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72)
- 2023(10976)
- 2022(9342)
- 2021(8537)
- 2020(7656)
- 2019(17797)
- 2018(17115)
- 2017(33896)
- 2016(17987)
- 2015(20308)
- 2014(20270)
- 2013(20355)
- 2012(19114)
- 2011(16904)
- 2010(17547)
- 2009(16664)
- 2008(16420)
- 2007(14686)
- 2006(12541)
- 2005(11400)
- 学科
- 济(79850)
- 经济(79768)
- 业(52153)
- 管理(50796)
- 企(41607)
- 企业(41607)
- 方法(41342)
- 数学(36358)
- 数学方法(36058)
- 财(23001)
- 中国(22185)
- 农(19064)
- 学(17825)
- 制(15699)
- 务(14970)
- 财务(14943)
- 财务管理(14867)
- 贸(14842)
- 贸易(14826)
- 业经(14794)
- 易(14385)
- 企业财务(14181)
- 银(14164)
- 银行(14131)
- 地方(13727)
- 融(13696)
- 金融(13694)
- 行(13337)
- 农业(12472)
- 审计(12294)
- 机构
- 大学(264041)
- 学院(259160)
- 济(110897)
- 经济(108713)
- 管理(101942)
- 理学(87541)
- 理学院(86647)
- 管理学(85329)
- 管理学院(84823)
- 研究(83067)
- 中国(67885)
- 财(56188)
- 京(54963)
- 科学(48121)
- 财经(44904)
- 所(41399)
- 经(40848)
- 农(40801)
- 中心(40072)
- 江(39341)
- 研究所(36886)
- 经济学(35995)
- 业大(35765)
- 北京(34137)
- 财经大学(33672)
- 经济学院(32762)
- 范(32360)
- 农业(32135)
- 师范(32051)
- 州(30808)
- 基金
- 项目(169192)
- 科学(133822)
- 基金(125198)
- 研究(124285)
- 家(107842)
- 国家(106977)
- 科学基金(92262)
- 社会(80976)
- 社会科(76877)
- 社会科学(76852)
- 基金项目(65835)
- 省(64440)
- 自然(58735)
- 教育(58315)
- 自然科(57376)
- 自然科学(57355)
- 自然科学基金(56352)
- 划(54476)
- 资助(52151)
- 编号(50005)
- 成果(41603)
- 部(39546)
- 重点(38246)
- 创(35040)
- 发(34906)
- 教育部(34675)
- 国家社会(34022)
- 课题(33836)
- 人文(33502)
- 科研(33265)
- 期刊
- 济(116030)
- 经济(116030)
- 研究(80398)
- 中国(51885)
- 财(45904)
- 学报(39042)
- 农(35120)
- 科学(34642)
- 管理(34197)
- 大学(29738)
- 融(29337)
- 金融(29337)
- 学学(27731)
- 教育(24570)
- 农业(22886)
- 财经(22772)
- 技术(20855)
- 经济研究(19998)
- 经(19427)
- 业经(17462)
- 问题(15589)
- 贸(13578)
- 统计(13418)
- 技术经济(13366)
- 理论(13076)
- 财会(12993)
- 业(12906)
- 会计(12172)
- 图书(12131)
- 策(12052)
共检索到387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谢盛纹
审计证据是审计结论的基石,审计结论存有风险,合理保证是现代审计的精髓,了解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和合理保证,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理解现代审计的前提。本文从一个哲学的视角解释了这三个基本概念,并阐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武恒光
在某些情形下,审计风险并非始终随着审计证据的引入而降低。管理层和审计师的舞弊博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证据的不规则关系出现于管理层有强烈的舞弊激励、管理层的舞弊行为被揭露所遭受的惩罚不严厉以及审计师收集证据的信息含量较低或具有误导性等情形;在舞弊博弈中,检查风险始终随着审计证据的引入而增大的基本动因在于管理层和审计师博弈过程中战略的互相影响;审计师法律责任比率通过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大小来影响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变动关系;在特定条件下职业谨慎对于重大错报风险、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的不规则关系具有"放大效应"。
关键词:
审计证据 审计风险 不规则关系 舞弊博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裘宗舜 韩洪灵
独立性风险是研究审计人员独立性问题的核心。然而 ,许多讨论独立性风险的文献通常只专注于某单一因素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 ,忽视不同因素间的相互作用 ,尤其是忽视了独立性风险产生的前因与后果。因此 ,若能在一个单一的分析框架内评估影响独立性风险的相关因素及其后果 ,以对独立性制度安排的有效性提供一个全方位的多元视角。
关键词:
独立性风险 环境前因 减缓因素 潜在后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政府审计作为一个系统,其功能的发挥受到审计环境的影响。文章以系统论为基础,构建审计环境如何影响政府审计的分析框架。从政府审计理念和政府审计实务两个视角观察政府审计系统。政府审计环境指不属于政府审计系统但影响政府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因素,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科学技术环境,这些环境因素与政府审计理念各要素、政府审计实务各要素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因果关系,而是通过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路径,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或相关关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戚振东 张权 尹平
理解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中的作用,是有效推动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从分权与权力制约监督的角度分析了国家治理能力的内涵,认为国家治理能力就是以权力配置和运行为基础,调配、运用社会资源,维护国家治理秩序的能力。然后构建了基于权力制约监督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保障作用,具体表现在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资源管理现代化的监控机制、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监督机制、是国家治理风险防控和国家治理秩序稳定的重要保障。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叶凡 史文 刘峰
