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80)
- 2023(7410)
- 2022(6283)
- 2021(5793)
- 2020(4786)
- 2019(10431)
- 2018(10144)
- 2017(19763)
- 2016(10213)
- 2015(11063)
- 2014(10696)
- 2013(10077)
- 2012(8957)
- 2011(7635)
- 2010(8051)
- 2009(7979)
- 2008(7277)
- 2007(6299)
- 2006(5500)
- 2005(5088)
- 学科
- 业(32995)
- 济(30157)
- 经济(30119)
- 管理(28975)
- 企(27489)
- 企业(27489)
- 银(18758)
- 银行(18613)
- 行(17250)
- 制(15881)
- 方法(14634)
- 中国(13113)
- 财(12569)
- 审计(12177)
- 数学(12116)
- 数学方法(11995)
- 融(11721)
- 金融(11720)
- 险(10857)
- 保险(10766)
- 度(10479)
- 制度(10478)
- 业务(10428)
- 务(9292)
- 财务(9277)
- 财务管理(9210)
- 企业财务(8795)
- 银行制(8475)
- 农(8319)
- 业经(7892)
- 机构
- 学院(129072)
- 大学(126224)
- 济(51549)
- 管理(51102)
- 经济(50343)
- 理学(42967)
- 理学院(42613)
- 管理学(41989)
- 管理学院(41750)
- 中国(39352)
- 研究(35059)
- 财(30922)
- 京(25725)
- 财经(24338)
- 经(22146)
- 银(21811)
- 银行(20839)
- 江(20184)
- 中心(19639)
- 行(19314)
- 财经大学(18496)
- 科学(18294)
- 融(17037)
- 州(16871)
- 金融(16752)
- 经济学(16690)
- 农(16080)
- 所(15793)
- 北京(15264)
- 经济学院(15230)
- 基金
- 项目(83120)
- 科学(66429)
- 研究(64374)
- 基金(61256)
- 家(51309)
- 国家(50864)
- 科学基金(45385)
- 社会(42178)
- 社会科(40019)
- 社会科学(40008)
- 省(32351)
- 基金项目(31822)
- 教育(29832)
- 自然(28230)
- 自然科(27561)
- 自然科学(27556)
- 自然科学基金(27037)
- 编号(27012)
- 划(26626)
- 资助(24990)
- 成果(21738)
- 部(18548)
- 重点(18445)
- 课题(18125)
- 创(18097)
- 性(17742)
- 项目编号(17472)
- 制(17408)
- 国家社会(17360)
- 人文(17046)
共检索到2034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班东启 隋学深
金融风险处置是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对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至关重要。2019年以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统筹协调、人民银行牵头组织,以"一行一策"方式稳妥处置了包商银行等多家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有效防止了单家金融机构风险外溢演化成系统性金融风险。近年来,围绕中小银行风险处置中依法依规和市场化原则落实情况,审计署对部分中小银行风险处置工作进行了延伸审计。笔者从国家审计独立监督视角,系统审视中小银行风险处置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审计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慧
2023年1月,中国审计学会召开了“中小银行风险及其审计”合作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交流暨专题研讨会。合作课题研究报告的主要执笔人、入选论文作者及有关专家学者等参加了研讨。与会人员结合审计实践,就近年村镇银行、农商行、城商行等中小银行风险的成因、表现和防范措施,以及审计在防范和化解中小银行风险中如何发挥作用等进行了研讨交流,形成了许多共识。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中小银行风险及其表现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我国中小银行规模小、数量多,总资产规模占商业银行整体资产规模的近三分之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盛雯雯
近年来,受公司治理缺位、自身定位不清、业务盲目扩张等内部因素驱动以及经济金融周期转换、经济结构转型等外部因素影响,我国一些中小银行风险持续暴露,已成为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和系统性风险的潜在来源。深入分析研判现阶段中小银行风险的具体来源以及下一阶段演进趋势,针对影响其风险化解的内外部制约因素,建议采取优化资金供给、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多措并举推动资本补充、健全“风险为本”的审慎监管框架、完善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机制等政策措施,努力化解中小银行风险。
关键词:
中小银行 金融监管 金融风险处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甘文智 方葱 潘艳 马琰 贺俊晓
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重压力”对中小银行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资本充足性等方面造成明显冲击,风险管理能力弱、风险暴露增加等问题凸显。作为中小银行的典型代表,农商银行亟需进一步强化治理效能和风险管理能力。为积极应对新风险和新挑战,浙江金华农商银行系统从外部环境及自身需求出发,积极探索内部审计新模式,构建以全量审计思维为导向,以多维风险量化评估为核心,以数字智能平台为载体的审计预警模式,实现对重要风险的精准定位和前瞻性管理,并结合该模式初步应用情况,总结取得的成效和创新价值,为内部审计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第三道防线作用,促进组织稳健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多维数字 内部审计 预警 风险防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罗思平
我国中小银行风险问题近年来逐步暴露,2019年相继发生包商银行被接管、锦州银行发生流动性风险后引战重组、恒丰银行被汇金公司控股等事件,近期披露的年报显示,不少中小银行大幅增加了减值准备,整体风险似有所增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爆发了中小银行危机,银行集中倒闭数量超过了历史其他时期,对美国金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镇 詹原瑞
