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9)
- 2023(9861)
- 2022(8046)
- 2021(7445)
- 2020(6007)
- 2019(13291)
- 2018(12875)
- 2017(24403)
- 2016(13239)
- 2015(13976)
- 2014(13511)
- 2013(13433)
- 2012(12400)
- 2011(11103)
- 2010(11153)
- 2009(10175)
- 2008(9933)
- 2007(9048)
- 2006(8009)
- 2005(6814)
- 学科
- 济(58205)
- 经济(58138)
- 农(49013)
- 业(44572)
- 农业(32610)
- 管理(29645)
- 企(23048)
- 企业(23048)
- 方法(20673)
- 业经(19156)
- 数学(18921)
- 数学方法(18816)
- 财(15465)
- 中国(15057)
- 农业经济(12361)
- 地方(12156)
- 制(11973)
- 收入(11806)
- 贸(11284)
- 贸易(11281)
- 发(11220)
- 易(11065)
- 学(10485)
- 发展(9519)
- 展(9516)
- 村(9452)
- 农村(9432)
- 体(9257)
- 策(8823)
- 技术(8421)
- 机构
- 学院(189543)
- 大学(184617)
- 济(83158)
- 经济(81878)
- 管理(71957)
- 研究(66542)
- 理学(63838)
- 理学院(63164)
- 管理学(62154)
- 管理学院(61840)
- 农(60440)
- 中国(50384)
- 农业(46518)
- 科学(42245)
- 业大(39879)
- 京(37032)
- 所(34187)
- 财(33669)
- 研究所(31507)
- 中心(31017)
- 农业大学(29293)
- 江(27416)
- 财经(27167)
- 经济学(25337)
- 经(25048)
- 经济管理(23336)
- 业(23332)
- 范(23268)
- 经济学院(23233)
- 师范(22911)
- 基金
- 项目(135659)
- 科学(106642)
- 基金(100269)
- 研究(95572)
- 家(90850)
- 国家(89628)
- 科学基金(75226)
- 社会(64345)
- 社会科(60682)
- 社会科学(60664)
- 省(54206)
- 基金项目(54182)
- 自然(48116)
- 自然科(46996)
- 自然科学(46978)
- 自然科学基金(46201)
- 划(44450)
- 教育(40782)
- 资助(38376)
- 编号(37200)
- 农(34792)
- 发(30843)
- 重点(30377)
- 部(30009)
- 创(28660)
- 成果(28100)
- 国家社会(27711)
- 业(27443)
- 创新(26809)
- 科研(26171)
- 期刊
- 济(94979)
- 经济(94979)
- 农(66351)
- 研究(49670)
- 农业(45004)
- 学报(37959)
- 中国(36016)
- 科学(33508)
- 大学(29000)
- 学学(28365)
- 业经(23636)
- 财(22978)
- 业(20663)
- 管理(20474)
- 融(18568)
- 金融(18568)
- 农业经济(14531)
- 问题(14300)
- 农村(13946)
- 村(13946)
- 经济研究(13547)
- 版(13371)
- 财经(12827)
- 业大(12413)
- 技术(12178)
- 世界(12156)
- 农业大学(11059)
- 教育(11042)
- 经(11013)
- 经济问题(10355)
共检索到2706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万胜 史天逸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背景下,需要正确理解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效应。一般而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主要劳动力减少,农村家庭向小型化、核心化转变,这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负面影响。然而,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城镇化模式对农民增收具有差异性影响,主要源于现行收入统计方式在统计数据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尤其将人口流出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额外扩大。本文认为,两栖的城镇化是我国农民的基本城镇化模式,城乡居民之间具有长期联系。因此,仅从经济意义上理解农村家庭的经营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社会文化角度认识农村家庭。对农村家庭的探讨与研究,对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实际、把握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城镇化 家庭结构 农民收入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万胜 史天逸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背景下,需要正确理解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效应。一般而言,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主要劳动力减少,农村家庭向小型化、核心化转变,这对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具有负面影响。然而,研究发现,不同地区的城镇化模式对农民增收具有差异性影响,主要源于现行收入统计方式在统计数据上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尤其将人口流出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额外扩大。本文认为,两栖的城镇化是我国农民的基本城镇化模式,城乡居民之间具有长期联系。因此,仅从经济意义上理解农村家庭的经营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社会文化角度认识农村家庭。对农村家庭的探讨与研究,对正确认识我国社会实际、把握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城镇化 家庭结构 农民收入 乡村振兴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陆慧 卢黎
本文依据调查资料,利用层次分析法实证分析了农民收入水平对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得出结论:农户的收入水平对农村家庭生活用能源种类的选择影响较大,因此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家庭能源消费的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农户,户用沼气的权系数最大,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的农户,液化气的权系数最大;农户的收入越高,对能源的舒适性、便利性、卫生特性的要求越高,农户的收入越低,对能源的经济性则考虑得越多;使用无成本、又便利的户用沼气非常适合在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村地区推广。
关键词:
农民收入水平 农村家庭能源消费 户用沼气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姚成胜 李嘉桐 万珍
农地流转是农民职业转变或土地经营权变化的过程,是在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下的必然趋势。文章分别以储蓄、风险投资、家庭经营资产与首饰资本为因变量,运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研究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的风险市场缺失,农民投资债券等有价证券的热情不高,储蓄仍然是最为主要的投资方式,平均占比66.6%;耕地数量与土地外包的作用随着储蓄、家庭经营资产与首饰资本分位点的提高而呈现上升趋势,而土地流转则随着储蓄、家庭经营资产与首饰资本分位点的上升而呈现下降趋势;土地外包将导致家庭经营资产比重上升,外包土地则会提高承包农户土地数量,从而进一步推动家庭经营资产的比重上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江克忠 刘生龙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2010年和2014年的数据,通过对贫困指标的测算和分解,研究发现:农村家庭贫困发生率在下降,但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趋于恶化;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恶化了贫困状况,对贫困的影响效应增大。基于不平等的收入结构分解,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家庭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最高,以下依次是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主要集中于高收入组家庭,而家庭经营性收入主要集中于贫困等低收入组家庭。基于收入和不平等的回归分解,研究发现:包括自然生态条件等村庄特征变量、家庭人口结构等家庭特征变量、户主受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等个体特征变量,对家庭总收入、不同来源收入和收入不平等都存在有差别的影响。未来扶贫工作的难度增大,在构建公平收入分配体系的同时,要基于精准扶贫的理念,因地制宜、因户因人而异,采取有差别的扶贫措施。
关键词:
