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46)
- 2023(7048)
- 2022(5628)
- 2021(4957)
- 2020(4392)
- 2019(9627)
- 2018(9484)
- 2017(18870)
- 2016(10035)
- 2015(11030)
- 2014(10818)
- 2013(11059)
- 2012(9903)
- 2011(8064)
- 2010(8744)
- 2009(8645)
- 2008(8750)
- 2007(7880)
- 2006(7110)
- 2005(6868)
- 学科
- 业(69466)
- 企(67743)
- 企业(67743)
- 管理(50033)
- 济(46355)
- 经济(46297)
- 财(25019)
- 业经(23811)
- 税(21903)
- 税收(20456)
- 收(20283)
- 方法(20264)
- 务(19039)
- 财务(19034)
- 财务管理(18969)
- 企业财务(17959)
- 农(17121)
- 技术(14956)
- 农业(13341)
- 数学(12432)
- 数学方法(12407)
- 策(12147)
- 审计(12132)
- 制(11827)
- 企业经济(11777)
- 划(11157)
- 和(10977)
- 经营(10689)
- 技术管理(9861)
- 中国(9713)
- 机构
- 学院(144890)
- 大学(135818)
- 济(65005)
- 经济(64026)
- 管理(63292)
- 理学(53963)
- 理学院(53610)
- 管理学(53318)
- 管理学院(53055)
- 财(39987)
- 研究(37052)
- 中国(35190)
- 财经(29931)
- 京(28229)
- 经(27022)
- 江(24149)
- 财经大学(21699)
- 农(20669)
- 商学(20205)
- 商学院(20058)
- 科学(18970)
- 经济学(18951)
- 州(18330)
- 所(18222)
- 经济管理(17575)
- 经济学院(17339)
- 中心(17136)
- 北京(16909)
- 业大(16834)
- 农业(16069)
- 基金
- 项目(84928)
- 科学(69240)
- 研究(66018)
- 基金(63523)
- 家(52654)
- 国家(52091)
- 科学基金(48082)
- 社会(44576)
- 社会科(42539)
- 社会科学(42526)
- 省(34345)
- 基金项目(33839)
- 自然(29785)
- 自然科(29111)
- 自然科学(29105)
- 自然科学基金(28679)
- 教育(28152)
- 业(27069)
- 编号(26913)
- 划(26030)
- 资助(25251)
- 创(21941)
- 成果(20679)
- 制(19740)
- 创新(19438)
- 性(19055)
- 部(18847)
- 国家社会(18572)
- 项目编号(18177)
- 重点(18069)
共检索到230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彩虹
本文以2009—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审计行业专长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行业专长能够降低企业的避税程度。进一步发现,在企业面临融资约束程度不同时,审计行业专长的避税抑制效应有所差异,当企业面临更严重的融资约束程度时,审计行业专长的避税抑制效应更显著。同时基于外部治理变量——分析师关注的考察,研究发现在外部分析师关注程度低时,审计行业专长对企业避税的抑制作用更显著,即分析师关注和审计行业专长对企业避税的治理效应是替代关系。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鸣良
本文选择2012-2015年度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了审计师行业专长于企业避税程度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的企业性质下审计师行业专长与企业避税程度之间关系的变化。研究发现:相比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避税程度更高;审计师行业专长与企业避税程度显著负相关;相比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审计师行业专长与避税程度之间的负相关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吴小娟
本文利用2009-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行业专长对企业避税程度的影响机理,并将税收监管引入到两者关系的研究中。研究发现:税收监管与企业的避税程度之间显著负相关;审计师的行业专长促进了企业避税程度的提升;税收监管能有效抑制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企业避税程度的促进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魏春燕
以2008至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研究了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客户避税程度的影响。审计师行业专长既可能抑制客户避税,也可能助长客户避税。研究发现,当审计师具备行业专长时,客户的避税水平更高,表明审计师可能运用其行业专长帮助客户避税。尤其是当事务所对客户的收入依赖较大或审计任期较长时,审计师更有可能运用其行业专长帮助客户避税,表明在审计师独立性较差的情况下,审计师行业专长不能加强外部审计的监督效应,反而提高了客户的避税程度。
关键词:
审计师 行业专长 避税 审计任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东坡
本文基于2013—2020年间沪深A股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实证分析审计资源错配对企业避税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路径,同时将业财融合这一要素引入两者关系研究框架中,探究业财融合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审计资源错配与企业避税间显著正相关;业财融合与企业避税间显著负相关;业财融合显著削弱审计资源错配与企业避税间的正相关程度。研究可以规范上市企业纳税行为、提升审计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推动企业业财融合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审计资源错配 企业避税 业财融合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芳
本文选取2012—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高管特征对企业税收规避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审计师经验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不同的高管特征对企业税收规避存在异质性影响,高管权力、高管过度自信与企业税收规避正相关,高管任期时长、拥有法律背景比例与税收规避负相关,高管拥有财务背景比例与税收规避不相关。外部审计师的审计经验仅对高管权力与税收规避的正相关存在负向调节作用,对其他特征与税收规避的关系不存在调节效应。这些结论仅成立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由于高管任职使命不同,其特征与避税不存在关联。
