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99)
2023(15851)
2022(13355)
2021(12467)
2020(10977)
2019(25000)
2018(24673)
2017(47952)
2016(25820)
2015(28980)
2014(28817)
2013(28388)
2012(26473)
2011(23499)
2010(23589)
2009(21984)
2008(21711)
2007(19513)
2006(17055)
2005(15057)
作者
(73671)
(62188)
(61750)
(59014)
(39251)
(30008)
(28188)
(24244)
(23649)
(21846)
(21138)
(21103)
(19424)
(19399)
(19252)
(19175)
(18738)
(18063)
(17972)
(17849)
(15445)
(15381)
(15123)
(14450)
(14149)
(14099)
(13750)
(13581)
(12582)
(12398)
学科
(112749)
经济(112627)
(75020)
管理(68045)
(52942)
企业(52942)
方法(51873)
(49076)
数学(46681)
数学方法(46159)
农业(32412)
中国(28072)
(27916)
(25561)
业经(25409)
地方(22109)
(20299)
(19647)
贸易(19635)
(19082)
(16599)
财务(16557)
财务管理(16511)
(16343)
银行(16302)
(15921)
金融(15918)
企业财务(15693)
(15518)
技术(14932)
机构
学院(365362)
大学(364306)
(153526)
经济(150517)
管理(142130)
理学(123145)
研究(122091)
理学院(121884)
管理学(119661)
管理学院(119006)
中国(94153)
(76041)
科学(75778)
(75131)
(69190)
(61860)
中心(59316)
业大(59039)
农业(58814)
研究所(56239)
(55480)
财经(55371)
(50507)
经济学(47566)
(47416)
师范(46912)
北京(46323)
(43203)
经济学院(43060)
(42744)
基金
项目(248181)
科学(195927)
基金(182077)
研究(178921)
(159418)
国家(157877)
科学基金(135607)
社会(114900)
社会科(108584)
社会科学(108556)
(97970)
基金项目(96326)
自然(88125)
自然科(86122)
自然科学(86097)
自然科学基金(84578)
教育(81516)
(80937)
资助(74464)
编号(72995)
成果(58713)
重点(55791)
(55134)
(53477)
(51000)
课题(48757)
科研(48222)
国家社会(48038)
创新(47699)
教育部(47031)
期刊
(168355)
经济(168355)
研究(103214)
(74746)
中国(68244)
学报(59991)
科学(54669)
(53353)
农业(50551)
管理(47390)
大学(45831)
学学(43402)
(35537)
金融(35537)
教育(32560)
业经(32112)
技术(30785)
财经(26876)
经济研究(26228)
(25608)
问题(23072)
(22963)
统计(19478)
(19413)
图书(17964)
技术经济(17884)
世界(17755)
理论(17256)
(17160)
资源(16885)
共检索到5387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高梦滔  毕岚岚  
文章利用来自中国8个省份的微观面板数据,在控制农户异质性后,分析农户人口学特征对于其人均消费增长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户的消费行为和严格的PIH/LCH假说并不吻合,收入变化和财富对于消费变化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农户消费行为也显示出部分生命周期消费平滑的特征;(2)家庭规模对于农户的消费增长率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家庭小型化有利于提高农户的消费增长率;(3)家庭成员平均年龄或户主年龄的变化对农户消费增长率并无显著影响,家庭女性成员比例的增加对农户消费增长具有轻微的负向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梦滔  毕岚岚  师慧丽  
本文利用中国八省1056个农户的微观面板数据,采用四种滤子算法分别估计了农户的持久收入和暂时性收入。以此为基础,在持久收入假说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了中国农户储蓄行为。经验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①中国农户的储蓄行为受到流动性约束和预防性动机的影响,二者都显著地提高了农户的储蓄,降低了农户消费水平。并且,对于低收入人群,流动性约束提高储蓄的效应更加明显;②农户储蓄函数的估计结果一致拒绝了标准持久收入假说的确定性等价推论,拓展的持久收入假说更适合刻画中国农户的储蓄行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盛来运  方晓丹  冯怡琳  刘洪波  
居民消费与家庭人口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基于2018年和2019年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构建基于微观家庭的平衡面板数据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结合我国人口未来变动趋势,从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城镇化属性、受教育水平三个维度着手,就家庭人口结构变动对家庭平均消费率和消费收入弹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以及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有助于提高家庭平均消费率和消费收入弹性,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平均消费率具有负面效应,更为积极的生育政策能够促进居民消费。本文建议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优化生育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挖掘老年人口消费潜力,推动建设高水平国内消费市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盛来运  方晓丹  冯怡琳  刘洪波  
