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8)
2023(11080)
2022(9359)
2021(8799)
2020(7451)
2019(17432)
2018(16906)
2017(33367)
2016(17640)
2015(20151)
2014(19833)
2013(19954)
2012(18841)
2011(17384)
2010(17560)
2009(16450)
2008(15681)
2007(13658)
2006(12366)
2005(11162)
作者
(49499)
(41413)
(41343)
(39457)
(26880)
(19897)
(18556)
(15963)
(15840)
(14653)
(14283)
(14146)
(13298)
(13292)
(12830)
(12781)
(12207)
(12004)
(11933)
(11443)
(10485)
(10077)
(9991)
(9528)
(9488)
(9401)
(8855)
(8645)
(8238)
(8034)
学科
(106800)
经济(106724)
方法(46253)
管理(45627)
(43054)
数学(41949)
数学方法(41423)
(32380)
企业(32380)
中国(24478)
地方(23334)
(22810)
业经(18191)
(18016)
(17420)
贸易(17409)
(16875)
农业(15861)
(15472)
(14191)
地方经济(14157)
(13340)
金融(13340)
环境(13288)
(12015)
银行(12013)
(11632)
理论(11630)
(11230)
(11094)
机构
学院(262145)
大学(262014)
(129355)
经济(127339)
管理(102112)
研究(92812)
理学(88255)
理学院(87320)
管理学(85917)
管理学院(85421)
中国(71927)
(54770)
(54201)
科学(51204)
(45359)
财经(44371)
经济学(42601)
中心(41247)
研究所(41020)
(40528)
经济学院(38318)
(37427)
(36539)
北京(34824)
(33922)
师范(33697)
财经大学(33026)
(32809)
业大(32803)
(29476)
基金
项目(170816)
科学(137184)
基金(128370)
研究(125830)
(110085)
国家(109274)
科学基金(95142)
社会(85822)
社会科(81768)
社会科学(81746)
基金项目(66724)
(65406)
自然(58856)
自然科(57525)
自然科学(57511)
教育(57414)
自然科学基金(56519)
资助(55630)
(53310)
编号(47676)
(39797)
(38457)
重点(38112)
成果(37740)
国家社会(36914)
教育部(35103)
(34600)
人文(34193)
课题(33601)
中国(33127)
期刊
(143218)
经济(143218)
研究(81573)
中国(47721)
(38972)
管理(37873)
科学(34755)
(33057)
学报(32751)
大学(26452)
学学(25134)
经济研究(25075)
(24984)
金融(24984)
技术(23326)
财经(23137)
农业(23098)
教育(20450)
业经(20387)
(20051)
问题(18933)
(17167)
统计(17161)
世界(16156)
技术经济(15529)
国际(15093)
(14910)
决策(13759)
(13424)
资源(12217)
共检索到394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王聪  孔闪闪  魏宝祥  
"一带一路"倡议将西北五省定位为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往来通道,基于此,研究如何优化西北五省入境旅游客源国结构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使用2003-2013年西北五省来自各国的入境旅游人数数据,运用亲景度-竞争态分析、最优投资组合理论、引力模型分析西北五省入境旅游客源国构成及其最优组合,并分析客源国经济距离对西北五省入境旅游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西北五省主要的入境旅游客源国以及各省最优入境旅游客源国组合中均缺少来自中亚、西亚和南亚的国家,西北五省目前的客源国结构与"一带一路"倡议中关于西北五省的定位并不完全吻合;入境旅游客源国的经济距离,即客源国与周边国家经济联系的困难程度,对西北五省的入境旅游规模具有显著降低作用。为优化西北五省入境旅游客源国结构,应加强西北五省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亚辉  全华  尹玉芳  
国际友好城市(简称国际友城)活动是国与国之间一种重要的民间外交形式,亦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旅游活动形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友城对入境游的作用机理,以及二者的时间耦合特征,其次利用1997—2014年中国38个主要客源国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和"分位点回归",分别探讨了国际友城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平均效应和分位点效应。研究发现:(1)国际友城活动主要通过以经贸、文化等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大会或国际友好城市市长论坛促进入境游客的增加,同时,也通过国家或相邻城市之间的空间溢出或示范效应促进入境旅游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亚辉  全华  尹玉芳  
国际友好城市(简称国际友城)活动是国与国之间一种重要的民间外交形式,亦是一种重要的国际旅游活动形式。本文首先分析了国际友城对入境游的作用机理,以及二者的时间耦合特征,其次利用1997—2014年中国38个主要客源国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回归"和"分位点回归",分别探讨了国际友城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平均效应和分位点效应。研究发现:(1)国际友城活动主要通过以经贸、文化等交流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大会或国际友好城市市长论坛促进入境游客的增加,同时,也通过国家或相邻城市之间的空间溢出或示范效应促进入境旅游流的增加。(2)中国国际友城的空间分布呈明显的"2311"集聚特征。(3)国际友城活动对中国入境游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平均来看,在其他变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国际友城累计数每增加1%,入境中国的外国游客将增加0.028%,这在实践中也是一个不小的效应。(4)国际友城活动对中国入境游的效应存在分位点差异,倒"U"型效应曲线特征明显。国际友城活动对中国入境游促进最大的是25%分位点(对应的国际友城数和入境外国游客数分别为6对和3.6万人次),其次沿着10%、50%、75%和90%分位点方向依次减弱,到达90%分位点处,促进作用变为负数。上述发现对中国在"十三五"期间的国际友城空间布局及入境旅游市场拓展方向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克军  
