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39)
2023(7866)
2022(6659)
2021(6306)
2020(5301)
2019(12267)
2018(11793)
2017(23440)
2016(12234)
2015(14561)
2014(14183)
2013(13980)
2012(13213)
2011(12100)
2010(11977)
2009(11219)
2008(11017)
2007(9637)
2006(8567)
2005(7437)
作者
(33032)
(27792)
(27661)
(26347)
(17989)
(13444)
(12622)
(10777)
(10696)
(9753)
(9620)
(9385)
(8836)
(8794)
(8756)
(8398)
(8042)
(8009)
(7932)
(7671)
(7014)
(6670)
(6631)
(6355)
(6306)
(6238)
(6014)
(5846)
(5508)
(5390)
学科
(63180)
经济(62996)
(33595)
方法(33087)
管理(32866)
数学(29091)
数学方法(28987)
(26480)
企业(26480)
中国(21251)
(16285)
(14014)
(13521)
贸易(13515)
(13199)
业经(11665)
(10478)
农业(10415)
(9201)
(9093)
金融(9092)
(9018)
地方(8816)
(8504)
银行(8496)
关系(8360)
(8213)
环境(7823)
理论(7802)
(7595)
机构
大学(186276)
学院(180104)
(90132)
经济(88894)
管理(70709)
研究(65732)
理学(61962)
理学院(61261)
管理学(60504)
管理学院(60170)
中国(50422)
(40352)
(38759)
科学(34110)
财经(33190)
(31455)
经济学(30680)
(30676)
中心(28789)
研究所(28516)
经济学院(27835)
财经大学(25142)
北京(25124)
(24156)
(23729)
师范(23604)
(23591)
(22932)
业大(21689)
商学(20538)
基金
项目(120714)
科学(98605)
基金(94169)
研究(90658)
(81640)
国家(80631)
科学基金(69613)
社会(65612)
社会科(61325)
社会科学(61312)
基金项目(48701)
教育(41998)
自然(41263)
(41111)
自然科(40384)
自然科学(40372)
自然科学基金(39784)
资助(39082)
(36072)
编号(33649)
(30470)
国家社会(28924)
成果(28649)
教育部(27412)
重点(26943)
中国(26273)
人文(25763)
(25134)
(24741)
大学(24407)
期刊
(92843)
经济(92843)
研究(58726)
中国(36292)
(29487)
管理(25869)
科学(25471)
学报(24637)
(21927)
大学(20286)
学学(18903)
财经(18058)
教育(18004)
经济研究(16864)
(16819)
金融(16819)
(15615)
农业(15160)
(13317)
问题(12983)
技术(12892)
世界(12575)
业经(11899)
国际(11471)
统计(9482)
技术经济(9164)
(8964)
(8255)
经济问题(7733)
(7477)
共检索到269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贾洪波  徐婷婷  
家庭保障、就业保障以及社会保障对于保障国民的基本经济生活安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济学理论表明,在人们对于基本经济生活安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家庭保障、就业保障与社会保障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中国1978-2014年数据不能检验证实家庭保障、就业保障与社会保障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替代性。1978-2014年这段时期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更大程度上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而非基于人口年龄结构以及就业结构变化需求的内生性诱致性制度变迁。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应该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便在宏观方面建立健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在社会保障体系基本...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延中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的两个基本问题。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这两个问题被视为解决了贫困问题之后最主要的“发达病”。广大发展中国家一方面为摆脱贫困加速自己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如何解决城乡就业和兼顾城乡共同发展的重大问题。经济体制转轨国家还有一个相对特殊但又十分艰巨的任务,即解决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的体制转换问题。中国作为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和体制转换的发展中国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同时面临着上述几个方面的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江波  
女性因性别比较优势和生理特点而决定了其较多分担家庭劳动并在社会市场化劳动中的参与率低于男性,尽管中国的女性劳动参与率与世界相比不低,但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而存在的生存、发展状态,会因就业差异而产生相对弱势状态依然十分明显,角色紧张导致的顾此失彼使女性在职场的就业绩效并不令人满意,作为家庭劳动部分的价值则往往容易因为缺乏合适的评价机制而被低估。有意识地提出家庭保障机制作为被社会公共政策所承认的制度安排,通过政策和法律体系的规范对这一部分非正式就业的价值予以肯定,不仅有利于认识女性就业方式的特殊性,也有利于为女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聂建亮  钟涨宝  
基于对湖北省孔镇343个农民的问卷调查,本文考察了农民的养老担心,并通过建立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家庭保障、社会保障与农民养老担心的关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民的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状况对农民的养老担心有显著影响。总体来看,家庭经济状况是农民养老的基础,而相对于子女数量,良好的亲子关系才是减轻农民养老担心的关键。研究还发现,新农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农民的养老担心,发挥一定的养老保障效用,但是新农保的保障水平并不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也即新农保仅是有限保障。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凯明  龚六堂  
本文通过引入社会养老替代家庭养老的经济机制,分析了社会保障制度对人口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影响。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可以降低年老人对子女赡养的依赖程度,促使家庭减少生育率。当父母生育更多的是为了将来获得养老保障,而从子女数量中获得的直接效用相对较低时,家庭会转为增加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从而促进人力资本与经济的增长。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相对于完全基金制,现收现付制替代家庭养老的作用更明显,对减缓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更显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方匡南  章紫艺  
