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42)
- 2023(12062)
- 2022(10588)
- 2021(9853)
- 2020(8176)
- 2019(18758)
- 2018(18762)
- 2017(36140)
- 2016(19321)
- 2015(21834)
- 2014(21858)
- 2013(21616)
- 2012(20017)
- 2011(18142)
- 2010(18279)
- 2009(16818)
- 2008(15986)
- 2007(13920)
- 2006(12506)
- 2005(11011)
- 学科
- 济(96412)
- 经济(96317)
- 管理(54325)
- 业(49796)
- 企(41770)
- 企业(41770)
- 方法(37728)
- 数学(32488)
- 数学方法(32171)
- 地方(22085)
- 中国(21746)
- 学(21667)
- 农(20212)
- 业经(18860)
- 财(17779)
- 理论(14363)
- 地方经济(14096)
- 和(14023)
- 农业(13717)
- 环境(13382)
- 制(13276)
- 贸(13082)
- 贸易(13073)
- 易(12573)
- 融(11700)
- 金融(11699)
- 技术(11608)
- 教育(11339)
- 划(11188)
- 银(11099)
- 机构
- 大学(283936)
- 学院(279640)
- 济(118174)
- 经济(115714)
- 管理(112147)
- 理学(97093)
- 研究(96986)
- 理学院(95971)
- 管理学(94436)
- 管理学院(93923)
- 中国(69237)
- 京(60373)
- 科学(59216)
- 财(51005)
- 所(48395)
- 研究所(44201)
- 中心(42380)
- 财经(41400)
- 农(40734)
- 业大(39818)
- 江(39750)
- 北京(38510)
- 范(38329)
- 师范(38030)
- 经(37563)
- 经济学(35820)
- 院(34839)
- 州(32089)
- 经济学院(31938)
- 农业(31649)
- 基金
- 项目(190860)
- 科学(149870)
- 研究(141313)
- 基金(138421)
- 家(120338)
- 国家(119044)
- 科学基金(101866)
- 社会(89508)
- 社会科(84762)
- 社会科学(84735)
- 基金项目(73616)
- 省(73507)
- 自然(65132)
- 教育(64132)
- 自然科(63529)
- 自然科学(63516)
- 自然科学基金(62366)
- 划(61692)
- 编号(57451)
- 资助(56847)
- 成果(47182)
- 重点(42178)
- 部(42091)
- 发(41101)
- 课题(39204)
- 创(39166)
- 国家社会(36640)
- 创新(36469)
- 教育部(36427)
- 大学(35985)
- 期刊
- 济(134689)
- 经济(134689)
- 研究(87496)
- 中国(49813)
- 学报(43239)
- 管理(42070)
- 科学(40413)
- 财(37035)
- 农(36911)
- 大学(32568)
- 教育(31194)
- 学学(30400)
- 农业(26079)
- 技术(24434)
- 经济研究(21944)
- 融(21079)
- 金融(21079)
- 财经(20651)
- 业经(19679)
- 经(17690)
- 问题(17012)
- 图书(16611)
- 技术经济(15001)
- 理论(14244)
- 科技(13301)
- 业(13038)
- 现代(12890)
- 实践(12862)
- 践(12862)
- 世界(12171)
共检索到412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小卫
在经济学世界里对国家问题的认识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文章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观念的检讨,重点从宪政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国家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又有可能成为经济衰退的根源。政府与市场之间并非是简单的互补或互替关系,宪政秩序是二者之间良性互动的平衡机制,也是“国家悖论”的制度之解。
关键词:
国家观念 政府悖论 宪政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英杰
宪政经济学(Constitutional Economics)是经济学方法在宪法领域的推进,侧重的是宪法规则的经济学分析。"宪政经济学"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由理查德·麦肯齐编辑的《宪政经济学:包含政府的经济权力》(1984)的论文集中。宪政经济学是分析宪法和宪政的经济后果的经济学(罗森鲍姆,2001)。它着重研究在社会共同生活中制约和影响经济和政治行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旭东
宪政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分支,是经济学回归为“政治的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成果。它是对约束经济行为者和政治行为者的选择与活动的不同法津———制度———宪法规则的运转性质做出相关解释的经济学。而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发展从来也不能脱离制度的约束。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经济改革本身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以经济为核心、以宪法制度为框架约束的公共选择过程,理应以宪政的思维去理解和推进这项改革。
关键词:
宪法经济学 公共选择 制度 经济改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冯兴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任伍 王宏新
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密切相关。本文首先界定了经济与宪政相结合的“革命经济”、“改革经济”和“宪政经济”3种形态 ,并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进行了新的判断;而后对宪政经济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即经济与宪政关系的理论渊源与发展、宪政经济中的公民权利保护以及政府在宪政经济中的作用;最后 ,提出了以“宪政经济”作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的制度选择的观点。
关键词:
