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9)
2023(691)
2022(498)
2021(454)
2020(320)
2019(713)
2018(718)
2017(1242)
2016(685)
2015(764)
2014(774)
2013(749)
2012(662)
2011(586)
2010(605)
2009(522)
2008(578)
2007(486)
2006(462)
2005(351)
作者
(2008)
(1728)
(1663)
(1571)
(1003)
(820)
(758)
(643)
(623)
(592)
(557)
(556)
(544)
(528)
(511)
(495)
(484)
(481)
(481)
(456)
(448)
(415)
(412)
(400)
(397)
(375)
(366)
(361)
(349)
(326)
学科
(2827)
经济(2825)
管理(1534)
(1365)
中国(1227)
地方(1090)
(870)
企业(870)
(870)
方法(718)
(690)
业经(665)
税收(659)
(651)
(637)
农业(635)
数学(632)
数学方法(623)
地方经济(590)
(553)
(497)
银行(497)
(474)
(464)
(463)
(437)
贸易(437)
环境(436)
(423)
金融(423)
机构
大学(9474)
学院(9473)
研究(3901)
(3611)
经济(3508)
管理(3268)
中国(2983)
理学(2780)
理学院(2737)
管理学(2678)
管理学院(2657)
科学(2286)
(1972)
(1965)
(1869)
中心(1843)
研究所(1698)
(1601)
师范(1588)
(1556)
(1516)
财经(1492)
(1471)
(1348)
师范大学(1328)
业大(1327)
北京(1291)
农业(1241)
研究院(1241)
教育(1187)
基金
项目(6631)
科学(5404)
研究(4989)
基金(4855)
(4383)
国家(4348)
科学基金(3655)
社会(3167)
社会科(3014)
社会科学(3013)
基金项目(2544)
(2411)
教育(2325)
自然(2282)
自然科(2239)
自然科学(2238)
(2232)
自然科学基金(2201)
编号(2050)
(1740)
成果(1731)
资助(1717)
重点(1602)
课题(1524)
(1511)
发展(1381)
(1377)
国家社会(1366)
(1347)
创新(1312)
期刊
(3936)
经济(3936)
研究(3189)
中国(2195)
教育(1529)
学报(1421)
(1399)
科学(1342)
(1319)
管理(1107)
大学(1066)
学学(1016)
农业(971)
(886)
金融(886)
技术(815)
经济研究(702)
业经(617)
财经(617)
(554)
资源(548)
(547)
(539)
职业(532)
问题(526)
会计(514)
(512)
(466)
现代(458)
科技(451)
共检索到14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国力  邱爱军  潘昭宇  欧心泉  唐怀海  
都市圈的培育发展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当前,我国对1小时通勤圈缺乏清晰界定,各地的认识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已开展的都市圈通勤圈建设方面,“勤而不通”“通而不勤”等现象较为突出,效率低下、品质不高的问题较为明显,迫切需要综合考虑我国城镇化发展所处阶段和基本国情,客观准确把握1小时通勤圈内涵特征,借鉴国际都市圈发展经验,优化通勤圈交通运输方式,科学统筹、有序推进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建设,引领支撑我国现代化都市圈稳步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德利  
改造和利用既有国铁资源发展市郊铁路是解决超大城市人口及功能过度集中、引领城市空间布局优化、促进“1小时通勤圈”建设的有效手段。以环北京通勤圈建设为例,从空间布局、交通支撑、功能引导、机制保障四个层面提出市郊铁路引领超大城市“1小时通勤圈”建设的框架模式。提出构建“轨道通勤走廊+自立型城市圈”的通勤圈新空间结构,形成梯度合理的“中心—外围”圈层布局;补齐市郊铁路通勤出行短板,支撑通勤圈的快速通勤需求;推动高端服务功能落地通勤圈,避免简单化的产业功能承接;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解决通勤圈一体化管理、建设、发展等核心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逢民  
货币政策的内涵、取向与操作具有显著的周期性和内在的规律性。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必须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稳健货币政策的科学内涵。宏观经济周期性变化要求货币政策相机抉择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潘敬萍   周绍东  
社会主义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本质特征在于产业生产活动是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作为根本目标,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并不意味着单纯地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产业的微观细胞是企业,企业的行为内容是劳动,只有回归“劳动”这一底层概念,才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科学内涵。从一般和特殊两个维度区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在特殊意义上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差异性,并将产业分为三种类型:从事一般意义生产劳动和特殊意义生产劳动的产业、从事一般意义非生产劳动和特殊意义生产劳动的产业以及从事一般意义生产劳动和特殊意义非生产劳动的产业。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模式现代化的分类型实施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泓宁  陈瑾  
