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58)
2023(12001)
2022(10633)
2021(10052)
2020(8422)
2019(19664)
2018(19476)
2017(36817)
2016(20718)
2015(23466)
2014(23311)
2013(22779)
2012(21043)
2011(18923)
2010(18813)
2009(16873)
2008(16345)
2007(14158)
2006(12349)
2005(10666)
作者
(62192)
(51382)
(51152)
(48500)
(33115)
(24901)
(23351)
(20295)
(19737)
(18415)
(17776)
(17373)
(16538)
(16288)
(16238)
(15941)
(15937)
(15377)
(14798)
(14717)
(13125)
(12794)
(12654)
(11828)
(11600)
(11596)
(11525)
(11275)
(10555)
(10343)
学科
(75177)
经济(75073)
管理(53873)
(52181)
(43371)
企业(43371)
方法(36495)
数学(31426)
数学方法(31029)
(20373)
(20336)
中国(20007)
(18266)
业经(16446)
理论(15235)
地方(14759)
农业(13598)
(13401)
贸易(13395)
(13009)
(12749)
(12529)
教育(12517)
技术(12458)
环境(11668)
(11185)
财务(11125)
财务管理(11098)
(10791)
金融(10788)
机构
大学(290402)
学院(286760)
管理(109848)
(105028)
经济(102557)
研究(100566)
理学(95640)
理学院(94440)
管理学(92513)
管理学院(92043)
中国(70189)
科学(67616)
(63072)
(55803)
(52701)
业大(49558)
研究所(48723)
(46615)
中心(44571)
农业(44441)
(41575)
北京(39755)
(38978)
师范(38441)
财经(37930)
(36603)
(34581)
技术(34346)
(33639)
师范大学(31042)
基金
项目(205113)
科学(158130)
基金(146087)
研究(144722)
(130931)
国家(129551)
科学基金(108548)
社会(86703)
(81868)
社会科(81858)
社会科学(81830)
基金项目(77849)
自然(73976)
自然科(72197)
自然科学(72170)
自然科学基金(70858)
(69761)
教育(67704)
资助(61246)
编号(58855)
成果(48143)
重点(46589)
(44239)
(43261)
(42935)
课题(41672)
科研(40027)
创新(40013)
计划(39885)
大学(37891)
期刊
(111253)
经济(111253)
研究(81385)
学报(56957)
中国(56015)
(50540)
科学(48325)
大学(41630)
管理(40046)
学学(39049)
教育(38259)
农业(35767)
(33486)
技术(24744)
(19795)
金融(19795)
(18784)
财经(17760)
业经(17702)
经济研究(17517)
图书(17298)
业大(15971)
科技(15445)
(15124)
(15048)
问题(14225)
理论(13965)
林业(13039)
实践(13009)
(13009)
共检索到412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崔丽娜  姜文学  杨丽萍  牛钟相  高淑霞  
本研究比较了家兔皮肤真菌通用引物PCR检测方法与培养鉴定方法的敏感性,探讨了通用引物PCR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及其在皮肤真菌诊断中的意义。根据皮肤真菌特异性rDNA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对已知分离株及不同微生物进行特异性检测,应用该引物对40份兔患部病料进行PCR检测并克隆测序;同时,采用培养鉴定对40份病料进行表型分析。PCR检测结果显示,家兔四种常见病原性皮肤真菌可扩增出400~500 bp之间的条带,其它微生物和兔体细胞均为阴性,说明该方法具有特异性;33份临床病料检测为阳性,扩增条带均为460 bp,经测序为须癣毛癣菌。培养法的阳性为26份,检测结果与前者一致。与传统的培养鉴定方法相比,本研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彭宣宪  高华  王三英  郑文竹  
采用通用引物PCR(UPPCR)、PCR RFLP、PCR SSCP技术 ,研究快速鉴别鱼病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结果发现 ,采用细菌 16SrRNA基因保守区特异性引物 ,以嗜水气单胞菌、鲁克氏耶尔森菌、鳗弧菌、柱状曲挠杆菌、乙型链球菌、荧光假单胞菌等部分常见鱼病病原菌为对象 ,可以建立一种UPPCR技术。该技术能在保证实验条件不变的基础上 ,检出上述所有细菌 ,并还可检出大肠杆菌和双歧杆菌等非鱼病病原菌。并且认为 ,该法与SSCP配合即采用UPPCR SSCP技术能较好地鉴别被检菌而用于鱼病病原菌的快速诊断。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俊  欧阳五庆  张黎  魏砚明  安红丽  欧阳艳  
