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22)
2023(10821)
2022(9398)
2021(8552)
2020(7301)
2019(16746)
2018(16605)
2017(31619)
2016(17368)
2015(19869)
2014(20195)
2013(20253)
2012(19586)
2011(17876)
2010(18498)
2009(17148)
2008(17372)
2007(16053)
2006(14158)
2005(13225)
作者
(53506)
(44707)
(44646)
(42461)
(28617)
(21541)
(20447)
(17385)
(16878)
(16131)
(15362)
(15131)
(14378)
(14341)
(14190)
(13930)
(13741)
(13207)
(12919)
(12859)
(11298)
(11255)
(10979)
(10274)
(10222)
(10168)
(10137)
(9951)
(9172)
(9137)
学科
(79670)
经济(79511)
(45020)
管理(44294)
(33355)
企业(33355)
方法(29693)
数学(25812)
数学方法(25548)
中国(25171)
(24478)
地方(22650)
(17627)
业经(17478)
(16678)
农业(16234)
(16166)
银行(16132)
(16013)
(15803)
金融(15801)
(15633)
(14971)
贸易(14959)
(14424)
地方经济(12392)
(12137)
(11856)
环境(11662)
技术(10782)
机构
学院(256562)
大学(256265)
(106130)
经济(103660)
研究(95214)
管理(92100)
理学(76941)
理学院(75914)
管理学(74529)
管理学院(74043)
中国(73555)
科学(58737)
(56751)
(50723)
(50106)
(48870)
研究所(45627)
中心(44017)
(41682)
业大(38650)
财经(38376)
农业(38310)
北京(36911)
(36662)
师范(36302)
(34590)
(33623)
(33343)
经济学(32389)
(30786)
基金
项目(160831)
科学(123889)
研究(119179)
基金(112385)
(98858)
国家(97564)
科学基金(80769)
社会(73579)
社会科(69434)
社会科学(69410)
(64363)
基金项目(58960)
教育(54145)
(54123)
自然(50148)
编号(49733)
自然科(48877)
自然科学(48859)
自然科学基金(47947)
资助(46433)
成果(42268)
(40422)
重点(36774)
课题(35577)
(35340)
(32725)
发展(32397)
(31850)
创新(30639)
科研(30635)
期刊
(127988)
经济(127988)
研究(79799)
中国(59575)
(46479)
学报(42213)
(38777)
科学(37790)
管理(33813)
教育(31645)
农业(31540)
大学(31229)
(29324)
金融(29324)
学学(29142)
技术(22537)
业经(21914)
经济研究(19849)
财经(19110)
(17233)
问题(17053)
(16417)
图书(13878)
(13545)
技术经济(13062)
(12854)
世界(12663)
商业(12359)
理论(12324)
国际(11979)
共检索到4102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景欣  
宪法监督制度在西方国家起源早 ,发展快 ,相对发达 ,基本成熟 ,始于18世纪 ,历经三个百年 ,嬗变为立法监督、司法监督、专门监督等宪法监督制度的三种基本模式 ,确定了宪法监督机构的特定化、地位和权威的独特性、人员构成的高标准和任命的严格化、权利行使方式多样化、运行的程序化等完备、科学的宪法监督制度 ,已成为国家法治的不可或缺的支柱制度之一。我国本世纪确立的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 ,将在21世纪全面展开、逐步实现 ,建立、健全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 ,是依法治国目标实现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西方国家宪法监督制度的综合考证 ,力图为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提供模式参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简小文  
完善人大监督制度是坚持、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内容,对于推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维护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以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监督的重要论述进行研究,探讨提出完善我国宪法法律监督权与人大监督制度的思路。文章认为,完善人大监督制度,应当遵循授权与监督相统一、监督与支持并重、集中统一、权威高效、职权法定等原则。完善人大监督制度的具体措施包括完善人大监督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人大专门委员会设置;加强监督力度,强化监督实效;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保障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等工作深入推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何晓松  
安倍上台后,积极推动修改宪法。围绕钓鱼岛争端,日本加强军事部署,采取演习、阅兵等手段威慑中国,表明绝对不会让步的决心。日本非法"购岛"一年多后,仍然执意在军事领域对中国强硬,在钓鱼岛争端中完全不顾中日两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其背后的深刻原因是日本新的国家战略。日本的国家战略在各个阶段的目标、手段和内涵是不同的。80年代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中曾根康弘打着"战后总决算"的旗帜,追求政治大国化。安倍上台后,日本的国家战略面临新的转型。他提出"摆脱战后政治体制",追求军事大国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亦冬  
西方国家监督、管理物价的做法亦冬实行市场经济的西方国家是怎样调控和管理物价的呢?本文就此作一简要介绍,以期我们有所借鉴。一、法国法国的物价能够保持基本稳定或小幅度增长,这和政府的管理政策有直接的关系。法国政府力求在商品供应和需求这两个不断变化的因素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建学  朱福惠  
随着近现代法律体系的完善,尤其是宪法的确立和发展,大学自治逐渐被纳入宪法的保障。宪法保障大学自治的基本结构是以大学法人化为基础,依大学之性质赋予大学基本权利主体地位。其中,私立大学受保障的强度和范围高于公立大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陈  
