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47)
- 2023(17289)
- 2022(15062)
- 2021(14039)
- 2020(11692)
- 2019(27040)
- 2018(26514)
- 2017(50938)
- 2016(27070)
- 2015(30684)
- 2014(30496)
- 2013(30207)
- 2012(27783)
- 2011(25192)
- 2010(24907)
- 2009(23027)
- 2008(22133)
- 2007(19208)
- 2006(17101)
- 2005(14880)
- 学科
- 济(129328)
- 经济(129126)
- 管理(76250)
- 业(70724)
- 企(58551)
- 企业(58551)
- 方法(56123)
- 数学(47889)
- 数学方法(47348)
- 中国(32704)
- 农(30635)
- 财(27491)
- 业经(26880)
- 地方(26388)
- 学(25126)
- 贸(24503)
- 贸易(24489)
- 易(23845)
- 农业(20425)
- 理论(19474)
- 制(19471)
- 和(19400)
- 环境(18338)
- 技术(16395)
- 融(16117)
- 金融(16114)
- 银(16059)
- 银行(16022)
- 务(16008)
- 财务(15932)
- 机构
- 大学(393925)
- 学院(391025)
- 济(169707)
- 经济(166539)
- 管理(155907)
- 理学(135478)
- 研究(134128)
- 理学院(133984)
- 管理学(131734)
- 管理学院(131019)
- 中国(99878)
- 京(83285)
- 科学(80005)
- 财(73998)
- 所(65564)
- 财经(60251)
- 研究所(59873)
- 中心(59584)
- 农(57266)
- 经(54984)
- 业大(54626)
- 江(54495)
- 经济学(52915)
- 北京(52871)
- 范(51819)
- 师范(51385)
- 院(48662)
- 经济学院(47513)
- 财经大学(44963)
- 农业(44543)
- 基金
- 项目(268176)
- 科学(212579)
- 基金(197694)
- 研究(196843)
- 家(171371)
- 国家(170011)
- 科学基金(147027)
- 社会(128561)
- 社会科(121453)
- 社会科学(121420)
- 基金项目(104542)
- 省(101399)
- 自然(93907)
- 自然科(91743)
- 自然科学(91723)
- 自然科学基金(90102)
- 教育(89800)
- 划(85529)
- 资助(82044)
- 编号(78529)
- 成果(62817)
- 部(60351)
- 重点(59494)
- 发(57504)
- 创(54956)
- 国家社会(53734)
- 课题(53345)
- 教育部(52493)
- 创新(51319)
- 人文(51184)
- 期刊
- 济(184747)
- 经济(184747)
- 研究(117150)
- 中国(69148)
- 学报(58048)
- 管理(57359)
- 科学(55840)
- 财(54744)
- 农(51796)
- 大学(45196)
- 学学(42528)
- 教育(38525)
- 农业(36434)
- 技术(34057)
- 经济研究(30716)
- 融(30352)
- 金融(30352)
- 财经(30001)
- 业经(27902)
- 经(25854)
- 问题(24263)
- 贸(20800)
- 技术经济(20153)
- 业(18964)
- 图书(18867)
- 世界(18626)
- 统计(18536)
- 理论(17787)
- 国际(17709)
- 科技(17365)
共检索到570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钟士恩 任黎秀 蒋志欣 罗浩 郭金海
本文提出了"客源地社会经济属性决定其出游力大小"的假说,并以中国国内旅游出游力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在对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21个社会经济变量因子分析的基础上,验证了研究假说,得出旅游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通过引入三角图解法,将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出游力在社会经济规模因子、居民生活水平因子、对外联系水平因子等3个维度上进行分解,探寻中国省际出游力的区域差异。并采用ArcGIS样条曲线差值法,研究发现中国省际出游力地域空间形态整体呈现"三级阶梯状",与中国三大阶梯分界线大致吻合,累计70
关键词:
客源地 出游力 因子分析 三角图解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钟士恩 张捷 任黎秀 罗浩 李敏 董雪旺
文章探讨了国内旅游出游力的地理尺度问题。首先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1个社会经济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定量分析得出旅游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验证了"客源地社会经济属性决定其出游力"的研究假说。然后引入三角图解法,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出游力在社会经济规模因子、居民生活水平因子、对外联系水平因子等三个维度上分解,探寻中国省际出游力的区域差异;结合ArcGIS样条曲线差值法,研究发现中国省际出游力地域空间形态整体呈现"三级阶梯状",与中国三大阶梯分界线大致吻合,累计70%的旅游出游力集中在第三阶梯,中国存在"四大旅游客源地":冀鲁豫、苏浙沪、鄂湘粤和四川。最后从国家地理尺度,兼对中国与世界已研究国家案例国内旅游出游力的影响机制作对比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赖思振 邹永广
以福建省古田旅游区为研究案例,剖析客源空间规模,梳理了客源地出游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推—阻—拉"测评模型,测算了古田旅游区的客源地出游力,分析了现实出游力和客源地出游力之间的分异格局。结论表明:1古田旅游区的客源地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和江西这3个省份,共包含52个县(市、区);2城镇就业人数、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私人汽车保有量、出游时间成本和旅游目的地的期待程度是影响古田旅游区的客源地出游力空间分异的主要指标;3古田旅游区的客源地可划分为强出游力地区、较强出游力地区、一般出游力地区和弱出游力地区这4个等级;4从现实出游力和客源地出游力间的分异情况来看,古田旅游区的客源市场潜力较大,有待深入挖掘。
