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92)
2023(15305)
2022(13276)
2021(12386)
2020(10382)
2019(23921)
2018(23597)
2017(45747)
2016(24128)
2015(26978)
2014(26483)
2013(25907)
2012(23371)
2011(20390)
2010(20436)
2009(18435)
2008(17123)
2007(14378)
2006(12145)
2005(10068)
作者
(65699)
(54835)
(54002)
(51411)
(34720)
(26085)
(24628)
(21522)
(20729)
(19053)
(18639)
(18213)
(16832)
(16822)
(16811)
(16379)
(16318)
(16253)
(15539)
(15457)
(13313)
(13136)
(12996)
(12446)
(12125)
(12092)
(11834)
(11763)
(10787)
(10786)
学科
(92546)
经济(92442)
管理(73163)
(69751)
(58485)
企业(58485)
方法(47845)
数学(41712)
数学方法(41151)
(25680)
(25077)
中国(23489)
业经(21314)
(18646)
(17675)
地方(17359)
农业(16996)
(16991)
财务(16914)
财务管理(16841)
(16419)
贸易(16407)
企业财务(15990)
(15950)
技术(15798)
(15293)
理论(15291)
银行(15260)
环境(14778)
(14492)
机构
大学(328954)
学院(328071)
管理(138649)
(130518)
经济(127816)
理学(122226)
理学院(121041)
管理学(118909)
管理学院(118330)
研究(99522)
中国(75484)
(67972)
科学(61411)
(59890)
财经(49817)
业大(48936)
(48523)
中心(47630)
(46889)
(45730)
(45029)
研究所(42808)
北京(41242)
(41090)
师范(40724)
经济学(39375)
农业(37912)
财经大学(37857)
(37171)
(36696)
基金
项目(239573)
科学(190677)
基金(177118)
研究(175010)
(153571)
国家(152345)
科学基金(133681)
社会(112168)
社会科(106519)
社会科学(106492)
基金项目(94747)
(92530)
自然(88111)
自然科(86135)
自然科学(86117)
自然科学基金(84566)
教育(80628)
(77460)
资助(72391)
编号(71143)
成果(54957)
(53469)
重点(52685)
(50224)
(49376)
课题(46874)
创新(46856)
教育部(46694)
国家社会(46620)
科研(46383)
期刊
(128340)
经济(128340)
研究(91221)
中国(57247)
学报(49522)
管理(47558)
(46057)
科学(45589)
(42245)
大学(38702)
学学(36601)
教育(31828)
农业(29726)
技术(28571)
(26098)
金融(26098)
财经(23090)
业经(22410)
经济研究(21526)
(19687)
问题(16571)
图书(16554)
理论(16156)
科技(15612)
技术经济(15276)
实践(14998)
(14998)
(14882)
(14862)
财会(14812)
共检索到451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世辉  苏直  殷敬伟  
年报问询函在供应链上既可能发挥信号传递效应,也可能存在监管溢出效应。本文利用我国供应商企业前五名上市客户及其年报问询函的相关数据,实证检验了客户收到年报问询函对供应商审计收费的影响。结果发现,客户被问询这一负面冲击在供应链中主要表现出了监管溢出效应,即客户被问询会使供应商也面临更大的监管压力并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从而降低了外部审计师所感知的审计风险水平,最终导致供应商的审计收费显著下降。同时,年报问询函具体内容和回函特征也会对其监管溢出效应产生差异性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监管溢出效应在供应商为头部企业或国企(尤其是央企)、供应商所处外部治理环境越完善、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关系越紧密、客户重要性越高时更加明显。本文从供应链角度拓展了年报问询函监管溢出效果的研究,同时丰富了供应链关系对企业行为影响的研究。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胜楠  娄艺琳  王宇婷  
作为新兴一线监管方式,交易所问询函能否发挥证券交易所“风险预警”的职能要求?以2015—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审计风险视角出发,探究交易所年报问询函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收到年报问询函的公司有更高的审计收费。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和高媒体关注度削弱了问询函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表明“风险揭示效应”的存在;同时,收到年报问询函的公司有更大的概率进行财务重述、卷入诉讼案件和受到行政处罚,进而提高了审计收费,表明“风险传导效应”的存在。结论从审计视角肯定了交易所年报问询函的风险预警作用,对于推动证券市场监管模式创新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殷红  