构建现代化都市圈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既可优化人口和经济的空间结构,又能激活有效投资和潜在消费需求,增强内生创新动力。本文系统研判世界都市圈发展趋势和经验,探讨我国都市圈发展现状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在此基础上对南昌都市圈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构建南昌现代化都市圈七大对策建议:强化南昌核心增长极地位、完善都市圈层级体系、以改革开放实现都市圈跨越式增长、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推动运输网络整合和协同发展、促进圈域公共服务和资源共享、建立大南昌都市圈区域协调和实施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林  
都市圈是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的重要空间战略,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成渝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迈进过程中,必须推动成渝两大都市圈由"背向"发展转向"相向"发展,经济合作逐步取代区域竞争成为"主旋律",区域市场逐步由"散乱"走向统一。新时代,为更好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应当以国际化现代城市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打造、创新体系协同和交通网络体系连接贯通为重点,打造成渝两大现代化都市圈,引领成渝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迈进。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弘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京津冀三地在非首都功能疏解、“两翼”建设以及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效。进入新阶段,在肯定成绩、提振信心的同时,还要直面问题,有新担当、新作为。习近平总书记“现代化都市圈”的提出是对城市及城市群发展规律认识的一次飞跃,对进一步深化京津冀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当前,应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为突破口,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痛点问题,开展探索,完善条件,实现突破并积累经验,切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走实走新。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魏后凯  
<正>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并把其作为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三个统筹任务之一,强调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①。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②。
关键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文尧  刘维刚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离不开都市圈建设,都市圈建设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作用,是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都市圈建设是通过对人才、资源的聚集和城市之间的合作,达到城市群的整体实力提升和高质量发展,调整我国经济结构,有效激发投资活动和刺激消费需求,提升我国内生发展动力。在分析我国都市圈建设和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对都市圈建设的宏观战略指导,充分分析和借鉴世界主要都市圈建设的成功经验,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以尝试提供我国都市圈建设发展的路径选择。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晶妹  
展望2017年中国征信,公共征信体系建设会有很大发展,金融征信将加强拓展应用,构建新型的以信用为核心的征信监管机制是大势所趋。应重视信用信息与数据保护,尽快立法及出台相应的信用监管制度与措施;着重进行制度建设,练好征信业内功;成立征信业行业协会已是业界共识与同求;征信业产业政策应调整,征信业一分为二,逐渐分为社会信用征信和金融信贷与融资征信。
[期刊] 征信  [作者] 吴晶妹  
展望2017年中国征信,公共征信体系建设会有很大发展,金融征信将加强拓展应用,构建新型的以信用为核心的征信监管机制是大势所趋。应重视信用信息与数据保护,尽快立法及出台相应的信用监管制度与措施;着重进行制度建设,练好征信业内功;成立征信业行业协会已是业界共识与同求;征信业产业政策应调整,征信业一分为二,逐渐分为社会信用征信和金融信贷与融资征信。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柱兵  
去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并于9月下发《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后,引起了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上网公布后的三天的时间内,互联网上对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点击次数高达3万多次,平均每天超过1万多次。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既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敏感问题,不仅政策导向性强,而且涉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大。因此,必须准确把握预算收支政策,才能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武涛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全会《决定》的说明中强调,财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两个重点之一,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结合山西实际,要做到"三个准确把握",全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