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38)
- 2023(14096)
- 2022(12652)
- 2021(11880)
- 2020(10235)
- 2019(24038)
- 2018(23919)
- 2017(46983)
- 2016(25776)
- 2015(29392)
- 2014(29803)
- 2013(29771)
- 2012(27651)
- 2011(25012)
- 2010(24857)
- 2009(23121)
- 2008(22902)
- 2007(20579)
- 2006(17884)
- 2005(15874)
- 学科
- 济(103262)
- 经济(103149)
- 管理(71514)
- 业(69573)
- 企(56714)
- 企业(56714)
- 方法(51891)
- 数学(45520)
- 数学方法(45039)
- 农(28539)
- 财(25873)
- 中国(25590)
- 学(24522)
- 制(23618)
- 银(23015)
- 银行(22867)
- 行(21455)
- 业经(21449)
- 地方(20535)
- 农业(19205)
- 贸(18846)
- 贸易(18833)
- 易(18252)
- 融(17586)
- 金融(17583)
- 理论(16736)
- 务(16444)
- 财务(16372)
- 和(16332)
- 财务管理(16330)
- 机构
- 大学(373955)
- 学院(369824)
- 管理(146743)
- 济(145030)
- 经济(141702)
- 理学(126882)
- 理学院(125467)
- 研究(124970)
- 管理学(123211)
- 管理学院(122577)
- 中国(97286)
- 科学(80814)
- 京(80342)
- 农(70882)
- 财(65726)
- 所(64803)
- 业大(61041)
- 研究所(59455)
- 中心(57962)
- 农业(56384)
- 江(55125)
- 财经(53016)
- 北京(50693)
- 经(48024)
- 范(47823)
- 师范(47268)
- 州(44908)
- 院(44590)
- 经济学(42990)
- 财经大学(39495)
- 基金
- 项目(253194)
- 科学(196279)
- 基金(182404)
- 研究(179736)
- 家(160542)
- 国家(159224)
- 科学基金(134786)
- 社会(110002)
- 社会科(104045)
- 社会科学(104012)
- 省(99521)
- 基金项目(97548)
- 自然(90802)
- 自然科(88600)
- 自然科学(88571)
- 自然科学基金(86965)
- 划(84359)
- 教育(82514)
- 资助(76648)
- 编号(73914)
- 成果(59801)
- 重点(56785)
- 部(55579)
- 发(53463)
- 创(51770)
- 课题(50413)
- 科研(49445)
- 创新(48341)
- 计划(47769)
- 大学(46802)
- 期刊
- 济(154877)
- 经济(154877)
- 研究(108196)
- 中国(68680)
- 学报(65164)
- 农(63024)
- 科学(58033)
- 管理(50125)
- 财(49561)
- 大学(47802)
- 学学(45029)
- 农业(41830)
- 融(41427)
- 金融(41427)
- 教育(37590)
- 技术(31139)
- 财经(25473)
- 业经(25225)
- 经济研究(24469)
- 业(21843)
- 经(21534)
- 问题(20532)
- 图书(20141)
- 理论(19365)
- 技术经济(18623)
- 版(18444)
- 实践(17929)
- 践(17929)
- 科技(17804)
- 业大(16689)
共检索到540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群 梁工谦 王宇凡
随着商业银行竞争的日趋激烈,银行营销渠道在其经营发展中地位日益明显。由于不同渠道其服务范围和条件、成本和效益有明显的区别,同时,客户不同的行为偏好对于不同渠道的应用也存在差异,所以,商业银行客户偏好分析就成为银行渠道发展策略的首要任务和出发点。在介绍相关理论基础上,建立商业银行客户偏好分析的框架,提出了客户偏好分析指标体系,最终利用实际调研数据对客户偏好指标和银行渠道进行分析,得到偏好指标和渠道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国内商业银行如何利用客户偏好分析方法实施差异化策略提出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客户偏好 对应分析 渠道整合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滕广青 陈思 常志远 姜博 刘雅姝 赵汝南 张利彪
[目的 /意义]用户认知能够影响客观知识之间潜在的关联关系,研究Folksonomy模式中用户与标签之间的偏好关系有助于揭示认知与知识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模式规律,并为人文因素影响下的知识组织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基于标签与用户的隶属关系构建"标签-用户"2-模网络,采用多变量的对应分析方法,基于联合空间距离位置对用户与标签间的偏好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结论]研究表明,用户与标签的偏好关系与联合空间中的位置和2-模网络的中心度具有相关性,在偏好问题上不会有群体极化现象发生,群体决策的科学性得以保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郑军
本文以山东省某商业银行个人客户交易渠道的抽样数据为样本,运用现代统计学中的对应分析方法,从客户的年龄、学历和家庭收入出发,对商业银行不同年龄、学历和家庭收入客户的渠道偏好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研究找出了不同年龄、学历和家庭收入的客户与商业银行不同渠道之间所存在的对应关系,并根据这些对应关系,挖掘出不同年龄、学历和家庭收入客户对商业银行不同渠道的偏好。在此基础上,对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如何运用这些渠道偏好关系对客户进行分流以及实施差别化营销和服务提出了具体建议,以期能为商业银行营业网点的客户分流和差别化营销提供参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伟 李一军
随着国内银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零售银行业务的战略地位日益明显。但是,与国外优秀同业相比,国内商业银行在零售银行业务上差距还很大,这集中体现在客户偏好分析能力上。本文首先分析了零售银行客户偏好研究的内涵、目的与意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零售银行客户偏好分析的框架,提出了客户偏好指标体系。最后,对国内商业银行如何利用客户偏好分析方法实施差异化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零售银行 客户偏好 指标体系 差异化策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廖志梅
近年来,高净值人群作为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倍受私人银行的青睐。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展了对私人银行业务发展及客户群体的诸多研究。本文从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行为入手,总结出该类人群财富管理行为的一般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金融消费偏好和存在的原因。并基于行为特征对消费偏好产生的影响,提出私人银行客户接触和营销的策略。
