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36)
- 2023(4096)
- 2022(2745)
- 2021(2281)
- 2020(1817)
- 2019(3827)
- 2018(3970)
- 2017(7289)
- 2016(4436)
- 2015(4911)
- 2014(5148)
- 2013(4760)
- 2012(4011)
- 2011(3467)
- 2010(3475)
- 2009(3144)
- 2008(3145)
- 2007(2879)
- 2006(2730)
- 2005(2620)
- 学科
- 济(16088)
- 经济(16072)
- 业(9593)
- 管理(9003)
- 中国(7005)
- 企(6696)
- 企业(6696)
- 农(6533)
- 学(5906)
- 业经(5504)
- 农业(4438)
- 发(4294)
- 地方(4134)
- 发展(3862)
- 展(3858)
- 方法(3789)
- 产业(3773)
- 制(3142)
- 信息(3141)
- 总论(2990)
- 数学(2981)
- 水产(2978)
- 信息产业(2957)
- 数学方法(2934)
- 化(2898)
- 体(2875)
- 财(2809)
- 银(2553)
- 银行(2522)
- 镇(2467)
- 机构
- 学院(61925)
- 大学(61867)
- 研究(26886)
- 济(21177)
- 经济(20688)
- 科学(19947)
- 中国(18802)
- 农(18736)
- 管理(17925)
- 所(15836)
- 农业(15197)
- 理学(15110)
- 研究所(14897)
- 理学院(14891)
- 管理学(14431)
- 管理学院(14345)
- 京(13384)
- 业大(13288)
- 江(11170)
- 中心(10995)
- 院(10676)
- 省(10237)
- 室(9446)
- 农业大学(9314)
- 技术(9200)
- 研究院(9114)
- 财(9107)
- 实验(8666)
- 业(8576)
- 范(8366)
- 基金
- 项目(44949)
- 科学(33062)
- 基金(30517)
- 家(29830)
- 国家(29599)
- 研究(28710)
- 科学基金(22922)
- 省(18848)
- 社会(17053)
- 划(16347)
- 社会科(16050)
- 社会科学(16044)
- 基金项目(15646)
- 自然(15633)
- 自然科(15256)
- 自然科学(15245)
- 自然科学基金(14962)
- 资助(12433)
- 教育(12393)
- 重点(11381)
- 发(10998)
- 编号(10887)
- 计划(10783)
- 科技(10518)
- 农(9521)
- 业(9501)
- 科研(9233)
- 成果(9063)
- 创(8984)
- 部(8686)
共检索到94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施永海 张根玉 刘建忠 朱雅珠 张海明 朱晓东
根据室内工厂化养殖斑节对虾的体长和体重数据,对其生长特性及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关系:W=1.475×10-5L2.9925,b接近于3,呈等速生长;其生长分快速生长期(42~70日龄)、稳定生长期(70~98日龄)、生长衰老期(98日龄以后)3个时期,各生长阶段的肥满度差异显著(P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秉钧 王波 张桂军
对室内工厂化养殖的犬齿牙鲆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生长旺盛期在2龄,日生长最快达5.52g/d,第1年平均为1.65g/d,第2年平均为2.34g/d,第3年平均为1.3g/d,第4年平均为0.75g/d。养殖1周年其平均体重可达600g左右,两周年达1500g;其全长和体重的关系为W=0.0076TL3.1785(R2=0.9765),全长与体高和标准体长的关系分别为TL=2.5685BD-0.6594(R2=0.9823),TL=1.1957SL-0.1724(R2=0.9922)
关键词:
犬齿牙鲆 工厂化养殖 生长特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臧维玲 戴习林 徐嘉波 袁志国 彭自然 杨明 徐桂荣 丁福江
利用臭氧仪、泡沫分离器和粗滤器等组成的循环水处理系统开展室内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养殖初始用水及在每次循环处理前的来自虾池的循环水,均置于消毒池以臭氧处理4h、曝气2h,初始水经处理细菌总数约杀灭99%,弧菌量小于1cell.mL-1。试验期间,按4~6d间隔,以水处理系统循环处理养殖水12h,以去除氨氮、亚硝基氮、有机物、悬浮物与细菌等。养殖约60d后,视水质监测结果增加粗滤和泡沫分离次数,并辅以生石灰水调节循环水pH。在128d全程养殖中,未用药和换水,水处理系统有效控制养殖水质指标在虾生长合适范围内,试验池各指标平均值为:浑浊度13.9NTU,pH8.08,氧化还原电位399mV,NH3...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波 雷霁霖 张榭令 张春利 陈爱萍 张朝晖
对工厂化养殖的大菱鲆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生长旺盛期在2龄,日生长最快达13.52g·d-1,平均为6.84g·d-1,养殖250d以上其平均体重可达500g左右,1周年达1000g,2周年达3000g。其体长和体重的关系为W=0.0314SL3.0972,全长和体长的关系为TL=1.1839SL+0.5012,体高与全长的关系为BD=0.8512TL-1.0358。von-Bertalanffy生长方程分别是Lt=49.2294(1-e-0.7106(t+0.2211)),Wt=6186.2350(1-e-0.7106(t+0.2211))3.1609,体重生长拐点年龄1.3984...
