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89)
2023(8206)
2022(6816)
2021(6603)
2020(5348)
2019(12304)
2018(12154)
2017(22884)
2016(12289)
2015(14143)
2014(14169)
2013(14161)
2012(13694)
2011(12618)
2010(12980)
2009(12281)
2008(12140)
2007(10617)
2006(10239)
2005(9798)
作者
(34708)
(28980)
(28927)
(28364)
(18691)
(13699)
(13109)
(11183)
(11148)
(10332)
(10281)
(9634)
(9544)
(9525)
(9443)
(8982)
(8649)
(8415)
(8173)
(7827)
(7629)
(6954)
(6907)
(6722)
(6624)
(6501)
(6309)
(5978)
(5926)
(5756)
学科
(75588)
经济(75513)
管理(30987)
(24737)
方法(23184)
中国(22443)
数学(20950)
数学方法(20776)
(19328)
(18807)
企业(18807)
地方(18540)
(15824)
(15573)
(14185)
业经(13116)
地方经济(12623)
(12613)
贸易(12604)
(12307)
(12268)
财政(12138)
(11271)
银行(11264)
(11222)
金融(11222)
(10985)
(9952)
环境(9658)
农业(9581)
机构
大学(186404)
学院(182308)
(96602)
经济(95079)
研究(75637)
管理(62934)
中国(60147)
理学(51758)
理学院(51129)
管理学(50544)
管理学院(50171)
(48470)
(40382)
科学(39528)
(38821)
财经(35031)
研究所(34262)
经济学(33016)
中心(31902)
(31866)
经济学院(29381)
(27735)
北京(27439)
(26097)
财经大学(25703)
(25296)
师范(25163)
(24603)
科学院(22655)
社会(21865)
基金
项目(105806)
科学(83867)
研究(82282)
基金(78625)
(67442)
国家(66932)
社会(56370)
科学基金(56144)
社会科(53518)
社会科学(53508)
基金项目(39297)
教育(37375)
(36909)
资助(33462)
(31560)
编号(30976)
自然(30937)
自然科(30168)
自然科学(30160)
自然科学基金(29635)
成果(27993)
(25846)
国家社会(25313)
中国(24799)
(24685)
重点(24442)
课题(23047)
教育部(22978)
(22148)
发展(21448)
期刊
(119614)
经济(119614)
研究(73398)
中国(42752)
(37769)
管理(26397)
(23358)
学报(23258)
科学(23043)
(22670)
金融(22670)
教育(21252)
经济研究(21239)
财经(20052)
大学(18510)
(17608)
学学(16944)
问题(16146)
农业(15448)
技术(15337)
(15099)
业经(14575)
世界(13655)
国际(13588)
技术经济(10620)
统计(9942)
经济问题(9922)
改革(9182)
(9182)
经济管理(8728)
共检索到3151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旭东  
宪政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分支,是经济学回归为“政治的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成果。它是对约束经济行为者和政治行为者的选择与活动的不同法津———制度———宪法规则的运转性质做出相关解释的经济学。而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发展从来也不能脱离制度的约束。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经济改革本身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以经济为核心、以宪法制度为框架约束的公共选择过程,理应以宪政的思维去理解和推进这项改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任伍  王宏新  
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密切相关。本文首先界定了经济与宪政相结合的“革命经济”、“改革经济”和“宪政经济”3种形态 ,并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进行了新的判断;而后对宪政经济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即经济与宪政关系的理论渊源与发展、宪政经济中的公民权利保护以及政府在宪政经济中的作用;最后 ,提出了以“宪政经济”作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的制度选择的观点。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普生  
在分析立宪改革的过程中,立宪政治经济学采取的是有限的契约主义视角、契约式立宪改革立场和个人主义分析模型。宪政规则的重要性是立宪改革的前提条件,规则的基本社会功能、个人选择的时间维度以及规则与公正之间的关联都可以为这种重要性提供论证。就规则达成一致的可能性为宪政规则的存在提供了可行性理由,而既定规则下的社会困境则提出了变革宪政规则的迫切要求。然而,制度选择与市场选择的逻辑差异证明不能将市场自然秩序原理延伸应用于宪政规则的选择中,宪政规则不会像市场秩序那样实现自然变革。在进行立宪选择时,必须将立宪改革限定在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小卫  
在经济学世界里对国家问题的认识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文章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观念的检讨,重点从宪政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国家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又有可能成为经济衰退的根源。政府与市场之间并非是简单的互补或互替关系,宪政秩序是二者之间良性互动的平衡机制,也是“国家悖论”的制度之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英杰  