关键词:
私人银行 高净值人群 行为特征 消费偏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白晨 甘利人
研究用户偏好,对争取拥有更多的忠诚用户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运用偏好理论分析信息用户偏好的形成过程和改变现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设计问卷进行用户偏好调研,对数据库偏好现状、偏好形成原因、偏好对忠诚的影响等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偏好改变理论提出了信息用户偏好控制的途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华民
单一国有产权结构、出资人监督缺位和委托代理问题共同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费用扩张偏好。实证结果表明,费用规模扩张侵蚀了出资人利润性收益空间,成为国有商业银行利润率指标偏低的解释因素。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变迁必然包含能够抑制费用偏好的制度工具创新。政府宏观经济目标的退出可以使出资人硬化利润约束,但在政府效用函数不可能全面退出国有商业银行的现实背景中,通过引进在位寡头之间的竞争可以为国有商业银行利润目标约束硬化提供外在制衡条件;同时,产权多元化改革基础上的银行治理结构完善则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下经营者费用偏好问题的彻底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轶 马赢 李旭彪
文章从经营者、股东、债权人视角出发,分析股东与经营者、大股东与小股东、债权人与股东的委托代理冲突,研究多重委托代理冲突下的银行治理机制以及对银行贷款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发现薪酬激励与银行贷款的风险偏好负相关;股权集中度与银行贷款的风险偏好正相关;银行中小存款者的比例与银行贷款行为的风险偏好没有相关性;银行的国家、国有法人持股比例与银行贷款的风险偏好正相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晓星 张旭
在中国金融改革进程中,从时变视角揭示中央银行的偏好行为及其隐含的货币政策信息对进一步优化货币政策调控模式具有关键作用。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损失函数用以刻画中央银行的偏好行为,通过构建两阶段贝叶斯联合估计方法,研究中央银行的实时时变偏好行为。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经济扩张和通货膨胀,中央银行更加厌恶经济收缩和通货紧缩,并且这种偏好的非对称性还呈现出显著的时变性;中央银行对实时产出缺口表现出"惯性"偏好特征,但对通货膨胀没有"惯性"反应。进一步对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中央银行的时变非对称性偏好行为受经济波动、货币政策周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及偏好替代效应的影响,并呈现出显著的区制转换特征。因此,中央银行偏好行为的实时时变分析对货币政策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锐 李超
本文利用大样本微观数据,运用泊松模型,对农户的借贷行为和偏好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农户显著地偏好年利率低、担保抵押少、决策时间短、满足程度高和期限灵活的贷款,而对出借者是否具有农业知识抱无所谓态度;农户不会因为倾向其他特征水平而承受高水平的年利率;农户对年利率水平的偏好不是对称的,农户显著地偏好年利率低的贷款,但高水平的年利率对农户的借款偏好并不具有统计上显著的影响。虽然户主的性别、户主受教育的最高年限对农户借款偏好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是,家庭纯收入、所经营的土地面积以及医疗卫生与教育总支出对农户借款偏好的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
关键词:
农户 借贷 行为 偏好 泊松模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崔敬东
银行日益丰富的服务渠道为客户获取金融服务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式。银行要想有效地利用这些渠道,不仅需要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同样需要深刻理解客户的渠道选择行为。本文从客户、产品、渠道以及银行等角度,分析了客户的渠道选择动机,从而为银行有效配置渠道资源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服务渠道 客户行为 渠道整合 因特网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帅青红 李成林 蒋佳霖
本文深度挖掘银行客户交易的多维度特征,实现客户细分。首先将生活场景和背景信息作为输入变量,交易账户结构、交易渠道和交易的星级贡献作为目标变量,采用决策树C5.0算法细分变量间的关系;其次引入金融资产结构数据,运用贝叶斯网络分析预测客户特征及金融资产配置倾向。结果表明:开立Ⅱ类账户的客户风险偏好弱且忠诚度高,客户的职业和收入与交易渠道偏好存在强关联,客户的年龄和收入来源与客户交易星级贡献存在强关联,客户交易行为的差异体现了金融资产配置偏好的动态性。本文引入交易账户结构、交易渠道、星级贡献三类视角丰富交易行为内涵,有助于商业银行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增强对客户金融需求的适应能力,为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袁心茹 金镇 钟倩茹 赵一飞 何旭凤 李丹娜
互联网技术的提高与范围的扩大,使得客户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越来越快速与便捷。在信息双向传播过程中,客户经过偏好形成机制,受环境信息影响,形成个人需求及行为偏好,在收集企业产品与服务等信息后,通过购买行为将部分偏好信息传给企业;企业依托CRM、ERP等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了解客户偏好,以产品、服务为主要的信息载体,结合多种信息传播渠道,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价值体验。在此过程中企业与客户通过直接与间接的信息交流相互影响,努力排除噪音的干扰,实现客户价值的提升。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高丽 王宏光
用户偏好变化分析是改善用户策略、提升个性化服务的重要指标。为满足用户需求,需要对用户偏好以及未来用户行为的发展作深入分析。基于此,文章提出分析图书馆用户偏好变化的多指标决策方法,构建影响用户偏好的满意度指标聚类集合,并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基于多指标决策框架和方法的分析结果,主要集中在评估用户偏好的潜在发展趋势,并帮助图书馆决策者追踪用户偏好的改变,以及根据这些偏好改进信息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