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50)
- 2023(13141)
- 2022(11099)
- 2021(10099)
- 2020(8531)
- 2019(19307)
- 2018(18875)
- 2017(36571)
- 2016(19249)
- 2015(21751)
- 2014(21699)
- 2013(20965)
- 2012(19254)
- 2011(17259)
- 2010(17075)
- 2009(15686)
- 2008(14614)
- 2007(12623)
- 2006(10927)
- 2005(9261)
- 学科
- 济(102494)
- 经济(102390)
- 管理(56206)
- 业(51184)
- 方法(44565)
- 企(41032)
- 企业(41032)
- 数学(40470)
- 数学方法(40092)
- 财(23780)
- 中国(22248)
- 农(22067)
- 地方(21524)
- 业经(18400)
- 学(16804)
- 农业(15303)
- 制(15220)
- 地方经济(13903)
- 贸(13749)
- 贸易(13743)
- 融(13434)
- 金融(13427)
- 易(13253)
- 务(12981)
- 财务(12932)
- 财务管理(12899)
- 环境(12777)
- 体(12727)
- 理论(12708)
- 和(12432)
- 机构
- 大学(273954)
- 学院(273833)
- 济(127289)
- 经济(125127)
- 管理(108909)
- 理学(95175)
- 理学院(94288)
- 管理学(92802)
- 管理学院(92302)
- 研究(88753)
- 中国(66480)
- 财(56682)
- 京(54662)
- 科学(49231)
- 财经(45957)
- 经(42054)
- 经济学(41696)
- 所(41638)
- 中心(41527)
- 江(38903)
- 农(38011)
- 研究所(37689)
- 经济学院(37515)
- 业大(36535)
- 财经大学(34431)
- 范(33724)
- 北京(33464)
- 师范(33383)
- 院(32248)
- 州(30101)
- 基金
- 项目(188244)
- 科学(151154)
- 基金(140422)
- 研究(139851)
- 家(120393)
- 国家(119442)
- 科学基金(104996)
- 社会(93905)
- 社会科(89089)
- 社会科学(89068)
- 基金项目(73543)
- 省(72145)
- 自然(65373)
- 教育(64984)
- 自然科(63938)
- 自然科学(63922)
- 自然科学基金(62805)
- 划(60140)
- 资助(57448)
- 编号(54750)
- 成果(43832)
- 部(43113)
- 重点(41972)
- 发(40551)
- 国家社会(40144)
- 创(39414)
- 教育部(38363)
- 课题(37647)
- 人文(37246)
- 创新(36906)
- 期刊
- 济(136198)
- 经济(136198)
- 研究(81267)
- 中国(46995)
- 财(43965)
- 管理(40501)
- 学报(37059)
- 科学(35069)
- 农(33693)
- 大学(30057)
- 学学(28710)
- 技术(25728)
- 教育(25031)
- 融(24146)
- 金融(24146)
- 经济研究(24094)
- 财经(24084)
- 农业(22777)
- 经(20785)
- 业经(20452)
- 问题(17692)
- 统计(15486)
- 技术经济(14787)
- 策(13808)
- 贸(13437)
- 世界(13056)
- 商业(12982)
- 决策(12428)
- 理论(12275)
- 版(11436)
共检索到394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涛 方明 伏霖 金星晔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从集体主义文化的视角研究了人们客观相对收入对主观经济地位的影响。考虑了内生性问题的回归结果显示,人们在其所在区县的客观相对收入水平对其主观经济地位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即客观相对收入水平越高,则主观经济地位越高。进一步地,本文在"集体主义"变量构建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集体主义"背景下客观相对收入对主观经济地位的异质性影响,发现在集体主义文化氛围更加浓厚的地区,人们的客观相对收入对其主观经济地位的影响更大。本文的政策涵义在于,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相对收入的分化和主观经济地位感知,它不仅影响到人们的经济行为,更影响人们的幸福获得,政府在再分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区文化差异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客观相对收入 主观经济地位 集体主义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乃合 黄祺雨
我们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从“集体主义”文化氛围的视角研究客观相对收入对主观收入差距容忍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人的客观相对收入越高,其主观收入差距容忍度也越高。在“集体主义”文化氛围下检验影响的异质性,发现集体主义感弱化了个人相对收入对其主观收入差距容忍度的正向影响。进行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主观经济地位在客观相对收入影响主观收入差距容忍度的过程中发挥正向的中介效应。政策涵义在于,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绝对贫困得以消除,政府需要逐步重视和不断增强陷入相对剥夺状态贫困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此外,政府还应在再分配、三次收入分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充分考虑文化的差异性和重要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申云 朱玉芳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检验了社会经济地位和基尼系数对个人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有利于提升个人的健康水平,而收入差距的扩大则会造成个人自评健康水平的下降。基尼系数每扩大1个标准差,其对个人自评健康水平负面影响的概率将提高16.8%。社会地位的提升有利于减缓收入差距扩大对个人健康状况的不利影响。采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进行稳健性检验也表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对个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在2010~2012年间呈逐年依次显著下降的趋势。从城乡对比来看,农村地区农民社会经济地位的上升能够更好地提升个人的自评健康水平,而且对收入差距扩大造成的负面影响所起到的缓冲作用也更大。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健康水平 职业 收入差距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申云 朱玉芳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检验了社会经济地位和基尼系数对个人健康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地位的提高,有利于提升个人的健康水平,而收入差距的扩大则会造成个人自评健康水平的下降。基尼系数每扩大1个标准差,其对个人自评健康水平负面影响的概率将提高16.8%。社会地位的提升有利于减缓收入差距扩大对个人健康状况的不利影响。采用国际社会经济地位指数进行稳健性检验也表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对个人健康状况的影响在20102012年间呈逐年依次显著下降的趋势。从城乡对比来看,农村地区农民社会经济地位的上升能
关键词:
社会经济地位 健康水平 职业 收入差距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沈炳珍
如何协调集体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当今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本文以集体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出发,探讨了集体主义在市场经济中的基本作用,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集体主义的实现形式所要注重的几个基本问题。
关键词:
集体主义 市场经济 关系与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万秋兰 张邦辉
