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78)
2023(11813)
2022(9526)
2021(8834)
2020(7260)
2019(16570)
2018(16403)
2017(30988)
2016(16573)
2015(18805)
2014(18705)
2013(18460)
2012(17456)
2011(16020)
2010(16108)
2009(15391)
2008(15103)
2007(13272)
2006(12353)
2005(11610)
作者
(45788)
(38515)
(38313)
(36970)
(24663)
(18142)
(17333)
(14862)
(14670)
(13577)
(13535)
(12723)
(12597)
(12574)
(12483)
(11800)
(11389)
(11105)
(10921)
(10555)
(10026)
(9211)
(9200)
(8828)
(8752)
(8731)
(8532)
(8078)
(7651)
(7541)
学科
(90705)
经济(90604)
管理(50384)
(42026)
(34879)
企业(34879)
方法(29906)
数学(26681)
数学方法(26503)
中国(25972)
(25500)
(21430)
地方(20471)
(19046)
业经(18288)
(15987)
(14928)
贸易(14918)
(14558)
(14398)
(14331)
银行(14324)
(14086)
金融(14084)
(13894)
地方经济(13431)
财政(13339)
环境(12922)
体制(12868)
农业(11760)
机构
大学(245026)
学院(241611)
(121747)
经济(119799)
研究(92459)
管理(88437)
理学(74827)
理学院(73990)
管理学(73143)
中国(72778)
管理学院(72655)
(61385)
(51619)
科学(48328)
(45791)
财经(45510)
(41392)
经济学(40734)
研究所(40626)
中心(39755)
经济学院(36279)
(36066)
财经大学(33723)
北京(33720)
(32958)
(32298)
(30527)
师范(30311)
业大(27782)
(27486)
基金
项目(150795)
科学(120852)
研究(114683)
基金(113101)
(97379)
国家(96624)
科学基金(82862)
社会(79064)
社会科(75202)
社会科学(75186)
基金项目(57956)
(54420)
教育(52259)
自然(48249)
自然科(47115)
自然科学(47104)
资助(46452)
自然科学基金(46320)
(46185)
编号(43172)
成果(37220)
(36241)
国家社会(35035)
重点(34626)
(34197)
(33703)
教育部(32265)
中国(31594)
课题(31549)
(31037)
期刊
(144153)
经济(144153)
研究(87934)
中国(54696)
(48907)
管理(36890)
科学(31803)
学报(31147)
(30032)
(27719)
金融(27719)
大学(25530)
经济研究(25308)
财经(25290)
教育(24586)
学学(23977)
(21983)
技术(20662)
农业(19608)
问题(18812)
业经(18502)
(17087)
世界(15613)
国际(15167)
技术经济(13394)
统计(11973)
经济问题(11573)
改革(11378)
(11378)
经济管理(10945)
共检索到394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任伍  王宏新  
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密切相关。本文首先界定了经济与宪政相结合的“革命经济”、“改革经济”和“宪政经济”3种形态 ,并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进行了新的判断;而后对宪政经济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即经济与宪政关系的理论渊源与发展、宪政经济中的公民权利保护以及政府在宪政经济中的作用;最后 ,提出了以“宪政经济”作为中国经济改革与宪政转型的制度选择的观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旭东  
宪政经济学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分支,是经济学回归为“政治的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成果。它是对约束经济行为者和政治行为者的选择与活动的不同法津———制度———宪法规则的运转性质做出相关解释的经济学。而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决定政治,经济发展从来也不能脱离制度的约束。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经济改革本身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以经济为核心、以宪法制度为框架约束的公共选择过程,理应以宪政的思维去理解和推进这项改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普生  
在分析立宪改革的过程中,立宪政治经济学采取的是有限的契约主义视角、契约式立宪改革立场和个人主义分析模型。宪政规则的重要性是立宪改革的前提条件,规则的基本社会功能、个人选择的时间维度以及规则与公正之间的关联都可以为这种重要性提供论证。就规则达成一致的可能性为宪政规则的存在提供了可行性理由,而既定规则下的社会困境则提出了变革宪政规则的迫切要求。然而,制度选择与市场选择的逻辑差异证明不能将市场自然秩序原理延伸应用于宪政规则的选择中,宪政规则不会像市场秩序那样实现自然变革。在进行立宪选择时,必须将立宪改革限定在文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小卫  
在经济学世界里对国家问题的认识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文章通过对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观念的检讨,重点从宪政经济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国家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又有可能成为经济衰退的根源。政府与市场之间并非是简单的互补或互替关系,宪政秩序是二者之间良性互动的平衡机制,也是“国家悖论”的制度之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英杰  
