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68)
2023(12036)
2022(9845)
2021(8786)
2020(7372)
2019(16317)
2018(15477)
2017(29997)
2016(15685)
2015(16751)
2014(16296)
2013(15804)
2012(14518)
2011(12788)
2010(12917)
2009(11941)
2008(10997)
2007(9602)
2006(8265)
2005(7338)
作者
(45727)
(38297)
(37945)
(36001)
(24136)
(18699)
(16896)
(14670)
(14549)
(13363)
(13094)
(12638)
(12107)
(12055)
(12017)
(11798)
(11470)
(11201)
(11028)
(10978)
(9523)
(9276)
(9125)
(8753)
(8659)
(8505)
(8498)
(8121)
(7629)
(7513)
学科
(60465)
经济(60392)
(47870)
管理(44063)
(38258)
企业(38258)
方法(28810)
(27049)
金融(27049)
数学(26218)
数学方法(26030)
(24499)
银行(24457)
(23574)
(23139)
中国(22342)
(17165)
(15524)
(13881)
财务(13860)
财务管理(13833)
业经(13463)
企业财务(13385)
(13005)
贸易(12997)
(12744)
农业(12437)
(12247)
地方(11970)
中国金融(11390)
机构
大学(217554)
学院(216564)
(95492)
经济(93865)
管理(81661)
研究(74591)
理学(71694)
理学院(70932)
管理学(69729)
管理学院(69359)
中国(62013)
(45867)
科学(45516)
(43588)
(43406)
(37688)
财经(37312)
中心(36190)
业大(35809)
研究所(34821)
农业(34638)
(34285)
经济学(32245)
(30195)
经济学院(29682)
财经大学(28390)
北京(26578)
(26449)
(25430)
金融(24964)
基金
项目(155730)
科学(123091)
基金(117562)
(106815)
研究(105885)
国家(105576)
科学基金(89479)
社会(71959)
社会科(68736)
社会科学(68713)
基金项目(62257)
(59438)
自然(59084)
自然科(57784)
自然科学(57762)
自然科学基金(56830)
(50610)
资助(47408)
教育(47323)
编号(38153)
重点(35592)
(34657)
(33607)
(33051)
国家社会(31915)
创新(31555)
科研(30940)
计划(29841)
教育部(29752)
成果(29487)
期刊
(91796)
经济(91796)
研究(61526)
学报(42012)
(38647)
中国(38473)
(36536)
金融(36536)
科学(35928)
(35598)
大学(31168)
学学(30311)
管理(28178)
农业(25048)
财经(18995)
经济研究(17229)
(16285)
业经(14249)
技术(13806)
教育(13469)
(13459)
问题(12361)
(11598)
业大(11241)
(10430)
科技(10355)
商业(9825)
统计(9790)
理论(9765)
国际(9724)
共检索到311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舒建平  吴扬晖  唐文娟  
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会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改变,且这种变化会因居民的个体特征及家庭的区位条件差异而不同。采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追踪调查(CHFS)数据的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收入与定期存款占比呈倒U型关系,与总风险资产占比及股票资产占比呈U型关系,表明中国家庭具有较高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当户主年龄由年轻→中年→老年转变时,家庭人均收入与定期存款占比之间的关系由U型→U型→倒U型转变,与总风险资产占比及股票资产占比的关系由倒U型→倒U型→U型转变;本科以下学历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未能有效降低其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但本科以上学历居民受教育程度的提升可以有效降低其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家庭遭受健康冲击会增强预防性储蓄动机;相比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较低,更倾向于配置风险资产及股票资产。因此,应加快提升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提升医疗、住房、养老和教育保障力度,有效降低家庭预防性储蓄动机,进而释放家庭金融产品消费潜力,促进现代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林德发  汪雪瑶  
家庭作为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影响着整个社会资金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效率。随着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真实数据,从家庭结构、金融知识水平、收入水平、健康状况、财富状况五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家庭的异质性,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和pr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家庭异质性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异质性与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积极性、参与程度和盈利水平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显著影响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行为。其中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收入水平的提高、财富数量的增长将会促进家庭进入金融市场,配置较多金融产品并获得盈利,金融知识的增加有助于家庭进入金融市场并提高盈利水平,健康状况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较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胡振  王春燕  臧日宏  
针对家庭异质性特征对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问题,利用Probit模型、Tob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家庭异质性对金融资产配置行为的影响。发现:家庭异质性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行为有显著的影响,制定家庭金融政策应该充分考虑家庭异质性特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维  
用CHFS数据研究中国城乡家庭金融资产财富效应及异质性,在考虑了金融资产组合互补性的影响后发现:(1)我国城乡家庭储蓄性和风险性金融资产每增加1%,家庭总的消费支出分别增加3.5%和1.4%,即金融资产存在显著正向的财富效应,但储蓄性金融资产财富效应大于风险性金融资产。(2)整体上,城镇家庭的金融资产财富效应大于农村,但在具体消费类型上,也存在农村大于城镇的证据,体现出显著的城乡异质性。(3)金融资产财富效应对食品消费支出影响最小,刚性消费支出次之,弹性消费最大。(4)金融资产财富效应均存在低收入家庭显著大于高收入家庭证据。考虑家庭房产价值和地区特征后的稳健性检验,均支持金融资产财富效应及上述异质性的显著存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莹   黄思琳  
文章基于心理账户理论分析不同来源收入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机制,采用CHFS2017—2019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到如下结论:(1)各类收入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心理账户分割效应,工资性收入越高的家庭越倾向于增加中低风险资产而挤出高风险资产;经营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越高的家庭越倾向于增加无风险资产而挤出风险资产;财产性收入越多的家庭越倾向于增加风险资产而挤出无风险资产。(2)相比城镇家庭,农村家庭对经营性收入与转移性收入的金融资产配置心理账户效应更偏保守,财产性收入则更偏激进,分割效果较强。(3)中高收入家庭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心理账户效应更保守,财产性收入更激进;低收入家庭的转移性收入心理账户效应更保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宋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加,家庭资产结构从单一的储蓄型资产转变为丰富多样的风险型金融资产,其配置金融资产的异质性导致了家庭资产选择和消费行为的差异。本文通过实证检验了城镇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及其财富效应,结果显示:城镇家庭风险性金融资产持有情况和高流动性金融资产持有情况对城镇家庭消费水平存在显著影响,而金融资产占比的影响不显著,金融资产占比、风险性金融资产持有情况和高流动性金融资产持有情况三个变量对城镇家庭消费结构的影响均不显著;分组情况下,影响高收入城镇家庭消费水平的因素主要是风险性金融资产持有情况和高流动性金融资产持有情况,而对于高收入城镇家庭消费结构、低收入城镇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城镇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维度的三个变量对其的影响均不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喻平  徐浩洋  