虽自晚清以来,我国的公共卫生建设始终以国家建构为鹄的,但背后的意识形态,却经历了从民族主义卫生观向社会主义卫生观的深刻转变。后者集中体现为“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以及“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基本原则,这一崭新的卫生观与毛泽东所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国体”构建愿景相贯通,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理解我国当代宪法公共卫生条款的历史原点。然而,随着国家对于人权议题的越发重视,尤其是2004年人权入宪,现行宪法中长期保持稳定的公共卫生条款被注入了新的内涵。但这种转变并不意味着该条款应做完全的权利化理解,更非可以从中直接推导出主观性权利,而是在这一条款内部形成了兼顾国家建构与权利保障的平衡结构,具体如何实现端赖立法机关的实践智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玉松  
8月27日,《旅游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旅游业界欢欣鼓舞。笔者从事旅游法教学和研究工作多年,自然也对旅游法的正式出台满怀期待。旅游法在起草之初,社会各界在该法的定位上曾经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它应当是旅游产业促进法,也有人认为它应当是旅游合同法,还有人认为它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戚超英  
日本现行的1947年宪法,因限制军事化和和平主义特色而受到普遍赞誉,其中第九条规定“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被称为“和平宪法”。和平宪法为战后日本迅速重新崛起奠定了基础,维护了亚洲和平稳定的环境,但却成为日本迈向政治和军事大国的障碍。进入21世纪,日本修宪步伐正大大加快,自民党计划在2005年内提交最终修宪草案。其他政党、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也纷纷提出修宪计划和提案,开始探讨修宪的具体程序和技术性问题,目前,修宪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日本修改和平宪法及其影响将事关日本国家未来走向。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泉生  
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我国当代人及其后代子注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而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法理应对此作出积极反应,对现行宪法进行修改和补充,以法律形式将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战略目标予以固定,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宪法的基本原则加以确立,使之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汪强  于鹏飞  
我国《宪法》第42条第2款不是权利条款,而是《宪法》就业政策条款,它有着四方面的功能。我国《宪法》就业政策条款在立法、行政、司法等方面均通过一定方式实现对公民劳动权的保障,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就业政策密切相关的劳动权,它在《宪法》上的性质,首先是生存权与自由权的延伸,更是一种现代《宪法》下的社会权,社会权是超越公法属性与私法属性的权利。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游志强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引发了"棱镜门"等一系列独具时代特性的事件。网络世界各项技术的突飞猛进,不断威胁着每个公民的隐私权。政府机构侵犯公民隐私权不仅在技术上更加容易,而且在事实上也颇为常见。公民隐私权并没有被我国现行宪法列为基本权利。规范政府对公民信息的监控行为,强化对公民隐私权的宪法保障,是我们建设法治国家必须面对的严肃课题。为此,亟需探究公民隐私权的存在价值与法理基础,并在宪法层面上寻求规范保障与救济保障。宪法保障下的公民隐私权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基本权利效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慎之  
今年开年以后,中国的第一件大事恐怕无过于中共中央在1月22日向全国人大提出的要又一次修改宪法的建议了。我们的国家已定下了建设“法治国”的目标。宪法正是法治国的根本。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50年前成立,在1954年制定第一部宪法以来,已经先后制定了四部宪...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范立新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宪法集中体现了社会对公共产品集体决策规则的选择。美国宪法的产生类似于霍布斯所主张的社会契约形成共同意志的过程。本文以公共财政的观点,从税收法定、税收分权和税收司法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宪法中涉税条款的意义,以图对我国税收法治化建设有所借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窦衍瑞  
知识自由是公共图书馆最本质的历史使命和理念精神,是公共图书馆追求的核心永恒价值和终极目标。公共图书馆事业是国家积极为公民实现知识自由提供的条件和机会,是知识自由实现的重要途径,是国家应当承担的宪法义务。弘扬知识自由,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依托于对公共图书馆的法治保障。将思想自由纳入宪法的保障中,将保障公民知识自由权作为统一公共图书馆立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公共图书馆的兴办主体、运行体制、经费保障、读者权利义务、信息与资源共享等内容作为公共图书馆法的主要内容,从而为知识自由构建法律软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保障读者、公共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芳  
新中国宪法保障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的变迁及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的修改历程。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从"资本主义的尾巴"到"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再到需要"毫不动摇"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到进行"平等竞争"和受到"平等保护"的享受国民待遇的市场主体。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就是对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发展完善的历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