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88)
2023(4538)
2022(3752)
2021(3547)
2020(3078)
2019(6748)
2018(6778)
2017(13031)
2016(7218)
2015(8258)
2014(8609)
2013(8080)
2012(7490)
2011(6761)
2010(6816)
2009(6502)
2008(6624)
2007(6206)
2006(5431)
2005(5166)
作者
(21570)
(17687)
(17547)
(16846)
(11253)
(8409)
(8241)
(7045)
(6919)
(6488)
(6143)
(6104)
(5910)
(5707)
(5694)
(5588)
(5324)
(5263)
(5097)
(4929)
(4643)
(4462)
(4225)
(4123)
(4106)
(4083)
(3947)
(3914)
(3689)
(3602)
学科
(20744)
经济(20703)
(18560)
银行(18415)
(17567)
管理(17189)
(17131)
(15989)
(12863)
企业(12863)
(11144)
金融(11137)
(10826)
保险(10735)
(10494)
制度(10492)
业务(10221)
中国(10073)
方法(9399)
银行制(8543)
数学(8186)
数学方法(8110)
(7733)
(7310)
(5663)
体制(5528)
理论(5484)
(5462)
各种(4601)
(4587)
机构
大学(95152)
学院(94603)
中国(36949)
(35766)
经济(34694)
管理(33963)
研究(33055)
理学(26881)
理学院(26590)
管理学(26068)
管理学院(25892)
(22747)
(21256)
(21136)
银行(20326)
(19821)
科学(19508)
(18888)
(17212)
中心(17114)
财经(16802)
(16679)
农业(15852)
研究所(15451)
(15233)
(14375)
金融(14160)
业大(13752)
(13693)
北京(13628)
基金
项目(58202)
科学(44296)
研究(42229)
基金(41257)
(36205)
国家(35879)
科学基金(29963)
社会(25348)
社会科(23806)
社会科学(23799)
(22747)
基金项目(20985)
自然(19537)
教育(19442)
(19333)
自然科(19084)
自然科学(19074)
自然科学基金(18734)
资助(18212)
编号(17436)
成果(15126)
重点(13057)
课题(12833)
(12625)
(11628)
(11566)
(11379)
科研(11317)
(11055)
创新(10968)
期刊
(40378)
经济(40378)
研究(35652)
(31429)
金融(31429)
中国(24391)
(18034)
(17950)
学报(16812)
科学(13889)
大学(12497)
管理(12375)
学学(11956)
教育(10751)
农业(9841)
财经(8732)
技术(7658)
(7234)
理论(6227)
经济研究(6138)
业经(5833)
实践(5782)
(5782)
农村(5407)
(5407)
(4945)
(4846)
问题(4779)
国际(4616)
(4536)
共检索到166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雷曜  祝红梅  王亮亮  
与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发展较晚,金融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严格,我国影子银行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近期对影子银行的关注热点作为2012年以来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中国影子银行问题至少在三个方面引起了较为广泛的讨论,反映了有关认识远未达成一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凌  
只要中国经济能够保持持续增长的长期动力、企业基本面总体健康、重点调控领域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银行业资产质量持续稳定的基础就依然存在世纪前十年,国内银行业整体资产质量水平逐年改善,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双降"。近两年,银行业不良贷款持续"双降"的态势悄然终止,截至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连续10个季度上升,这种情况已经引起监管机构和银行自身的高本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蕊  
影子银行作为广义金融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投融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其与正规金融体系关联度高,且较少或没有受到监管,对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比较了关于影子银行的多种概念界定,梳理了中国式影子银行的机构形态和工具种类,分析了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在宏观调控、货币政策、正规银行体系、金融稳定等方面存在的风险,并提出降低影子银行的系统性风险、降低传统银行与影子银行之间的关联性、加强全球范围内的监管协调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毅  蒋玉洁  
本文从影子银行存在的基础与发展的动力入手,首先从影子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上分析其期限错配引致流动性风险的传导机制,进而以我国目前两种信用风险较高的影子银行业务——民间借贷和银信理财合作为主对我国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风险传导机制进行了解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俊霞  刘军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子银行体系作为引发危机的重要因素,引起了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者的高度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较成熟的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特点和风险。其次界定了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运行模式和风险。从中国各类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评估来看,目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总体风险可控,结构上有风险暴露隐患。未贴现承兑汇票、委托贷款结构较为简单,同属银行表外业务,其风险与银行信贷相当。银行理财产品最大的风险是期限错配与收益率错配风险。信托贷款中信政合作、基建信托及产能过剩行业的信托违约风险较大。小额贷款公司等非典型金融机构的规模较小。最后根据中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情况提出了监管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阳  张佳睿  