关键词:
大菱鲆 工厂化养殖 生长特性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黄建华 马之明 周发林 叶乐 江世贵 李色东
对池塘养殖的斑节对虾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1500尾斑节对虾的体长、体重生长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1)池塘养殖斑节对虾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关系,♂∶W=2·0×10-5×L~(2.9498);♀:W=2·0×10-5×L~(2·9633);(2)同大多数对虾种类一样,斑节对虾也表现出雌、雄生长的差异。养殖前期,雌、雄虾的体长、体重生长差异不明显,雄虾略高于雌虾,在59·6d后,雌虾体长生长速度高于雄虾;雄虾体重的生长拐点出现在144·5d左右,雌虾体重的生长拐点出现在195·3d左右;(3)采用von Bertallanffy生长方程,拟合出池塘养殖斑节对虾体长、体重生...
关键词:
池塘养殖 斑节对虾 生长特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赵乐 张清靖 许静 韩录维 桂福坤
工厂化养殖池内水体的流场分布特性直接决定了其对残饵、粪便等的排污性能。本实验研究了管式射流驱动模式下,射流角度与射流流速对养殖池内水体流场与污物聚集特性的影响。养殖池流场特性采用点式流速仪进行布点测量,利用MATLAB软件对流场特性进行分析。采用相机采集的养殖池集污效果图像,并利用Photoshop软件与自行开发的不规则图形面积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流速从池心向外呈"V"型变化,在射流角度固定的情况下,射流速度越大,池心低流速区域越小,污物向池心的聚集效果越好;在流速固定的情况下,存在一个最佳
关键词:
工厂化养殖 管式射流 水力特性 集污效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莫介化 李春枝 王晓斌 卢伟华 郑建波 罗健民 蔡奕琪 冯秋宇 陈世文
为研究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不同放养密度的生长规律,本研究选取规格一致[平均体长(6.70±0.64) cm,平均体质量(4.38±1.40) g]的大口黑鲈幼鱼分别按80 ind/m~3(D1组)、96 ind/m~3(D2组)、112 ind/m~3(D3组)、128 ind/m~3(D4组)放养密度饲养在16个2.5m~3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桶中,每个密度组设4个平行,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投喂不同口径的大口黑鲈专用配合饲料,实验时间为160 d。结果显示:4组大口黑鲈终末体长和体质量生长指标均较为接近,无显著差异;平均成活率82.50%~85.63%,组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平均饵料系数(FCR)是1.5,最高是D4组1.74,最低是D1组1.34,各密度组FCR随放养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大,D1组与D3组、D1组与D4组和D2与D4组差异显著,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4组大口黑鲈体长、体质量变异系数无显著性差异;体长(L)与日龄(t)均呈线性关系,可用一次线性函数拟合(L=aL~t+b,a=0.107 2~0.112 4,b=6.632 7~7.107 8);体质量(m)与日龄(t)均呈指数关系,可用指数函数拟合(m=beat,a=0.025 2~0.026 2,b=5.869 4~6.658 4);体质量与体长均呈幂函数相关,可用幂函数拟合(m=aL~b,a=0.008 3~0.009 4,b=3.208 3~3.250 2),方程b值接近3,结果表明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大口黑鲈生长属于等速生长模型,其生长规律与侧扁型鱼类的生长规律基本一致。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娇 曲克明 刘海英 朱建新 李健 马德林
采用现场试验方法研究了工厂化养殖水环境基本特征,并与室外土池对虾养殖环境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虾工厂化养殖水环境的基本特征为:水温、盐度和DO完全可以人为控制;pH和Chla在短时间内可以被人工调控,但无法在长时间尺度内控制其变化趋势和变化幅度;而氮、磷营养盐的浓度和变动则无法人工控制。与对虾室外土池养殖相比,工厂化养殖水体中水温、盐度和DO的变动较小,其平均值的差异非常显著;pH的变动较大,其平均值显著高于室外养殖池水体;Chla含量较高,与室外养殖相比无显著差异;水体中氮、磷营养盐含量均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波动,而且其平均值在两种养殖模式下差异均不显著。其中,NO3-N是DIN的主...