制备1,1.5和2 mg/g的玉米幼芽提取物(Extract of maize plumule,EMP)凝胶,用2 mol/L的NaOH复制家兔皮肤烧伤模型,并分别用上述EMP凝胶进行治疗,同时设立EMP盐酸溶液阴性对照组、烧伤止痛膏阳性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各组均连续处理14 d。于烧伤后第1,7,14和21天取各组家兔烧伤部位皮肤,制成100 mg/g组织匀浆液,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进行组织病理学和透射电镜观察,探讨EMP凝胶对家兔皮肤烧伤脂质过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EMP凝胶治疗组SOD和C...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吴霓  徐晓娇  江天久  江涛  吕颂辉  
2011年夏季,我国秦皇岛沿岸海域再次暴发了大面积的微微型浮游植物抑食金球藻褐潮。为了弄清该藻的毒性以及评估其对人们生命健康的影响,本实验以卤虫作为受试生物,在室内条件下测试了该褐潮水体对卤虫的急性毒性及卤虫对该藻的摄食作用,并以室内纯种培养的抑食金球藻对小白兔进行急性皮肤刺激和眼刺激实验,对小白鼠进行急性经口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抑食金球藻褐潮水体对卤虫无急性毒性,卤虫能以抑食金球藻为食,摄食率随着摄食藻密度的升高而上升。抑食金球藻藻液对实验兔的皮肤和眼睛无明显刺激作用,对小白鼠无急性毒性作用。该藻暴发褐潮时,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影响较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葛松  蒋万  何生虎  余永涛  张蕾蕾  郭澍强  王静  
【目的】从患真菌性皮肤病肉牛的毛发、皮屑、痂皮等病料样本中分离皮肤病原真菌并对其进行种属分类鉴定,为牛真菌性皮肤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无菌采集宁夏地区患皮肤病肉牛的毛发、皮屑、痂皮,将病料样本置于载玻片上,滴加10%KOH溶液1滴,静置5 min后进行镜检观察;将病料样本接种于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SDA)中进行真菌的分离、纯化培养,对分离的真菌用乳酸酚棉兰染液进行染色观察,根据真菌形态学特征对其进行初步分类;用分离的真菌制备浓度为1×108 cfu·m L-1的孢子悬液涂抹健康ICR小鼠皮肤,根据其致病性筛选病原真菌;提取病原真菌DNA,对其内部转录间隔区(ITS)进行PCR扩...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晶  商旋  张晓敬  常世民  马爽  
研究不同浓度的氯化镉对体外培养的小鼠皮肤细胞存活影响。采用组织块法启动小鼠皮肤细胞的原代培养,胰酶消化法传代培养,利用光镜观察、MTT细胞毒性分析、荧光染色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镉对小鼠皮肤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在37℃,含2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条件下,小鼠皮肤组织原代启动第2天即有细胞迁出,为成纤维样细胞形态,生长分裂旺盛,第6天即可长成汇合的细胞单层,并能稳定连续传代。20~160μMol/l氯化镉可显著降低体外培养的小鼠皮肤细胞的存活率,具有浓度和时间的依赖性。处理24和48 h对肝细胞的半致死率浓度分别为39.81和22.39μMol/l。CD Cl2处理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高爱琴  李宁  李金泉  张燕军  
为深入研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5对毛囊生长发育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在10月左右和1月左右,即皮肤毛囊处于生长旺期和退行期时采集了12只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皮样,利用TRIZOL试剂盒提取皮肤总RNA(一步法),利用RT-PCR方法检测FGF5基因在绒山羊绒毛周期性生长不同阶段皮肤中的表达分布情况,试验结果表明,FGF5基因mRNA在绒山羊毛囊生长旺期和退行期均有表达,却只得到了一种剪切形式的表达,经测序是长片段,而缺失外显子2的短片段形式没有检测到。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瑞梅  陈秀荔  王海滨  靳亚平  
为了建立一种高效的子宫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用酶消化、过滤、离心与差速贴壁纯化相结合的方法分离培养家兔子宫细胞,分别以上皮细胞角蛋白、波形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等为抗原的免疫荧光对分离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纯度。结果表明,家兔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培养24 h后大部分贴壁,培养3 d左右形成单层细胞集落,呈角蛋白阳性,细胞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呈红色,核呈蓝色,纯度达96%以上;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培养0.5 h后即有贴壁,培养2 d后呈单层细胞集落状生长,呈波形蛋白阳性,细胞多边形或梭形,胞质呈红色,核呈蓝色,纯度达95%以上;平滑肌细胞培养24 h后大部分贴壁,6~7 d融合成片,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利光辉  陈秀荔  王贇  林炜明  靳亚平  