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国内巨大的融资缺口,部分企业无法从正规的银行信贷渠道取得融资,从而转向影子银行等非正规的融资渠道。同时,影子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也是金融机构规避监管套利的结果。影子银行的业务在监管视线之外,扩大了整个社会信用创造的范围,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并对政府的产业政策造成了负面影响。但影子银行对满足我国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简单地直接禁止或强制转型都是不可取的。利率市场化定价是消除利用利率双轨制进行融资套利的根本途径,是有效控制影子银行体系不合理扩张的最有效方法。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真  
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从一个新的视角——影子银行体系来分析现代金融体系,并重构现代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影子银行体系的有效监管必须具有翔实的微观基础,比如体系边界、风险特征及表现形式等。国际上对影子银行体系并无公认的定义。影子银行具有证券化程度高、信息不透明、杠杆率较高等特征,这直接引致其存在诸多内生性金融风险,国际社会倾向于采用"类银行化"的监管路径对影子银行进行金融监管。国际社会采取的一系列法律、政策措施对我国影子银行监管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琳  曹勇  
本文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及其与系统性风险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包含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压力在内的系统性风险压力指数,并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该指数能够较好地拟合并解释现实经济金融发展状况。同时得出结论,银行业发生风险及宏观经济形势下滑将对影子银行体系产生较大风险压力,银行业和影子银行体系对系统性风险压力的影响较为直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樊志刚  
"冬天"果真来了吗?2011~2014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净利润增速从36.30%持续下降至9.65%,降幅达26.65个百分点,2014年首次降至10%以下;2014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额更是首次从"双降"转为"双升";2015年上半年,16家上市银行中的12家净利润呈个位数增长,5家大行利润增速降至1%上下,多数银行不良贷款率都有不同程度上升。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去年净利润突破万亿大关,创历史新高。在国际银行业危机四伏,全球经济前景暗淡,以及国内经济面对诸多不确定的背景下,银行利润的高增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几年我国银行业税后利润增速基本保持30%以上,利润不断攀升。200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税后利润为4467亿元,2008年为5834亿元,2009年为6684亿元,2010年为8991亿元,一年一个台阶。银行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晶  张昆  
"影子银行"体系是指一般银行之外的信用媒介主体及其活动,它们发挥着与商业银行同样的职能。随着"影子银行"体系在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其高杠杆率、期限错配、信息不透明等特点愈加凸显,使得社会中的流动性被大量释放,房地产业、金融业被推向高潮,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严重的系统性风险。和国外相比,我国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影子银行"体系,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和监管经验,引导其规范发展,并将其作为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尹继志  
影子银行体系是指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机构与信用中介活动。批发业务模式、杠杆化操作、低透明度和较少受到监管是影子银行体系业务活动的主要特征。影子银行体系的活动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组织和发达经济体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影子银行体系金融监管的政策措施。我国近年来影子银行机构不断增加,经营范围日益扩展,对其业务活动的风险应引起足够重视。为此需要借鉴国际金融监管的经验,完善金融监管措施,规范其发展并使之成为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田婧倩  许承明  
影子银行体系作为现代金融创新的重要形式之一,为我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但伴随着日益复杂的国际金融形势变化,也给我国的金融稳定性带来了风险隐患。该文在分析影子银行体系发展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进行了规模测算,继而以商业银行表外理财业务为例分析我国影子银行的产生动因;最后根据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提出我国影子银行体系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林琳  曹勇  
影子银行体系引发的系统性风险最易以资金链断裂的方式爆发,而资金链断裂后一般以"挤兑"的形式爆发系统性风险。本文以D-D模型为基础,区别以往研究,首次建立了一个包含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两种异质节点的网络,以银行间同业业务和管道业务为研究对象,考察流动性充足与不足情况下,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网络系统性风险的传染过程。通过仿真实验,得到主要结论:在流动性充足情况下,影子银行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程度,影子银行通过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缓释风险,商业银行同业关联规模越大,受风险传染的可能性越大;流动性不足使系统性风险程度增加,同时,影子银行的存在也增大了系统性风险程度,影子银行关联的规模越大,越容易将更多风...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尹继志  
影子银行体系是指游离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信用中介机构及其中介活动。批发业务模式、杠杆化操作、低透明度和较少受到监管是影子银行体系业务活动的主要特征。影子银行体系的活动增加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组织和发达经济体采取了一系列加强影子银行体系金融监管的政策措施。我国近年来影子银行机构不断增加,经营范围日益扩展,对其业务活动的风险应引起足够重视。为此需借鉴国际金融监管的经验,完善金融监管措施,规范其发展并使之成为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