关键词:
客源地 出游力 测评 古田旅游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丽霞 赵现红
从影响旅游者出游能力的相关因素出发,以2010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选取了21个主要客源国,对影响其旅华潜力的9项相关因素进行了因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国际客源国的旅华潜力主要受客源国经济发展因子、社会发展因子和对华联系因子3类公共因子的影响;根据旅华潜力影响公共因子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我国21个主要客源国聚合为5大类,总体上旅华率与其出境旅游率相比还处于较低水平;短期内我国入境游客源国的开发重点应该是3~5类客源国。
关键词:
入境旅游 旅华潜力 市场细分 开发策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崔琰 席建超
为认清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现状及问题,衡量中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出境旅游潜力,提升旅游市场的有序开发,本文从整体角度出发,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国大陆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元,选取区域总人口、国际贸易额等22个影响出境旅游潜力的因素,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了潜力因子分析计算模型。以文化收入维度、对外联系维度、宏观经济维度以及消费习惯维度等4个公因子解释出境旅游潜力,并将模型计算结果与各省级区域的实际出境数据进行比对,用出境人次序位减去出境潜力序位,得到的各个省级区域的出境旅游位序差数据,发现出境旅游潜力与出境人次二者虽然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但仍然有一些省份出现错位。此外,根据得到的不同省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春霞 邓启贤 崔霞
细化分析不同群体城市居民的出游意愿对乡村旅游地实施精准化营销意义重大。本文基于性别差异视角,以广州为例,对城市6大主城区的609位城市居民展开调研,并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建模分析方法,对影响男性和女性两大群体乡村旅游出游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男性出游意愿与乡村旅游地的服务水平显著负相关,与出游的整体满意度显著正相关;而女性的出游意愿则与其受教育水平、休闲时间显著正相关,与旅游地的治安条件、交通条件、服务水平显著正相关,与旅游地的住宿条件、特色商品及民风民俗三大要素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对提升乡村旅游地针对不同性别群体的营销精细度与服务质量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城市居民 出游意愿 性别差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英丽
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影响居民国内出游力的新因子作了分析。得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增长能力、区域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的外向性、行业从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活力是影响国内居民出游力的主因子。通讯条件、外资企业职工收入、进出口与外资利用额、科研、金融以及文化娱乐等行业在内的各行业人员规模与结构等成为新时期居民国内出游力的影响因素。利用聚类分析法将中国居民国内出游力划分为5个层次。通过对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文章最后对因子分析过程和具体方法的选择做了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总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范红艳
以中原经济区30个省辖市为基本分析单元,选取收入、消费、交通、通讯、人口等5个方面19个指标构建出游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对全区出游力地区差异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ESDA空间分析技术对其时空格局演变进行探索。结果表明:收入、消费水平等社会经济属性是造成中原经济区居民出游力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其次是交通因素;移动电话起着重要作用,互联网的作用有待提升;城镇居民旅游购买力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家庭规模小型化更有利于出游决策;各地出游力不断提升,具有趋同化趋势;出游力相似的地区呈空间集聚态势,局部差异反而有扩大趋势;以京广线为空间分异轴,东、西差异显著,呈"西高、东低"、"西热、东冷"的空间二元格局,并且这种格局十分稳定。据此提出了协调出游力空间差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出游力 客源地 时空格局 中原经济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冯学钢 万田户 孙晓东 黄和平
旺季游客出游过强的集中性以及淡季资源的过分闲置,直接造成旅游业需求和供给的双重波动,导致旅游产业失衡。平衡旅游季节性的研究多从区域旅游目的地、景区和酒店等旅游供给部门的季节性角度出发,聚焦于缓解旅游淡季对其经营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旅游者的淡季旅游需求特征及其在平衡旅游季节性方面的作用却鲜有关注。因此,本文运用旅游动机与旅游限制理论,通过实地调研获取一手数据,对国内502位旅游者反季出游动机和限制因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论如下:(1)因子分析识别了服务导向型、费用节省型、效率驱动型、深度体验型和相机抉择型五个旅游者反季出游动机维度,聚类分析后提炼出理想型、机会型、从容型和享受型四种反季旅游者类...