选取空间杜宾模型(SDM),利用2011年和2013年25个省份的家庭金融微观调查数据(CHFS),设置邻接空间矩阵和地理空间矩阵,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居民家庭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各省份的居民收入差距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家庭金融资产总值和家庭金融风险资产权重对居民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居民受教育水平、金融知识和家庭规模对居民收入差距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呈显著正向作用。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集群特征,因此应有针对性地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雯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6年家庭数据,借助Logit和Tobit估计方法,引入交叉项和差异性分析两个视角,探讨了家庭社会资本对该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路径。得出结论如下:家庭社会资本越多,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概率越大,投资占比越高,无论是认知类还是结构类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可通过攀比效应、信息渠道和缓解当前信贷约束三种途径作用于家庭风险投资偏好。家庭社会资本越多,会使得攀比效应越大,信息提供越充分,缓解当前信贷约束而非已有信贷约束的能力越高,风险投资偏好越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雨晴  何广文  
通过建立一个包含住房的家庭跨期资产决策模型并进行参数赋值,从理论层面分析了住房资产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且在此基础上使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全国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住房资产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和风险金融资产配置存在挤出效应,而当家庭财富水平或分布区域不同时,挤出效应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从微观上说明了完善家庭资产结构、分散家庭投资风险的必要性,从宏观上解释了住房市场过度繁荣对金融市场的资源挤占问题。据此,本文提出合理配置住房资产、缓解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压力、合理引导发达地区房地产市场发展,实现房价平稳回归等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虞群娥  黄怡欣  边元仪  江思远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程度的增加不仅影响了宏观经济,也对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特别是对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产生了较大影响。正是如此,本文首先结合微观居民家庭和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分析居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及其深度;其次,考虑到居民家庭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存在识别差异,以金融素养高低、是否拥有自住房、家庭收入高低、性别、是否健康、婚姻状况为分类标准对样本进行分类后进行回归检验。结果显示,内部因素(个体特征和背景风险)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存在与以往研究相一致的影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作为外部宏观因素显著抑制了我国居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韧  许豪  张双双  
采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Probit和Tobit模型分析了子女结构对家庭金融资产投资广度和深度的影响,并利用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了其中可能存在的影响机制与路径。研究发现:子女数量会显著降低家庭股票投资的广度与深度,而对其他风险性金融资产则无显著影响;育有男孩的家庭会显著降低对股票及其他风险性金融资产的投资倾向,而育有女孩的家庭则与之相反;二孩家庭子女结构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不显著,且相关的异质性、稳健性分析均支持这一结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屹山  华淑蕊  赵文胜  
文章分析了我国居民收入与金融资产结构,认为我国居民消费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储蓄率高以及财产性收入较低。实证结果发现: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家庭,非财产性收入均是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财产性收入对消费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原因是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较低。为提高我国居民财产性收入并扩大消费需求,认为要在增加居民财富积累的同时,让居民拥有多元化的投资与金融理财工具,优化风险性金融资产供给结构,规范金融市场发展,从而为居民持有的金融资产提供稳定收益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佳  谭娅  
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家庭异质性和风险市场参与成本异质性的两期OLG模型,考察了财富对家庭风险资产配置的影响。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本文采用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对模型预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随着家庭财富水平的积累,家庭优先通过金融产品间接参与股票市场,随后提高股票的直接持有,在财富上升到较高水平后,家庭对股市的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水平都显著提高。
[期刊] 征信  [作者] 杜朝运  汪丽瑾  
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研究社会互动与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适当增强社会互动会促进家庭更多地参与风险金融市场,增加投资风险资产的比例,提高金融资产的分散化程度,优化资产的配置效率。但当社会互动达到一定程度后,过度的社会互动则会抑制家庭参与风险市场,减少风险资产的投资比重,降低金融资产的分散化程度以及资产配置的有效性。因此,家庭需要建立适度而高质量的社会互动,这有助于家庭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优化家庭金融资产配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朱涛  谢婷婷  王宇帆  
以中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运用CHARLS数据,构建金融资产选择因素模型,重点研究计算能力和记忆力度量的认知能力与社会互动水平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风险金融资产的高信息密度,基础数学计算能力对风险金融资产持有的影响并不显著,但记忆力无论在全样本还是区分人群样本中均显著促进了家庭金融资产的配置;与内在的认知能力相比,外在的社会互动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特别是老年家庭的风险资产持有。该结论对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加强养老保障体制中"社区养老文化"建设、普及金融素养教育以及金融机构养老理财产品的设计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