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60)
2023(7590)
2022(6664)
2021(6085)
2020(5498)
2019(12682)
2018(12438)
2017(24500)
2016(13429)
2015(15164)
2014(15441)
2013(15369)
2012(14605)
2011(13121)
2010(13386)
2009(12438)
2008(12704)
2007(11719)
2006(9931)
2005(9008)
作者
(40757)
(34485)
(34076)
(32757)
(21926)
(16693)
(15832)
(13326)
(12772)
(12256)
(11661)
(11488)
(11016)
(10888)
(10873)
(10843)
(10659)
(10078)
(9935)
(9743)
(8639)
(8401)
(8386)
(7801)
(7781)
(7748)
(7733)
(7629)
(6991)
(6982)
学科
(57507)
经济(57426)
(38149)
管理(35627)
(29851)
企业(29851)
方法(28921)
数学(25678)
数学方法(25446)
(16723)
(15332)
中国(14356)
(13169)
(10938)
贸易(10937)
业经(10773)
农业(10762)
(10642)
(10641)
地方(10561)
(9534)
财务(9516)
财务管理(9488)
(9172)
银行(9147)
(9032)
金融(9030)
企业财务(9022)
(8821)
(8679)
机构
大学(201260)
学院(198904)
(82799)
经济(81011)
管理(74978)
研究(69270)
理学(64712)
理学院(63945)
管理学(62766)
管理学院(62390)
中国(51414)
科学(43843)
(42497)
(38499)
(38473)
(36481)
研究所(33380)
中心(32091)
业大(31979)
财经(30991)
农业(30597)
(29798)
(28150)
北京(26728)
经济学(26153)
(26145)
师范(25864)
(24067)
经济学院(23842)
(23509)
基金
项目(132537)
科学(103447)
基金(96801)
研究(93897)
(86225)
国家(85140)
科学基金(71174)
社会(59533)
社会科(56292)
社会科学(56268)
基金项目(51255)
(51220)
自然(46602)
自然科(45493)
自然科学(45474)
自然科学基金(44696)
(43598)
教育(43241)
资助(40194)
编号(37466)
成果(31033)
重点(30240)
(30038)
(28457)
(27078)
科研(26004)
课题(25610)
(25505)
教育部(25394)
创新(25356)
期刊
(88200)
经济(88200)
研究(56033)
中国(37388)
学报(35360)
(34531)
科学(31347)
(30808)
大学(26019)
管理(24974)
学学(24705)
农业(23173)
教育(18499)
(17511)
金融(17511)
技术(15869)
财经(15555)
经济研究(14441)
业经(13862)
(13325)
(13082)
问题(12207)
(10837)
技术经济(10272)
统计(9724)
(9698)
理论(9416)
资源(9217)
商业(9026)
科技(9014)
共检索到2888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戴卫东  
面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和家庭小型化的现实,关乎家庭养老的前景,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就是家庭养老应该积极地向社会养老转变。该文通过对中华民族"孝"道伦理、法律、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未富先老"国情的制约和国外家庭养老的分析,得出结论是:否认家庭养老是形而上学的绝对化的倾向;家庭养老是人类社会的本能所系,那种寄人类养老完全于社会化的倾向是人类社会认识过程中的一个误区。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林卡  樊士帅  马高明  
基于2013-2019年间4期中国家庭大数据库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的方法研究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户收入的影响,考察开发性扶贫和保障性扶贫两类扶贫政策的效应。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贫困群体的总收入,增加了农户的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进一步的研究显示,精准扶贫政策通过采用由政府提供的保障性扶贫项目提高了农村贫困群体的收入,也通过农业生产经营补贴的方式帮助贫困群体实现农业生产经营收入的增加。特别是对有劳动能力贫困群体和无劳动能力贫困群体精准扶贫增收效果的异质性分析可以看到,无劳动能力贫困群体收入的提高主要由政府直接转移性收入的增加实现脱贫。有劳动能力贫困群体在政府直接转移收入增加之外,还通过农业生产经营实现增收,依靠家庭经济的成长实现脱贫。上述研究为“后扶贫时代”完善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导向,防止规模性返贫,实现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分析基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莹  梁鸿  
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受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户籍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和计划生育政策等制度性瓶颈约束,同时伴随着中国的不完全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等外生性因素的冲击。由此可得出结论:基于土地基础上的传统家庭养老保障模式具有内生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农村家庭养老模式转向社会养老模式是必然趋势。在这一过程中,迫切需要政府的扶持,以及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本峰  李碧清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已逾30年,研究因这一政策造就的农村计生家庭这一群体的家庭生计现状和发展能力具有寻求农村计生家庭生计出路、探讨提高其家庭发展能力路径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计生家庭和非计生家庭两类,并创造性的将计生家庭划分为4个阶段,根据家庭子女结构、家庭发展阶段和主要任务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应用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指标评价体系,比较生计资本状况,评价农村计生家庭的发展能力。研究结论显示,子女结构形态影响着农村计生家庭的发展能力;农村计生家庭在哺育、生产、负担时期,生计资本处于劣势,发展能力不足具有长期性;家庭发展的赡养阶段是家庭生计水平最差的时期,农村计生家庭进入赡养任务阶段时家庭发展能力越发受到挑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德文  