收入结构 不平等 贫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江克忠 刘生龙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2010年和2014年的数据,通过对贫困指标的测算和分解,研究发现:农村家庭贫困发生率在下降,但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趋于恶化;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恶化了贫困状况,对贫困的影响效应增大。基于不平等的收入结构分解,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家庭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最高,以下依次是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主要集中于高收入组家庭,而家庭经营性收入主要集中于贫困等低收入组家庭。基于收入和不平等的回归分解,研究发现:包括自然生态条件等村庄特征变量、家庭人口结构等家庭特征变量、
关键词:
收入结构 不平等 贫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涂爽 徐玖平 徐芳
利用2001~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分析农村金融规模、农村金融结构和农村金融效率对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金融规模、农村正规金融、农村金融效率对不同来源收入均具有正向作用,农村非正规金融对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具有正向影响,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对农民收入结构具有异质性;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效率来发挥增收效应。基于此,从缓解农民信贷约束,适度发展非正规金融,促进农村金融效率的提升,在城镇化进程中完善农村金融市场,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的杠杆作用等,促进农民增收。
关键词:
金融规模 金融效率 金融结构 收入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吕连菊 阚大学
[目的]通过研究农村教育结构对中部地区农民收入结构的影响,为中部地区制定科学合理的农村教育发展政策提供建议。[方法]基于动态面板数据,利用Sys-GMM法克服内生性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中部地区农村初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提高了农民农业收入占比,降低了农民非农业收入占比以及其他收入占比,不利于农民收入结构优化;农村中等和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均不利于农民农业收入占比提高,但有利于农民非农业收入占比以及其他收入占比提高,有利于农民收入结构优化,其中农村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未显著提高农民其他收入占比,但与农村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对中部地区农民收入结构的优化作用相比,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的优化作用仍然较大;分地区看,对于省会地区、地级市地区和县级市地区,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和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均有利于农民收入结构优化,其中省会地区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结构的优化作用最大,地级市地区和县级市地区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的优化作用最大。[结论]中部地区为了优化农民收入结构,需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人口中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和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占比,省会地区要侧重提高农村人口中高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占比,地级市地区和县级市地区而言,则需侧重提高农村人口中中等教育程度人力资本占比,但均需注意农村人口教育程度提高对农业收入的不利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曲德生 付晨雨 Kastornov N.P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验证了收入对农村家庭消费升级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收入对农村家庭消费升级具有显著U型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收入对东部地区和大型家庭规模的农村家庭消费升级具有显著U型影响,对西部地区的农村家庭消费升级为显著负向影响,而对中部地区和小型家庭规模的农村家庭消费升级不具有影响。因此,要结合实地增设农民职业教育及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就业扶持机制、完善就业保障体系,增加农民收入并降低农民收入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农民收入 消费升级 家庭规模 区域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闵海燕 许书杰 马明
幸福感是人们对日常生活质量的情感与评价,可以通过收入满足度来表现。文章分析总结了当前农村家庭收入现状及来源,详细分析了农村家庭收入满足度,提出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教育水平、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公共服务等方面去提高农村家庭收入满足度等,从而提高国民的幸福指数。
关键词:
农村家庭收入 满足度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翌秋 陈青霞
使用2011和2013年CHARLS数据,采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FRD)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家庭老年人与成年子女、老年人与孙子女之间的双向代际经济转移和照料时间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领取新农保养老金"挤入"了成年子女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增加了老年人对孙子女的经济支持和时间照料,这一结论证明了新农保公共政策促进了农村家庭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和交往活动,有利于家庭经济资源和时间资源的配置和流动。相关结论说明新农保政策和城乡养老保险政策缓解了农村家庭养老压力和老年贫困,对于发挥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共同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翌秋 陈青霞
使用2011和2013年CHARLS数据,采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FRD)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农村家庭老年人与成年子女、老年人与孙子女之间的双向代际经济转移和照料时间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村老年人领取新农保养老金"挤入"了成年子女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增加了老年人对孙子女的经济支持和时间照料,这一结论证明了新农保公共政策促进了农村家庭代际之间的经济转移和交往活动,有利于家庭经济资源和时间资源的配置和流动。相关结论说明新农保政策和城乡养老保险政策缓解了农村家庭养老压力和老年贫困,对于发挥社会养老和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继红,钟涨宝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对农村家庭教育投入、教育投资期望、教育投资目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家庭人均纯收入为3000元以下的水平状况下,家庭经济状况并不直接对家庭教育投资力度产生明显影响,只有当家庭经济状况达到相当水平(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及以上)时,家庭教育投资水平才会有明显提高。
关键词:
家庭教育投资 家庭收入 投资行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何蒲明 黎东升
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章选取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对农民收入的相关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状况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水平与农民收入存在高度相关性,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我国农村生产性公共物品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尚未充分挖掘出来。
关键词:
农村 公共物品 农民收入 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