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70)
- 2023(8407)
- 2022(6995)
- 2021(6467)
- 2020(5689)
- 2019(12799)
- 2018(12588)
- 2017(24777)
- 2016(13619)
- 2015(15030)
- 2014(14852)
- 2013(14623)
- 2012(13760)
- 2011(12391)
- 2010(12367)
- 2009(11474)
- 2008(11734)
- 2007(10576)
- 2006(8851)
- 2005(7837)
- 学科
- 济(62342)
- 经济(62275)
- 管理(41699)
- 业(40647)
- 方法(35838)
- 企(34049)
- 企业(34049)
- 数学(32649)
- 数学方法(32289)
- 财(18065)
- 中国(13712)
- 农(13499)
- 务(12412)
- 财务(12393)
- 财务管理(12362)
- 企业财务(11906)
- 业经(11715)
- 学(11679)
- 制(10843)
- 地方(9965)
- 贸(9745)
- 贸易(9742)
- 易(9452)
- 农业(9330)
- 融(9230)
- 金融(9230)
- 技术(8998)
- 银(8985)
- 银行(8968)
- 行(8432)
- 机构
- 大学(199019)
- 学院(194775)
- 济(80677)
- 经济(79137)
- 管理(76560)
- 理学(66951)
- 理学院(66260)
- 管理学(65006)
- 管理学院(64656)
- 研究(61697)
- 中国(47478)
- 京(40806)
- 财(39030)
- 科学(37910)
- 农(32648)
- 财经(32098)
- 所(30775)
- 中心(29979)
- 业大(29416)
- 经(29373)
- 江(28343)
- 研究所(27846)
- 经济学(26108)
- 农业(25836)
- 北京(25033)
- 财经大学(24160)
- 范(24117)
- 师范(23832)
- 经济学院(23828)
- 州(22437)
- 基金
- 项目(134285)
- 科学(106667)
- 基金(100614)
- 研究(94365)
- 家(88090)
- 国家(87411)
- 科学基金(75600)
- 社会(62673)
- 社会科(59793)
- 社会科学(59774)
- 基金项目(52724)
- 省(50967)
- 自然(49096)
- 自然科(48102)
- 自然科学(48091)
- 自然科学基金(47241)
- 教育(44065)
- 划(42980)
- 资助(42694)
- 编号(36253)
- 部(30886)
- 重点(30041)
- 成果(29660)
- 创(27244)
- 国家社会(27165)
- 教育部(26873)
- 发(26809)
- 科研(26525)
- 人文(25899)
- 创新(25570)
共检索到278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术锋
针对综合评价方法中的数据差距赋权法是否具有有效性,文章专门设计一个验证用例,对客观赋权法中的"熵权法"、"拉开档次法"和"均方差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这三种方法与主观赋权法相比在权重、总分和排名上都有偏差,故与主观赋权评价法相矛盾。产生这种矛盾的原因是数据差异赋权。事实上,数据差异大小不能反映指标的重要程度的高低,因此,数据差异的客观赋权法缺乏理论根据,是一种存在瑕疵的、有效性不稳定的方法。
关键词:
综合评价 客观赋权法 有效性 权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俞立平 潘云涛 武夷山
首先建立了科技评价方法体系,然后分析了5种线性客观赋权评价方法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客观赋权科技评价方法——独立信息数据波动赋权法,并且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农业期刊数据为例进行了实证。其原理是,首先计算出评价指标的离差系数,然后利用改进的复相关系数计算指标的独立信息率,将二者标准化后相乘再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权重。对线性客观赋权法的适用条件进行了讨论,认为熵权法和离散系数法在计算指标权重上有相似之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雪媛 李冬红
讨论了使用一种简便的客观赋权方法确定各业绩评价指标权数的有关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 ,运用主观赋权法对这些权数进行修正 ,从而得出排序结果。
关键词:
业绩评价 主观赋权法 客观赋权法 排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查奇芬 董洁 陈祖功
文章从科技成果转化入手,将主观判断和客观分析相结合,即将根据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得到的权重值结合起来,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彦蓉 张宝元
文章基于地区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变异系数法以及复相关系数法分别为指标赋权。在相关实例下,发现熵值法与变异系数法赋权结果相似,均有助于加强落后地区对表现最差的指标的关注,但易与实际中全面评价的目的背离,同时熵值法对指标信息量更加敏感,信息量大的指标对应权重更大;复相关系数法赋权与前两者差异较大,与实际要求更贴近,利于地区关注各个方面;当指标间相关性很强时,权重变化对评价结果影响不大,在地区现代化评价中三种赋权方法下的评价结果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关键词:
客观赋权法 地区现代化 综合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潘淑清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忠 关娇 何江
