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84)
2023(15086)
2022(12744)
2021(11945)
2020(9770)
2019(22375)
2018(22204)
2017(42558)
2016(22992)
2015(25647)
2014(25247)
2013(24385)
2012(21874)
2011(19413)
2010(19320)
2009(17830)
2008(16936)
2007(14908)
2006(13260)
2005(11366)
作者
(63517)
(52339)
(52300)
(49580)
(33449)
(25216)
(23765)
(20468)
(19981)
(18640)
(17884)
(17671)
(16428)
(16261)
(16105)
(16008)
(15656)
(15466)
(14906)
(14881)
(12897)
(12748)
(12501)
(12082)
(11828)
(11614)
(11587)
(11524)
(10438)
(10255)
学科
(86473)
经济(86260)
(62779)
管理(62398)
(50514)
企业(50514)
方法(37541)
数学(30855)
数学方法(30483)
(29216)
中国(27543)
业经(22349)
(21654)
农业(19771)
(19191)
地方(18323)
理论(16587)
(15771)
(15665)
(14815)
贸易(14806)
(14363)
技术(13352)
环境(13313)
教育(13115)
(13010)
财务(12935)
(12924)
财务管理(12912)
银行(12887)
机构
大学(313867)
学院(312686)
管理(124180)
(120320)
经济(117604)
理学(107909)
理学院(106703)
管理学(104697)
研究(104527)
管理学院(104150)
中国(76414)
(66653)
科学(65156)
(55192)
(51696)
(49278)
中心(47430)
研究所(47214)
业大(46181)
(44842)
财经(44355)
(43952)
师范(43590)
北京(41948)
(40279)
农业(38229)
(37694)
(36794)
经济学(35659)
师范大学(35217)
基金
项目(218285)
科学(171886)
研究(163247)
基金(157553)
(136840)
国家(135361)
科学基金(116300)
社会(103646)
社会科(97185)
社会科学(97159)
(85397)
基金项目(83655)
教育(74892)
自然(73981)
自然科(72233)
自然科学(72217)
(71558)
自然科学基金(70902)
编号(68409)
资助(63301)
成果(55868)
重点(48535)
(47458)
(46526)
课题(46497)
(45235)
项目编号(42087)
创新(42034)
国家社会(41935)
科研(41205)
期刊
(134059)
经济(134059)
研究(93541)
中国(60435)
学报(49244)
(47184)
科学(46552)
管理(44802)
(40794)
教育(40155)
大学(37694)
学学(35171)
农业(32785)
技术(26191)
(25186)
金融(25186)
业经(23405)
经济研究(21257)
财经(20816)
图书(18460)
(17726)
问题(17467)
(16201)
科技(15467)
(15266)
理论(14770)
现代(14401)
技术经济(13826)
实践(13625)
(13625)
共检索到4543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慈勤英  宁雯雯  
文章利用"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研究"课题组2015年的调查数据,通过控制个人、社会特征变量,考察家庭代际支持和国家福利对于贫困老年人口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按照城乡分组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家庭代际支持对贫困老年人口经济状况有显著改善作用,同住能改善农村贫困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同样对贫困老年人口经济状况有积极效应,但对健康状况无显著影响。家庭代际支持和国家福利并未显著提升贫困老年人口生活满意度。基于此,文章提出:(1)在制度建设中要充分考虑贫困老年人口的特殊性,并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适当增加救助金额,完善贫困老年人口的医疗救助政策;(2)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和制度,支持贫困老年人口家庭养老;(3)将老年扶贫纳入区域扶贫综合治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姚远  
家庭养老是在强化,还是在弱化,尚有争论,本文认为中国的家庭养老是在弱化。弱化的文化标志是,家庭养老正在从文化模式演变为行为模式。因此,建立社会主义敬老养老文化是强化家庭养老的重要方面。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于长永  代志明  马瑞丽  
本文采用现实与预期的差异测量农村家庭养老弱化程度,利用新疆13个地(州、市)726位农民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家庭养老弱化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家庭养老已经全面弱化,其中,经济支持弱化了25.0%,生活照料弱化了5.6%,精神慰藉弱化了30.7%。子女数减少弱化了精神慰藉功能,家庭规模缩小弱化了经济支持功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是弱化而是促进了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实现;外出务工弱化了经济支持,促进了精神慰籍的实现。健康状况越差的农民,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弱化的概率越小;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经济支持和生活照料弱化的概率越大;家庭存款的增多,弱化了经济支持,促进了生活照料的实现。年龄越大的农民,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弱化的概率越大,已婚农民经济支持和精神慰藉弱化的概率较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乐章  刘二鹏  