一、引言证券交易所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方面承担着一线监管责任。交易所的监管方式多样,包括行政处罚性监管和非行政处罚性监管(陈运森等,2018a)。其中,非行政处罚性监管以出具问询函为代表。当交易所在审核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过程中发现其信息披露或交易行为未达到监管标准时主动发函问询,要求上市公司补充披露或做出解释,而非直接给予行政处罚,因此,被称作"非行政处罚性监管"。在当前我国证券交易所的监管模式由"事前审核"向"事中事后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琳  张敦力  夏鹏  
以我国深交所年报问询函及其公司回复函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年报监管函件披露前后的内部人减持规模及其披露产生的市场反应,研究发现,(1)年报问询函回复期的内部人减持规模显著高于控制期,内部人存在利用回复期的信息优势进行交易的择时行为;(2)年报问询函及其公司回复函披露后均出现了负面股价反应,披露前发生内部人减持的样本负面股价反应更大,表明此类函件揭示了敏感信息,内部人通过提前减持规避未来股价下跌的损失;(3)及时对年报问询函做出回复有助于向投资者澄清问题,不论年报问询函回复期是否发生内部人减持,未逾期回复样本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运森  邓祎璐  李哲  
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出具问询函正成为中国资本市场重要的监管手段,但这种非处罚性监管对于证券市场而言是否具有信息含量?市场是否认可其监管作用?市场反应的强度会受到哪些因素的显著影响?这些都是尚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财务报告问询函的研究发现,市场对问询函收函公告的反应显著为负,对回函公告的反应显著为正,财务报告问询函有信息含量且市场认可财务报告问询函的监管作用,而且上市公司特征以及财务报告问询函特征会进一步影响市场的反应强度。结论意味着问询函在信息披露监管方面发挥了作用,对证券市场监管的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姣  傅超  
本文以2014—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风险溢价补偿的视角考察上市公司并购商誉对异常审计收费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公司并购商誉与异常审计收费显著正相关。基于非处罚性监管视角,本文发现上述关系的作用机制为:商誉有关的年报问询函在公司商誉资产正向影响异常审计收费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上述结论在替换变量指标、考虑自选择偏差以及使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本文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异常审计收费较高时,商誉资产越多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越低,但上述效应在商誉相关年报问询函的影响下有所减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问询函监管的有效性。本文不仅丰富了公司并购商誉影响审计收费的研究,还从问询函监管视角深化了对两者之间作用机制的理解与认识,发现了问询函监管能进一步增强社会审计监督有效性的证据,为资本市场的会计风险监管提供了新的角度和依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如桢  
本文基于2015―2020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考察资本市场创新型监管交易所问询中“非研发类年报问询函”对企业研发操纵偏好的溢出影响。研究发现,相比未收函公司,收到非研发类年报问询函的公司研发操纵偏好显著下降。机制检验表明,非研发类年报问询函可以通过强化媒体监督,约束收函企业寻租行为,进而抑制企业研发操纵偏好。进一步地,非研发类年报问询的问询次数、问题数量以及企业回函天数越多时,上述治理效果越强;且对于分析师覆盖水平较低以及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非研发类年报问询的治理效应更明显。本文的研究不仅为交易所问询溢出效应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有效抑制企业研发操纵、助力产业政策有效实施提供了证据与启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海林  付文博  
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业务关系、资金关系和信息关联。企业被交易所问询会影响外界对它的风险判断和感知,进而可能影响下游客户管理层对本企业经营风险、发展稳定性和未来业绩的预期,引起客户管理层语调的变化。研究发现,交易所对上市公司的问询函监管能够通过供应链传导到下游客户,提高客户管理层语调的积极性。分析也发现,交易所对企业监管问询改善了下游客户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通过提升和优化客户信息环境影响了客户的管理层语调。而且这种影响还因客户企业的性质、客户在被问询企业的采购占比、客户管理层的自信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本研究证明了交易所一线监管的治理作用可以通过供应链向下游企业传导,具有治理溢出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晓溪  饶品贵  
