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23)
- 2023(8031)
- 2022(6659)
- 2021(6547)
- 2020(5319)
- 2019(12077)
- 2018(12023)
- 2017(21764)
- 2016(12734)
- 2015(13995)
- 2014(14020)
- 2013(12938)
- 2012(12147)
- 2011(10874)
- 2010(11248)
- 2009(10040)
- 2008(9689)
- 2007(8970)
- 2006(7951)
- 2005(7325)
- 学科
- 济(38806)
- 经济(38645)
- 管理(26541)
- 业(26265)
- 企(21810)
- 企业(21810)
- 教育(19704)
- 中国(18764)
- 方法(18377)
- 数学(14631)
- 数学方法(14449)
- 财(13637)
- 贸(12883)
- 贸易(12882)
- 易(12756)
- 农(12039)
- 出(11840)
- 理论(11731)
- 学(11185)
- 业经(8795)
- 制(8008)
- 口(7960)
- 出口(7955)
- 出口贸易(7955)
- 技术(7677)
- 和(7428)
- 农业(7298)
- 融(7185)
- 金融(7184)
- 银(6624)
- 机构
- 大学(168262)
- 学院(160861)
- 济(62436)
- 经济(60953)
- 研究(60120)
- 管理(55149)
- 理学(47357)
- 理学院(46669)
- 管理学(45767)
- 管理学院(45400)
- 中国(40804)
- 京(36480)
- 科学(33896)
- 财(32252)
- 范(31385)
- 师范(31193)
- 教育(30582)
- 所(29407)
- 中心(27182)
- 研究所(26614)
- 师范大学(25860)
- 江(25733)
- 财经(25310)
- 农(24855)
- 北京(23557)
- 经(23212)
- 院(21385)
- 经济学(20997)
- 业大(20699)
- 州(20047)
- 基金
- 项目(106875)
- 科学(86470)
- 研究(85105)
- 基金(77417)
- 家(67555)
- 国家(66500)
- 科学基金(55843)
- 社会(55786)
- 社会科(51593)
- 社会科学(51577)
- 教育(46646)
- 省(40747)
- 基金项目(39564)
- 划(36824)
- 编号(35586)
- 自然(33100)
- 成果(32643)
- 自然科(32410)
- 自然科学(32400)
- 自然科学基金(31860)
- 资助(31242)
- 课题(27138)
- 部(26822)
- 重点(25330)
- 性(24777)
- 教育部(24143)
- 发(23239)
- 年(22712)
- 国家社会(22640)
- 创(22364)
共检索到258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李力行 周广肃
人力资本投资是增强社会流动性的重要手段,然而借贷约束使得底层家庭无力对子女进行最优的人力资本投资;与此同时,富裕家庭则不受借贷约束的影响,总体结果是社会流动性减弱。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和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本文发现,借贷约束确实提高了居民收入和教育的代际传递弹性,降低了社会流动性。在匹配政府公共教育支出数据后发现,公共教育支出可以缓解家庭层面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提高教育水平的代际流动性。
关键词:
社会流动 借贷约束 教育财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慧涛 潘美玲
本文基于CFPS和CHFS的家庭调查数据,构建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广义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支出总量与结构的异质性影响。研究表明:高流动性资产和金融资产占比形成的家庭流动性约束在CFPS统计中明显,高流动性资产、金融资产占比、金融信贷支持和信用卡支持等形成的家庭流动性约束在CHFS统计中明显;广义流动性约束在家庭消费支出总量上具有抑制效应,受高流动性资产占比、金融资产占比、金融信贷支持和信用卡支持等流动性约束的家庭总消费支出总量分别降低10.04%、7.26%、8.08%和3.25%;广义流动性约束在家庭消费支出结构上具有异质性影响特征。受上述四类流动性约束家庭的生存型消费支出分别减少10.13%、12.06%、7.14%和5.12%;发展型消费支出分别减少12.23%、13.61%、6.22%和6.01%;享受型消费支出分别减少24.09%、27.05%、13.35%和12.24%。最后,文章提出完善消费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和实施以加强家庭流动性为主的消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广义流动性约束 家庭消费支出 总量与结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伍再华 冉珍梅 郭新华
本文利用2005—2015年的季度数据,构建一个包含家庭借贷约束和劳动市场摩擦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家庭借贷约束和劳动市场摩擦对政府支出乘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家庭借贷行为对政府支出冲击的动态效应具有重要影响,忽视家庭借贷行为会导致政府支出乘数的绝对值偏小,但不会改变乘数方向。(2)对设定的不同情形进行比较后发现,家庭借贷约束和劳动市场摩擦处于"双低"情形时政府支出乘数最大,其处于"双高"情形时政府支出乘数最小。(3)高劳动市场摩擦经济体中家庭借贷约束变动对政府支出乘数的影响程度要远高于低劳动市场摩擦经济体。因此,政府应从完善消费金融制度、保持家庭债务可持续增长、加大劳动力市场信息披露以及降低就业摩擦等方面入手,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政府支出乘数效应,以期摆脱政府支出乘数困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伍再华 冉珍梅 郭新华
