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81)
2023(10286)
2022(9248)
2021(8866)
2020(7480)
2019(17663)
2018(17713)
2017(34545)
2016(18764)
2015(21269)
2014(21351)
2013(20877)
2012(18769)
2011(16802)
2010(16801)
2009(15227)
2008(14520)
2007(12466)
2006(10620)
2005(9119)
作者
(53906)
(44467)
(44244)
(42185)
(28424)
(21391)
(20090)
(17633)
(16948)
(15846)
(15359)
(14782)
(14035)
(14024)
(13765)
(13437)
(13319)
(13316)
(12614)
(12564)
(11109)
(10806)
(10799)
(10107)
(9957)
(9821)
(9779)
(9770)
(8882)
(8732)
学科
(74037)
经济(73962)
管理(53083)
(50141)
(42834)
企业(42834)
方法(39337)
数学(34708)
数学方法(34045)
(18233)
中国(17220)
(16587)
(16505)
业经(16066)
地方(14129)
理论(14069)
(12614)
贸易(12608)
(12243)
(12208)
农业(12109)
技术(11617)
(11169)
环境(11154)
(10979)
财务(10906)
财务管理(10888)
(10296)
企业财务(10254)
教育(9793)
机构
大学(262095)
学院(261187)
管理(108857)
(97846)
理学(95662)
经济(95590)
理学院(94638)
管理学(92613)
管理学院(92167)
研究(82141)
中国(59286)
(55781)
科学(54076)
(42518)
业大(41005)
(40892)
(40258)
研究所(37784)
中心(37162)
(35973)
北京(35197)
财经(35165)
(34205)
师范(33882)
(31977)
农业(31553)
(30413)
(30083)
技术(28686)
经济学(28014)
基金
项目(187026)
科学(146321)
研究(134914)
基金(134815)
(117628)
国家(116684)
科学基金(100752)
社会(82155)
社会科(77835)
社会科学(77811)
(73639)
基金项目(72031)
自然(68144)
自然科(66587)
自然科学(66575)
自然科学基金(65328)
教育(62733)
(62018)
资助(57039)
编号(55820)
成果(43994)
重点(41527)
(40369)
(38773)
(38702)
课题(37943)
科研(36160)
创新(36044)
大学(34841)
项目编号(34560)
期刊
(100537)
经济(100537)
研究(72041)
中国(43984)
学报(42053)
管理(39082)
科学(38801)
(35635)
大学(31835)
(30491)
教育(30175)
学学(29969)
农业(25524)
技术(24570)
(17508)
金融(17508)
业经(17331)
经济研究(16105)
财经(15885)
图书(14930)
科技(13676)
(13358)
理论(13296)
技术经济(13068)
(12871)
问题(12761)
实践(12490)
(12490)
统计(12225)
资源(11689)
共检索到359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徐向舟  刘大庆  张红武  董占地  朱明东  
该研究在天然降雨的观测基础上,根据室内侵蚀模拟试验的特点,设计了两种降雨模拟试验系统,并对该系统的降雨特性进行了率定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SX2002管网式降雨模拟器和SX2004喷射式降雨模拟器,可以把雨强作为主要控制参数来实现降雨模拟的动能相似;这两种降雨系统都能较好地满足室内降雨模拟试验的要求,其中管网式降雨器雨强调控范围较大、均匀度较好,但比较适于尺度较小的试验,喷射式降雨器更适于尺度和地形高差较大的模型试验,但它的雨强调控范围和均匀度不如前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金鑫  卢琦  吴波  朱雅娟  李永华  
为揭示未来降水增加对荒漠地区植物生长的影响,以甘肃民勤的典型荒漠优势植物白刺为对象,研究白刺枝叶形态在2010年和2011年不同人工模拟降雨处理(增雨量分别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0%、+25%、+50%、+75%、+100%)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00%增雨处理能够显著促进2010年和2011年白刺当年生枝叶生长;75%增雨处理显著促进2011年白刺当年生枝叶生长,75%增雨处理对6月花枝长度、基部直径、新生叶片和营养枝长度、新生叶片,以及9月花枝成熟叶片和营养枝基部直径、成熟叶片增长量的影响均显著,其值分别为(1.20±0.35)cm、(0.012±0.004)cm、(4.35±2.51)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季  吴波  贾子毅  曹燕丽  姚斌  
在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即内蒙古磴口县,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分析仪测定不同增雨处理(4个增雨处理的增雨量分别是当地年降水量的25%、50%、75%和100%)条件下,典型荒漠植物白刺的光响应曲线,采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曲线进行拟合,计算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表观量子效率(AQY)、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以及光饱和点(LSP)等生理参数,研究白刺光合生理特性对人工模拟增雨的响应。结果表明:对照的Amax、AQY、Rd、LCP和LSP分别为13.41μmol.m-2.s-1、0.029 mol.mol-1、0.61μmol.m-2.s-1、20.63μmol.m...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孙达  张妙仙  韩瑾  黄芳  
