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15)
2023(11118)
2022(9139)
2021(8255)
2020(7143)
2019(15603)
2018(15386)
2017(29741)
2016(15872)
2015(17196)
2014(16532)
2013(16508)
2012(14839)
2011(12886)
2010(12694)
2009(12310)
2008(12528)
2007(11058)
2006(9949)
2005(9268)
作者
(45866)
(38314)
(38308)
(35934)
(24330)
(18449)
(17080)
(14762)
(14500)
(13687)
(13214)
(12705)
(12308)
(12033)
(11996)
(11628)
(11465)
(11288)
(11132)
(10881)
(9739)
(9364)
(9171)
(8905)
(8567)
(8563)
(8457)
(8405)
(7520)
(7458)
学科
(83875)
(76906)
企业(76906)
(67138)
经济(67047)
管理(66132)
(30117)
方法(29685)
业经(28353)
(25479)
(22248)
财务(22236)
财务管理(22220)
(22029)
数学(21836)
数学方法(21717)
企业财务(21165)
税收(20573)
(20402)
农业(19306)
技术(16718)
(14385)
中国(14318)
(13783)
(13485)
(13349)
(12439)
贸易(12434)
理论(12266)
企业经济(12150)
机构
学院(229341)
大学(223829)
管理(98167)
(98027)
经济(96593)
理学(84866)
理学院(84159)
管理学(83294)
管理学院(82883)
研究(68193)
中国(55733)
(51868)
(45556)
(45166)
科学(41042)
财经(40179)
(36598)
业大(36524)
农业(36039)
(34984)
(34084)
中心(31860)
研究所(30359)
财经大学(29505)
经济学(28856)
商学(28157)
商学院(27905)
北京(27392)
经济管理(27256)
(26968)
基金
项目(151670)
科学(121258)
基金(114212)
研究(107742)
(100539)
国家(99620)
科学基金(87580)
社会(72191)
社会科(68669)
社会科学(68650)
基金项目(61315)
(58929)
自然(57622)
自然科(56441)
自然科学(56423)
自然科学基金(55582)
(48353)
教育(46193)
资助(44910)
编号(43000)
(38344)
(35268)
重点(32858)
(32854)
成果(32780)
创新(32083)
(31471)
国家社会(31065)
(29922)
科研(29413)
期刊
(107251)
经济(107251)
研究(66078)
(44299)
(41623)
中国(39299)
管理(38073)
学报(36790)
科学(32333)
农业(28136)
大学(26895)
学学(25916)
业经(20174)
财经(19644)
(19009)
金融(19009)
技术(18892)
(17828)
经济研究(17426)
(17087)
(16808)
(15689)
财会(14012)
税务(13927)
问题(13921)
技术经济(13637)
会计(12205)
商业(11645)
现代(11364)
(11023)
共检索到340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姝  田马飞  李丹  杜亚光  
自愿披露客户信息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已有研究多是关注自愿披露影响因素,并未充分探讨自愿披露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本文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税收规避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客户信息披露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随着客户信息披露详细程度的增加,企业会显著降低自身税收规避,而且政府客户的存在亦能显著降低企业税收规避。进一步分析中发现,自愿性客户信息披露能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缓解融资约束和增加分析师跟踪数量来降低企业税收规避程度。本文的结论验证了客户信息这种特殊的自愿性披露内容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为鼓励企业自愿披露客户信息,完善信息环境,减少税收规避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成晓婧  
文章选取2010—2021年民营中小规模的上市企业,分析了企业避税强度对信息披露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盈余管理的中介效应和代理成本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避税程度越高的企业,企业信息披露数量越多,但信息披露质量越低,说明避税企业有意通过增加信息披露频次同时降低信息披露质量以掩饰税收规避行为。企业高管在实施税收规避的同时,往往增加盈余管理,而盈余管理会显著降低企业信息披露数量和信息披露质量。此外代理成本越低的企业,税收规避对企业信息披露数量的正效应越弱,税收规避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负效应越弱,由此表明减轻代理成本能抑制中小企业借助信息披露实施税收规避的行为,减少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曹越  易冰心  鲁昱  
银企关系具有缓解融资约束、降低监督成本和约束债务契约的功能,这对企业税收规避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07-2015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银企关系对企业税收规避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企关系越密切,企业税收规避程度越高。区分产权性质、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金融发展程度和税收征管强度的进一步检验发现,银企关系增加企业税收规避行为这一现象仅在产权性质为非国有、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低、金融发展水平低和税收征管强度弱的企业中存在。拓展性分析结果显示,银企关系引发的税收规避行为会降低企业价值。上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理强  陈爱华  陈菡  
本文探讨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企业的长短期税收规避行为,并同时采用所得税税收规避和当期税收现金支付比率衡量。研究表明,(1)披露企业的税收规避程度显著低于未披露企业;(2)国有披露企业的税收规避程度显著低于其他类型企业;(3)社会责任披露与税收规避的负向关系对于应规披露企业才显著,而对于自愿披露企业,负向关系存在但不显著。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杨  汤晓建  杜剑  
对2009~2012年1009家深交所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经验研究发现:单独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比较倾向于税收规避;相对于制造业企业,非制造业中小型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并不显著地促进税收规避;相对于东部,中、西部中小型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更显著地促进了税收规避。这表明,我国的法律、制度环境缺乏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有效监管,进而使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假借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名进行税收规避。因此,应进一步清理税收优惠政策,严惩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防止税收流失;同时,强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曹越  周瑞博  郭天枭  
企业文化是公司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对公司的内部治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中华老字号企业文化对公司税收规避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较于非中华老字号企业,中华老字号企业具有更低的税收规避程度,这表明中华老字号深受其独特企业文化的影响,具有更低的避税意愿。机制检验表明,中华老字号企业文化通过提升管理者社会道德意识及削弱管理者风险偏好两个机制影响公司税收规避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华老字号企业文化与公司税收规避行为之间的负向关系在高管内部晋升、媒体关注度较高、地区市场化程度以及公司内部治理水平较低的公司中更为明显。本文通过考察以企业文化为代表的非正式制度对公司税收规避行为所产生的影响,拓展了企业文化与税收规避等领域的研究。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李成  吴育辉  胡文骏  
