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59)
2023(6661)
2022(5595)
2021(5407)
2020(4482)
2019(10481)
2018(9992)
2017(18634)
2016(9843)
2015(11396)
2014(10896)
2013(10821)
2012(10274)
2011(9226)
2010(9054)
2009(8463)
2008(8592)
2007(7296)
2006(6350)
2005(5944)
作者
(26530)
(22259)
(21921)
(21010)
(14413)
(10743)
(9989)
(8599)
(8520)
(7779)
(7735)
(7400)
(7269)
(7170)
(6964)
(6784)
(6566)
(6366)
(6328)
(6086)
(5559)
(5268)
(5189)
(5082)
(4996)
(4983)
(4747)
(4562)
(4393)
(4342)
学科
(43840)
经济(43787)
管理(28968)
(28767)
(23324)
企业(23324)
方法(20557)
数学(19104)
数学方法(19024)
(18212)
中国(15978)
(15168)
贸易(15162)
(15014)
(12159)
(11697)
财务(11688)
财务管理(11647)
企业财务(11153)
(10528)
(8749)
出口(8741)
出口贸易(8741)
(8083)
(7525)
银行(7516)
(7210)
金融(7210)
(7084)
业经(6950)
机构
大学(141390)
学院(137105)
(71411)
经济(70509)
研究(53996)
管理(50799)
中国(44086)
理学(43308)
理学院(42862)
管理学(42432)
管理学院(42180)
(34555)
(30456)
科学(27927)
财经(26822)
(26700)
经济学(24849)
(24820)
研究所(24060)
中心(23518)
经济学院(22563)
财经大学(20242)
北京(20045)
(19184)
(19155)
(18387)
(16292)
师范(16148)
科学院(16095)
业大(15867)
基金
项目(89332)
科学(71703)
基金(69801)
研究(66029)
(62022)
国家(61187)
科学基金(51631)
社会(46212)
社会科(44118)
社会科学(44107)
基金项目(35251)
自然(30957)
自然科(30258)
自然科学(30248)
资助(29834)
自然科学基金(29780)
教育(29221)
(29194)
(26143)
编号(23708)
(22654)
中国(21844)
国家社会(21494)
重点(20375)
成果(20058)
教育部(19913)
(18929)
人文(18340)
(18210)
(17949)
期刊
(73321)
经济(73321)
研究(47550)
(29626)
中国(28056)
学报(19594)
科学(19124)
管理(19035)
(16965)
大学(15544)
(15076)
金融(15076)
学学(14531)
财经(14294)
经济研究(14017)
(13114)
(12403)
国际(12027)
农业(11855)
世界(11051)
问题(10304)
教育(9844)
技术(9501)
业经(8081)
会计(8075)
(7970)
财会(6984)
技术经济(6856)
统计(6711)
(6188)
共检索到218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宁磊  王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个别霸权国家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并公然挑起贸易争端,遏制中国发展。这都是建立在中国出口增长是外生供给冲击基础上的观点,均未从进口国国内经济角度深入剖析中国出口增长的原因。文章从家庭债务冲击引起总需求扩张的视角为中国的出口增长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即进口国家庭债务扩张导致的总需求增加传导到国际贸易中,刺激了中国出口。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阐述了家庭债务扩张向外贸的传导路径,然后利用1979-2018年的跨国信贷数据和中国出口数据,实证检验了进口国家庭债务扩张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了中国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口国家庭债务扩张驱动其国内消费需求增长,家庭债务每增加1个百分点会使得同期中国出口增长约0.428个百分点;并且这一结果在中国加入WTO前后和金融危机前后均成立。文章不仅有利于重新认识中国出口增长的成因,而且对于理解国内国际双循环实施过程中外循环与内循环间的联动以及重塑双循环的意义,都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宋玉华  叶绮娜  
美国家庭债务是战后美国经济运行的重要微观机制之一,对近70年来美国家庭消费与债务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21世纪以来美国家庭债务的爆炸式增长引发了学界对美国家庭债务与消费内在关系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美国家庭债务与消费行为的内在关系与动态变化,在分析二战以来美国家庭债务规模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美国实际家庭债务与消费增长之间的同步运动特征,并利用LSTR非线性模型定量验证和探讨美国家庭债务与消费同步运动的周期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家庭债务与消费的内在关联性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经济扩张阶段与经济收缩阶段呈现出差异性的同步运动规律,家庭债务与消费同步运动具有明显的周期特征...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金保  王美今  
