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42)
- 2023(6633)
- 2022(5524)
- 2021(4707)
- 2020(3873)
- 2019(8391)
- 2018(7976)
- 2017(15308)
- 2016(7571)
- 2015(8384)
- 2014(8125)
- 2013(7984)
- 2012(7708)
- 2011(7190)
- 2010(7394)
- 2009(6889)
- 2008(6504)
- 2007(5965)
- 2006(5641)
- 2005(5139)
- 学科
- 济(60284)
- 经济(60232)
- 管理(21831)
- 业(19955)
- 方法(17126)
- 地方(15909)
- 企(15452)
- 企业(15452)
- 数学(15432)
- 数学方法(15378)
- 中国(12482)
- 地方经济(12023)
- 农(10335)
- 业经(10027)
- 学(9198)
- 财(9145)
- 融(7885)
- 金融(7884)
- 环境(7679)
- 制(7320)
- 农业(7247)
- 经济学(6895)
- 贸(6724)
- 贸易(6718)
- 银(6688)
- 银行(6685)
- 行(6516)
- 发(6469)
- 易(6436)
- 产业(6435)
- 机构
- 大学(120329)
- 学院(119532)
- 济(67855)
- 经济(66901)
- 研究(45337)
- 管理(44396)
- 理学(38215)
- 理学院(37796)
- 管理学(37342)
- 管理学院(37105)
- 中国(33985)
- 财(29138)
- 经济学(23882)
- 京(23652)
- 财经(23491)
- 科学(23222)
- 所(21863)
- 经(21471)
- 经济学院(21411)
- 中心(20178)
- 研究所(19697)
- 财经大学(17513)
- 江(17471)
- 院(15879)
- 农(15322)
- 北京(15002)
- 范(14611)
- 师范(14523)
- 商学(13719)
- 商学院(13563)
- 基金
- 项目(77261)
- 科学(62855)
- 基金(59558)
- 研究(57226)
- 家(52265)
- 国家(51412)
- 科学基金(44410)
- 社会(42098)
- 社会科(40113)
- 社会科学(40102)
- 基金项目(30660)
- 省(28057)
- 自然(25729)
- 自然科(25150)
- 自然科学(25143)
- 自然科学基金(24740)
- 教育(24621)
- 资助(24004)
- 划(23078)
- 编号(20230)
- 国家社会(19294)
- 发(18154)
- 部(17920)
- 重点(17360)
- 济(16506)
- 经济(16380)
- 教育部(16126)
- 成果(16119)
- 创(15930)
- 人文(15893)
共检索到1888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光燕 司伟
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文章识别了家庭代际经济支持中的邻里效应,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了检验。估计结果表明:在控制子女、父母等一系列特征变量后,社区邻里效应对家庭代际经济支持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这种影响因家庭所在区域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社区邻里效应对农村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明显大于城镇家庭。此外,研究还发现:社区邻里效应对多子女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明显大于独生子女家庭,对男孩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作用显著大于女孩家庭和既有男孩又有女孩的家庭。最后,机制检验表明:在社区内部,子女追求社会地位,希望赢得他人尊重是社区邻里效应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文章从社区内部不同家庭互动角度解释家庭代际支持行为,为理解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的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丽甜 詹宇波
基于2010-2014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文章识别了家庭教育支出中的邻里效应,并对相关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检验。基于OLS和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在控制家庭、户主和社区等一系列特征变量后,同社区家庭平均教育支出对家庭教育支出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同社区家庭平均教育支出每提高1%,家庭教育支出大约提高0.307%。在利用工具变量解决遗漏变量问题、考虑社区居住的群分效应以及同社区居民面临相同的教育宏观政策等可能性之后,该结论依然非常稳健。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在农村样本中,中高收入家庭间以及中低收入家庭间收入差距的扩大会使得家庭的教育支出对同社区家庭平均教育支出更为敏感,这说明家庭追求社会地位动机是邻里效应在农村样本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而在城市样本中,追求社会地位动机以及同社区居民对教育重视程度的趋同都不是邻里效应发挥作用的机制。文章为理解近几年来中国居民家庭不断增加的教育支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邻里效应 家庭教育支出 追求社会地位动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含笑 李绍哲 林丽琼
以2017年和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邻里效应对家庭信用卡使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家庭信用卡使用存在显著的邻里效应。异质性分析显示,相比城镇、大规模家庭和低医疗负担家庭,农村、小规模家庭和高医疗负担家庭信用卡使用的邻里效应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家庭收入和人力资本均强化了家庭信用卡使用的邻里效应。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方超
