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8)
2023(1991)
2022(1765)
2021(1913)
2020(1670)
2019(3717)
2018(3467)
2017(6155)
2016(3082)
2015(3413)
2014(3231)
2013(3103)
2012(2924)
2011(2608)
2010(2755)
2009(2671)
2008(2709)
2007(2493)
2006(2324)
2005(2085)
作者
(9077)
(7816)
(7528)
(7376)
(4932)
(3747)
(3507)
(3027)
(2897)
(2809)
(2723)
(2674)
(2508)
(2505)
(2471)
(2316)
(2272)
(2224)
(2137)
(2113)
(1962)
(1873)
(1774)
(1736)
(1731)
(1724)
(1678)
(1605)
(1528)
(1526)
学科
(12657)
经济(12630)
(10135)
管理(7433)
(6349)
(5761)
企业(5761)
农业(5455)
收入(4648)
方法(4218)
(4137)
分配(4035)
中国(3424)
数学(3406)
数学方法(3347)
(2642)
理论(2619)
教育(2447)
技术(2394)
业经(2290)
(2202)
金融(2202)
(2087)
(1984)
及其(1957)
(1890)
(1868)
银行(1864)
地方(1827)
关系(1820)
机构
大学(45802)
学院(44783)
(19120)
经济(18714)
研究(17780)
管理(15000)
理学(12873)
中国(12708)
理学院(12702)
管理学(12402)
管理学院(12325)
科学(10625)
(9993)
(9212)
研究所(8366)
(8303)
(8136)
中心(7693)
(7318)
师范(7229)
业大(7042)
北京(6814)
(6639)
(6606)
财经(6523)
经济学(6240)
(6021)
农业(6014)
师范大学(5860)
经济学院(5522)
基金
项目(30295)
科学(23877)
研究(22666)
基金(21725)
(19291)
国家(19111)
科学基金(15726)
社会(14670)
社会科(13647)
社会科学(13641)
(11527)
基金项目(11109)
教育(10864)
(9811)
自然(9691)
自然科(9449)
自然科学(9447)
自然科学基金(9295)
资助(8814)
编号(8745)
成果(7742)
重点(7090)
(6852)
课题(6659)
(6363)
(6252)
国家社会(6018)
教育部(5997)
(5985)
大学(5898)
期刊
(23232)
经济(23232)
研究(14934)
中国(9734)
学报(8700)
教育(8071)
科学(7852)
(7678)
大学(6978)
学学(6599)
(6283)
管理(5683)
农业(5100)
(3957)
金融(3957)
经济研究(3818)
林业(3685)
技术(3664)
财经(3577)
业经(3493)
问题(3170)
(3141)
(2824)
世界(2795)
(2621)
论坛(2621)
科技(2607)
(2606)
业大(2428)
社会(2253)
共检索到71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娜娜  
在对贫困问题的界定方法中,客观主义的收入方法和主观主义的效用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缺陷。阿马蒂亚·森认为,通过功能性活动和可行能力的方法,能够克服收入方法和主观效用方法的不足,认识到贫困中的可行能力缺失与脱贫的能力发展问题。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为我国当前消除深度贫困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论,有助于推进我国脱贫攻坚工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怀国  
经济增长只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新古典经济学对商品和财富给予了莫大的关注,却忘记了人们在物质财富生产方面的主体性地位和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阿马蒂亚.森以人们的生活本身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着重研究各种手段(包括经济增长)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中的作用、手段和目的之间的转化机制和转化效率等的能力方法。研究重心的转移、对中间环节的重视、更为开阔的视野,是能力方法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的显著特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戴敏华  
在人们迈入21世纪的新经济时代,贫穷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问题。如何扶贫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由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担任指导并由诺贝尔奖得主阿马蒂亚·森等诸多专家参与讨论并提供建议的课题组,研究了如何帮助穷人管理风险的问题。现将其观点以第一人称扼要介绍如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清华  伍国勇  宋珂  欧雪辉  李中  
运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构建被征地农户福利状况变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办法评测农村土地征收前后湖南省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区域被征地农户福利状况变动,并实证分析影响被征地农户福利变动的因素。结果表明:土地征收完成后被征地农户福利状况有所改善,但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土地征收完成后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异系数增大,农户个体福利分化明显;土地征收补偿形式、区域发达程度、教育状况因素等对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动存在正向影响,征地面积比重、劳动力年龄等因素对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动存在负向影响,二者的作用程度呈递减态势。显著提升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减少被征地农户福利水平变动的差异性,需要从完善被征地农户的社会保障程度、完善农村土地征收补偿模式和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入手。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岳映平  贺立龙  