国际商业周期变化对中国出口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在重力方程中引入不可观测的周期性因素,用于分析中国出口的变化及其决定因素。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允许周期性因素的影响具有个体异质性,因此更具一般性,也更符合典型贸易事实。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Pesaran(2006)的异质性面板、Bai(2003)的共同因子等新提出的方法分别估计重力方程和周期性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出口具有明显的供给推动特征,国内产出是引起出口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国外产出和汇率是导致出口波动的重要因素;周期性因素的影响因贸易伙伴而异,中国对美国、日本等贸易伙伴的出口受周期性影响较为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峰  王亚星  
全球化背景下的产品生命周期过程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企业产品质量和出口市场选择模型,文章分析了产品生命周期背景下中国由产品质量提升所致的出口市场由南方国家向北方国家转移的演进过程。在中国承接国际生产的初期,由于较高的质量生产成本①使得企业只能以低质量产品向南方国家出口。随着产品生命周期背景下国际间知识溢出和技术的扩散,质量生产成本不断下降,企业逐渐在后期能够以高质量产品向北方国家出口以获取更高利润。文章借助于三重差分方法以及新产品相较于旧产品差异化的演进过程,在控制其他因素的基础上,识别产品生命周期的影响,以实证结果支持了理论模型的推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铁梅  谷宇  王哲  
自1990年以来,中国出口增速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波动,对国内宏观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了准确描述中国出口增长的周期性波动,本文首先从中国及其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经济数据中选取了先行、一致及滞后指标,然后通过运用主成分方法构建中国出口景气指数,并分析了不同周期的主要成因。分析表明,在上世纪90年代的前期和中期,中国出口周期受政府调控和国内投资等内部因素的冲击影响较大;而90年代后期至今,中国出口周期受世界经济周期、产业分工转移趋势、区域政治经济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冲击影响正逐步加大。本文还进一步探讨了为避免出口周期性波动对宏观经济造成冲击的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王彬  
传统的库存、设备投资与房地产投资都很难在需求面开启新的经济周期。去产能政策弱化库存周期,制造业设备投资面临着诸多约束。人口、城镇化等基本面因素决定着我国房地产投资高速期已过。从供给端来看,仅仅是产能领域的供需改善很难成为经济新周期开启的充分条件。从债务角度来看,我国非金融部门宏观杠杆率上行趋势没有改变,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的问题突出,居民部门杠杆上升速度较快。我国目前尚未经历完整的债务周期。
[期刊] 新金融评论  [作者] 王彬  
传统的库存、设备投资与房地产投资都很难在需求面开启新的经济周期。去产能政策弱化库存周期,制造业设备投资面临着诸多约束。人口、城镇化等基本面因素决定着我国房地产投资高速期已过。从供给端来看,仅仅是产能领域的供需改善很难成为经济新周期开启的充分条件。从债务角度来看,我国非金融部门宏观杠杆率上行趋势没有改变,非金融企业高杠杆的问题突出,居民部门杠杆上升速度较快。我国目前尚未经历完整的债务周期。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江  李义福  
近20多年以来,我国的出口运行呈现出波动式的上升特征,新冠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加剧了波动程度。看似复杂的波动性背后是否隐藏着内在的规律性特征?本文根据1997年至2021年间的月度出口数据,基于重大事件和国内宏观经济转型的维度,发现我国出口经历了三个非对称的周期过程,目前正进入第四个阶段。研究显示,过去的三个周期顺次表现出周期变短、增速放缓、波动加大的趋势。文章进一步对已经开启的第四个周期的运行特点作了预测。文章的政策含义是,新一轮周期开启之后,市场化改革应加速向纵深推进,并将出口导向全方位从规模扩张和增速提升转向改善出口结构和平稳运行方面,为此需排除阻碍创新的制度性障碍,并完善与相关国家的沟通机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闫逢柱  苏李  田国英  
随着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出口增长波动日趋明显。基于经济周期理论,借助HP滤波法从总体和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中国的出口增长波动,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波动整体呈现向上扩张趋势且波动日趋明显。其中,原料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最慢,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持续性最强;资本密集型产品部门出口增长扩张收缩能力最强,增长最不稳定;易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最快,难模仿的研发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长速度较快;总出口增长和结构增长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表明,总出口增长波动和五类产品出口增长波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短期可能出现失衡。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辉  郭新华  刘子兰  
