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中,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既有共同的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性影响因素。[结论]应重视农户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特征和演变规律,并将其作为制定农村居民点整理政策的重要依据;针对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中农户意愿的共同因素,采取普适性措施;对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中农户意愿的差异性因素进行识别,"对症下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丹丹  周宏  
基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系统梳理农户对耕地保护行为的选择机制,并实证分析了土地流转租期和流转方式对不同类型耕地保护行为的选择差异。研究表明:当前农户的恋土情结从无条件的对耕地质量进行掠夺到有意识的对耕地质量进行保护与投入;在农户耕地保护认知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有土地转入行为的农户更有意识进行耕地保护;流转租期对耕地保护具有促进作用,而流转方式对劳动偏向型耕地保护具有促进作用,对资本偏向型耕地保护具有阻碍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文宝  陈彤  刘国勇  
基于新疆584份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并借助Poisson回归实证分析农户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因素,重点探讨土地流转背景下耕地流转农户和非流转农户技术采纳差异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农户对各类技术采纳行为差异较大,农地流转后规模经营促进了流转农户资源节约型耕地保护技术和机械化耕地保护技术采纳,但是流转农户在种植绿肥、有机肥施用方面积极性不足,需要加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的支持;土地流转提高了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技术采用程度;法律和环境认知、政策因素和产业化组织协作对农户技术采纳产生重要因素,而且对流转农户技术采纳的影响更为敏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明秋  李滢  牛海鹏  张梦琳  
耕地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均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自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已经成为耕地利用和投资的主体,是耕地利用最基本的利用决策单位。农户生产经营和投资决策行为对于耕地质量影响显著。本文基于农户决策行为,从耕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入手,在分析耕地产权制度与耕地质量保护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耕地质量保护机制的设想,即明晰耕地产权、有效的耕地产权保护、耕地产权的可转让性及允许耕地承包经营权抵押。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钱龙  冯永辉  陆华良  陈会广  
研究目的:以广西为例,基于农户调查,验证新一轮确权颁证后农户产权安全性感知对其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描述性分析、二元Probit与Mvprobit模型。研究结果:(1)农户产权安全感知得到有效改善,近80%的农户认为新一轮确权提升了农地产权安全;(2)产权安全性感知改善有助于农户采取多样化的耕地质量保护措施,施有机肥的概率提升了18.42%,施测土配方肥的可能性提升了13.99%,进行秸秆还田的概率增加了18.28%,施用石灰的概率提升了25.49%,进行深松的可能性增加了18.70%;(3)产权安全性感知对不同特征农户的影响存在分化,在不同代际、不同非农兼业化程度、不同土地规模、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转入地和承包地之间,产权安全性感知能更有效的激励年轻代、以农业收入为主、较大土地规模、非贫困村的农户对耕地采取保护性措施,且产权安全性感知提升更有利于农户对转入地进行保护。研究结论:为激励农户更积极地保护耕地质量,需要确保确权政策的落实和有效改善农户产权安全性感知。并且,在激励农户保护耕地质量时,要特别关注不同群体的响应分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