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33)
2023(2577)
2022(2159)
2021(2038)
2020(1704)
2019(3701)
2018(3585)
2017(6512)
2016(3346)
2015(3847)
2014(3746)
2013(3288)
2012(3127)
2011(2586)
2010(2748)
2009(2533)
2008(2556)
2007(2479)
2006(2150)
2005(1823)
作者
(9213)
(7639)
(7598)
(7055)
(5027)
(3697)
(3423)
(3027)
(2866)
(2698)
(2686)
(2684)
(2526)
(2507)
(2381)
(2255)
(2224)
(2205)
(2182)
(2066)
(1905)
(1872)
(1853)
(1795)
(1770)
(1706)
(1685)
(1610)
(1540)
(1506)
学科
(10679)
经济(10654)
(7424)
(6863)
企业(6863)
管理(5611)
中国(4730)
教育(4126)
(4062)
文化(3736)
方法(3706)
业经(3501)
(3429)
理论(3396)
(3090)
产业(2619)
农业(2507)
(2263)
关系(2234)
(2226)
市场(2182)
政治(2164)
(2125)
贸易(2124)
(2071)
地方(2026)
(2012)
思想(1974)
(1911)
金融(1910)
机构
大学(46575)
学院(45726)
研究(17185)
(16518)
经济(16146)
管理(14464)
理学(12140)
理学院(11916)
管理学(11695)
中国(11644)
管理学院(11589)
科学(10517)
(10183)
(8722)
(8510)
师范(8428)
研究所(7957)
(7855)
(7488)
中心(7332)
(7180)
师范大学(6833)
北京(6558)
财经(6264)
业大(6115)
(6009)
农业(5805)
(5713)
(5659)
经济学(5460)
基金
项目(30286)
研究(23513)
科学(23461)
基金(21172)
(19537)
国家(18836)
社会(15423)
科学基金(14994)
社会科(14297)
社会科学(14288)
(11761)
教育(10722)
基金项目(10680)
(10060)
编号(9680)
成果(9044)
自然(8553)
自然科(8340)
自然科学(8335)
资助(8189)
自然科学基金(8186)
重点(7027)
课题(6928)
(6719)
(6522)
(6367)
(6315)
国家社会(6206)
项目编号(6077)
(6064)
期刊
(21850)
经济(21850)
研究(15168)
中国(10905)
学报(9278)
教育(9264)
科学(8023)
(7499)
大学(7283)
学学(6700)
管理(6486)
(6190)
农业(5184)
财经(3672)
图书(3402)
(3324)
(3295)
经济研究(3211)
业经(3202)
(3163)
技术(2990)
世界(2979)
社会(2872)
书馆(2808)
图书馆(2808)
(2781)
论坛(2781)
(2726)
金融(2726)
问题(2683)
共检索到73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小华  
以女性的婚育生活为视角,分析客家传统社会的婚育观念和习俗文化,认为男权意识主宰导致客家女性的悲情,由此提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客家女性应走向自觉自立,客家女性的研究亦应立于女性主义的高度。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菊芬  
客家山歌中对女性的描绘和对女性的讴歌,展现了客家女性独特的家庭和社会角色以及客家族群独特的女性文化特点。这些山歌也教化着后人,加深了客家人族群对这种文化的认同,推动了它的发展。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熊国磉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素质,是指我国历史形成的生存条件和观念形态的文化在民众心理中的内化和沉淀,是由我国传统文化背景所塑造、陶冶而成的人生基本态度、情感方式等方面所组成的有机的心理总体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梁步青  肖大威  陶金  冀晶娟  卓晓岚  黄翼  
以赣州客家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与地图分析,确定村落位置,结合历史文献与历史地图,提取村落建设年代信息,研判村落传统属性;借助GIS地理信息系统,构建了"赣州客家传统村落地理信息时空数据库"。采用最邻近指数法、核密度分析法、叠置分析法等方法,从空间和时间两大维度对赣州客家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历史演化过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空间分布上,山体与耕地是影响村落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为了留出耕地,村落多顺应山体呈线性展开,相对水体而言,与山体依附关系更强;在时间演进上,村落在宋、元、明、清四个历史时期均表现出显著的集聚分布状态,但集聚中心持续转移扩散,在此过程中,经济技术发展以及政治军事格局对村落的历史空间演进产生了重大深远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董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的研究中,学术界或盛赞其自主的婚恋观念,或肯定其对女性才情的重视。但是,倘若用社会性别理论去解读这些小说,就会发现,这些男性作者笔下的女性有关爱情婚姻的诸多观念,仍是出于“菲勒斯中心”的男性理念。于是,在男性话语统摄之下,女性成为一个没有主体的“他者”,一个“失语”的存在。小说作者们虽然在特定的时代文化氛围中极力显扬、夸饰女性“才情”,由于缺少新的思想资源作为支持体系,其理想女性观仍然未能脱出男性中心的价值关怀,充其量只不过是男性作者怀才不遇之情的一种外化,显示了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莹  王玉顺  肖大威  张圻彬  
以客家传统村落为研究主体,梅州地区为研究范围,构建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分布数据库。借助GIS的空间分析方法,以唐代及以前、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为时间节点,分析了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演变格局与特征,探讨了其内的影响机制与演变规律。研究发现:1梅州客家传统村落在各时期的空间分布格局均呈明显的集聚模式;2同时存在"轴向延伸、圈层扩展,依地形带状延伸,沿梅江溯江而上"的分布演变特征;3究其影响机制主要体现在梅州自然地理环境和客家自组织社会特性两个方面,并存在由地域性、需求性到选择性、认同性转变的自发到自觉的时空择址分布规律。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建新  钟庆禄  