构建包含异质性家庭和内生财政规则的DSGE模型,考察家庭债务对财政支出效应的影响和不同财税工具的效应差异。结果表明:家庭债务是影响财政支出效应的重要因素,引入家庭债务后,长期政府消费性支出乘数由-0. 183上升为-0. 121,长期政府投资性支出乘数则由0. 343上升到0. 721;政府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的正向冲击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前者会挤出居民消费、私人投资和产出,后者短期内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但其长期政策效果欠佳;短期内,增加投资性支出的政策效果较为显著,但从长期来看,通过减税政策所带来的产出和消费增长效果要明显优于财政支出扩张效应;异质性家庭的经济行为对财政支出和减税冲击的响应存在显著差异,有财产性收入的借出家庭在政府大规模投资计划中获益更多,降低一次性税收则有利于增加借入家庭的消费。基于此,政府应审慎对待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并注重财税工具的长短期结合运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梅冬州  韦彩宁  
本文对1995年到2015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教育支出表现为顺周期性,而且高的政府债务会增强教育支出的顺周期性。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政府债务对教育支出的顺周期性存在门槛效应,即当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超过60%时,教育支出的顺周期性更强。本文还发现教育支出的顺周期性不利于人力资本的积累,进而对经济增长不利。因此,本文为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渠道,即高债务增强了教育支出的顺周期性,不利于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海军  刘宇涵  于明哲  
本文以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库(CFPS) 2010—2020年六次抽样微观数据为样本,构建了衡量中国家庭债务风险的指标体系,首次考察了家庭债务扩张对商业银行、实体企业和地方政府跨部门风险溢出路径与风险生成机理。结果发现:第一,家庭债务风险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推高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偿债率等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对银行坏账风险冲击最大,家庭房产持有行为发挥了中介作用;第二,家庭债务风险通过利润表渠道抑制了实体企业盈利能力,其中,债务收入比对企业盈利能力影响最大,而家庭债务对一般性消费的挤出发挥了中介效应;第三,家庭债务风险通过利润表渠道对地方政府偿债能力产生了直接影响,同时通过对银行和实体企业的交互作用发挥了间接影响。家庭债务的收入效应短期会提高地方政府偿债能力,但在长期随着家庭债务收入效应下降、风险效应上升,最终导致地方政府长期偿债能力被削弱。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吴金光  
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再到2011年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欧元区债务危机已经由点到面并最终外扩到美国,主权债务危机成为令人瞩目的全球性问题。首先介绍了欧美债务危机的演化过程以及产生原因,接着就欧美债务危机对中国出口可能带来的影响作出了一般性描述,然后以欧元区和美国债务危机为例,分别运用VAR计量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欧美债务危机从需求和汇率两个方面对中国的出口产生了不利影响。中国应该改善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加强财政收支和各级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杜鹏  
家庭生命周期研究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正日益受到各国人口学家和社会学家的重视,成为家庭人口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生命周期方法最适合于研究正规的核心家庭。在其测度过程中,根据研究的目的和所能得到的数据,既可选择同批人,也可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方福前  李洁  古元峰  
中国债务周期呈现明显逆经济周期性,经济下行与债务率攀升持续并存。基于BP滤波和HP滤波对1998~2019年中国债务周期进行识别,并结合各部门杠杆率指标对中国债务周期及宏观杠杆率演变呈现上述特征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为了对冲国际金融危机和阻止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出台的刺激性政策,为债务率持续攀升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一部分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过度扩张和过多承担逆周期调节责任,虽然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维持社会稳定,但也带来了债务率持续攀升的负面效应;金融机构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为债务率持续攀升提供了各种金融工具和途径;再加上预算软约束、政府对国有企业隐性担保、房地产市场长期发展带来房价及地价的持续攀升为信贷行为提供了充足的抵押物;在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充足抵押物的催化下,多方因素造就了中国债务周期的逆经济周期性及中国宏观杠杆率持续攀升的现象。面对当前经济与债务周期双下行的走势,我国化解债务风险应坚持多方兼顾、多管齐下和相机抉择三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