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10.1.17.79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83)
2023(19699)
2022(16817)
2021(15623)
2020(13219)
2019(30285)
2018(29358)
2017(55877)
2016(30101)
2015(33683)
2014(33110)
2013(32758)
2012(29946)
2011(26695)
2010(26643)
2009(24683)
2008(23751)
2007(20450)
2006(17508)
2005(15483)
作者
(86994)
(72090)
(71436)
(68101)
(45897)
(34380)
(32622)
(28391)
(27461)
(25501)
(24538)
(24460)
(22658)
(22610)
(22437)
(22170)
(21493)
(21488)
(20711)
(20607)
(17822)
(17647)
(17472)
(16338)
(16166)
(16047)
(15840)
(15708)
(14426)
(14100)
学科
(117045)
经济(116919)
管理(84688)
(81757)
(65971)
企业(65971)
方法(58553)
数学(51651)
数学方法(51069)
中国(35163)
(31490)
(30014)
(26857)
(26729)
银行(26581)
业经(25604)
(25040)
(24445)
贸易(24426)
(24150)
(23707)
(21494)
金融(21492)
地方(20917)
(20575)
财务(20498)
财务管理(20428)
农业(20220)
企业财务(19367)
技术(18343)
机构
大学(421804)
学院(417704)
(170601)
经济(167223)
管理(166411)
理学(144626)
理学院(143077)
管理学(140514)
管理学院(139782)
研究(139401)
中国(113902)
(89996)
科学(86306)
(79187)
(72138)
(69211)
中心(65255)
业大(64862)
财经(64576)
研究所(63349)
(59114)
(59067)
农业(57233)
北京(56289)
经济学(52721)
(51282)
(50668)
师范(50667)
财经大学(48627)
(48266)
基金
项目(293653)
科学(230549)
基金(215895)
研究(208188)
(190649)
国家(189153)
科学基金(162179)
社会(133325)
社会科(126626)
社会科学(126592)
基金项目(113874)
(111793)
自然(107398)
自然科(104958)
自然科学(104927)
自然科学基金(103058)
(95381)
教育(95232)
资助(89935)
编号(82574)
重点(65873)
成果(65218)
(65003)
(61180)
(60821)
科研(57256)
创新(56905)
国家社会(56138)
课题(56009)
教育部(55746)
期刊
(171934)
经济(171934)
研究(123696)
中国(79804)
学报(70803)
(63284)
科学(62800)
(60098)
管理(58064)
大学(53490)
学学(50765)
(48518)
金融(48518)
农业(42405)
教育(38200)
技术(33799)
财经(31075)
经济研究(29847)
业经(27224)
(26498)
(22970)
问题(22244)
理论(20178)
(20041)
统计(19885)
科技(19862)
(19551)
图书(19378)
技术经济(19310)
实践(18295)
共检索到60875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蒲丹琳  鄢翥  肖小丹  
以中国68家非上市银行和16家上市银行2007-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检验注册会计师审计在抑制商业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风险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探究高质量的审计对商业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风险的具体影响。研究表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更高,更能有效抑制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股权集中度较高和处于法律保护水平较低地区的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风险更大,高质量的审计对其风险的抑制效果更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建辉  
本文基于2008~2017年我国30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资金运用方的视角探究了影子银行业务发展对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考察期内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始终高于利润效率,商业银行为成本控制所做的工作比利润创造更加有效;从全样本回归结果看,银行发展影子银行业务对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提高都有促进作用,凭借对杠杆的灵活运用,同业资产等影子银行业务的扩张促使商业银行以较低成本创造了较高收益;从分类型回归结果看,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显著促进了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提高,但对城市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几乎无显著影响。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对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利润效率的改进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对比影子银行业务对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的差异,发现影子银行业务参与度更高的大型商业银行,其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对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正向作用也更为明显。
[期刊] 预测  [作者] 隋聪  纪兴宇  迟国泰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传统的资产和负债类业务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实现利润增长,商业银行发展传统业务与非传统业务相结合的业务多元化模式非常重要。本文定义了两个层面的业务多元化,并研究了业务多元化对净利差的影响。通过引入变量非利息收入占比反映非传统业务的发展程度,揭示非传统业务对传统业务净利差的影响。通过引入变量交易及金融衍生品收入占比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反映不同种类的非传统业务多元化对净利差的影响。本文采用2003~2010年80家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净利差)与非传统业务(非利息收入)间存在交叉销售的现象。与交易及金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郭桂霞  于丽洁  
本文以2013~2017年中国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检验了发行或有资本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发行或有资本能够显著降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从整体上来看,或有资本的发行规模对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没有显著影响,但将银行杠杆率的影响纳入考虑后发现,高杠杆银行增加或有资本发行规模时具有显著的风险抑制效应,而低杠杆银行则相反。因此,应对不同杠杆率的银行发行或有资本的规模进行分类指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金荣  
目前,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在业务模式的战略转型方面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是,作为一个战略管理层面的问题,无论是各主要商业银行的实践还是学术机构的理论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多从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或业务创新的角度去谈,或零散地见于各商业银行的战略规划或具体工作安排中,甚至对经常运用的商业银行业务模式这一概念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理论的滞后已经对当前商业银行业务模式战略转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易志强  