文章以经济学投入产出理论为依据,以定量分析法为主,提出了入境旅游市场贡献概念,为其构建了人口份额贡献、经济份额贡献和贡献指数3项关键指标,并就17个主要客源国近14年对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贡献指标进行了单项和交叉分析。研究发现:(1)亚洲客源国是我国入境旅游人口份额贡献的主要市场,我国入境旅游虽已步入摆脱对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4个传统客源大国过度依赖的初始阶段,但未来很长时期内他们的人口份额贡献主导地位不会改变,人口份额贡献呈现出国别过度集中特征。(2)经济份额高贡献国较少,来华外国游客在单位旅游时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克军  
文章以经济学投入产出理论为依据,以定量分析法为主,提出了入境旅游市场贡献概念,为其构建了人口份额贡献、经济份额贡献和贡献指数3项关键指标,并就17个主要客源国近14年对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贡献指标进行了单项和交叉分析。研究发现:(1)亚洲客源国是我国入境旅游人口份额贡献的主要市场,我国入境旅游虽已步入摆脱对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4个传统客源大国过度依赖的初始阶段,但未来很长时期内他们的人口份额贡献主导地位不会改变,人口份额贡献呈现出国别过度集中特征。(2)经济份额高贡献国较少,来华外国游客在单位旅游时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克军  
文章以经济学投入产出理论为依据,以定量分析法为主,提出了入境旅游市场贡献概念,为其构建了人口份额贡献、经济份额贡献和贡献指数3项关键指标,并就17个主要客源国近14年对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贡献指标进行了单项和交叉分析。研究发现:(1)亚洲客源国是我国入境旅游人口份额贡献的主要市场,我国入境旅游虽已步入摆脱对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4个传统客源大国过度依赖的初始阶段,但未来很长时期内他们的人口份额贡献主导地位不会改变,人口份额贡献呈现出国别过度集中特征。(2)经济份额高贡献国较少,来华外国游客在单位旅游时间(天)内的旅游花费高低和停留时间长短是影响其对我国入境旅游经济份额贡献高低的两项重要因素。(3)客源国对华入境旅游市场贡献指数在"十一五"规划期内得到明显改善,研究期内样本整体的市场贡献指数虽得到增长,但整体水平不高,市场贡献高指数国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俞彤  
本文运用地理集中指数、聚类分析和亲景度等模型对2008-2017年深圳入境旅游客源国市场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入境旅游客源国的空间分布比较合理,入境旅游业步入稳定发展的轨道;亲景度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入境旅游市场竞争力较强,深圳对美国的游客最具吸引力,对印度尼西亚、日本、意大利、新加坡、法国、英国、马来西亚、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游客具有较大吸引力。深圳应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发展机遇,提升国际旅游综合竞争力,将深圳发展成为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韩立宁  吴晋峰  任瑞萍  王奕祺  
拓展入境旅游外国市场规模、改变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二八"结构是中国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重要任务。运用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市场竞争态理论分析了1995—2010年间我国23个入境旅游客源国结构的变化过程、规律和趋势。研究表明:①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国结构不均衡且相对稳定。②12个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国规模位序呈现出3个组团。③1995—2010年间,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等明星市场演化为金牛市场的同时,幼童市场数量增加。提出了恢复日本、韩国、俄罗斯和美国等国家的明星市场地位和重点拓展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幼童市场以及改善中国入境旅游客源国结构、拓展中国入境旅游外国市场规模的对策性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磊  
旅游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研究目的旨在经验考察TLGH在中国的成立性以及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首先对国外相关研究文献与国内旅游发展特征事实进行了简单引述,并在此基础上,基于1999—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平衡数据,采用多种精细前沿性计量经济方法实证检验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过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这一研究结论在经过4种敏感性分析之后依然稳健;未考虑内生性之前,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存在被低估现象,且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鹂  郑青彦  罗明志  