科学合理的测算方法是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及其制度有效施行并切实发挥权益保障效应的关键。本研究以上海市2007—2016年相关统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比重法、恩格尔系数法、国际收入比例法、因子测算模型和ELES模型等5种方法实证测算最低工资标准,进而构建基于CRITIC-熵权法进行客观赋权的组合测算模型,并以灰色关联分析所得主要影响因子作为参考依据进行动态调整。研究结果发现:(1)5种单一算法中比重法和恩格尔系数法所得理论最低工资标准整体水平偏低,国际收入比例法所得温饱线与执行标准较接近而发展线则显著偏高,因子测算模型和ELES模型测算结果总体较为理想;(2)构建所得最低工资标准组合测算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际执行标准拟合度较高,表明上海市近10年来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含金量较高,相应标准已基本满足低收入劳动者生存和温饱需求,尤其近年来相关情况已得到显著改善;(3)深入分析来看,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仍普遍低于发展线需求,且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人均GDP和职工平均工资等主要影响指标的比率关系并不协调,表明上海市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及相应配套体制仍有较大提升改善空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荣 刘思峰 刘斌
本文通过对现有离差最大化客观赋权法两种模型的分析,在证明其中一种模型无效的基础上,结合定性分析,并充分利用属性的已知信息,提出了基于离差最大化原理的离差最大化、离差平方和最大化、方差最大化、标准差最大化客观赋权法的一般性算法。研究表明,该算法简单明了,且易于实现。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王丽娟
以我国17家港口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四个维度构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熵值法和最小化离差平方和思想构建“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财务绩效评价模型,进而得出“十三五”期间我国港口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综合评价结果,所构建的绩效评价模型能充分运用多时段指标信息,可为港口企业财务绩效的动态综合评价问题提供一种系统参考思路。
关键词:
港口上市公司 客观赋权法 财务绩效评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祥兰
为了研究我国宏观统计指标数据的有效性,文章采用CPI作为因变量,通过平稳性和单位根的检验,确定有效的滞后期;然后采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检验确定影响CPI的自变量,进行回归拟合和数据质量评估。结果表明,CPI的数据误差主要来源于随机因素而非模型与实际数据的系统偏离,因此可以判断该模型的拟合与预测效果非常优良。通过相对误差的波动规律发现,CPI数据的相对误差在区间[-2%,2%]内波动,而且主要集中在[-1%,1%]这个范围内。因此总体来说,我国统计的CPI数据的质量的可信度处于较高的水平。
关键词:
CPI数据误差 数据有效性 相对误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翟淑萍 耿静 韩雨珊
本文基于中国证券市场股权融资政策约束,利用二分法提出以是否实施股权融资为分析起点的融资约束判别模型,对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状态进行判别;并选取每股股利变化、公司规模、财务松弛、现金流量占总资产的比重和营业收入增长率5个识别融资约束状态的财务指标,采用ordered 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融资约束指数。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以该指数作为融资约束高低的判别标准,检验不同约束组别现金-现金流敏感度的差异;另一方面将该指数作为实际投资水平的约束条件建立随机前沿方程,以检验融资约束指数对融资约束程度度量的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高低融资约束组别现金-现金流敏感度具有显著差异,且融资约束指数与公司投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洪 张德明 曹秀英 张学岷
本文以454家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一是对传统绩效指标进行主成分处理获取主成分及其综合指标;二是计算主成分指标与EVA指标的Speama相关系数;三是构建主成分指标与EVA指标的计量经济模型,以验证EVA的有效性。研究表明,EVA、EPE及EPA与传统绩效指标及其主成分指标的相对排序显著相关,并且可互为因果构建统计模型,这说明用EVA特别是EPE和EPA指标衡量公司绩效与用传统绩效指标评价具有一致性,是科学有效的。
关键词:
经济增加值 绩效评价 上市公司 实证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志军 郑德俊
h指数用于高发文、高引用的学者评价是有效的,但对低发文、高引用的学者进行评价存在缺陷,且数值易于雷同,不易区分。p指数在学者研究绩效评价方面具有同h指数相一致的维度,它不仅考虑学者的被引次数(C),而且考虑学者的研究质量指标——平均被引率(C/N)。以图书情报与文献学科领域49位专家为例,对比分析专家的发文量(N)、被引次数(C)、平均被引率、专家h指标、g指数、p指数,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论:p指数优于现有的h指数、g指数,更具有评价的合理性,应在更大范围内进一步使用。
关键词:
人才评价 p指数 h指数 g指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樊元 雷智文
本文运用物质流分析的方法,以甘肃省为例,构建了甘肃省2008年循环经济物质流账户。紧扣循环经济的"3R"原则,从经济效益、物质消耗、消耗效率、循环利用四个方面对甘肃省循环经济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评价。
关键词:
物质流分析 循环经济 经济系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永强,王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