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77)
- 2023(5175)
- 2022(4186)
- 2021(3840)
- 2020(3198)
- 2019(7280)
- 2018(6801)
- 2017(12986)
- 2016(7614)
- 2015(8419)
- 2014(8651)
- 2013(8162)
- 2012(7593)
- 2011(6566)
- 2010(6996)
- 2009(6212)
- 2008(5887)
- 2007(5273)
- 2006(4424)
- 2005(4292)
- 学科
- 济(25007)
- 经济(24984)
- 业(19250)
- 管理(18750)
- 企(16166)
- 企业(16166)
- 方法(13417)
- 审计(12112)
- 数学(11317)
- 数学方法(11225)
- 中国(10930)
- 财(8485)
- 制(6729)
- 务(6207)
- 财务(6199)
- 财务管理(6133)
- 融(6072)
- 金融(6072)
- 各类(6014)
- 企业财务(6008)
- 学(5972)
- 农(5884)
- 技术(5734)
- 银(5484)
- 银行(5477)
- 理论(5283)
- 行(5241)
- 业经(4606)
- 贸(4515)
- 贸易(4502)
- 机构
- 学院(102259)
- 大学(99759)
- 济(39431)
- 经济(38461)
- 管理(35473)
- 研究(34671)
- 理学(30417)
- 理学院(30043)
- 管理学(29479)
- 管理学院(29266)
- 中国(27197)
- 财(22102)
- 京(21920)
- 科学(19937)
- 所(18640)
- 财经(17787)
- 农(16907)
- 江(16499)
- 经(16253)
- 研究所(16193)
- 中心(16105)
- 业大(14037)
- 技术(13982)
- 财经大学(13554)
- 农业(13362)
- 范(13316)
- 师范(13171)
- 北京(13134)
- 经济学(12714)
- 州(12673)
- 基金
- 项目(65946)
- 科学(52932)
- 基金(48433)
- 研究(48377)
- 家(42846)
- 国家(42481)
- 科学基金(36225)
- 社会(29968)
- 社会科(28509)
- 社会科学(28498)
- 教育(25973)
- 省(25764)
- 基金项目(25135)
- 自然(24413)
- 自然科(23828)
- 自然科学(23821)
- 自然科学基金(23434)
- 划(22759)
- 资助(20517)
- 编号(19808)
- 部(16107)
- 重点(15695)
- 课题(15503)
- 成果(15498)
- 性(15098)
- 教育部(14225)
- 发(13542)
- 创(13532)
- 科研(13094)
- 人文(12829)
共检索到160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方军雄
独立审计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缓解委托代理成本的有效机制,其作用的发挥取决于审计质量,而职业声誉是市场衡量审计质量的便捷标准,注册会计师职业声誉的损害是否会削弱社会公众对审计质量的评价,进而影响市场对公司价值的判断?文章以2002年3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未通过年检的五家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切入点,研究声誉受损对其主审上市公司累计异常回报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异常回报率显著为负,而且这种负面反应的程度与上市公司的委托代理成本相关,但与独立性不存在显著关系。
关键词:
审计质量 职业声誉 市场反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姚瑞 张嘉航
我国资本市场中表现出的会计信息质量差、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仅仅从完善法规和提高市场参与主体的素质方面着手解决,效果并不显著,而加强信息监管,提高审计质量则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审计独立性影响审计质量,必将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和会计信息的市场反应。应采取措施加强审计独立性,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而促进市场反应的有效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玉涛
会计盈余信息有用性的研究都是以无差别的审计服务和盈余作为现金流的替代指标为前提的。本文放宽了这些假设,通过模型建立、实证研究,经验地研究了审计独立性与市场反应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除非预期盈余具有信息含量外,审计意见具有增量的信息含量,尤其是非标审计意见的影响。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宋夏云
从形式上看,国家审计独立性的衡量尺度包括权责地位、组织结构、经费预算和功能管理的独立性,其损害因素包括行政干预、审计资源的短缺、被审计单位的阻力、利益诱惑、社会关系的压力、自我复核和非审计服务等,其控制机制包括摆脱行政干预、禁止行为、法律监管、质量控制和道德教育等。中国国家审计独立性的系统性损害因素在于行政模式下的行政干预,其强化对策在于向立法模式的体制转变,但这种转变的最大阻力可能来自政府行政部门。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于富生 王成方
审计师选择一直都是审计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研究IPO公司的承销商声誉对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探讨审计独立性的提高是否会影响承销商声誉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影响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表明,IPO公司的承销商声誉越高,越倾向于选择代表高审计质量的"十大"审计师,国有企业的承销商声誉越高,越倾向于选择代表高审计质量的"十大"审计师,非国有企业的承销商声誉与审计师选择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审计独立性的提高,既削弱了承销商声誉与高质量审计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削弱了国有企业的承销商声誉与高质量审计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没有对非国有企业的承销商声誉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泽将 刘中燕
