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13)
- 2023(16830)
- 2022(14344)
- 2021(13538)
- 2020(11360)
- 2019(26313)
- 2018(25630)
- 2017(49272)
- 2016(26143)
- 2015(29761)
- 2014(29309)
- 2013(28854)
- 2012(26373)
- 2011(23703)
- 2010(23271)
- 2009(21300)
- 2008(20428)
- 2007(17299)
- 2006(14878)
- 2005(12894)
- 学科
- 济(107461)
- 经济(107320)
- 管理(74086)
- 业(71792)
- 企(58572)
- 企业(58572)
- 方法(53150)
- 数学(47280)
- 数学方法(46726)
- 中国(30448)
- 农(28875)
- 财(27110)
- 业经(22808)
- 贸(21032)
- 贸易(21022)
- 学(21004)
- 易(20471)
- 地方(19261)
- 农业(19093)
- 制(18649)
- 务(17081)
- 财务(17011)
- 财务管理(16975)
- 环境(16234)
- 和(16224)
- 技术(16189)
- 企业财务(16148)
- 理论(16114)
- 融(15557)
- 金融(15555)
- 机构
- 大学(370196)
- 学院(365316)
- 济(153703)
- 经济(150805)
- 管理(148671)
- 理学(130167)
- 理学院(128779)
- 管理学(126580)
- 管理学院(125916)
- 研究(122187)
- 中国(92352)
- 京(78032)
- 科学(73058)
- 财(68526)
- 所(58877)
- 财经(56341)
- 中心(56025)
- 农(54841)
- 研究所(54011)
- 业大(52653)
- 经(51802)
- 江(49946)
- 北京(49423)
- 范(47656)
- 经济学(47600)
- 师范(47231)
- 院(44617)
- 经济学院(43104)
- 农业(42723)
- 财经大学(42519)
- 基金
- 项目(258885)
- 科学(205503)
- 基金(191739)
- 研究(189982)
- 家(167084)
- 国家(165520)
- 科学基金(143213)
- 社会(122539)
- 社会科(116210)
- 社会科学(116181)
- 基金项目(101042)
- 省(97155)
- 自然(92430)
- 自然科(90332)
- 自然科学(90309)
- 自然科学基金(88731)
- 教育(87208)
- 划(82844)
- 资助(79608)
- 编号(76058)
- 成果(60966)
- 部(58532)
- 重点(57319)
- 发(54152)
- 创(53597)
- 国家社会(51670)
- 课题(51393)
- 教育部(50964)
- 创新(50058)
- 科研(49827)
- 期刊
- 济(156910)
- 经济(156910)
- 研究(107754)
- 中国(66337)
- 学报(55971)
- 管理(52997)
- 科学(52436)
- 财(50948)
- 农(49034)
- 大学(43706)
- 学学(40957)
- 教育(39068)
- 农业(34386)
- 技术(31364)
- 融(30163)
- 金融(30163)
- 财经(27235)
- 经济研究(26303)
- 业经(24173)
- 经(23286)
- 问题(20290)
- 图书(19211)
- 业(18551)
- 统计(17434)
- 贸(17287)
- 技术经济(17203)
- 理论(17049)
- 科技(16850)
- 世界(16541)
- 版(16399)
共检索到524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西国 赵莹
根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和2015年全国调查数据,利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法,实证检验了家人照料对我国失能老人幸福感的影响并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家人照料总体上降低了被照料失能老人的幸福感;这种不利影响对于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失能老人更为明显。其影响机理是我国缺少对家庭照料者的社会支持,使其承担了过多的机会成本和身心压力,增加了老人的内疚感。建议完善失能老人的照料补贴制度,完善照料者的国家福利支持系统。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湛泳 李国锋 陈思杰
依据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考察智慧城市发展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智慧城市发展通过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高居民医疗满意度,增加公民互联网参与等提升居民幸福感,并且对中东部地区、高收入家庭、强政策支持力度城市的居民幸福感影响更大。在采用“所在地区与杭州的球面距离”以及“所在地区与省会的球面距离”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内生性检验后,结论依旧稳健。鉴于此,应重点关注城市居民的民生问题,警惕智慧城市发展中的“数字鸿沟”,缩小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差距,提升居民幸福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金明
本文基于2011—2012年、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采用交互分析法、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失能老人照料需求现状及照料满足感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失能老人在洗澡方面照护需求最迫切;生活照料过于依赖家庭,社会照料比例低;照料满足感较低。失能老人的居住地、经济状况、失能程度、失能时间、照料者类别、照料态度对照料满足感有显著影响。政府、社会应大力弘扬尊老敬老传统,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产业,完善长期照护制度,制定家庭照护者支持政策。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春平 葛莹玉