居民消费与家庭人口结构密切相关,本文基于2018年和2019年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构建基于微观家庭的平衡面板数据随机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结合我国人口未来变动趋势,从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城镇化属性、受教育水平三个维度着手,就家庭人口结构变动对家庭平均消费率和消费收入弹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镇化率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以及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有助于提高家庭平均消费率和消费收入弹性,人口老龄化对家庭平均消费率具有负面效应,更为积极的生育政策能够促进居民消费。本文建议持续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持续优化生育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挖掘老年人口消费潜力,推动建设高水平国内消费市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学术  向其凤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在理论界存在较大争议,而对农户创新的收入效应尚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基于西部10省(区)省际面板和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农户创新行为及创新程度与其收入增长高度正相关。除此之外,对微观数据的分析还发现,农户不同的创新行为其收入效应不同,其中,非技术创新的收入效应明显好于农业技术创新。上述结论意味着,政府应该制定全面促进农户创新的激励政策,同时对技术之外的创新形式给予足够的关注。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帅  
农村人口食物安全状况不断变化,单一时点静态食物安全状况不足以反映食物安全所具备的动态特征,文章依据2004年、2006年和2009年农村人口食物安全识别结果将农村人口食物安全水平划分为食物安全、暂时食物安全、暂时食物不安全和长期食物不安全四个类型,并对农村人口食物安全特点、成因和不同食物安全状态摆动机理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以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安全为基准的农村人口食物安全形势不容乐观,长期食物不安全人群占比分别为23.24%和27.40%。虽然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农村人口食物安全水平,但伴随经济增长某些区域农村人口食物安全水平出现下降,表明经济增长要与财税体制和收入分配等协调发展,才能更有效地作用于农...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苏静  肖攀  胡宗义  
本文利用CFPS微观面板数据,在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状态转化进行界定与识别区分的基础上,采用面板logit模型实证研究了教育、社会资本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状态转化的影响及其异质性。研究结果显示:教育与社会资本都显著地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劳均受教育程度提高将显著增加农户家庭脱离收入、生活条件、机会贫困的概率以及家庭多维贫困缓解的概率,显著降低家庭陷入诸类贫困的概率。社会资本积累增加将显著增加家庭脱离相对收入贫困、生活条件贫困和机会贫困的概率,也将增加家庭二维贫困缓解的概率,同时显著降低家庭陷入相对收入贫困和生活条件贫困的概率。教育与社会资本的交互项仅对家庭二维、三维贫困缓解(收入为相对标准)正向统计显著,表现出相互强化的互补关系。未能找到社会资本缓解绝对收入贫困及其多维贫困组合的稳定的正向支持证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苏静  肖攀  阎晓萌  
结合CFPS微观面板数据和Logit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资本与农村金融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的影响效应与交互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正向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与能力提升机会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两类贫困。非正规金融正向促进家庭脱离健康贫困和多维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收入贫困与多维贫困;而正规金融正向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与能力提升机会贫困,负向抑制家庭陷入收入贫困。社会资本与农村金融交互影响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社会资本的增强不仅强化了非正规金融促进家庭脱离收入贫困的正向效应与抑制家庭陷入健康贫困的负向效应,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正规金融促进家庭收入贫困缓解的正向效应。在社会资本作用下,非正规金融促进农户家庭脱离收入贫困的作用更强,而正规金融抑制农户家庭陷入收入贫困的作用更加明显。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肖攀  苏静  阎晓萌  
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面板数据和Logit模型,研究了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的状态转换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教育、劳动力就业转移对促进家庭脱贫和抑制家庭陷贫均发挥了积极作用;社会资本能够显著提高农户家庭脱离生活条件贫困、机会贫困及中度贫困的概率,并降低农户家庭陷入此类贫困的概率,但对绝对收入贫困和深度贫困的缓解作用有限;健康人力资本提高能够显著提升收入贫困家庭脱贫的概率;政府补助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缓解的积极作用未能有效显现;户主年龄对农户家庭脱离收入贫困、机会贫困及深度贫困、中度贫困概率的影响表现出倒U形特征,而对非贫困农户家庭陷贫概率的影响正好相反;户主性别、是否务农和村庄特征变量对农户家庭多维贫困转化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经济增长能够有效缓解收入与生活条件贫困,也在抑制家庭陷贫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未能找到其缓解家庭机会贫困与深度贫困的稳定的正向支持证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梦滔  毕岚岚  