采用人工模拟降水的方法,以5种不同的降水强度研究浙江省临安市青山湖流域内荒坡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降水强度越大,产流时间越短,其径流量、产沙率和产沙量都越大,降水强度为1.66 mm·min-1时,产流时间仅为47 s,降水约30 min后,小区径流总量可达到0.898 m3,次侵蚀模数达到了30 t·km-2。降水强度与产流时间呈较好的负相关对数关系,与径流系数以及次侵蚀模数呈指数相关,与径流总量呈幂函数相关。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965 5,0.921 8,0.963 5和0.873 6,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季  吴波  鲍芳  李嘉竹  姚斌  叶静芸  刘建康  辛智鸣  
【目的】研究人工模拟增雨对白刺枝条生长速率、地上生物量及叶枝比的影响,揭示不同增雨条件下白刺光合产物的分配特征及其对水分条件变化的适应性。【方法】以乌兰布和沙漠东缘地区典型荒漠植物白刺为研究对象,在内蒙古磴口设置试验样地,对自然生长的白刺沙包进行人工模拟增雨(分别增加年均降水量的0%,25%,50%,75%和100%),增雨试验在2008—2014年连续进行。分析不同增雨条件下白刺的地上生物量、叶枝比、生殖枝和营养枝的生长速率及其季节内分配。【结果】1)2013年,75%和100%增雨对生殖枝和营养枝的干质量有显著影响;2014年,100%增雨对生殖枝和营养枝的干质量有显著影响。增雨使白刺生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董雪  刘明虎  李新乐  辛智鸣  郝玉光  孟阳  张景波  
[目的]研究油蒿的种子大小和比叶面积对不同增雨处理的响应,探明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揭示油蒿植物功能性状对降水量变化的响应机制和演变趋势。[方法]根据内蒙古磴口县多年平均降水量,在植物生长季5-9月设计4个增雨梯度(25%,50%,75%和100%),对天然油蒿灌丛进行增雨试验,利用Winseedle种子和针叶图象分析软件系统,对比了油蒿种子表型形态特征和比叶面积对降水增多的响应,同时通过相关分析研究了油蒿种子大小与比叶面积的关系。[结果]不同增雨量对油蒿种子长度、宽度、体积、表面积及千粒重均有显著影响,在100%增雨处理下种子各性状指标达到最小值,其中种子宽度、体积、表面积与增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种子长度和千粒重与增雨量呈显著负相关(P 0.05)。不同增雨量对油蒿比叶面积的影响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降水增加后油蒿种子会先增加后减小来适应环境变化,通过油蒿种子、比叶面积两大植物功能性状组合对增雨量处理响应的研究体现了荒漠植物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生存策略和适应机制。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科德  胡正嘉  
设计并构建了一个小型人工芦苇床,分析生长了18个月的芦苇床系统处理污水的效能。结果表明,芦苇床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效果,在1d内的BOD5去除率达85%以上、COD达80%以上、SS和总大肠菌群的去除率达90%以上,该系统对NH3-N和O-PO4-P的去除效果较差,尤其是对O-PO4-P的去除率很低。去污的最佳滞留时间BOD5和COD为2d、SS为1.5d、总大肠菌群为5d、NH3-N为6d、O-PO4-P为10d。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沈嘉  张振文  
【目的】研究人工模拟干旱条件下赤霞珠葡萄发生的程序性死亡,为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生理学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6000)处理欧亚种(V. vinifera L.)酿酒葡萄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幼苗,在电镜下观察干旱胁迫不同时间赤霞珠叶片和根系的超微结构。【结果】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根系中各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变化普遍早于叶片,叶片海绵组织中各细胞器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时间早于栅栏组织,而根系皮层细胞中各细胞器形态结构变化的时间普遍早于中柱细胞。叶片和根系的细胞核随着干旱处理时间的延长均出现了细胞核内染色质的凝聚及...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苏芳莉  林佳旭  乔琳  蒋晓娇  谢艾楠  胡绍刚  
探讨沈阳草甸土区不同植被类型与降雨强度对自然堆土产沙量、径流量的影响,为研究区水土流失防治与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两因素、三水平、三重复平行试验,利用人工降雨装置对3种植被类型(农田、荒地、林地)自然堆土进行3种降雨强度(0.64,1.05,1.52mm·min-1)的降雨试验,并对自然堆土泥沙侵蚀量、径流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植被类型相同时,降雨强度与产沙量、径流量呈显著正相关(与产沙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718,0.639,0.644;与径流量相关系数分别为0.676,0.682,0.628);在降雨强度相同时,不同植被类型堆土流失量差异明显,呈农田>荒地>林地,农田径流量最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邱念伟  周峰  张士超  杨东  刘媛  宋贤慧  郑媛  