家庭资源禀赋差异与社会福利的发展向度是影响农村老年贫困发生的重要因素。本文将农村老年贫困分解为经济贫困、健康受损与精神孤独三个维度,利用2011年中国老龄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实证分析了家庭资源禀赋、社会福利制度对农村老年贫困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农村老人经济贫困、健康受损与精神孤独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家庭收入、子女的资源供给等家庭禀赋因素以及公共养老金、公共医疗服务可及性都会显著影响农村老年贫困的发生。并且,农村老人经济贫困、健康受损与精神孤独三个维度之间也存在很强的正向关系。提高家庭养老保障能力与社会福利项目的福利水平成为防止农村老人陷入贫困状态的政策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仇志娟  杜昊  
利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对中国老年人口的家庭结构的性别差异、影响因素以及对养老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老年人口主要的三种家庭类型依次是夫妇核心家庭、三代直系家庭和单人户,户口性质、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生活来源、居住意愿、现住房归属情况都是与家庭结构相关的影响因素。城市的、无配偶的、健康状况好的、自己/配偶有生活来源的、独立居住意愿强的、居住属于自己/配偶的住房的老年女性更倾向于独立生活,对她们来说最大的养老需求是社会养老服务。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永奇  庄天慧  
结合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以及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新时代老龄群体工作,健全特殊群体农村老人的保障体系必是题中之义。照料贫困作为中国保障民生的重大社会政策问题,急需得到更多的政策关注。本文基于CFPS(2018年)微观数据,结合区域层面的宏观项目,实证检验了家庭农场对照料贫困的影响程度与机制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场有利于改善农村老人的照料贫困状况,对农村老人的经济、健康以及心理减贫均有不同幅度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针对健康程度不同的老人,家庭农场的减贫功能出现不一致性。家庭农场对农村半失能老人的健康贫困缓解具有更为鲜明的作用,对农村失能老人的精神贫困抑制作用更为强烈。作用机理研究表明,家庭农场可以通过创收效应、劳动调配、社会信任三种路径间接调节农村老人照料(经济)贫困、照料(健康)贫困、照料(心理)贫困。整体而言,家庭农场能够通过增收途径显著缓解农村老人照料(多维)贫困,其余两种途径调节效应不够明显。因此,未来决策层除了关注家庭农场的创收效应,持续推进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目标的同时,也应该进一步挖掘家庭农场的社会功能,为推进健康老龄化提供多元化践行路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徐勤  
本文采用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正式与非正式划分法,结合国内情况,提出了老年人口社会支持体系的构成、分类标准及主要测量指标,以此考察了当前我国老年人口社会支持体系的功能、各分支体系的支持水平、老年人需求的满足程度及对老龄政策的选择;从特定角度揭示了人口老龄化所包含的社会经济含义。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钰浩   闫慧  
在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与数字化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需要重视并尝试解决老年群体的数字贫困问题。本文回答两个问题:(1)如何描述老年人数字化水平的核心要素?(2)数字互动对消减老年人数字贫困的效果如何?面向四川省都江堰市城乡结合部震后修建社区的32位老年人和9位青少年开展两个阶段的研究:第一阶段采用深度访谈法,目的在于挖掘数字化水平的核心要素,尤其是建立数字互动的分类体系;第二阶段采用行动研究法,重点探究数字互动对消减老年人数字贫困其他维度的作用方向。通过田野研究识别出描述老年人数字化水平的六个核心要素,分别为数字接入、数字态度、数字能力、数字努力、数字互动和数字影响,其中数字互动分为数字合作与竞争、数字互助与冲突、数字强制与顺应顺从、数字交换、数字模仿。数字互动对其他核心要素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数字合作正向作用于数字接入、数字能力和数字影响;数字竞争负向作用于数字接入;数字互助正向作用于数字态度、数字能力和数字影响,对数字努力有双向作用;数字冲突、数字强制负向作用于数字态度之ICT认知;数字顺应顺从正向作用于数字接入、数字态度之ICT行为倾向、数字能力和数字影响,负向作用于数字态度之ICT认知;数字交换正向作用于数字接入和数字努力;数字模仿正向作用于数字接入和数字能力。本文进一步区分了不同社会网络类型的数字互动,发现基于强关系和弱关系的数字互动对消减数字贫困的作用不同。图1。表8。参考文献53。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新  