住房市场化改革强化了用脚投票引致的居住分层,凸显了家庭资本与社区邻里效应对青少年义务教育结果表现的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倾向得分匹配法、布林德-奥萨卡分解,以及条件分位数回归与反事实的MM分解,实证检验了社区邻里效应、家庭资本对青少年义务教育结果表现的影响。均值回归及其分解发现商品房社区比混合型社区在提高青少年义务教育结果表现中具有更强的邻里效应,家庭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等因素则直接决定了社区邻里效应引致的义务教育结果不平等;条件分位数回归及其分解发现了社区邻里效应对义务教育结果表现的异质性影响呈N型结构变化,义务教育结果不平等具有“黏地板效应”的特征;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与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对基准回归及异质性分解做了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具有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通过调整义务教育入学政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庄腾跃 李顾杰 罗剑朝
农村居民数字金融使用率较低、使用广度和使用深度不足、使用质量不高是制约数字金融在农村地区发展的因素。本文研究利用2013年、2015年、2017年和2019年四期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通过面板Logit模型、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识别农户数字金融使用决策的邻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邻里数字金融使用率对农户数字金融使用决策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在邻里效应的示范和带动下,农户数字金融使用率、数字金融使用广度和数字金融使用深度均得到显著提升;邻里效应通过消弭农户知识型数字鸿沟和使用型数字鸿沟、改变农户风险态度两条途径影响其数字金融使用决策。异质性分析发现,邻里效应会因“领头羊”群体得到强化,且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表现更突出。相较于对数字信贷产品使用决策的影响,邻里效应对农户数字支付和数字理财产品使用决策的影响更明显;政策宣传与邻里效应在促进农户使用数字金融的过程中存在交互效应,二者为替代关系。
关键词:
数字金融 邻里效应 数字鸿沟 风险态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聂勇浩 黄妍 陈善斯
佛山市图书馆发起的“邻里图书馆”项目,将家庭这一典型的私人空间转变为提供阅读服务的公共空间,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特色创新。论文通过对“邻里图书馆”项目的案例深描,探究公共文化服务的家庭供给网络的形成和运行机制。在网络形成阶段,主导机构的制度创新、结构调整和资源获取对网络的发起具有关键作用;家庭教育、兴趣爱好、社会责任、职业动机、合法性5方面动机,以及制度、经验和人际层面的信任,影响着市民家庭是否加入服务网络;合作者则通过日常管理和宣传渠道等方面的支持,推动了服务网络的扩张。在网络运行过程中,承诺、沟通、协作、评估4种机制构成保障服务质量的关键;资源共享、环境支持和目标实现等因素则决定着网络的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晏艳阳 邓嘉宜 文丹艳
本文分析了邻里效应对家庭社会捐赠活动产生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回归结果显示:(1)群体成员参与社会捐赠活动提高了家庭参与社会捐赠活动的期望,社区群体平均社会捐赠活动每增加1个百分点,家庭选择社会捐赠的概率上升约0.327~0.549个百分点。(2)互联网等其他信息获取渠道会降低邻里效应对家庭社会捐赠活动的影响程度,这一结论证实了其他信息获取渠道与社会互动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通过利用中国户口系统的特点、群体在调查时期过去一年内平均医疗支出作为邻里效应的工具变量以及模拟抽样检验等方法,本文较好地解决了关联效应和反射性问题对邻里效应的估计带来的影响,且结论依然成立。这说明,尽管新兴信息传播方式对居民行为的引导产生了很大影响,但邻里之间的直接信息传播仍然是不可忽略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邻里效应 社会捐赠活动 模拟抽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晏艳阳 邓嘉宜 文丹艳
本文分析了邻里效应对家庭社会捐赠活动产生的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回归结果显示:(1)群体成员参与社会捐赠活动提高了家庭参与社会捐赠活动的期望,社区群体平均社会捐赠活动每增加1个百分点,家庭选择社会捐赠的概率上升约0.3270.549个百分点。(2)互联网等其他信息获取渠道会降低邻里效应对家庭社会捐赠活动的影响程度,这一结论证实了其他信息获取渠道与社会互动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通过利用中国户口系统的特点、群体在调查时期过去一年内平均医疗支出作为邻里效应的工具变量以及模拟抽样检验等方法
关键词:
邻里效应 社会捐赠活动 模拟抽样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仕勇 石人炳