关键词:
高管特征 税收规避 审计师经验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魏志华 陈逸群
以2002~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企业避税地直接投资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并基于信息风险、代理风险以及法律风险等视角揭示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避税地直接投资显著增加了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原因在于避税地直接投资降低了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并增加了公司代理成本这提高了审计师的审计风险,进而导致了较高的审计费用。不过,避税地直接投资并不会增加企业的法律风险进而提高审计费用。进一步研究还发现,税收情报交换协定有助于缓解避税地直接投资所引发的信息风险,而良好的内部控制则有助于减轻避税地直接投资所带来的信息风险与代理风险。研究在理论上丰富了避税地直接投资经济后果及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在实践中为进一步加强企业避税地直接投资监管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宋常 杨华领 李沁洋
行业专长是审计师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拥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更有意愿和能力发挥其公司治理作用。本文以2001—2014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审计师行业专长对企业费用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师行业专长水平越高,企业费用粘性越低,并且这种关系在国有企业中更显著。使用缓解内生性问题的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和相关稳健性测试,均得到了一致的研究结论。从审计师行业专长角度研究企业费用粘性问题,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识别审计师发挥治理作用的机制和情境,而且对降低企业的费用粘性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薛漫天
依据中国工业行业层面数据,使用连续型双重差分方法,评估2008年以来中国发布的反避税法规对于外资企业避税行为的遏制作用。研究发现:2008年两税合一改革明显增强了外资企业的避税动机,同期生效的各项反避税法规没有能够完全遏制其避税行为。具体而言,税制改革前享受优惠税率的外资企业更倾向于通过各种避税手段降低税前利润;随着企业所得税过渡优惠政策的逐步退出,外资企业的避税动机也逐步增强。2016、2017年生效的反避税法规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外资企业利用资本弱化和知识产权交易避税的行为。同期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和中美贸易摩擦不影响上述结论。在新发展格局下,在华外资企业的利润将更多地来源于中国本地市场,完善避税法规体系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关键词:
反避税法规 外资企业 税基侵蚀 资本弱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婷
本文采用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数据,研究企业避税活动对商业信用的影响,试图从商业信用的角度为企业能避而不避税之谜提供一个解释。研究发现:第一,企业的避税行为会引起企业商业信用的下降,并且这种负向关系是显著的;第二,经营环境好的企业比经营环境差的企业更容易发生这种显著的负向关系,这意味着经营环境好的企业比经营环境差的企业更加可能不采取避税行为。
关键词:
企业避税 商业信用 经营环境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齐援军
随着三资企业的增多及投产盈利,我国的涉外税收金额也逐步增加,截至到1990年底,总共实现涉外税收130亿元.其中1988年为24.1亿元,1989年为35亿元,1990年为49.1亿元.随着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麻改英 王妍
纳税人利用税法漏洞进行避税 ,尽量减轻税收负担 ,已成为国际上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国内企业常用的避税方法和手段进行税法完善的研究 ,可杜绝避税。
关键词:
转让定价 调整成本 筹资税收优惠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沈肇章
企业避税行为是企业与外部税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企业避税行为动机一定的情况下,企业避税行为决策取决于其行为空间的大小。本文试图通过避税与反避税的静态和动态博弈分析,探索影响企业避税行为空间的各种因素,讨论抑制企业避税行为的措施。
关键词:
避税行为空间 静态博弈 动态博弈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瑞 陆瑶 施新政
该文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看作自然实验,利用外生的汇率冲击探讨了出口对企业避税行为的影响。构造了企业层面的汇率冲击指数作为企业出口的工具变量,并且同时控制了企业在金融危机之前(1995年工业普查)的企业特征,有效地避免了出口内生性问题。实证研究表明:相比出口到货币贬值程度较轻国家的企业而言,出口目的国是货币贬值程度更重国家时,企业的出口增长会相对较慢,从而导致企业的避税行为增加。该文同时还论证了出口到欠发达地区,较弱的国际监督会促使企业采取更多的避税行为。
关键词:
出口 汇率 企业避税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袁蓉丽 李瑞敬 夏圣洁
本文以2008-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战略差异度对企业避税的影响。研究发现,战略差异度对企业避税具有显著影响,战略差异度越大的上市公司,避税越激进。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处于非管制行业、所处地区税收征管强度较小时,战略差异度对避税的影响更加显著;并且,风险承担在企业战略差异度和避税之间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本文丰富了企业战略差异度的经济后果以及避税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有助于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更好地理解公司战略对其决策行为的影响;同时,本文也为税收征管部门对采用非常规战略的公司加强税收监管提供了决策支持。
关键词:
战略差异度 避税 税收征管 风险承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