本文基于CGSS《中国城乡居民生活综合调查》2006年的家庭微观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城乡家庭消费支出的分布特征,按有无社会保障把城乡家庭分别分为两组,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不同消费层次上,社会保障对城乡家庭消费的影响,并利用反事实分析与分位数分解方法对这两组家庭消费差异进行研究。主要结论有:有社会保障家庭人均消费要高于无社会保障家庭人均消费,消费收入弹性呈"几"字型,有社会保障和无社会保障家庭的消费差异主要是由收入、地产财富等差异造成的。最后,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洪强,苑雅玲  
家庭功能就是家庭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功用与效能。家庭功能包括的范围很广,其中经济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之一。本文旨在对家庭经济功能的转化和社会保障做些论述。 家庭的经济功能包含着生产和消费双重涵义。它不仅由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而且还受到建立在一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家庭观念、社会制度、伦理道德、法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彭千芮   黄序阳  
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总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将中国278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数据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2019年微观家庭数据相匹配,从覆盖度、密集度和水平度三个维度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检验社会保障安全网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1)社会保障安全网能够显著提升家庭总消费,尤其对家庭发展型消费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2)社会保障安全网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在不同地区、不同城市规模、不同个体收入以及不同工作性质中存在显著异质性。(3)从个人层面而言,社会保障安全网的完善显著减少了家庭预防性储蓄、增加了家庭人力资本投资,进而提高消费水平。(4)从地区层面而言,社会保障安全网通过优化消费环境、降低医疗价格释放家庭消费潜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硕  宋彦苍  
失独家庭的养老问题,不仅关系到失独老人晚年生活是否幸福,也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因此,应针对现阶段我国失独家庭养老困境,探究社会保障体系在失独家庭养老问题中的缺陷,从社会保障角度提出解决失独家庭的养老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振杰  
中国社会保障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同其他任何制度体系一样,中国社会保障也经历了从产生、发展,到"文革"时期的重挫,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的恢复与重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结合国情与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入地改革与整合,从而获得了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以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引导下,以社会保障为主体的社会建设得以全面推进。中国社会保障的未来指向应该是城乡一体,全民覆盖的小康福利社会。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钟洪亮  吴宏洛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从国家—单位保障向国家—社会保障的转变。研究表明,不同时期社会保障水平与政府责任高度相关。文章认为新时期应通过能力建设加强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努力实现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宋士云  吕磊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伴随着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与发展,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变迁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1956年是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创建阶段;1957—1984年是计划经济时期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曲折发展阶段;1985—2010年是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阶段。中国对社会保障事务的管理却一直是几个部门主管加几个部门协管的共同管理格局,其中劳动部门和民政部门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未来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要在遵循社会保障发展基本规律和充分考虑国情的前提下,各相关部门统筹决策,科学管理,稳步推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宇  
女性扮演着家庭和社会双重角色,女性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保障,因女性就业是获得经济基础的方式。从家庭保障与女性就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家庭保障在女性就业中起到的积极作用。针对当前社会女性就业存在的困境,文章提出构建先进性别文化、承认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纳性别意识进入公共政策决策主流、建设共享家政平台,以此促使家庭保障与女性就业二者良性互动,实现双赢,保障好女性的生存和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宇  
女性扮演着家庭和社会双重角色,女性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保障,因女性就业是获得经济基础的方式。从家庭保障与女性就业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探讨家庭保障在女性就业中起到的积极作用。针对当前社会女性就业存在的困境,文章提出构建先进性别文化、承认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纳性别意识进入公共政策决策主流、建设共享家政平台,以此促使家庭保障与女性就业二者良性互动,实现双赢,保障好女性的生存和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毅  郝琳  
获得工薪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是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追求自身发展,实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重要体现。残疾人就业能力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家庭教育投入水平,也取决于所属地社会保障系统对残疾人的转移支付程度。文章基于2007—2013年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混合面板数据分析模型研究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如何影响残疾人劳动收入水平后发现,家庭保障对残疾人发展的作用大于社会保障,家庭保障有效性需要社会保障的支持,应建立并完善家庭和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在经济上要支持残疾人家庭,增强家庭保障并提高社会保障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