经济改革 宪政转型 宪政经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寿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普生
在分析立宪改革的过程中,立宪政治经济学采取的是有限的契约主义视角、契约式立宪改革立场和个人主义分析模型。宪政规则的重要性是立宪改革的前提条件,规则的基本社会功能、个人选择的时间维度以及规则与公正之间的关联都可以为这种重要性提供论证。就规则达成一致的可能性为宪政规则的存在提供了可行性理由,而既定规则下的社会困境则提出了变革宪政规则的迫切要求。然而,制度选择与市场选择的逻辑差异证明不能将市场自然秩序原理延伸应用于宪政规则的选择中,宪政规则不会像市场秩序那样实现自然变革。在进行立宪选择时,必须将立宪改革限定在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箭 王俊
地方政府的经济人特征、地方官员的考核制度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制度,是房地产市场中地方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要想从根源上抑制高房价,必须真正触及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根本,从元规则上构建一种有效的治理疏导机制。通过规定政府制定决策和行使权力的程序,确定政府的权力边界和权力范围,从而约束政府的经济活动,最终确立一种引导房地产市场相关方行为趋于共同利益取向的游戏规则。为此,中央政府要善用房地产治理的元规则;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房价的监督管理;公民要对地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胥力伟 郝如玉
税收与国家财政收入和纳税人财产权有着密切的关系,税收法律体系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加强和完善税收立法是规范税收法律体系的迫切需求。本文借鉴宪政经济理论的合理内容,通过分析税收立法存在的问题,阐述这些问题造成的危害,说明税收立法具有现实紧迫性,并从宪法约束和普通法限制两个方面提出加快税收立法的建议。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单飞跃 严颂
国家结构形式对中央与地方之间经济权力配置关系的深远影响,可通过经济宪政进行宪政统合与矛盾消解。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配置模式日显趋同,单一制与联邦制呈融合趋势。相较联邦制模式呈现宪治化优点,中国单一制模式凸显人治化特征,引致中央与地方博弈失序失范。未来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配置模式,可以单一分权制为基础顺势创新,交融联邦制的宪治模式,实行经济宪政。经济宪政规则可内化于具体制度架构,实现事权划分宪治化、财权划分法制化、权力运行民主化、监控体制制度化。
关键词:
经济宪政 国家结构形式 中央与地方关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庆龙
我国宪政环境的变化需要强大的国家审计良治作为支撑。借助政治学中宪政理论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分析宪政与国家审计的内在机理,可创新国家审计良治的理论建构,站在更高层次阐述国家审计权力的本质、国家审计权力的设置、国家审计权力的目标等基本问题。
关键词:
国家审计 良治 宪政 权力制约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晏加源
会计学比较成熟的标志之一是在于其依据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会计管理的内在逻辑要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概念体系。显然,会计科学(概念)的发展与完善受到了作为会计学主要理论基础的经济学基本观念的极大影响。然而,长期以来西方会计学家和经济学家在若干重要的概念要素上有着不同的理解,一些会计学家逐渐接受和引用经济学家的观念,形成了新的会计学流派;也有一些会计学家反对不顾会计科学内在的逻辑要求不折不扣地引用经济学家的观念,他们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康,经济学博士,著名财政经济学家。1954年出生于武汉。1978年至 1982年在北京经济学院(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习,1982年至1985年在财政部科研所研究生部攻读经济学硕士学位。1985年至今在财科所工作。 1995年至1998年在财科所完成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习,获博士学位。贾康研究员长期在财科所工作,历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科研所副所长、所长。兼任《财政研究》主编,财政部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还担任多项社会职务: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税务学会和中国国债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民政府特聘专家、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安徽省人民政府顾问,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中国人民...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张如海
经济安全是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最现实的重要内容 ,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明确界定“国家经济安全” ,并从一个国家的内部因素和所面临的外部因素认识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 ,从而全面分析我国经济安全的状况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国家经济安全 我国经济安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向辉 张庆龙
本文运用宪政思维论述了国家审计权力来源的本质、国家审计权力的设置模式。本文认为,在宪政思维下,国家审计权力来源于私权对于公权的监督,国家审计权力应采用独立的设置模式,设置于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外,而不应纳入三种公共权力之中。此外,本文认为宪政思维下国家审计对于权力制衡与监督的实现方式是经济责任审计,这也是宪政思维在我国国家审计实践的体现。
关键词:
宪政思维 国家审计权力 本质 设置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