文章以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为基础,通过构建代际支持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理论模型,运用分组的广义结构方程模型(GSEM)分析代际支持的三个方面和老年人个体特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检验了健康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水平,可以提高代际经济支持效果;农村文化资源的匮乏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专门的资源,农村地区子女照料效果相对较差,农村社区养老设施和人员、养老机构建设、专业护理、医疗设施和人员的规划投入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廖丽萍 张呈磊
本文使用2010-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研究了第一胎男孩和女孩早期健康的发展差异及其内在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第一胎男孩的健康状况要显著好于第一胎女孩,表明家庭重男轻女观念确实损害了女孩的健康。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重男轻女观念直接减少了家庭对女孩的健康投入,降低了女孩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重男轻女观念使头胎生育女孩的家庭更可能继续生育,从而间接地减少家庭对女孩的健康投入。此外,本文通过对家庭性别偏好对子女健康状况的总效应进行分解,发现家庭规模的变化可解释近四分之一的总效应。在具有重男轻女传统的中国社会,引导家庭对女孩的关注和重视,鼓励家庭适当增加对女孩的投资,可改善女孩的健康状况,尤其可提升农村地区和年龄较小女孩的健康水平,有助于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重男轻女 早期健康 性别差异 健康投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薛新东 刘国恩
本文利用200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实证研究居民社会资本与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发现社会资本对健康状况有显著影响。个人社会资本指数每增加10%,自评健康状况很好的概率增加2.1%。此外,社会资本对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和年龄差异。社会资本对女性健康的影响显著高于男性,对农村居民健康的影响显著高于城市居民,对65岁以下居民健康的影响显著高于65岁以上居民。本研究的政策含义在于,政府可以通过提升居民的社会资本来改善国民健康水平,但应关注社会资本对健康影响存在的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和年龄差异。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健康状况 工具变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相森 谢强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劳动供给结构恶化以及养老保障基金缺口增大等问题越加严峻。为应对这些问题,学术界与政界建议推出延迟退休政策。延迟退休政策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政策形式。我国老年人的退休行为究竟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此问题的答案是制定有效的延迟退休政策的基础和依据。为此,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建立probi t模型,实证研究了非经济类及经济类因素对我国老年人退休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非经济类因素中教育水平对老年人退休的影响最为明显,经济类影响因素中家庭净收入对老年人退休有显著的激励作用。而且,城市和农村老年人退休行为有显著的差异。
关键词:
老年人退休 养老保险 老龄化 教育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刘明霞 仇春涓
面对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挑战,如何通过医疗保险实现"老有所医"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本文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2011~2012年基线调查数据为样本,对参加三种基本医疗保险的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特征与过去一年住院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然后从住院行为、住院支出以及住院自付费用比例三个方面进行医疗保险的绩效评价。其中对住院行为和支出分别建立两部模型和样本选择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较为一致的结果,医疗保险显著提高了老年人群的住院率和住院支出,并且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相对于城镇居民和新农合而言,提高的比例更大。对自付比例建立OLS进行实证,基本医疗保险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群住院医疗费用的自付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广肃 樊纲 申广军
收入分配状况的日益恶化会影响居民的健康水平,而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关系型社会,社会资本不仅对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也可能加强或减弱收入差距对健康的影响。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年和2012年的数据研究了收入差距、社会资本及其交互作用对中国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并对相关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本文发现收入差距的扩大对居民健康水平有显著的负向作用,社会资本对居民健康水平有显著正向作用,并且减轻了收入差距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这一结果尤其体现在保障机制不健全的农村地区。收入差距通过减少医疗资源的配置从而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社会资本却通过其促进民间借贷和亲友间转移支付的作用,以及其对医疗资源获取和保健行为的...