本文利用2005—2015年的季度数据,构建一个包含家庭借贷约束和劳动市场摩擦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考察家庭借贷约束和劳动市场摩擦对政府支出乘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家庭借贷行为对政府支出冲击的动态效应具有重要影响,忽视家庭借贷行为会导致政府支出乘数的绝对值偏小,但不会改变乘数方向。(2)对设定的不同情形进行比较后发现,家庭借贷约束和劳动市场摩擦处于"双低"情形时政府支出乘数最大,其处于"双高"情形时政府支出乘数最小。(3)高劳动市场摩擦经济体中家庭借贷约束变动对政府支出乘数的影响程度要远高于低劳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婷婷 黄容
论文将家庭住房选择决策归结为消费问题,从家庭跨期住房消费的效应最大化入手,通过构建贝尔曼方程分析外部融资与流动性约束对家庭住房消费的影响机制。论文的研究主要得到如下结论:外部融资在家庭跨期决策中发挥桥梁作用,如果没有外部融资,家庭的住房跨期选择决策就无法实现;在流动性约束下,家庭无法进行外部融资,仅能利用本期收入与家庭前期的财富积累进行消费,在财富与收入小于住房所需价款时,家庭仅能通过租房来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无法实现住房投资。
关键词:
流动性约束 住房消费 跨期消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杭斌 余峰
收入不平等与家庭消费的关系与信贷约束程度以及家庭社会地位偏好有关。住房是典型的地位性商品,当收入差距扩大时,人们为了维持或提高现有的相对地位会努力改善居住条件,住房攀比最终会导致全社会住房面积标准提高和房价上涨。在信贷缺乏的环境中,购房标准提高和房价上涨意味着家庭未来遭遇流动性约束的风险加大,为此,家庭在增加购房预算的同时会抑制日常消费。本文利用2010年、2012年和2014年的微观跟踪调查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1)周围人群的住房面积的扩大,会促使家庭选择购买更大的房子。并且,攀比效应对住房需求的刺激作用明显大于房价上涨对住房需求的抑制作用。(2)家庭平均住房面积扩大和房价上涨都与收入不平等引发的住房攀比有关。(3)收入不平等对城镇家庭消费皆有拉动作用和抑制作用。(4)潜在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的抑制作用与家庭地位等级的高低有关。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住房攀比 潜在流动性约束
[期刊] 征信
[作者]
潘北啸
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流动性约束显著降低家庭消费水平;当家庭拥有互联网金融时,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的降低作用能够得到有效减缓;更换不同的互联网金融定义口径,结果保持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在城市家庭、东部地区家庭、高收入家庭和高人力资本家庭更大。研究结果表明,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的抑制作用很大,但是互联网金融能够显著缓解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的负向影响。因此,普及第三方支付在内的互联网金融工具,发展互联网金融可以成为未来缓解我国家庭流动性约束、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流动性约束 互联网金融 家庭消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健 臧旭恒
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四期面板数据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分析了普惠金融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普惠金融显著促进家庭消费支出,且对处在中低分位数的家庭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普惠金融对高流动性资产不足的家庭消费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高流动性资产充足的家庭而言,普惠金融对其消费的促进作用并不稳健,即普惠金融在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家庭面临的流动性约束进而促进家庭消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康书隆 余海跃 王志强
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家庭的实际费率随收入增加而下降,高收入家庭受益于养老保险高回报率带来的终生财富增长,参保能够提高家庭当期消费;而低收入家庭实际费率负担较重,在借贷约束的限制下,参保不能促进家庭当期消费。进一步考察实际费率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发现:高收入家庭实际费率偏低,导致保障不足、预防性储蓄增加,低收入家庭因实际费率过高而减少当期消费,两类家庭的消费均偏离最适宜水平。本文研究表明:养老保险改革应当降低缴费门槛,遵循名义费率和实际费率相匹配、实际费率和家庭适宜保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勇辉 李小琴 吴朝霞