电商业和会展业作为平台经济下的商务形态,两者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高新技术发展与新冠肺炎疫情催化下,会展业与电商业由相互竞争向相互融合、优势互补转变。为更好地了解电商业与会展业之间的作用关系,推动会展服务模式转型升级与双线融合商业形态创新发展,利用2012—2019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对全国层面和区域层面电商经济与会展规模之间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和稳健性检验。从全国层面看,会展规模对电商经济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电商经济对会展规模没有显著影响。从区域层面看,两者间的影响效应在我国中部、东部、西部三个地区存在区域异质性。其具体表现为,在西部地区电商经济对会展规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这种影响效应并不显著;在东部和西部地区会展规模对电商经济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东部地区这种影响效应更强,而在中部地区则呈现出显著的负向影响。后疫情时代,为更好地推动电商业与会展业融合发展,应重视会展业对电商业的带动作用,加大实体产业对虚拟经济的支撑力度;应运用新模式、新技术、新场景,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与实体虚拟协同创新;应采用区域差异化策略引导建立与区域发展特征相匹配的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翟辅东  熊绍华  
杨载田教授主编,王鹏先生任副主编的《旅游客源国概况》已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是继杨载田教授《中国旅游地理》之后的又一部新颖力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杨洋  陈艳  熊洛奕  罗明志  邱一崎  
入境旅游在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而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相对滞后,甚至影响到我国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旅游具有异地性特征,现有研究往往从文化距离、行政距离、地理距离或经济距离等单一距离开展研究。然而,多种距离同时影响游客决策,单一距离模型降低了距离因素的解释力,同时纳入模型又会造成共线性问题,导致现有研究结论间存在矛盾,阻碍理论发展与应用。Ghemawat提出的国家距离框架基于多种距离形成评价总体国家距离的综合国家距离,得到普遍认可。文章基于国家距离框架,整合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官方数据、双边地理距离数据库、世界经济论坛等相关数据,形成2006—2018年我国55个客源国入境旅游的平衡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综合国家距离对入境游客量的主效应、非线性影响,以及客源国互联网使用率的调节作用,得到如下结论:(1)综合国家距离是影响我国入境游客量的显著变量,距离对入境游的影响是文化距离、行政距离、地理距离和经济距离的复合效应;(2)综合国家距离与入境游客量之间呈正U形关系,综合国家距离可以是入境旅游的阻碍因素,也可以是促进因素,入境游客量随着综合国家距离增加而先减少后增加;(3)客源国互联网使用率没有弱化综合国家距离的影响,反而产生极化作用,极化了综合国家距离在拐点左侧的负影响和在拐点右侧的正影响。以上发现的主要价值为:(1)增进了对距离因素在国际旅游中作用的理解,提出影响入境游客量的综合国家距离变量;(2)识别出综合国家距离与入境游客量呈现正U形关系,证实综合国家距离是细分客源国市场的新变量;(3)揭示出客源国互联网使用率对综合国家距离产生的极化效应,突出了我国采用互联网传播目的地形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华  
自上世纪60年代起,由于世界经济的复苏,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立法的进步,欧洲和北美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显著增加,大众旅游兴起,出现大规模跨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磊  唐承财  
既有关于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经验研究,由于忽视了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性,从而会导致对旅游业影响经济增长效应的估计偏误。因此,本文在定量测度中国各省产业结构变迁基础上,将旅游业、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纳入到统一分析框架进行实证考察,以拓展旅游业导向型经济增长假说的研究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以泰尔指数反向度量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抑制作用,而产业结构高级化则对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并且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结构效应"要大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失衡效应";(2)中国旅游业对经济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磊  毛润泽  
本文运用以门槛回归为代表的非线性计量经济理论,借助拓展的门槛变量集,利用1999~2009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回归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关系显著存在基于门槛变量集的非线性门槛效应;当经济发展水平跨越最高门槛值时,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由于滞后性变得具有不确定性";STCs拥有较高经济增长率"假说在中国情境下得以验证;随着门槛变量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旅游发展并非总对经济增长产生实质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