文章构建了适合中小银行的监管资本框架下的资产组合优化模型。针对传统收益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修正分析方法。证明了在监管资本框架下用修正分析方法进行资产组合优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小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
关键词:
中小银行 组合优化 监管资本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纪淼 李宏瑾
中小金融机构在我国整个金融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小微民营企业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潜在产出增速的趋势性下降,一些中小银行资产快速扩张的风险日益暴露;利率市场化和互联网金融竞争压力下,其同业负债和表外资产扩张过快;规模扩张导向下,部分城商行、农村金融机构偏离了服务本地、小微和"三农"的本源;个别中小银行公司治理存在严重缺陷;监管规则一致性和政策协调不够充分。这些因素都导致当前部分中小银行经营更加困难,风险暴露严重。今后,中小银行要努力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实现专业化、差异化、精细化发展。同时,大力改善中小银行公司治理水平,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作用,创造良好制度环境,促进中小银行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小银行 风险成因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邵科 马天娇 杨燊荣
<正>近两年来,在高利率背景下,美国中小银行面临着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考验,危机时有发生,2023年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第一共和银行等5家银行相继倒闭,2024年4月费城共和第一银行宣布破产。及时总结反思美国中小银行风险暴露教训,完善风险防控管理体系,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是银行从业者应高度关注的事情。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慧超 王书华
基于2011—2021年112家中小银行样本,从数理模型与实证研究角度对数字化转型对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方式进行了分析,同时将数字化转型对银行风险水平的影响纳入资本补充这一框架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1)数字化转型对于中小银行风险的影响呈倒“U”型结构,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旧成立。(2)从规模、区域、是否上市三个方面进行了异质性检验,发现规模较大或者是位于东部地区的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对其风险承担的影响更大;上市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对于银行风险的抑制作用要优于非上市银行。(3)如果对处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中小银行进行资本补充,也会对银行风险水平起到调节作用。上述结论表明,为抑制风险,中小银行要不断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对中小银行进行资本补充也可以增加其数字化转型抑制风险的能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镇西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小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稳步增长,资产质量明显改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郭言石
中小商业银行与民营、小微企业有着天然相似性和相容性。近年来,随着业务转型和风险暴露,中小商业银行运营和潜在风险引发市场关注。尤其是2019年以来,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金融市场风险偏好下降等因素影响,部分中小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生存状况不容乐观,急需重新思考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
关键词:
中小银行 不良资产 城商行 信贷资产质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玄 张欣欣 顾强 郭晨
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工作涉及面广、敏感性强、成本高,对金融体系和社会稳定都有较大影响。本文整理了国内外自1257年以来历次银行风险处置情况,分析了银行风险处置措施的历史演变。研究发现:一是政府对银行风险处置逐渐积极主动,资本注入和担保类处置措施的使用频率增加,且更多使用多样化、灵活性的组合措施;二是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银行风险处置措施分别表现出“群体性”和“单一性”特征;三是市场化处置程度越高、风险处置机制越完善的市场,处置效果更优、财政负担越低;四是银行风险处置主导部门从“财政”主导逐步转向“财政”与“中央银行”各有分工的模式。建议深化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提升市场化处置程度,强化银行自救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存款保险机制作用,完善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制度。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曙光
<正>在《存款保险条例》和《企业破产法》进行衔接的银行风险处置法律框架下,建议考虑将“接管+收购承接+破产清算”作为我国银行风险处置的典型模式银行作为一类市场主体,应遵循市场经济优胜劣汰规则,建立有序市场退出机制。因其负债结构特殊,对经济金融和社会影响大,对问题银行的风险处置应遵循快速平稳有序的原则,重点解决银行涉众风险,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晓洪 周莹
我国现行金融立法规定,金融机构风险处置职责主要由金融监管机构承担。但对于地方法人银行,由于地方政府深度参与其历史形成和发展全过程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在其风险防范化解和处置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央地分工、有机配合的格局。从实际结果看,这一做法确实有利于调动各方资源、强化问责追责、迅速稳妥化解风险。
关键词:
地方法人银行 发展视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九江市中心支行金融法制调研课题组 骆钰 黎建新
我国即将制定的存款保险法律中应借鉴各国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金融改革的实际,立法构建我国存款保险中的银行风险处置机制。
关键词:
存款保险制度 风险处置机制 金融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