关键词:
收入差距 社会资本 健康水平 民间借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云亮 柳建坤
本文使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2014年数据,考察了老年人参与隔代照料的强度对其身体健康、精神健康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老年人参与隔代照料对其自评身体健康存在显著的积极作用,但对精神健康没有显著影响,两种不同的效应在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处理样本选择效应导致的内生性问题之后依然成立;第二,隔代照料的效应存在性别、年龄、两代同住、城乡居住安排的异质性,即隔代照料对女性和农村居民的自评健康有显著积极影响,对与子女不同住的老人和小于70岁的老人的精神健康有显著积极影响;第三,子女的情感支持、老年人的社区参与和人际互动是隔代照料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作用机制,上述机制在精神健康的路径中没有得到验证。本文从照料补贴、社区建设等角度提出改善老年群体健康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一凡 易定红 赵依兰
人口老龄化时代,养老保障制度设计和老年人就业问题是需要关注的焦点。基于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养老保障对老年人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老年人享有养老保障会降低其就业的概率,但影响程度较为有限。不同类别养老保险所带来的影响存在差异,享有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会显著降低老年人就业概率,而享有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则会提高就业概率。进一步异质性分析发现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生活在东部地区与城市地区的老年人享有养老保障会显著降低其就业概率。老年人对社会的心理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养老保障对就业概率的抑制作用。政策启示是适当完善养老金发放机制,在保障老年人生活福祉的同时,合理运用老年人力资本,促进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实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魏东霞 谌新民
本文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务工会显著提高留守儿童抑郁水平,其重要作用机制是父母好外出务工无法给孩子提供有效的共情陪伴,孩子的烦恼无法向父母倾诉。其中,母亲外出务工对孩子抑郁程度的影响大于父亲,父母同时外出务工对子女抑郁水平影响最大,父母外出务工对女孩抑郁的影响大于对男孩的作用,对农村留守儿童抑郁的影响大于对城镇留守儿童的作用,上述效应不受父母外出时间长短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母亲外出务工会显著降低留守儿童幸福感、自信心和人际交往意愿,从而妨碍留守儿童健全人格的塑造。以社区或县级的外出务工概率作为父辈个体外出务工的工具变量估计结果是稳健的。本文首次从共情陪伴的角度识别了亲子分离对子女精神健康的影响,为制定科学的人口流动公共政策提供经验证据支持。
关键词:
精神健康 留守儿童 共情陪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建军 胡继连
农地流转已成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其对农民收入及收入分配的影响,对农地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反事实的分析框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值匹配(PSM)方法分析了农地流转对我国农民收入和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过构建多元Probit模型计算倾向值,依据倾向值分别对租入与未流转、租出与未流转两组农户进行匹配,得出每一个流转户的反事实收入,利用反事实收入研究发现,农地租入与农地租出均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通过对比流转前后农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发现,整体而言农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民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齐子鹏 周韵晨 夏蕾
本文通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 2013、2015年两年的基线调查数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PSMDID)方法,对我国中老年人群商业健康保险的健康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商业健康保险总体上改善了参保人群的健康水平。此外,区分农村样本和城镇样本来看,农村和城镇参保人群的健康水平总体上得到提升,但是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评价健康水平的不同维度方面具有不同表现。本文不仅实证检验了商业健康保险的健康绩效,同时也为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及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重点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温兴祥
中国农村地区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和人口老龄化程度都高于城市地区,收入不平等会增加个体遭受到的相对剥夺,而人口老龄化是否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严重负面影响取决于中老年人群体的健康状况。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年数据,以村内其他居民为参照组构建相对剥夺测量指标,考察相对剥夺对中国农村中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多层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收入的相对剥夺对农村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受较强程度相对剥夺的农村中老年人的自评健康状况较差,精神抑郁程度较高,且这种影响在以不同指标来测量相对剥夺的情况下均存在。进一步地,本文发现,相对剥夺对农村中老年人的客观健康状况并无显著影响,且相对剥夺对健康状况的不利影响主要作用于45~60岁的中年人、男性和来自收入不平等程度较高地区的农村中老年人。收入不平等引致的相对剥夺给农村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改善农村地区的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农村中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本文研究为深化农村地区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了相对剥夺和农村居民健康状况关系视角的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家庭受教育水平、健康水平与收入水平——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实证分析
养老期望对我国城乡居民退休意愿的影响——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
新一轮农地确权何以影响农地流转?——来自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证据
老年人社会参与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CHARLS追踪调查的发现
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户土地转出的影响——来自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证据
“新农保”养老金制度与农村家庭生存型消费效应——来自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经验证据
高房价会扭曲公众的价值观吗?——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实证分析
通勤时耗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
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健康的影响——来自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