关键词:
反季旅游 反季旅游者 动机 限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丽君 孙根年 汪海涛 柴斐娜
文章利用近20年来的统计数据,以中国以及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从纵向时序数据和横向截面数据对出游人数、人口总数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我国以及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产客量模型,揭示各等级出游人数、人口总数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依据统计值与模型值的偏差,计算了各地的旅游偏好指数,并将其划分为3种类型。最后,提出一个包括出游等级和出游偏好双因素的旅游市场综合分类方案,将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9种类型,为科学分析和定量预测各地区客源市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出游人数 出游率 旅游偏好 产客量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和平 冯学钢 万田户
客源地出游市场的时空波动为旅游业内涵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不同出游动机的客源细分市场(观光游览、商务会议、探亲访友、宗教旅游等)的时空波动强度是有差异的。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八种不同出游动机细分市场的变量弹性进行了面板回归分析后,得出各影响因素变量的敏感程度(弹性)也不尽相同,进而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具针对性的、符合各省市自治区客源市场自身特征的开发模式和技术路径,为全国范围的客源市场潜力的精准开发提供实施路径和决策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静 郝金连 殷永昌
选取12个影响居民潜在出游力的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利用居民潜在出游力回归模型,计算出山西省11个地级市居民潜在出游力的综合得分,发现经济能力、信息沟通、人口结构是主要影响因素。山西省居民潜在出游力大致可分为3类。在此基础上,结合影响出游力的重要因子,分析如何有效提高居民潜在出游力。
关键词:
潜在出游力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山西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于静 郝金连 殷永昌
选取12个影响居民潜在出游力的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利用居民潜在出游力回归模型,计算出山西省11个地级市居民潜在出游力的综合得分,发现经济能力、信息沟通、人口结构是主要影响因素。山西省居民潜在出游力大致可分为3类。在此基础上,结合影响出游力的重要因子,分析如何有效提高居民潜在出游力。
关键词:
潜在出游力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山西省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白凯 李天顺
本文从影响旅游者出行的隐性相关因素角度,以2003年截面数据为准,选取了17个国家和6项同旅游者出境旅游及花费相关的隐性相关因素进行了因子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旅游者出境人数和花费主要受客源国人均GDP、国民教育水平、消费水平和稳定的消费环境、民用航空业发达程度因素的影响;我国17个主要客源国因隐性相关因素的影响而聚合为5大类;其来华旅游人数和其总体出境旅游人数相比还处于较低水平;短期内我国入境游客源国的开发重点应该是1—4类国际客源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栾福明 熊黑钢
选取新疆16个地州市作为研究样本,以23项指标为分析因子,对新疆各地州市居民国内潜在出游力进行了因子和聚类分析,并建立了潜在出游力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潜在出游力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不仅要靠"内力"的推动作用,而且需要"外力"的拉动作用;(2)居民国内潜在出游力的大小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程、居民生活水平等显性因子以及交通状况等隐性因子;(3)各地州居民潜在出游力空间分异格局为:出游潜力随着社会经济中心的极化和扩散作用,由经济中心向周边地区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且大体呈环状分布。潜在出游力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北疆地区,并且以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的潜在出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