阿马蒂亚·森的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观点,在对贫困成因与脱贫方式的理论解析中,为精准扶贫理论发展提供了一个学术史的注角。在贫困研究对象探究上,体现了从区域到人的微观化;在贫困本质与成因分析中,体现了从收入到能力的内生性;在脱贫导向选择上,体现了普惠与精准的动态均衡;在贫困陷阱的破解路径上,注重权利与机会的创造。森的贫困观中的精准扶贫观点,为精准扶贫理论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探究视角与思想素养,也为新时期精准扶贫政策设计提供了理论启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潘建伟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不仅是一位福利经济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发展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把"能力方法"应用于发展经济学,主张以人为本的"能力发展观",并阐释了自由与发展、文化与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阿马蒂亚·森的发展观对我国的发展战略以及发展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孙三百  洪俊杰  
同质主体假定下的经典城市经济学理论认为城市规模与居民效用呈“倒U型”关系,由此涌现出一系列从不同视角估计最优城市规模的实证研究,且结论存在明显差异。本文从微观个体层面运用多维福利指标对异质主体的最优城市规模进行估计,发现城市规模与居民福利呈现“倒U型”关系,并且最优城市规模存在异质性。城市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城市产业多样化程度越高则最优城市规模越大,城市蔓延程度越高则最优城市规模越小。基于个体层面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更高的个体对应的最优城市规模更大,迁移者对应的最优城市规模小于非迁移者对应的最优城市规模。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充分考虑城市和个体的异质性,因城施策、因人施策,制定更加合理的城市体系调控政策,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夏业良  
1998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将授予现任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印度籍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以表彰他在福利经济学方面的杰出贡献。森的研究领域和兴趣十分宽泛,但他主要是一位发展经济学家,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对发展中...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德吉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平正义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具体体现,不同公平正义理论之间的分歧往往与其所持有的平等观密切相关。阿玛蒂亚.森在对主要平等观进行批判性检视基础上,提出的基于能力视角的平等观,具有综合性和包容性特点,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它要求公共服务均等要兼顾公平与效率以及结果平等与程序平等,并将关注的焦点集中于对能力有至关重要影响的公共服务领域,结合现实紧迫性,实行差序性实现;同时重视政府、市场、社会及个人在实现均等化过程中的多元主体作用。
[期刊] 求索  [作者] 李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艳萍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首先创立了“能力方法”的分析框架,并把发展定义为人类能力的扩展和自由的增进。森的“能力方法”对联合国的人类发展报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森的基础上,“能力方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森的“能力方法”对我国发展计划和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朱勇  何旭强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1998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英国剑桥大学教授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以表彰他在福利经济学研究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新闻公报指出,森在福利经济学研究中把经济学与哲学工具相结合,从伦理角度考察了一些重要的经济问题。本文主要介绍森对于经济伦理学方面的贡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邓翔  
199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最主要的理论贡献在于他对社会选择理论的发展,本文旨在介绍阿马蒂亚·森在这一方面的贡献。 根据森的解释,社会选择理论“研究的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即“将个人利益、个人判断或个人福利结集为社会福利、社会判断或社会选择的某种总和概念”。政治经济生活中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比如确定委员会决策程序、选举的规则、国家宪政和政府政策的选择与评估以及国家富庶、贫穷或不平等的衡量标准等无不涉及社会选择问题。而对社会选择问题的理论分析是由K·阿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子英  孟令杰  
本文对阿马蒂亚·森的食物获取权理论与传统的解释饥荒的食物供给量下降(FoodAvailabilityDecline,FAD)理论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在解释饥荒的发生时两者都具有解释能力,但在解释饥荒的分布上,FAD不具解释力度,本文实证检验了这一结论。在林毅夫和杨涛提出的城市偏向基础上,指出缺粮区的划分才是决定饥荒分布的真正原因,饥荒的分布是阶层性的,各自食物获取权的优先顺序才是遭受饥荒影响程度的直接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