文章基于2002年最新的中国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在考虑人口社会经济特征和肌体健康的情况下,应用Ordinal Logit模型分析了中国老年人口的社会支持与其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口的生活满意度有着积极的影响,肌体健康对生活满意度也有影响但对社会支持的作用影响不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建新  
国外不少研究表明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状态有着较强的相关性。本文基于2002年的中国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在考虑人口社会特征和身体健康变量的情况下,应用Stereotype Ordinal Logit模型,从不同的维度分析考察了社会支持对中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口生活质量的不同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而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对老年人生活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鲁万波  于翠婷  高宇璇  
利用2013年CHARLS数据,分析了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及其不平等程度对于农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实证发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均对老年人健康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相比社会养老对健康的边际效应,家庭养老的边际效应更强;相比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对躯体健康的影响,二者对精神健康的影响更为显著;无论是基于基尼系数还是泰尔指数测算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不平等指标均对老年人健康有明显的负向影响。随着新农保政策的推进,社会养老保障老年人健康的地位日益凸显,伴随产生的老年人养老金收入不平等问题值得进一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解垩  
文章基于2012和2014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的个体面板数据,对老年人在消费、健康、生活条件(住房)、生活满意程度及未来信心程度5个维度的多维贫困和不平等进行估计,并使用消除内生性的模糊断点回归2SLS方法,检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对老年人福利的影响。结果显示,2014年的城乡多维贫困和不平等指标均比2012年有所下降。2012年对城乡多维贫困最大的贡献因素是未来信心程度,而2014年是住房状况;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不仅对老年人口多维贫困和不平等没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剑峰  聂荣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8年数据,实证检验了社会网络对农村家庭相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工具变量法(IV)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社会网络能显著降低农村家庭的相对贫困脆弱性。异质性分析发现,社会网络对中部地区农户家庭相对贫困脆弱性的负向影响最大。机制检验发现,劳动力迁移是社会网络影响农户家庭相对贫困脆弱性的重要机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欢  
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2004—2011年四次调查数据,选取445份农村老龄家庭样本对老龄家庭脆弱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老龄人口收入及遭遇的风险对其脆弱性有重要影响;家庭非生产性资产、异质性风险与家庭慢性贫困脆弱显著正相关,家庭生产性资产、公共转移支付收入、养老金收入、医保参保与家庭慢性贫困脆弱显著负相关;家庭生产性资产、异质性风险变量与家庭暂时性贫困脆弱显著正相关,退休金收入与暂时性贫困脆弱显著负相关。下一步,应当建立精准识别老龄脆弱性的瞄准机制,强化社会保障的作用以及建立动态的脆弱性监测评估机制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徐洁  李树茁  吴正  刘伟  
文章采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2015年"安徽省老年人福利状况"调查数据,基于IPCC"暴露-敏感性-适应能力"分析框架和综合指数评估模型,构建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分别从农村老年人家庭暴露水平、敏感性和适应能力出发,探讨不同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脆弱性指数及其维度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脆弱性保持在较高水平,高、中等养老脆弱性家庭所占比例为51.81%。高养老脆弱性农村老年人家庭具有高龄、低教育水平、低生活自理能力、低收入的特征,而中等脆弱性农村老年人家庭的各项特征均与高脆弱性家庭相差甚微,并且丧偶、子女中只有女儿或不与子女、孙子女同住的农村老年人家庭暴露水平与敏感性较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