本文通过构建基于董事会成员相似特征形成的内部联结指数,考察了独立董事治理机制对于企业税收规避激进程度的影响及其对于企业价值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董事会内部联结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税收规避程度,但是影响力度随着税收规避激进程度的提升而有所减弱。董事会内部联结对于企业避税活动的这种适度监管显著提升了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晓林  
本文选择2010-2015年我国深市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信息披露、税收筹划与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信息披露透明度对税收筹划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税收筹划与企业价值之间相助正相关,即积极进行税收筹划的企业,企业价值就越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增强了税收筹划与企业价值之间的正相关,即信息披露透明度能促使企业积极进行税收筹划,进而提升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晓林  
本文选择2010-2015年我国深市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信息披露、税收筹划与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信息披露透明度对税收筹划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税收筹划与企业价值之间相助正相关,即积极进行税收筹划的企业,企业价值就越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增强了税收筹划与企业价值之间的正相关,即信息披露透明度能促使企业积极进行税收筹划,进而提升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吕立伟  
公司治理结构是决定企业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公司治理结构是实现社会责任分担的微观基础。本文选取代表企业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两个范畴的若干指标作为代理变量,通过这些代理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国家股、法人股比重与其税收、保值等社会责任履行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公司违规行为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高管持股比重增加有利于公司履行法定社会责任,抑制违规等不良企业行为;公司董事会规模结构状况与其税收、保值和信息披露等社会责任履行有显著的关系,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人数及比重增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青原  陈世来  
本文采用固定效应回归研究方法,利用2002-2017年中国A股非金融类IPO企业为样本,研究IPO企业的避税问题。结果发现:相比IPO前,企业IPO后避税程度显著降低,且主要表现在非国有企业和创业板上市企业中。保荐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IPO前的避税行为,甚至使IPO前后的避税差异出现逆转。从避税路径看,IPO企业会动态调整避税策略,即在IPO前主要采用账税差异避税,在IPO后更多采用账税一致避税。从经济后果看,企业IPO前的避税行为有助于上市后获得较好的短期股票市场表现,但部分证据表明IPO前的避税行为会对企业长期会计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企业上市后业绩下滑。本文为理解企业IPO过程中的避税行为提供新视角,也为深化IPO监管和税收征管制度改革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蕾  田祥宇  柳晓倩  
基于我国防范化解实体企业金融化带来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选取2011—2021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碳排放信息披露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碳排放信息披露提升了实体企业金融化水平。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碳排放信息披露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提高代理成本加剧了企业金融化。管理层持股比例越高以及企业所处地区法治化水平越高,碳排放信息披露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正向影响越弱。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进行碳排放信息披露主要提高了长期金融资产的投资比例,表现为“投机获利”动机。异质性分析表明,碳排放信息披露加剧实体企业金融化在非高碳排放行业、自愿形式披露以及管理层短视行为较严重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因此,企业应当完善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的薪酬激励机制,政府应当进一步加强环境规制相关的法治化建设,引导企业管理层坚定绿色发展信念,立足长远,聚焦主业经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光华  卓瑶瑶  张艺萌  张佳怡  
文章基于我国2016—2019年A股制造业公司的数据,分析ESG信息披露情况与企业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良好的ESG信息披露情况能够显著提高其在资本市场中的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ESG信息披露对企业价值的提升作用受到了产权性质、政策环境以及区域发展特征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良好的ESG信息披露情况被认为可以带来更高的股票回报,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企业价值创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旋  王雄元  
以我国2007-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客户信息披露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随着客户明细信息和具体名称披露程度的提高,企业股价崩盘风险显著下降。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企业信息透明度较高、公司治理较差的情况下,客户信息披露与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显著。本研究不仅丰富了股价崩盘风险相关文献,还为近年来证监会加强客户等非财务信息披露的制度效果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温桂荣   周温馨   黄家伟  
在中国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背景下,企业能否通过提升ESG表现抑制企业税收规避,对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08—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考察了ESG表现对企业税收规避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ESG表现与税收规避呈负相关关系。路径机制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良好的ESG表现会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抑制税收规避。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ESG表现对税收规避的抑制效应在非重污染行业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低的样本中更为显著,并且外部监管会弱化主回归的抑制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