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47)
- 2023(6295)
- 2022(5270)
- 2021(4722)
- 2020(4148)
- 2019(9142)
- 2018(9023)
- 2017(17140)
- 2016(9348)
- 2015(10339)
- 2014(10453)
- 2013(10045)
- 2012(9180)
- 2011(8012)
- 2010(8603)
- 2009(8572)
- 2008(8270)
- 2007(7439)
- 2006(6483)
- 2005(6260)
- 学科
- 管理(33062)
- 济(32081)
- 经济(32009)
- 业(31172)
- 企(25921)
- 企业(25921)
- 制(14478)
- 方法(14362)
- 财(14262)
- 审计(12211)
- 中国(11970)
- 数学(11886)
- 数学方法(11751)
- 险(11061)
- 保险(10970)
- 银(9745)
- 银行(9738)
- 行(9198)
- 务(9127)
- 财务(9105)
- 财务管理(9036)
- 体(8861)
- 企业财务(8618)
- 融(8584)
- 金融(8582)
- 业经(8107)
- 体制(7805)
- 农(7730)
- 度(7003)
- 制度(6972)
- 机构
- 大学(130523)
- 学院(129281)
- 济(54676)
- 经济(53456)
- 管理(50899)
- 理学(42784)
- 理学院(42367)
- 管理学(41800)
- 管理学院(41545)
- 研究(39868)
- 中国(36836)
- 财(33836)
- 京(27692)
- 财经(25552)
- 经(23109)
- 科学(21248)
- 江(20778)
- 中心(19403)
- 所(19337)
- 财经大学(19173)
- 经济学(17408)
- 北京(16917)
- 农(16669)
- 研究所(16469)
- 州(15929)
- 经济学院(15586)
- 业大(15504)
- 院(14804)
- 商学(14651)
- 商学院(14528)
- 基金
- 项目(82283)
- 科学(65778)
- 基金(61986)
- 研究(61227)
- 家(52905)
- 国家(52493)
- 科学基金(46146)
- 社会(41179)
- 社会科(39078)
- 社会科学(39067)
- 基金项目(32424)
- 省(30928)
- 自然(29142)
- 自然科(28412)
- 自然科学(28405)
- 教育(28033)
- 自然科学基金(27915)
- 划(25844)
- 资助(25396)
- 编号(23987)
- 制(22145)
- 成果(20480)
- 部(19256)
- 重点(18505)
- 国家社会(17460)
- 教育部(17230)
- 创(17146)
- 性(17144)
- 课题(16934)
- 人文(16685)
共检索到208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正林
审计风险是审计理论和实务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但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却不十分清晰。文章通过对独立审计风险产生过程的分析,指出审计风险与审计师风险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前者是审计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技术性风险,后者则是由于审计结论与事实的背离而导致审计师受损。审计风险只有在一定的制度条件下才会导致审计师风险的发生,据此提出制度风险的概念,并指出制度风险影响着审计师风险的大小,从而影响着审计师的行为,进而影响到审计质量,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引导审计师提高审计质量。我国审计质量不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识别制度和处罚制度的共同失灵。治理我国审计市场,应调动各方参与监管的积极性,整合监管力量,提高监管效率...
关键词:
审计风险 审计师风险 制度风险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楷唐 谢童 刘严璇
审计服务作为一项产品,从成本效益的原则出发,不仅要关注审计质量,还要关注审计过程中投入的成本,即审计效率。本文运用我国独到的审计工时数据,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从有限责任制转为特殊普通合伙制为背景,对事务所转制所带来的审计师风险责任增加对审计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发现,审计师风险责任的增加并未显著提高审计质量,但导致审计工时投入显著增加,即审计师风险责任的增加实际上降低了审计效率。进一步分析发现,随着审计师风险责任的增加,审计收费也显著提高,这表明审计师通过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对风险责任增加导致的预期损失进行了补偿。该结论从审计效率的视角拓展了已有关于审计师风险责任与审计质量的研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爱群 张宁 蔚泓翔
上市公司高管变更会显著增加公司审计费用,并且相比于高管正常变更,强制变更对审计费用的正向影响更大。同时,当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较高时,高管变更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不显著;当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较低时,高管变更对审计费用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公司产品市场势力较高时,高管变更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不显著;当公司产品市场势力较低时,高管变更会显著增加审计费用。我国第三方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能够有效识别高管变更带来的潜在风险,并根据公司内部控制质量与产品市场势力因素,对审计工作投入与风险溢价加以调整来应对审计风险,最终反映在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变化上。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史元 朱晓琳 杨皓
本文以我国2014—2017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实证检验了媒体负面报道、审计师风险感知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师风险感知对审计质量产生正向影响,即审计师感知的风险越大,审计服务的质量越高;媒体负面报道的增多对审计质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即媒体负面报道有利于市场监督以及公司的治理。进一步研究显示,不同媒体报道的情形下,审计师风险感知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存在差异,这是审计师自身掌握的风险信息与外部环境的风险感知信息的共同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芳 沈彦杰
审计师在采取风险应对策略时如何考虑产品市场竞争的影响,是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2009~2016年上市公司样本,研究了产品市场竞争影响审计师风险应对的效果和具体路径,实证检验发现:审计师针对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的公司采取更多的风险应对策略,并且盈余管理在产品市场竞争影响审计师风险应对的路径中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研究表明,审计师在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时,既关注产品市场竞争所包含的经营风险,也考虑产品市场竞争引起的公司盈余管理所带来的重大错报风险。进一步研究表明,产品市场竞争对审计师风险应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这从审计师风险应对角度验证了产品市场竞争增加代理成本的假说,丰富了产品市场竞争与审计风险领域的文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郑军 林钟高 彭琳
本文以20062012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公司大客户依赖性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对大客户的依赖性显著提高了审计师发表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相对于发表标准审计意见而言,审计师在发表非标审计意见的同时也收取了更高的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本地审计师相比,异地审计师的上述倾向表现得更为明显。
关键词:
大客户依赖 风险决策 审计意见 审计收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 万洁超