宪政经济学(Constitutional Economics)是经济学方法在宪法领域的推进,侧重的是宪法规则的经济学分析。"宪政经济学"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由理查德·麦肯齐编辑的《宪政经济学:包含政府的经济权力》(1984)的论文集中。宪政经济学是分析宪法和宪政的经济后果的经济学(罗森鲍姆,2001)。它着重研究在社会共同生活中制约和影响经济和政治行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胥力伟  郝如玉  
税收与国家财政收入和纳税人财产权有着密切的关系,税收法律体系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加强和完善税收立法是规范税收法律体系的迫切需求。本文借鉴宪政经济理论的合理内容,通过分析税收立法存在的问题,阐述这些问题造成的危害,说明税收立法具有现实紧迫性,并从宪法约束和普通法限制两个方面提出加快税收立法的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箭  王俊  
地方政府的经济人特征、地方官员的考核制度和地方政府的财政制度,是房地产市场中地方政府失灵的主要原因。要想从根源上抑制高房价,必须真正触及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根本,从元规则上构建一种有效的治理疏导机制。通过规定政府制定决策和行使权力的程序,确定政府的权力边界和权力范围,从而约束政府的经济活动,最终确立一种引导房地产市场相关方行为趋于共同利益取向的游戏规则。为此,中央政府要善用房地产治理的元规则;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房价的监督管理;公民要对地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监督。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颖斐  余玉苗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体现了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转轨的内在要求。宪政思想宣扬的有限政府,解释了为什么要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宪政体制则是保障其实施的法理基础。从宪政角度看,市场经济体制是实施这种审计的经济基础;纳税人权利意识是推广这种审计的社会观念基础;行政问责制则是其具体的配套制度基础。在宪政民主化的进程中,夯实这些基础将有利于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推广和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敏  
经济权利是农民工的基本权利。保障农民工经济权利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认识偏差及新的城市管理服务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缺乏组织保障等原因致使农民工经济权利常受侵害。农民工经济权利宪政保障必须系统构建,即构建维护农民工经济权利的制度环境、组织环境、社会舆论环境、系统环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剑文  
财政是以公共权力进行的资源配置,它不仅是维系国家运转的经济基础,更是推进国家与公民关系和谐发展的政治基础。公共财政是与近现代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制度。财政民主不仅结合了宪政主义和法治主义,更是统一了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的要求,其实现对政府行为法治和公民权利保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探讨财政民主的宪政逻辑、剖析中国财政民主的制度缺失,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历史和现实的财政民主路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单飞跃  严颂  
国家结构形式对中央与地方之间经济权力配置关系的深远影响,可通过经济宪政进行宪政统合与矛盾消解。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配置模式日显趋同,单一制与联邦制呈融合趋势。相较联邦制模式呈现宪治化优点,中国单一制模式凸显人治化特征,引致中央与地方博弈失序失范。未来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配置模式,可以单一分权制为基础顺势创新,交融联邦制的宪治模式,实行经济宪政。经济宪政规则可内化于具体制度架构,实现事权划分宪治化、财权划分法制化、权力运行民主化、监控体制制度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方福前  
在现代市场经济下 ,既存在市场失灵 ,也存在政府失灵。公共选择理论提出的解决政府失灵的思路是 ,对现行的宪法或宪法制度进行改革 ,对政府权力施加宪法约束 ,重新确立一套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宪法规则 ;通过对制定经济政策的规则进行重新选择来约束政府规模的过度膨胀和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过度干预。这个思路构成宪法经济学的基本点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莽景石  
战后日本宪政转轨的外生强制性决定了官僚制多元主义国家形态 ,由于三权分立不充分和诉讼成本昂贵 ,政府具有比西方国家的政府更强的讨价还价能力 ,在向工业化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具有比较优势 ,但在完成向工业化经济转变之后其比较优势趋于消失 ,政府的比较优势变化成为决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绩效差异的制度变量。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萧条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为特殊利益集团所“俘虏”,摆脱长期萧条的根本出路则是进行内含了经济改革的宪政制度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