关键词:
工厂化养殖 水环境特征 生态系统 对虾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玉全 李健 王清印 张海艳
本实验设置300尾/m3、600尾/m3、1200尾/m3和1800尾/m34个养殖密度,探讨了工厂化对虾养殖池中养殖密度对氮磷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饵料对系统氮、磷的贡献率分别为84.3%~98.3%和93.2%~97.3%,且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提高;通过水层输出的氮、磷分别为总输出量的27.5%~36.3%和8.4%~23.9%,通过底泥沉积的氮、磷分别为总输出量的30.9%~43.9%和51.5%~62.3%。结果说明,在系统氮磷的总输出中,水层输出和沉积均占到了相当的比重,相比较而言,沉积作用更为重要。养殖密度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层和提高底泥沉积的氮磷量;总氮磷的投入中有14.5%...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玉全 李健 王清印 刘德月
从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水质因子4个方面对工厂化对虾养殖和池塘对虾养殖生态系统的差异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工厂化对虾养殖系统中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底栖生物的丰度均低于池塘对虾养殖系统(分别为22815个/ml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海英 曲克明 张前前 李健
对工厂化养殖凡纳滨对虾和土池养殖中国对虾过程中的各耗氧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对虾的土池养殖环境中,对虾耗氧量、水柱和底质耗氧量分别占总耗氧量的3.74%、17.35%和78.91%;在凡纳滨对虾的工厂化养殖环境中,对虾耗氧量占总耗氧的72.67%,水柱耗氧占27.33%。在对虾的工厂化养殖中,对虾耗氧是最大的耗氧因子;而土池养殖后期,底质耗氧是主要耗氧因子。
关键词:
中国明对虾 凡纳滨对虾 耗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燕 王维鑫 徐永江 柳学周 崔爱君 王滨 周鹤庭
养殖密度是水产养殖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参数,适宜的养殖密度能够降低养殖动物的应激胁迫水平,促进其健康、快速生长。为探究黄条鰤(Seriolalalandi)在陆基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的最适密度,本研究对1龄黄条鰤[(565.83±70.22) g]开展为期60 d的养殖实验,共设置10尾/m3 (低密度组)、20尾/m3 (中密度组)和30尾/m3 (高密度组) 3个密度组。实验过程中测量并计算包括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肝体指数在内的生长指标,并检测血液生理、血清生化、肝脏和肾脏组织的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中、高密度组黄条鰤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在第60天时均显著低于低密度组对应的数值(P0.05),高密度组的特定生长率在60 d时低于30 d的数值,说明高密度养殖对黄条鰤的生长产生了的胁迫。整个实验过程中,血清中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的含量在30 d和60 d时均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P
关键词:
黄条鰤 养殖密度 生长 生理生化 胁迫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建华 杨其彬 马之明 陈旭 周发林 温为庚 江世贵
为了解不同养殖条件下斑节对虾的生长、外生殖器发育、性腺发育及性成熟之间的关系,对其养殖进行跟踪调查研究。结果显示:①斑节对虾雌雄外生殖器官发育和头胸甲长呈线性关系;②不同养殖环境条件下,斑节对虾性成熟生物学最小型个体无显著差异。雄性精荚出现的生物学最小型个体为头胸甲长3.1 cm,体长11.1 cm,体质量20.0 g;雄性性成熟个体的头胸甲长3.7 cm,体长13.0 cm,体质量37.0 g。池养雌性斑节对虾的性成熟生物学最小型个体以纳精囊的发育完全(可与雄虾交配)为标志,其最小性成熟个体的头胸甲长4.3 cm、体长15.1 cm、体质量53.0 g,雌性性成熟个体为头胸甲长5.0 cm,...
关键词:
池养斑节对虾 生长 发育 性成熟 年龄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沈明明 李健 王清印 葛红星 刘萍 常志强
2015年6–9月期间,对青岛市宝荣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工厂化养殖车间的6个实验池进行采样调查,分析了水体中微藻的种类组成、丰度、多样性和优势种演替特征,并结合养殖情况进行了讨论。共检出微藻5门28属49种(其中优势种14种),丰度范围为5.2×105–9.4×108 cell/L,生物量范围为1.23–208.00 mg/L,多样性指数范围为0.42–2.44。多样性指数低于0.9时,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对虾易发病。不同养殖阶段微藻优势种种类不同,前期主要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工厂化养殖 微藻 群落特征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均辉 栾生 罗坤 曹宝祥 陈宝龙 孟宪红 刘宁 孔杰
针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存活性状,本实验估算了零换水养殖模式下的遗传参数,分析该模式与大换水量养殖模式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genotype b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effect,g×e),为后续留种、配种方案制定等育种规划工作提供依据。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定向交尾建立了51个凡纳滨对虾全同胞家系。利用荧光标记识别家系,采用零换水养殖模式混养52 d后,测量并记录2个养殖池中的3822尾存活虾的体质量、体长及性别等信息。采用线性(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remL算法,基于个体动物模型和父母本阈值模型估计生长和存活性状的方差组分和遗传力。结果显示,收获体质量和存活率具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