基于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文章通过Logistic多元估计模型与倾向值匹配等量化方法,以代际投入对农村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分析为切入点,回应了代际合作与家庭效用关系的经典命题。结果表明:父代经济收入与子代数量,影响着子代投入与农村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之间的关系。在三代的代际交换中,给予孙代的投入对农村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产生显著性影响,并且存在着稳健性的正向效应。在三代的代际合作中,给予孙代的投入对家庭效用产生了正向显著性影响。文章指出了代际合作与农村老年人家庭效用之间的正向关系,生育偏好成为影响农村老年人家庭效用的重要参数,并说明了代际交换的不平衡以及子代家庭效用增长等问题。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薛海平 杨琳琳 徐丹诚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Logit模型,探究学生参与影子教育是否存在邻里效应及邻里效应在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段和城乡学生间是否存在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学生参与影子教育存在邻里效应,且邻里效应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2)邻里效应强化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学段较高以及乡村的学生对影子教育的追求。因此,建议严控校外培训机构广告宣传,加大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查处力度;提升弱势阶层家庭所在社区及乡村教育资源质量,引导家长理性选择影子教育,削弱影子教育的邻里效应,推动“双减”政策落地。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斌 周骥腾
文章基于转型社会视角,利用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探讨中国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关系的现实状况,并从微观机制和宏观结构两方面进一步分析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老年人家庭代际经济支持模式仍以供养型为主,但随着现代化进程,互惠型将逐渐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在微观层面,老年人个体禀赋越低、文化观念越传统、健在子女数越多,则更可能身处传统的供养型的代际经济关系之中;家庭网络得分越高,代际关系越紧密,互惠型的可能性更大,游离型的可能性更小;同时,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更倾向于对子女的向下经济支持,呈现出抚养型或互惠型的关系。在宏观层面,社会保障的获得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代际经济资源的双向互惠流动。研究结果对于在转型社会背景下前瞻性应对中国家庭养老风险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燕升飞 薛畅
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本文分析了代际经济支持对家庭养老照料行为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子女照顾父母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研究结论为:子女给父母的经济支持增加了其照顾父母的可能性,但统计上不显著,未出现经济转移对时间转移的挤出效应。同时,父母给子女的经济支持增加了子女照顾父母的可能性,可能存在潜在的交换动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宁满秀 王小莲
本文使用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样条回归模型研究中国农村亲子代际经济支持的影响因素及动机,考察成年子女经济转移与老年父母收入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利他动机和交换动机是隐藏在农村亲子代际经济转移背后的主要动机,在贫困线以下以利他动机为主,在贫困线以上则以交换动机为主。得出以下推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对不同养老动机的家庭养老行为产生不同的挤出效应,从而,同一公共政策干预对不同收入水平的老年人将产生异质性的预期效果。因此,在构建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过程中,需要谨慎设计相关制度安排以确保低收入老年人避免"贫困陷阱"。
关键词:
农村 养老保障 利他动机 交换动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仕勇 刘俊杰
农村家庭代际经济支持是农村老年群体的重要经济来源。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在家庭养老支持中,农村成年子女更突出经济支持供给。绝大多数农村家庭代际经济支持能满足老年群体生活所需,但仍存在少数经济支持不足的情况。通过因子分析,得出性别不再是农村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反馈模式对农村家庭经济支持的影响下降。基于分析,提出了维护家庭养老功能以及建立多层级农村养老安全网的措施。
关键词:
农村 经济支持 影响因素农村养老安全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解垩 宋颜群
本文从社区邻里效应视角解释中国当前相对贫困问题突出、收入阶层分化的现状,并为减少相对贫困问题、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新思路。借鉴国外学者做法,本文使用Heckman两步法的推广方法来纠正自选择偏差,检验了社区邻里环境对个体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纠正自选择偏差后,收入的社区邻里效应显著存在,稳健性检验同样能够证实该结果,即优势社区邻里环境对个体收入带来积极影响,劣势社区邻里环境对个体收入带来消极影响;(2)社区平均学历、社区平均收入和社区贫困率对个体收入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和门槛特征;(3)社区邻里环境对个体收入的影响程度较大,其可通过社会交互机制影响个体收入,社区邻里环境可解释个体间收入差异的50%以上;(4)社区邻里效应加剧了收入阶层分化现象,使得不同收入阶层的群体集聚在不同档次的社区,且同一社区个体的收入表现出趋同化。未来扶贫工作应当关注社区邻里效应,以此来尝试减少相对贫困,促进不同收入阶层流动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