本文研究年报问询函这一预防性监管制度能否推动公司去产能,并探究其作用机制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相比未被问询的公司,被问询的公司收函后产能过剩水平显著下降;该结果在媒体负面报道较多的公司、地方政府治理水平较高的地区中更为明显,表明年报问询函通过降低市场、政府与公司间的信息不对称,强化市场和政府的治理效应,进而有效促使公司去产能。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年报问询函主要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代理问题作用于去产能。经济后果方面,年报问询函会提升被问询公司的生产效率和经营业绩。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陶雄华  曹松威  
以2015—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发现交易所发放年报问询函显著降低了当年审计报告的激进性,提升了审计质量,且这种提升作用并不限于问询函中被"点名"的审计事务所;年报问询函分别通过信息效应和监督效应提升审计质量,但监督效应占主导。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柏  卢家锐  
强化交易所一线监管作用是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监管补短板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年报问询函,深入探究了交易所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否具有风险甄别能力。结果显示:首先,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程度越高,收到问询函的概率越高,而且在收到年报问询函的企业样本中,问询函的精确性和准确性也越高,这反映了问询函具有精准识别的功能;其次,对于非国有企业、深交所上市公司,以及媒体关注度较高、所处法制环境较好的企业,问询函对盈余管理的识别效果更加明显;最后,问询函同样能够甄别相对隐蔽的真实盈余管理,并通过影响企业未来的会计绩效而使真实价值回归。文章为中国现阶段监管方式创新性转型的实施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硕  张然  陈思  
以2015—2016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发出的年报问询函为样本,研究证券交易所年报问询函对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因素后,收到年报问询函的上市公司比没有收到年报问询函的上市公司支付了更高的审计费用。进一步对问询函的特征分析发现,企业收到年报问询函中所涵盖问题数量越多、问询次数越多,支付的审计费用也就越高。研究丰富了审计费用与外部监管的相关文献,不仅揭示了审计师在面对客户潜在风险变化时对审计费用的调整模式,同时也证明问询函对审计师的外部监督工作起到了早期的风险预警作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郭慧婷  王皓左  吕学振  
本文基于监管问询这一创新型监管方式,以2015-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监管问询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年报问询函降低了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进一步研究发现:年报问询函对现金持有水平的降低作用在审计质量较低、分析师关注较少的企业中更显著;年报问询函在降低企业持现水平的同时,提高了企业的现金持有价值。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监管问询和现金持有的相关文献,也为监管机构加大问询监管力度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撑与经验借鉴。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运森  邓祎璐  李哲  
从证监会的各类行政处罚性监管转向证券交易所的非行政处罚性监管是近年来监管改革的趋势,本文以交易所发放的财务报告问询函为研究对象,检验了非行政处罚性监管对审计质量的改进作用。结果发现,上市公司在收到问询函后的年份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提高,且不同问询函特征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当问询函需要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发表核查意见,涉及内部控制、风险和诉讼等内容以及问题数量越多或公司延期回函时,审计质量提高的程度更大;问询函对审计质量的改进作用还受到产权性质和政治关联的显著影响;此外,企业在收到问询函后事务所要求的审计费用提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如桢  
治理理念下的柔性监管是一种与命令控制色彩浓厚的传统监管相对应的新型监管,体现了治理理念中的权力中心多元、重协调与互动、重过程的基本特点。本文以2015~2018年A股主板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上市公司短期业绩角度探究了交易所问询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交易所问询后企业短期业绩显著下降;年报问询通过加剧企业融资约束和高管变更对企业经营产生负面影响;交易所问询对盈余质量更差、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以及管理层能力较弱的企业财务业绩负面影响更大。研究丰富了监管问询经济后果相关文献,对监管机构创新监管方式、缓解监管问询的处罚效应以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也具有增量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