 采用0.1% 型胶原酶和2.5g/L胰蛋白酶-0.2g/LEDTA,分别用热消化法和冷消化法消化分离家兔卵巢间质细胞,以探讨其体外培养条件和生长特点。结果表明,无论用热消化法还是冷消化法,0.1% 型胶原酶的消化效果均好于2.5g/L胰蛋白酶-0.2g/LEDTA的消化效果,前者的细胞活率在90%以上,可用于体外培养;经74μm滤网过滤后的卵巢组织分离培养出梭形和不规则形的间质细胞,且2种类型的细胞能在同一培养体系中贴壁生长。说明0.1% 型胶原酶可用于家兔卵巢间质细胞的分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高淑霞  姜文学  杨丽萍  张秀玲  孙海涛  
本研究建立了家兔组织中灰黄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将灰黄霉素标准液按一定量加入到肝、肾、肌肉、皮肤及脑组织的匀浆中,以盐酸普萘洛尔为内标,采用二氯甲烷萃取法进行提取,用LC-MS/MS法进行灰黄霉素的组织浓度测定。结果表明,家兔肌肉、肾及肝中灰黄霉素含量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8~249 ng/mL,皮肤、脑组织中灰黄霉素含量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8~51.87 ng/mL;肌肉、肝、肾、皮肤和脑组织中灰黄霉素的定量检测下限为1.08 ng/mL。本研究建立的LC-MS/MS可用于家兔组织中灰黄霉素的检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雪萍  张寒莹  王子玉  许丹  孙永成  王锋  丁玉华  
为获得适合于克隆麋鹿的供体细胞,本试验对麋鹿耳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生长特征、核型分析和冷冻保护剂等进行了研究。通过组织块培养法获得麋鹿皮肤成纤维细胞,用胰酶轻度消化后传代3~4次可得到较纯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并经过免疫荧光鉴定;麋鹿染色体数目为2n=68,核型式为2(M)+64(A),XY(A,M);含10%NCS的DMEM培养基最适宜细胞生长;复苏后可获得87.78%的贴壁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史红霞  胡明龙  阎峻  
报道了寄生球果花蝇Strobilomyiaspp .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选择性培养基的筛选以及应用该培养基检测土壤中球孢白僵菌动态的研究结果。为有效地检测施用球孢白僵菌防治球果花蝇的土壤中球孢白僵菌的变化 ,以Doberski的选择性培养基为基础 ,筛选出对球孢白僵菌具有较强选择性的选择性培养基 ,可回收土壤中球孢白僵菌孢子达 79 5 %。用该培养基检测球孢白僵菌在施菌土壤中第 2年的存活率为 0 9%~ 2 8% ,它在土壤中有一定的持效性。表 4参 6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斌  于兰萍  胡亮  李艳  刘双凤  姜志强  
从体表溃烂的养殖红鳍东方鲀(Fugu obscurus)病灶处分离到1株优势生长菌,编号为H-06091。分别通过创伤浸泡和注射方式感染健康红鳍东方鲀,发现这两种途径均可引发皮肤溃烂,两种途径的感染率均为100%,2×108cell/mL菌浓度注射组死亡率为100%,4×107cell/mL菌浓度注射组死亡率为50%,创伤浸泡感染未见死亡。药敏实验表明,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链霉素、环丙沙星、利福平、红霉素、氟哌酸、氟嗪酸、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四环素、青霉素G等抗菌素对H-06091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按照《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进行菌种鉴定并测定其16S rRNA基因序列,结果表明,该菌呈革兰...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廖颖  杨丹  李元  马丹炜  
通过2倍稀释法和熏蒸法检测了入侵杂草土荆芥挥发油对常见3种皮肤真菌羊毛状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絮状表皮癣菌(Epidermophyton floccosum)、红色毛癣菌(Trichophyton rubrum)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土荆芥挥发油对这3种皮肤真菌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1~2和4~8 mL.L-1,除了对这3种真菌有直接的抑菌外,土荆芥挥发油还表现出熏蒸的间接抑制作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土荆芥资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红英  沈子龙  王伟强  张弈华  陈虹  
用剪切及剪切加胰蛋白酶法消化兔泪腺组织,获取兔泪腺上皮细胞,设计相应的培养基,进行组织块原代培养或混合消化原代培养,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结果表明,组织块在体外培养10 d,可见上皮样细胞从植块边缘长出,2周后泪腺上皮细胞在培养瓶底部铺成单层,经传代3次,角蛋白染色阳性细胞纯度达90%以上;用混合消化法接种的细胞生长相对较慢。结果提示:用剪切组织块进行培养的方法简便易行,易获得符合要求的兔泪腺上皮细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