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倒春寒",研究春季低温对杨树幼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20,15,10,5,0,-5℃),杨树幼叶的光合活力呈逐渐减弱趋势,表现为单个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效率(ETo/RC)和单位激发态面积的光反应活性(ABS/CSo,TRo/CSo,ETo/CSo)下降,进而导致结构功能指数(SFIABS)、性能指数(PIABS)、光合驱动力(DF)以及净光合速率(Pn)均逐渐减小。10℃及以下低温处理可显著影响杨树幼叶光反应活性,其中-5℃低温处理使杨树幼叶光反应活性剧降,质膜透性显著增大。但0~15℃低温处理后,杨树幼叶的PSⅡ最大光化学活性(Fv/Fm)、单个反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孝玉  白鹏  王娟  史文娟  王全九  
【目的】对陕北榆林黄土坡地枣园的降雨入渗、产流进行试验与模拟研究,为陕北坡地枣园雨水的高效利用提供指导。【方法】在陕北枣园径流小区,利用人工降雨试验,开展不同降雨强度(0.8,1.0,1.3mm/min)和不同初始土壤含水率(0.08,0.15,0.24cm3/cm3)条件下的降雨、入渗产流试验,运用Richards入渗方程结合水量平衡方程对人工降雨的入渗、产流过程进行模拟。【结果】土壤含水率相同条件下,降雨强度越大产流时刻越早,入渗达到稳定的时间越短,累积入渗量和径流量越大;降雨强度相同条件下,土壤初始含水率越大,产流越快,平均入渗率越小,趋于稳定入渗的时间越短,累积产流量也越大。模拟值与实...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顾志敏  许谷星  黄鲜明  刘启文  宓国强  
于1996-1998年,在浙北地区,对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红螯螯虾进行亲虾培育、人工越冬,怀卵孵化,室内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研究表明,在浙北地区,2.8~4.9g的幼虾经5个月左右的饲养可以达到性成熟并部分怀卵,利用电厂余热水水泥池人工越冬的成活率可达70%以上。越冬后亲虾在水温20℃以上即开始交配怀卵,怀卵盛期4-6月。红螯螯虾一年可产卵4次,但只有第一、二次怀卵可用于育苗生产,个体一次怀卵量较少,一般为400~500粒,但群体怀卵比率较高。试验还表明,红螯螯虾出膜幼体即呈幼虾状,需依附母体7~10d后才营独立生活并开口摄食外源性饵料,所研制的幼虾Ⅰ号饲料为红螯螯虾室内人工育苗较好的开口饲料。室...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民  崔灵周  范磊  胡彩虹  
由于不同地貌量化参数各具特色,流域土壤侵蚀预报模型中地貌因子量化参数选择目前还没有统一认识。从模拟试验入手,利用分形理论、灰色关联分析方法、GIS和高精度摄影测量技术,对小流域模型次降雨相对输沙模数及相对径流模数分别与地貌分形维数、平均坡度、沟壑密度、相对高差、地形起伏度和地面破裂度6个常用地貌量化参数的关联度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地貌分形维数与小流域模型次降雨相对输沙模数及径流模数的关联度明显高于其他地貌量化参数,分别达到0.804和0.895;地貌分形维数与小流域模型次降雨侵蚀产沙的定量作用关系可用指数函数很好表达。对于促进地貌分形维数在流域土壤侵蚀预报研究中的应用,提高土壤侵蚀预报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汤珊珊  李占斌  李聪  赵宾华  
【目的】分析不同覆沙条件下坡面降雨的产流产沙过程,为揭示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风水复合侵蚀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3个雨强(0.5,1.0,1.5mm/min)和3种覆沙方式(全坡、半坡、无覆沙)在室内进行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不同雨强和覆沙条件下坡面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坡面覆沙与无沙坡面(裸坡)相比延长了降雨初始产流时间1~30min;坡面覆沙后使得坡面的产流产沙过程复杂化,出现多峰多谷现象;坡面的累计径流量和累计产沙量均与降雨历时呈显著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在0.9以上;累计径流量与累计产沙量之间呈函数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90以上。【结论】坡面覆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侵蚀的发生。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范海兰  洪伟  吴承祯  陈灿  李键  林晗  谢安强  
以盆栽的短葶山麦冬为材料,通过设置80%、65%、50%和35%土壤田间持水量(FC),研究土壤水分胁迫对短葶山麦冬碳、氮代谢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探讨短葶山麦冬的水分适应性.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短葶山麦冬叶片色素含量对水分胁迫响应规律不同.块根发生期,中度胁迫(50%FC)显著提高叶绿素a+b(Chla+b)、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及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重度胁迫(35%FC)降低了Chla+b、Chla、Chlb含量.胁迫后期,水分胁迫显著降低Chla、Chla+b及Car含量.块根膨大期之前,80%FC下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块根膨大期中度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