以2007~2012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投资者保护、盈余管理方式与审计师风险感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审计师不仅会关注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而且会关注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并对盈余管理产生的风险做出积极的策略反应;投资者保护水平会对盈余管理方式及审计师风险感知产生重要影响,投资者保护水平越高,审计师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感知就越敏感。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王爱国 刘洋 陈家贤
根据代理理论、管家理论和社会情感财富理论,对家族企业中家族化管理这一非正式治理机制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并运用2013—2017年A股上市家族企业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家族化管理可以影响审计师风险决策行为,具体表现为审计费用和非标准审计意见出具概率均显著降低,且家族企业高管与实际控制人亲缘关系越近,审计费用和非标准审计意见出具概率会越低。第一类代理成本在家族化管理和家族成员之间的亲缘关系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家族化管理对审计费用和非标准审计意见出具概率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来看,家族化管理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在企业衰退期并不显著。对家族企业的审计风险特点的分析,有助于家族企业治理制度的选择以及审计师对家族企业治理风险的应对。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粟立钟 赵元煦 范文昕
完善中小投资者保护机制已成为我国学术界和政府监管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建立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ISC)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形成的有益探索和创新。基于2015—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ISC网上行权对外部审计师风险应对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被ISC网上行权后,外部审计师的审计收费更多,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出具概率更高。机制检验表明,ISC网上行权通过影响被行权企业的监管风险和诉讼风险引致外部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的变化。进一步研究发现,ISC网上行权提高了相关企业外部审计师变更的概率,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信息披露质量和盈余质量。异质性分析显示,ISC网上行权对外部审计师风险应对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投资者关注度较高的企业中更明显。因此,政府应在立法层面上赋予ISC更多便利,以加强资本市场监管,推动上市公司治理现代化,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瑛玫 焦婉茹 杨忠海
在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影响企业业绩,也给审计师带来风险和挑战。本文以2007~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审计师的审计投入越多,收取的审计费用越高,但审计师越不倾向于发表非标审计意见。进一步研究验证了被审计单位的代理成本和经营风险在审计费用和审计意见决策中起到的传导作用;审计环境、主体和客体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中存在差异化影响;审计师应对数字化转型也可能采用风险规避决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郑军 林钟高 彭琳
本文以2006~2012年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公司大客户依赖性对审计师风险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对大客户的依赖性显著提高了审计师发表非标审计意见的概率,相对于发表标准审计意见而言,审计师在发表非标审计意见的同时也收取了更高的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本地审计师相比,异地审计师的上述倾向表现得更为明显。
关键词:
大客户依赖 风险决策 审计意见 审计收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郝莉莉
以2009~2013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对审计师风险感知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审计师既能感知到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带来的风险,同时还能感知到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并会从审计意见类型和审计费用两个方面采取风险应对措施。相较于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师对盈余管理行为的风险感知更敏感。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粟立钟 张润达 鲁睿
股权激励在2016年以来的深化国企改革和完善人才发展等政策文件中多次出现,与此同时,股权激励模式逐渐由股票期权主导向限制性股票主导转变。本文以2010~2017年A股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外部审计师风险应对视角,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对于实施了股权激励的公司,外部审计师降低了审计投入和审计收费、出具了更多的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股价下跌幅度对股权激励与外部审计师风险应对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的中介机制检验表明,股权激励对外部审计师风险应对的影响,是由于股权激励降低了外部审计师感受到的业务风险和审计风险。这些结论对A股公司、投资者、外部审计师和监管层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外部审计师 审计风险 业务风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杰
审计师在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时是否会考虑上市公司并购商誉减值风险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以2008—2018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并购商誉减值与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对于存在并购商誉减值行为的公司,审计师会增加审计工作时长、收取更多审计费用且出具更多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以应对潜在的审计失败风险。机制检验中发现,上市公司计提并购商誉减值准备以后,公司业绩波动性显著增加,盈余质量显著降低,信息披露违规动机显著增强,使得审计师面临的审计工作复杂度和审计失败风险提高,进而导致上述风险应对行为发生。进一步分析发现,相比非国有企业,审计师针对国有企业并购商誉减值的风险应对行为会被显著弱化;相比国内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针对企业并购商誉减值的风险应对行为也会被显著弱化。本文研究表明并购商誉减值是审计师面临的重大审计风险事项,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强化审计师风险导向审计意识、完善审计师风险应对措施以及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李信
本文采用审计费用和审计投入来衡量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效应,基于契约理论构建了一个动态博弈模型。假设:博弈双方都是“理性经济人”,企业管理层进行高盈余管理不被发现的效用为b;企业管理层进行高盈余管理被发现后受到的处罚为c;企业管理层进行低盈余管理的效用为q;审计师行使职责的报酬或激励为w,如审计收费等,低盈余管理时,w=0;外部审计成本m;企业管理层进行高盈余管理且审计未发现的效用为d,若企业管理层进行低盈余管理,审计未发现效用为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