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文化是其中重要的关键因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引入多维集体主义文化,探讨家庭风险金融"有限参与"这一经典议题。研究发现:多维集体主义文化对中国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减轻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同样成立。路径分析表明,集体主义文化会使家庭偏好高风险并促进家庭社会互动,从而促使其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结论表明完善的资本市场政策需要充分考虑文化与观念因素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杰 于鸷隆
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既取得了巨大成绩,在实践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本文以北京市2013年村级层面的数据,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结构和农民收入、集体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集体经济组织的股权结构对农民收入和集体经济效益有显著影响,其中,集体股比例产生负面效应,集体股比例越高,集体总收入和农民收入越低;引入外来投资者对集体净资产有显著为正的影响;而股权分散程度则没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集体经济组织 集体股 股权结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亚斌 彭舒
以往对非税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总量分析,且结论也存在诸多分歧。本文利用湖南省2007~2012年10个县市的面板数据,从非税收入内部结构出发,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非税收入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有资源资产类使用收入、罚没收入和政府基金类收入总体上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且以国有资源类收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最大,而行政事业性收入对经济增长则无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龙莹
本文采用相对分布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数据库(CHNS)1988—2010年居民住户调查微观数据,对影响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的因素进行分解。实证结果显示,一方面,影响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变动的因素中,"经济增长效应"大于"收入分配效应",即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收入分布曲线平移产生的效应大于收入分配政策变化所带来的分布形状变化产生的效应,同时,"收入分配效应"的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另一方面,向下相对极化指数大于向上相对极化指数,且向下相对极化指数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说明从长期看,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中等收入群体划分标准提高,而居民收入增加的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使得原本的中等收入群体向下落入低收入区间的比重大于向上成为高收入群体的比重,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传松 王学龙
本文采用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并利用短期面板数据的因果检验方法对中国城乡经济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比较明显,而农村经济对城市经济的推动作用非常微弱,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未能实现。进一步从居民消费需求变迁的角度对此加以分析后发现,较低的农民收入和较大的城乡差距是城乡未能实现良性互动的经济原因;偏重城市经济发展而忽视农村经济发展将导致经济整体发展陷入停滞。因此,缩小城乡差距以消除城乡经济互动障碍是促进城乡经济良性循环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城乡互动 收入差距 良性循环 面板数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温日光
本文探讨集体主义文化对海外并购溢价的影响。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为样本,本文从实证上考查了被并购方所在国的集体主义倾向在并购定价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制度集体主义倾向和群内集体主义倾向均与并购溢价负相关,这种相关性在统计上和经济上都很显著。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制度集体主义和群内集体主义的评分增加1分,并购溢价分别降低30%和20%。实证结果表明国家集体主义对并购溢价有重大影响。研究结论对于新兴市场国家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决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姚震宇
在自由市场经济所内含的个体经济理性张力下,集体主义存在两大问题:集体主义何以可能(内部效率)和集体主义何以必要(外部效率)。通过分析,一方面作者指出简单摒弃集体主义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作者提出了“利益幻象”的分析范式,阐述在个体演化博弈话语下集体主义的可能性。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岩
个人—集体主义的经济秩序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经济系博士后陈岩本文旨在讨论哈耶克(Hayek,1945)意义下的东亚经济秩序,起点是个人主义的经济秩序,落脚点则是笔者基于东亚背景所提出的与哈耶克西方个人主义经济秩序不同的集(团)体主义经济秩序和个人——集体...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美兰 王华明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主义价值观为我国价值观的核心,然而,目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集体主义价值观却逐步衰弱。文章通过对市场经济形成以及运作的基础,以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及差别的分析,以期明确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集体主义价值观是否存在冲突,以及其与个人主义价值观是否存在正向促进,进而探究引致价值观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
市场经济 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必良 耿鹏鹏
“稻米理论”基于我国“南稻北麦”的种植格局,揭示了南方集体主义文化与北方个人主义文化的生成机理。按照主流经济学理论,集体主义文化往往会抑制经济发展,而个体主义文化能够有效激励市场缔约与经济增长,这显然难以解释中国南北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文章通过对全国9省不同种植区农地流转市场的交易特征进行考察,试图对“稻米理论”中集体主义的文化含义予以阐释和拓展。研究发现,相比于旱作区,水田稻作区农户的农地流转尽管存在交易对象熟人化、本地化的特征,但农户更倾向于选择正式合约,契约化程度更高。“关系交易”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契约交易”则有助于扩展市场范围。同时,稻作文化具有外溢性,农户更热衷于创业活动,也更倾向于签订劳务合同。由此证明,水田稻作经营虽然构筑了村社内部的关系交易、集体意识与一致性行动,但同时也蕴含着交易信任、合作文化与契约型行为秩序的基因。总之,合作秩序的生成、存续与拓展,需要隐性契约和规则秩序加以匹配,集体主义精神是催生契约精神、诱导市场化发育的重要文化土壤。
关键词:
稻米理论 集体主义 农地流转 契约交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