审计生产过程是审计投入要素影响审计经济后果的重要路径,但一直被视为"黑箱"。虽然Francis等(2014)率先从审计风格角度讨论审计生产过程,但后续研究未能深入讨论风格本质。由此本文尝试给出更全面的风格定义和分析框架。首先,审计风格是一组审计师在执业中采用的统一且独特的审计工作规则:"统一"讨论执业行为是否相近;"独特"讨论一组审计师相对于其他审计师是否有不同行为。其次,探讨了审计风格的研究路径、可能话题,总结可行的衡量手段。最后分析审计决策单元、客户与外部环境的影响。有别于审计质量研究,审计风格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审计生产过程,而不局限于分析线性的质量高低。期望以此为审计师行为研究开辟一条源于风格的独特道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立民 聂新军
中国经济发展过程是多元利益主体形成的过程,利益主体多元化促使政府职能转型。本文以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为分析的出发点,阐述了我国转型社会政府审计三层次战略定位,从而构建了一个转型社会政府审计战略定位的理论框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戚振东 张紫璇
研究型审计是现今审计实务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首先对研究型审计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研究型审计强调以研究的思路方法开展审计,基本出发点是创造更高审计价值,更好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其次文章构建了研究型审计的理论分析框架,发现研究型审计需要深入解构财政财务收支与治理主体提供治理服务的逻辑关系,将监督财政财务收支与监督治理主体履职和提供国家治理服务结合起来,需要关注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与重大决策部署、地方治理的审计监督需求以及审计自身演化发展。最后从转变审计战略监督的审计新理念、探索中国特色的制度基础国家审计模式、探索“权力—制度—行为”审计发现问题的分析思路,以及探索监督合力的研究型审计作用发挥新方式等方面对研究型审计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
国家治理现代化 研究型审计 审计创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龙小海 田存志 段万春
随着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分离,公司所有者将公司的经营管理权委托给不持有公司股票但却实际控制着公司财产的职业经理,并由此形成一系列契约。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备性,管理者可能编制虚假会计报告,谎报经营业绩。为有效防止企业经营者利用财务会计报告虚报业绩,使所有者设计的以经营业绩为机制的激励机制得到有效实施,就需要聘请独立的第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戚振东 张权 尹平
理解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中的作用,是有效推动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前提。从分权与权力制约监督的角度分析了国家治理能力的内涵,认为国家治理能力就是以权力配置和运行为基础,调配、运用社会资源,维护国家治理秩序的能力。然后构建了基于权力制约监督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能力建设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重要保障作用,具体表现在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资源管理现代化的监控机制、是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监督机制、是国家治理风险防控和国家治理秩序稳定的重要保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兴强
本文提供了一个儒家文化影响会计审计行为的分析框架。借助Williamson的制度分析框架,本文在对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进行阐述的基础上,首先讨论了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可以对会计审计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概括了“儒家文化影响会计审计行为”的研究内容。然后,围绕“儒家文化与会计审计行为:总体影响”“尊尊原则与会计审计行为”和“亲亲原则与会计审计行为”等,在对各个儒家文化维度及其影响公司行为的文献进行综述之后,讨论了各个儒家文化维度对会计审计行为影响的机理,提供了各儒家文化维度影响会计审计行为的分析框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武威
在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发展背景下,针对企业稳定运营受到冲击、发展信心不足的现状,政府采购政策的稳预期功效应得到更多重视。本文基于公共风险分析视角,在构建政府采购稳预期政策理论框架基础上,以2017—2019年获取政府采购订单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对政府采购稳预期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政府采购具有显著的稳定企业发展预期、增强经营发展信心的政策效果,并以对冲公共风险带来的经营业绩波动为主要作用路径。更为深层地,政府采购主要通过缓解研发创新效率制约、减轻融资约束程度、化解政府监管冲击来对冲作用于企业层面的公共风险。异质性分析可知,政府采购稳预期政策实施效果主要在国有、风险管控能力较弱、处于成熟发展阶段的企业中体现出来。本文研究结论明确了政府采购政策实施的系统性理念,为综合运用政府采购政策化解预期转弱的经济发展困境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
政府采购 稳预期 公共风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作习
审计是一种保证程度相对较高的鉴证业务;但由于审计过程中抽样方法的运用、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大多数证据都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在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而由此得出结论时涉及大量判断。在某些情况下审计对象具有特殊性等原因,审计不可绝对保证审计结果的可靠程度。因此,审计是一种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
关键词:
审计 鉴证 合理保证 有限保证 绝对保证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商思争 宣昌勇
首先基于审计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一理论,界定了审计理论框架的构成要素;然后在论证审计的信任动因和机理的基础上,推理得出审计的"一带一路"一般理论框架;最后结合"一带一路"既有治理体系和建设内容,归纳了"一带一路"审计具体理论框架。结论是:基于信任视角的"一带一路"审计理论框架具有中国智慧性、开放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一带一路"审计主体、客体和标准应该在治理框架内采用平等协商方式确定;"一带一路"审计将逐步由"基于信任"走向"基于规则"。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商思争 宣昌勇
首先基于审计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这一理论,界定了审计理论框架的构成要素;然后在论证审计的信任动因和机理的基础上,推理得出审计的"一带一路"一般理论框架;最后结合"一带一路"既有治理体系和建设内容,归纳了"一带一路"审计具体理论框架。结论是:基于信任视角的"一带一路"审计理论框架具有中国智慧性、开放性、动态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一带一路"审计主体、客体和标准应该在治理框架内采用平等协商方式确定;"一带一路"审计将逐步由"基于信任"走向"基于规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