声誉机制是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的重要基础,自2001年中国证监会强制要求在上市公司中设立独立董事以来,独立董事声誉机制是否有效备受关注。笔者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沪深两市A股2005—2011年间的独立董事违规处罚事件进行了研究,并据此判断独立董事声誉机制的有效性。检验结果发现:投资者对受罚独立董事所在公司及受罚独立董事兼任公司呈现出短暂的、微弱的负面市场反应;进一步区分违规处罚的轻重程度和独立董事类型后的研究结果揭示:违规处罚越重,独立董事的社会资本越多,负面市场反应越强。上述结果表明,中国独立董事的市场声誉机制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微弱有效,但同时也应重视合理利用独立董事的社会资本。本文丰富和拓展了中...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璐 万怡 杨敬静
基于审计需求方的视角,在新股发行这一独特市场环境下,考察我国事务所转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包括事务所转制的IPO市场反应以及审计师声誉对上述两者之间关系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由特殊普通合伙事务所执行上市前审计的公司IPO抑价水平更高。同时,审计师声誉会增强事务所转制对IPO抑价的影响力度。这表明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转制已获得新股发行市场上投资者的认可,IPO市场审计更多发挥的是信号传递作用;特殊普通合伙转制对高声誉事务所在新股发行市场上品牌价值的提升幅度更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璐 万怡 杨敬静
基于审计需求方的视角,在新股发行这一独特市场环境下,考察我国事务所转制政策的实施效果,包括事务所转制的IPO市场反应以及审计师声誉对上述两者之间关系产生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由特殊普通合伙事务所执行上市前审计的公司IPO抑价水平更高。同时,审计师声誉会增强事务所转制对IPO抑价的影响力度。这表明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转制已获得新股发行市场上投资者的认可,IPO市场审计更多发挥的是信号传递作用;特殊普通合伙转制对高声誉事务所在新股发行市场上品牌价值的提升幅度更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善琦 李文芳
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行为是一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秩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情节严重的则构成犯罪。本文运用犯罪构成理论对该罪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而划清了罪与非罪的界限以及该罪与侮辱罪、诽谤罪的界限
关键词:
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犯罪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晓君
根据刑法规定,只有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才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单纯捏造或单纯散布都不构成本罪,但应将单纯散布型损害商誉行为纳入本罪的规制范围。本罪的主观方面并不必然表现为直接故意,也包括间接故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凯 孙茂竹 胡熠
本文对董事网络化的趋势下的董事独立性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连锁董事存在着联结社会资本与实质独立性受损的冲突,并从投资者的视角验证连锁董事任职是否会造成独立性损害。检验发现董事在兼任其他上市公司董事时,已任职公司的市场反应为负,且已任职公司连锁董事数量越多,负向反应越显著。这种独立性受损的效应还存在异质性,在内部董事、同行业公司、国有公司和非两职合一的情景下,负向市场反应更显著。进一步地,本文还采用双重差分法对中组部2013年18号文进行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兼任造成的独立性损害显著削弱,但依然存在。本文所提出的董事实质独立这一理论解释为借鉴社会学理论的董事职能研究、政治关联、以及传统董事职能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解释基础。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方军雄
文章考察声誉受损对注册会计师的市场份额与审计收费的影响,以检验审计市场是否对声誉损害作出了惩罚。结果发现,声誉受损的注册会计师在处罚公告公布之后,其市场份额和审计收费明显低于其他注册会计师,这进一步说明了独立审计职业声誉机制在新兴市场依然具有治理价值。
关键词:
职业声誉损害 审计师变更 审计收费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方军雄
审计服务具有异质性和信任品的特征使得职业声誉成为审计市场一种经济有效的保障机制,长期投资的特征又使得职业声誉的产生和维持是审计市场供给和需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借鉴信息经济学理论,采用供给需求模式分析了独立审计职业声誉产生的内在机制,并具体分析了职业声誉对审计服务的激励和约束功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兰 李思奇
重大盈余意外是妨碍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不正常现象,而企业声誉机制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管理层应重视企业声誉的构建和声誉机制的运用。本文采用回归分析法和事件研究法,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对企业声誉与重大盈余意外发生可能性的关系,及其对重大盈余意外发生时市场反应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声誉越高发生重大盈余意外的可能性越小;具有高声誉的企业在发生重大正向盈余意外时将引起更加积极的市场反应。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皮天雷 杨丽弘
我们通过比较银行市场价值损失与发生操作风险造成的损失的差异来分离出纯声誉效应,并实证分析了该声誉效应对不同银行及损失事件不同阶段的市场收益率的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操作风险事件在不同时期会产生迥异的市场反应。在披露期,银行遭受损失时会出现显著为负的异常收益率,在结算期却出现显著为正的异常收益率,而在承认期,该效应却并没有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且上述声誉效应造成市场收益率的动态变化在不同类型的银行差异明显。这也启示我们,声誉效应的存在使银行有必要对操作风险造成的损失进行有效控制以及适时回应事件中的不确定信息。这将有助于减少银行的损失及保持市场的稳定。
关键词:
操作风险 声誉效应 市场反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