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65)
2023(7666)
2022(6663)
2021(6022)
2020(5569)
2019(12928)
2018(12702)
2017(25602)
2016(13918)
2015(15984)
2014(16287)
2013(16552)
2012(15679)
2011(13934)
2010(14564)
2009(13923)
2008(13891)
2007(12659)
2006(10646)
2005(9585)
作者
(41099)
(34382)
(34264)
(32897)
(22186)
(16488)
(15954)
(13362)
(12916)
(12334)
(11597)
(11552)
(10830)
(10796)
(10794)
(10765)
(10536)
(10123)
(9906)
(9876)
(8633)
(8456)
(8374)
(7839)
(7813)
(7707)
(7658)
(7597)
(6937)
(6830)
学科
(62896)
经济(62832)
(43427)
管理(40638)
方法(37144)
(33934)
企业(33934)
数学(33495)
数学方法(33288)
(19420)
中国(17192)
(15030)
(14318)
(13660)
银行(13640)
(13217)
财务(13197)
财务管理(13119)
(12794)
企业财务(12511)
(12281)
贸易(12271)
审计(12250)
(11927)
(11474)
金融(11472)
(11043)
保险(10949)
业经(10875)
(10736)
机构
大学(207341)
学院(204967)
(88329)
经济(86502)
管理(82119)
理学(70405)
理学院(69727)
管理学(68748)
管理学院(68361)
研究(62305)
中国(54181)
(45486)
(42983)
财经(36435)
科学(36250)
(33562)
(33082)
(31712)
(31592)
中心(31480)
业大(28933)
经济学(28464)
研究所(27933)
财经大学(27279)
农业(26647)
北京(26519)
经济学院(26206)
(24894)
(23339)
师范(23104)
基金
项目(131646)
科学(103656)
基金(97606)
研究(95029)
(83746)
国家(83077)
科学基金(71809)
社会(61628)
社会科(58582)
社会科学(58562)
基金项目(51699)
(50393)
自然(46598)
自然科(45505)
自然科学(45490)
自然科学基金(44711)
教育(44646)
(42396)
资助(42006)
编号(38401)
成果(31305)
(31052)
重点(29417)
教育部(27182)
(26880)
(26688)
科研(26327)
人文(26278)
课题(25786)
大学(25698)
期刊
(90529)
经济(90529)
研究(62291)
中国(39723)
(38147)
学报(29977)
(28372)
(27280)
金融(27280)
科学(26569)
管理(26014)
大学(22784)
学学(21630)
财经(18615)
农业(18141)
技术(16713)
(15695)
经济研究(15202)
教育(14832)
业经(13510)
问题(12515)
财会(11782)
统计(11415)
技术经济(11402)
理论(11296)
(10771)
会计(10392)
实践(10288)
(10288)
(10142)
共检索到304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纪子永  周公武  杨爱义  
一、审计认证业务与传统财务报表审计业务的异同(一)两者同属于审计业务范畴审计认证业务与传统的财务报表审计业务同属于审计业务范畴,注册会计师都要以独立、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蔺晓杰  
审计方法从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都是为了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调整。本文从风险导向审计的历史沿革出发,分析了传统风险导向审计的失败,介绍了改进后的新审计方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何延彬  
从审计的发展历史看,审计风险是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审计风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与特定的经济条件相联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审计人员往往按上级的意图行事,对审计人员构成责任或损失的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审计风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丽华  
银行战略风险是指在追求短期商业目的和长期发展目标的系统化管理过程中,不适当的未来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可能引发银行发展中已产生或潜在风险。在我国,中小银行涉及高层决策的战略风险业务(如股本性投资、战略投资、经营策略调整等)相互制约监督不力,且尚未引起高度关注,存在重大风险隐患。本文对开展银行战略风险业务审计进行探索。一、战略风险业务审计思路依据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结合浙江省宁波市辖内9家农村中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强军  
注册会计师行业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监督领域的重要力量。然而,一系列审计诉讼案件以及时刻潜伏着的审计风险也提醒我们不能放松警惕。随着行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风险的承担日益明确,如何在提高审计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审计风险,也就成为审计事业存在与发展、市场经济秩序稳定健康的关键。一、审计风险的涵义审计风险是审计领域的核心概念之一。对于审计风险的涵义,各国的审计准则与审计研究存在着诸多不同的理解,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白睿洁  张卫民  田治威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更适应于现在审计环境的一种审计方法,与传统的审计模式相比,它更注重从宏观上把握审计面临的风险。但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的应用时间并不长,还存在很多问题。文章在简要介绍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和产生动因后,寻求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未能在我国得到广泛地应用的原因,指出由于在成本效益、人员素质、法律法规和信息系统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无法在我国普及,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发展作出展望。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国辉  耿慧敏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经营风险也大为增加。企业、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如何防范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经营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日趋突出,成为关系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本文在此对内部审计在风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叶小玲  
本文认为,控制审计风险应在遵循系统性原则、全过程控制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的基础上,从审计环境的治理、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及审计方法等方面综合进行,才可有效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董文艳  
从审计发展的历史看,审计风险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特定的经济条件相联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审计人员往往按上级的意图行事,对审计人员构成损失的事实几乎不可能发生,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审计风险,因而无论理论上或者实践中都较少有人关注审计风险。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活动的日益规范化,审计风险也逐渐显露出来。研究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有助于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赵云青  姜克军  
风险管理审计是传统内部审计的发展,开展风险管理审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经营的需求,推动了企业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审计职能的拓展。2005年5月1日起施行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风险管理审计》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盖建飞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内部审计领域的新发展。文章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定义出发,阐述了与传统内部审计相比其所具备的特点,并结合法国兴业银行巨额亏损案例分析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推进我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蕾  
本文对外资银行开展的风险参与业务,特别是银团贷款中的风险参与进行了介绍和解析,提出管理建议,随后分析该项业务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和监管策略。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东林  
本文旨在研究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成因、表现形式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了提升柜面业务操作风险管理专业化水平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魏在锐  
受到宏观经济下滑及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房地产投资逐渐降温、基建投资不断下滑、航运业及造船业持续降低。我国当前经济形势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产能过剩、出口增长减速、消费不足,从而造成下游行业对于钢铁的需求逐渐降低,不少钢贸企业处于亏损经营,且部分钢贸企业的经营模式出现问题,钢贸行业整体经营风险较大。基于此,文章针对钢贸行业授信业务风险进行分析,并且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建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柯晔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网络开始在资本市场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P2P网络借贷平台与资产证券化相结合就是互联网金融创新下的产物。但是面对强金融监管的制约,P2P平台资产证券化发展较为缓慢,其中蕴含了诸多法律风险。面对这种现状,如何平衡金融监管与金融效率之间的关系,使之能在促进金融创新的同时,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此,P2P平台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风险隔离制度不可或缺。本文试图从目前成功的类资产证券化PPmoney模式入手,分析在当前语境下P2P平台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合法性,围绕风险隔离的两个角度,即SPV组织形式以及真实出售,尝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隔离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