金融危机反映了银行在面对资金压力时持有的流动性资产不足,同时也凸显了银行流动性监管的重要性。为了建立既能够确保金融体系稳定,又能够兼顾银行盈利能力最大化目标的监管标准,有必要对银行流动性资产对业绩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利用2003~2010年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数据,检验了流动性资产对于银行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性资产和银行业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而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尹志超  吴雨  林富美  
本文基于中国2000~2010年123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市场化进程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本文发现,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会增大商业银行风险。本文研究了市场化对商业银行风险构成因素的影响,发现市场化提高了银行资产收益率水平,降低了资产收益率的波动,但也使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在对资本充足率的进一步研究中,本文发现资本充足率降低的原因是市场化过程中银行风险资产增加。本文还发现金融业市场化会降低资本充足率,同样是由于风险资产的增加,但对银行风险没有显著影响。此外,本文还发现存贷比和手续费收入占比的提高都会使银行风险加大,作用途径是降低资本充足率和增大业绩波动。而市场化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赫国胜  郑雪  
本文以2009—2018年19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运用波动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及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了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投资银行收入无明显周期性趋势,波动性明显高于利息净收入,经营投资银行业务会加剧银行业收入的不确定性,但由于收入占比较小,投资银行业务并非造成我国银行业收入波动的主要因素。多数银行的投资银行收入与利息净收入表现为正相关性,银行难以通过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实现风险分散目的。投资银行业务对银行风险影响的回归结果较为显著,随着投资银行收入在银行收入结构中的权重越来越大,银行多元化收入程度随之加深,银行风险也随之下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隆炯  
近年来,外资银行在网点建设、经营规模等方面的变化证明中国银行业的开放程度已经越来越高。基于工行、中行和建行1999~200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回归表明,中国银行业的对外开放目前对中资银行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影响还不是很大,相关部门与商业银行应完善对策,争取在未来的竞争与合作中保持优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宪  李杜若  
采用2011-2014年国内77家商业银行数据,从盈利性假说和流动性假说两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动因为改善盈利性。在观测期间,经营效益较差的银行和流动性较好的银行都进行了更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此外,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更高的银行也进行了更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规模与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也存在较密切的联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小宪  李杜若  
采用2011-2014年国内77家商业银行数据,从盈利性假说和流动性假说两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动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主要动因为改善盈利性。在观测期间,经营效益较差的银行和流动性较好的银行都进行了更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此外,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更高的银行也进行了更多的信贷资产证券化。银行规模与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也存在较密切的联系。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王春丽  
本文从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抑制金融风险的内在逻辑出发,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采用159家商业银行的动态非平衡面板数据,对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抑制金融风险的效果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宏观审慎评估体系的实施,对银行信贷增速和风险资产比率均有滞后一期或二期的负向作用,其中主要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发挥作用的显著性水平并不完全明显,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并没有充分发挥抑制金融风险的作用。因此,未来在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建设方面,一要引入多种量化指标,强化对关键因素的风险评估;二要改进和完善MPA指标的设置细则,使其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金融环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黄刚  林盈吟  李文筑  
金融创新可以提高银行经营绩效,稳定有序的金融体系有利于持续发展。然而,金融创新的本质会导致汇率和通货膨胀率的高度波动,降低金融稳定性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探究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性对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文章采用119家中国商业银行2010—2020年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性对银行经营绩效有正向影响;金融稳定性在金融创新与经营绩效之间没有调节作用。然而,金融创新水平高的商业银行对经营绩效有正向影响,金融创新水平低的商业银行对经营绩效无影响。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我国商业银行业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增加非利息收入经营业务,达到提升银行经营绩效的目标;同时,金融监管机构要为银行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静文  吴滨阳  
数字金融是信息技术、数据协作与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相结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务业态。随着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科技赋能下加速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基于2012-2018年中国84家代表性商业银行的数据,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数字金融的代理变量,研究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有助于收敛系统性金融风险。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对数字金融的反应更加敏感,大型股份制银行和国有行则更加审慎,数字金融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收敛作用最大。数字金融缓解了长尾客户缺乏抵押和征信不足的痛点问题,提高了中小银行风险识别能力,降低了风险管理成本,使其信贷决策更加科学。最后提出关于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数字化风险管理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艳  亢唅  
在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风险日益成为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文章将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财务风险等三种主要风险进行量化,建立基于SFA法测度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修正模型,并对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加以实证对比,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