本文讨论了中日养老体制面临的挑战和改革。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长期经济低迷,日本不得不对其传统的现收现付制进行大幅度改革,以缓解养老金筹措困难和财务危机。中国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对其传统的养老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由于转轨成本和个人账户“空账”等问题尚未解决,中国养老体制的可持续性也面临着严重挑战。尽管在经济发展水平、养老体制成熟度和资本市场发育程度等方面,两国有着显著的差异,但是二者在养老金筹措上都面临着如何做大“蛋糕”和分配“蛋糕”的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秀玲  于洋  郑婧  
央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而出台的一项货币政策工具,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目前,央票已经是债券市场不可或缺的短期投资工具和流动性管理工具。但伴随中国经济增长趋势的放缓,央行票据发行规模的下降,央票是否继续存在的争论也由此而起。通过分析我国央行票据的发展情况及现状,对央票调控的利弊进行分析,并为央票存在的持续性寻求合理的理论支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一民  
1998年以来,为了抵御亚洲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运行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国政府果断地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大规模地发行国债,扩大财政开支,拉动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增长。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扩大,国债余额急剧累积,有些人开始担心:我国国债规模是否偏大?国债政策是否会产生挤出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郭永斌  
现阶段我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为了准确、全面评估我国的养老保险资金缺口,本文建立了养老保险资金缺口精算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以2010年为测算基年,对我国未来100年间的养老保险资金缺口进行了预测,并采用敏感性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资金缺口的可持续性,最后提出了我国养老保险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社会保障课题组  闾海琪  
基于我国现有政策及2020年覆盖城乡的战略目标,通过建立人口预测模型和基本养老保险收支预测模型,课题组引入相关的政策变量,对我国未来近50年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及其可持续性进行预测,分析不同政策变量对于养老保险可持续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锦春  范从来  
本文构建风险冲击、农村家庭资产和持续性贫困的分析框架阐释风险冲击造成农村家庭持续性贫困的成因,将CHNS数据库中1989—2015年1146户农村家庭作为样本,在测度农户分类资产指数的基础上揭示风险冲击对持续性贫困的影响,论证了个体异质性风险冲击下农户风险应对方式的差异。本文认为,人力资本对摆脱持续性贫困的作用显著优于农业资产和商业资产积累,不同生产性资产配置农户风险应对机制的差异是导致低资产农户陷入持续性贫困的根本原因。因此,探索实施贫困家庭资产账户建设,加强生产性资产帮扶,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推动农村普惠金融与教育扶贫事业发展均有助于实现农村贫困家庭的长效脱贫。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静  常非凡  
近年来,PPP模式在世界各国的基础设施、医疗、教育、住房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有效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提高了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和水平。分析表明,对PPP模式运用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影响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金融市场发展,商业成熟度,获得信贷便利度,公共部门效率,项目数,投资额,宏观经济环境,设立企业便利程度,投资者保护力度,体制机制,创新能力,规管质量。为促进PPP模式发展,应进一步创新融资工具,提供公共部门能力建设水平,建立合理的风险共担机制和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边恕  穆怀中  
为解决养老金隐性债务问题,我国采取了转移个人账户资金用于社会统筹的方法。这一方法在国际上被称为名义个人账户制。名义个人账户制的采用,虽然有其现实合理性,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并且在财务运行上也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名义个人账户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养老金隐性债务。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薛惠元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筹资能力的可持续性,关系到新农保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运用2009年数据,通过短期静态分析发现:从全国来看,农民个人具备新农保的筹资能力;分地区来看,除陕西省外,全国其他省份的农民都具备新农保的筹资能力;按农民人均纯收入分组的户数比重来看,中国大约有5.60%的农户负担不起新农保个人缴费。运用ARMA模型,通过长期动态分析发现:从全国来看,只要农民的收入能实现持续增长,未来农民完全有能力承担新农保缴费。为实现新农保个人筹资的可持续性,建议明确界定"缴费困难群体"的范围,努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加大扶贫开发的力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斌  原浩爽  
在老龄化危机持续加深背景下,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未来是否具有足够的债务偿付能力,关系社会稳定与发展大局。本文通过建立基础养老金长期收支模型分析了收支平衡状况,并从财政合理支付角度对其财务可持续性进行了动态评估。结果显示,政府每年约拿出财政收入的2.34%即能保持基础养老金支付需要,据此提出政府必须建立起稳定的养老金财政补贴机制等建议,以应对潜在的缺口危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思雪  林汉川  胡海晨  方巍  
文章通过可持续性信息披露、皮氏F分数、产品类别和制裁等规则筛选出有资格进入企业可持续性评选的上市公司,再通过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和员工管理3个方面的12个关键绩效指标对这些企业进行评估,确定年度企业可持续性全球100强。在此基础上,对2014年100强数据分析发现,可持续性企业主要分布在欧洲和北美等发达国家,并向均匀分布的方向发展,为企业可持续性做出最大贡献是材料、工业和公共事业3个GICS行业部门,企业个数最多的金融部门;对2005年-2014年10年间的数据进行动态的三甲变动、区域变动和行业组变动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