宪政经济学(Constitutional Economics)是经济学方法在宪法领域的推进,侧重的是宪法规则的经济学分析。"宪政经济学"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由理查德·麦肯齐编辑的《宪政经济学:包含政府的经济权力》(1984)的论文集中。宪政经济学是分析宪法和宪政的经济后果的经济学(罗森鲍姆,2001)。它着重研究在社会共同生活中制约和影响经济和政治行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胥力伟  郝如玉  
税收与国家财政收入和纳税人财产权有着密切的关系,税收法律体系的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加强和完善税收立法是规范税收法律体系的迫切需求。本文借鉴宪政经济理论的合理内容,通过分析税收立法存在的问题,阐述这些问题造成的危害,说明税收立法具有现实紧迫性,并从宪法约束和普通法限制两个方面提出加快税收立法的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赖勤学  
本文对税制改革的研究区别于一般论文之处在于切入点的不同。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出发,作者认为产权保护制度的完善是西方市场经济成功的根本原因。因此新一轮税制改革应抛弃单纯完善税收机制的改革思路,以财产权的保护为逻辑起点,以市场经济的完善为目标,通过观念、组织、制度的建设来引导新一轮的税制改革,以期达到尽快实现税制改革与宪政转轨的良性互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颖斐  余玉苗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体现了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转轨的内在要求。宪政思想宣扬的有限政府,解释了为什么要实施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宪政体制则是保障其实施的法理基础。从宪政角度看,市场经济体制是实施这种审计的经济基础;纳税人权利意识是推广这种审计的社会观念基础;行政问责制则是其具体的配套制度基础。在宪政民主化的进程中,夯实这些基础将有利于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推广和实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敏  
经济权利是农民工的基本权利。保障农民工经济权利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认识偏差及新的城市管理服务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缺乏组织保障等原因致使农民工经济权利常受侵害。农民工经济权利宪政保障必须系统构建,即构建维护农民工经济权利的制度环境、组织环境、社会舆论环境、系统环境。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元起  王飞  
本文分析了公共财政和宪政的历史演进过程,指出宪政与公共财政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公共财政既是宪政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宪政也是公共财政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公共财政的发展和完善必须以宪政为基础。宪政以贯彻和实行体现人民意志的宪法规范和代议制度(或代表制度)为基本特征,因此,现代公共财政必须以由宪法规范确认、受议会(或代表大会)决定和监督权为发展完善的基础。从宪政基础角度探讨当今中国公共财政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解决之路,对完善我国公共财政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豆星星  胡明  
现代公共财政预算的目标,包括宪政的权力制约、人民主权、保障人权的诸多理念,而实现公共财政预算目标的根基是建立完善的人大预算审议制度,完善的预算审议制度对规制政府预算行为和保障公民权利有着重要意义。预算审议制度在民主宪政体制中居于核心地位,其完善程度是现代国家民主宪政成熟度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人大预算审议制度必须从厘清预算审议权限、建立人大预算审议的专门机构、明确预算审议的具体程序、强化预算审议的民主四个方面予以具体完善。这是人大预算审议的宪政精神在制度中具体体现,亦符合我国国情。完善我国人大预算审议制度是建设宪政与法治国家的紧迫需要。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贾军  张有亮  
财产申报制度是法治社会行之有效的对政府官员实施监督的方法,也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表征和具体体现。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实施官员财产申报是必要且必须的。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的建设中,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剑文  
财政是以公共权力进行的资源配置,它不仅是维系国家运转的经济基础,更是推进国家与公民关系和谐发展的政治基础。公共财政是与近现代的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制度。财政民主不仅结合了宪政主义和法治主义,更是统一了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的要求,其实现对政府行为法治和公民权利保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拟探讨财政民主的宪政逻辑、剖析中国财政民主的制度缺失,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历史和现实的财政民主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