本文利用来自中国的微观面板数据分析了村干部的知识化、年轻化对于农户收入和贫困发生率的影响。经验研究的主要发现包括:(1)2003~2006年间,村干部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逐年增加,而35岁以下者的比例逐年减少,村干部配备倾向于有经验,并且学历相对较高的人群。(2)村干部的知识化对于农户平均收入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效果,但对于贫困率的降低没有显著作用。(3)村干部的年轻化对于降低贫困率具有显著作用,但对于农户平均收入增长却有不利影响。村干部同时向知识化、年轻化转变对于农户收入没有影响,但是具有明显的减贫效果。(4)村干部的知识化必须与经验有效结合才能发挥增加农户收入与降低贫困发生率的双重效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思宇  程雅雯  陈晓宇  
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增加了家庭教育支出。机制分析表明,家庭教育支出的增长得益于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流动性约束及预防性储蓄动机的缓解。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更有利于家庭物质或文化资本水平较低的弱势群体,且在金融发展低水平地区作用更明显,这体现了数字金融发展的普惠性。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彭积春  谭燕芝  张子豪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数据,运用Biprobit模型与Tobit模型,分析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户正规与非正规信贷的影响,并采用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外出务工经历无法对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形成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外出务工经历带来的外部社会网络以及人力资本、技术等形成了农户的“隐性担保”,使得农户更容易获得非正规信贷。此外,外出务工经历不能对农户正规信贷额产生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可以显著提升农户获得的非正规信贷额。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书华  杨有振  
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户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平稳运行产生了重要冲击,对金融发展与农户收入差距的分析显示了二者间倒U型关系的存在,破除农户借贷资金的约束可以削弱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利用2 100户农户2005~2009年的微观面板数据,构建了我国农户收入差距与信贷约束的面板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农户信贷约束中的门槛效应,数据分析支持了门槛效应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农户借入资金的信贷约束及其门槛效应是农户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诱因,因此,对农户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倾斜可以打破初始财富禀赋较低农户在信贷约束上的门槛效应,有利于改变农户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聪  杜奕璇  
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作为我国人口结构变化的重要趋势,正对家庭消费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结构产生不容轻视的长远影响。利用2016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FPS2016),从消费水平、消费率、消费结构三个层次考察人口年龄结构对我国家庭消费行为的异质性影响。结果显示:老年人口比上升显著降低家庭消费水平和消费率,其中收入最低组、中下组及最高组受影响程度明显;少儿人口比上升显著增加家庭消费水平及消费率,收入中上组受影响程度明显。随着老年人口比上升,家庭恩格尔系数和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上升,衣着、日用、交通通讯及文教娱乐支出占比下降;随着少儿人口比下降,家庭恩格尔系数和衣着支出占比下降,交通通讯、居住及医疗保健支出占比上升。对此,政府和金融机构应重视人口年龄结构对家庭消费行为的影响,通过制度建设和金融创新来顺应家庭消费需求变化趋势,积极提升家庭消费率,引导家庭消费结构优化和消费层次升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涛涛  胡玉坤  杨胜运  马木兰  
中国作为农业人口大国,其农村家庭蕴藏着巨大的旅游消费潜力。在收入不断提高的市场环境下,农村家庭旅游消费却远未达到与其收入匹配的预期水平,这可能与家庭收入结构有关。文章基于行为经济学中的心理账户理论,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检验不同来源收入对农村家庭旅游消费需求的差异化影响,从理论和经验上验证农村家庭旅游消费行为中的心理账户效应。结果表明:农村家庭针对不同来源的收入采用不同的旅游消费预算和处理规则,表现为不同类别收入存在差异化的边际旅游消费倾向,即存在心理账户效应,并且农村家庭旅游消费行为中的心理账户效应比城镇家庭更显著。同时,文章发现,典型的农村家庭特征对边际旅游消费倾向以及心理账户效应产生异质性影响。从事非农业生产的农村家庭,其边际旅游消费倾向总体更高,且心理账户效应更显著。随着受教育程度提高,农村家庭在旅游消费上的心理账户效应也越显著。对于子女年龄处于中学阶段的农村家庭,其旅游消费的心理账户效应比较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