通过梳理赣南地区客家传统服饰原材料苎麻、葛、棉、蚕桑、蓝靛的生产、销售等历史情况,发现客家传统服饰的制作原材料以苎麻、葛、棉为主料,以丝绸为辅料,染料则以蓝靛为主。明清时期,苎麻、葛、蓝靛在赣南种植规模大,而棉、丝绸仅少量生产,大多是从外地买入。夏布和蓝靛交易非常活跃,对赣南客家传统服饰乃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影响重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人炳   王俊  
以往有关中国婚育文化变迁的研究,对不同类型婚育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深层次社会经济背景讨论不足。通过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考察,研究发现,在传统中国社会,人们的婚育行为受到家族主义价值观的深刻影响,以“传宗接代”“早生多生”“多子多福”为核心思想的家族主义婚育文化居于主导地位。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物质主义价值观在当下中国社会蔓延,物质主义逐渐取代家族主义,成为婚育文化的新的主导力量。物质主义婚育文化本质上是低生育文化,它通过一系列中介因素作用于个体的婚育观念和婚育行为,导致民众“不想生”“不敢生”“不能生”。适度提高生育水平,需要弱化物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形塑一个既有个人自主性又有社群向心力的健康社会。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甘永涛  
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法国,传统女性主义教育持两种妇女观,一是“父权制”妇女观,二是“父权制”批判妇女观。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两种态度:一是激进女性主义的态度。二是当代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态度。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有明显的先进性,但仍旧没有走出两性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对于传统女性主义教育的批判性重建,还必须从后现代文明中的精神内核和价值观念需求借鉴。只分析性地找出传统、现代、后现代三种女性主义教育类型地一般特征与具体表现还是不够地,女性主义教育学更重要的使命,是要整合这三种教育资源,女性主义教育建构尚需要实现传统、现代、后现代三重视野的“视界融合”。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月茹  陈英敏  
女性主义教材观主张改革现存的课程,消除隐藏在课程尤其是教材中的性别歧视,甚至提供女性自己的知识,为先进的性别文化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为教科书编制者提示了有关性别歧视问题多向度、纵深化思考的方向。但其也存在着过分强调性别平等,鼓吹女性认知优越论,课程内容改革定位发生偏差等缺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灿雷  高超  王永进  
对外开放与出口高速增长,在推动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的社会.结构,重塑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样貌和轨迹。本文利用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差异,刻画出中国出口增长对不同地区劳动市场需求的差异性影响,进而实证考察了出口增长通过国内劳动市场对女性结婚和生育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出口增长显著提高了20~39岁适婚女性群体的单身比例,降低了这一女性群体中选择生育的比例;并且,出口增长对女性推迟结婚和生育的影响,与对女性就业的影响密切相关。本文从社会性别角色和人口转型的视角,为中国_对外开放和出口增长的深层社会影响提供了一个新的考察,也在经.济开放的情境下检验了经典婚姻家庭经济学的理论逻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姚宗桥  
我国傣族人口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有傣族人口102.5万,云南省有101.43万,占98.9%,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傣族是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云南省的傣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滇南和滇西南靠近边境的弧形地带,以西双版纳自治州和德宏自治州为最多,属于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类型。典型的傣族人口的大多数多居住在水土条件较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于淑清,宋健,林袆,齐明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细雄  李万利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传统文化到底具有怎样的时代价值和功能?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从非正式制度视角考察了儒家传统文化对当代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效应及机理。结果表明,儒家文化对企业创新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即企业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程度越强,其专利产出水平显著越高。进一步检验揭示,儒家文化主要通过缓解企业代理冲突、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和降低专利侵权风险等三条渠道影响企业创新。我们还发现,非正式制度的儒家文化和正式制度的法律环境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存在相互替代功能。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全员辐射效应有利于激发全体员工创新热情,进而提升技术创新成果的实际转化效率,增强专利技术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边际贡献。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揭示了儒家思想促进创新的内在逻辑,纠正了部分学者对儒家文化价值的消极认知偏见,同时丰富了"文化与企业决策"国际前沿文献,贡献了东方文化情境的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