本文从收入分层和户籍分割的视角本文从收入分层和户籍分割的视角,以CFPS2014年数据为基础,探讨家庭借贷对代际收入传承的固化效应承的固化效应。研究分析表明:在收入分层和户籍分割造成的不平等环境中,家庭的借贷可得性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显著的差异,正规借贷容易出现"信贷倾斜",民间借贷容易出现"信贷缺失",并且存在借贷约束的家庭相对于借贷家庭代际固化程度更高庭相对于借贷家庭代际固化程度更高,子代更易落入"代际低收入传承陷阱"。此外,对于农村中低收入家庭而言家庭而言,在家庭借贷对代际收入传承性影响中户籍分割效应大于收入分层效应,而高收入家庭则以收入分层效应为主导入分层效应为主导。
关键词:
家庭借贷 代际收入流动性 户籍制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伍再华 叶菁菁 郭新华
党的十九大会议报告中指出,在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背景下,收入分配差距和区域社会保障支出不均衡问题不容忽视,这对家庭经济安全与居民幸福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和与之相匹配的社会保障支出等省级层面数据,验证了收入不平等和社会保障支出对家庭借贷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收入不平等的扩大显著提高了所有家庭的借贷需求且对低等收入家庭的促进作用更大。(2)社会保障支出对家庭借贷存在挤出效应,且社会保障支出越高的地区,这种效应越明显。(3)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可以减缓收
关键词:
收入不平等 社会保障支出 家庭借贷行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栋梁 邱黎源 孟晓雨 马双
本文重点考察了准备创业的家庭在创业前对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储存情况。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1年和2013年数据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创业家庭仍然面临显著的流动性约束。控制户主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地区宏观经济特征的异质性后,家庭净财富水平每增加1%,家庭创业的概率会显著增加0.0162个百分点,而推进金融市场化程度可以显著缓解这种创业的财富门槛效应。但从家庭储蓄率上看,准备创业的家庭储蓄率比其他家庭平均要低6.05个百分点,物质资本的储蓄并非是家庭实现创业的主要措施。相反地,增加家庭在社会网络上的支出,如交通和通讯等方面的支出,并拥有更高的向非亲属转移支付比例,帮助家庭实现了创业。这反映了中国家庭特有的创业实现路径。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欣 臧旭恒
本文根据金融资产与住房资产结构识别异质性消费者,并基于CFPS微观调查数据,估计暂时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考察异质性消费者流动性约束及其引起的消费行为差异问题。实证研究发现,相比于资产流动性充足的消费者,资产流动性不足的消费者暂时性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验证了资产变现难易程度对流动性约束及消费行为的影响。同时根据住房资产消费与投资的双重属性,本文建立总住房资产价值和多套房资产价值两种识别标准,进一步细分异质性消费者,并发现存在无房消费者为首套住房资产进行目标性储蓄而主动提高流动性约束水平的现象。本文从资产流动性角度,结合住房资产的双重属性以及中国住房"占有率高、刚性需求较强"的事实特征,解释了当前中国居民家庭"高财富水平"与"消费抑制"共存的现象。
关键词:
流动性约束 边际消费倾向 异质性消费者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甘犁 赵乃宝 孙永智
本文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和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三个相互独立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微观数据库为基础,从收入分布和流动性约束相互作用的视角研究中国家庭高储蓄率的问题。研究结果显示:(1)高收入家庭的储蓄率远高于低收入家庭;(2)尽管都有可能面临流动性约束,低收入家庭受流动性约束的概率远大于高收入家庭,并且流动性约束的存在会显著提高家庭储蓄率;(3)收入差距扩大和流动性约束增强时,家庭总储蓄率会随之升高;(4)低收入家庭的边际消费倾向远大于高收入家庭。这些实证结果不仅与异质性家庭跨期储蓄模型的推论相一致,也为政府促进消费的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缩少收入差距不仅是降低我国家庭储蓄率的可行政策,同时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转型的政策。
关键词:
家庭储蓄率 收入不平等 流动性约束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吴小丹 李俊文
本文将流动性约束和社交网络引入到家庭消费模型中,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的微观数据为支撑,通过理论影响机制和实证模型两种方式,研究社交网络和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1)流动性约束会显著降低家庭的总消费水平,并且对耐用品消费、教育类消费和服装类消费的抑制作用更加突出;(2)社交网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流动性约束对家庭消费的抑制作用,同时,在文娱类消费、耐用品类消费和服装消费中表现的更加明显。
关键词:
社交网络 流动性约束 家庭消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