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64)
- 2023(14392)
- 2022(12583)
- 2021(11614)
- 2020(9958)
- 2019(22359)
- 2018(22275)
- 2017(42546)
- 2016(23447)
- 2015(26570)
- 2014(26736)
- 2013(25956)
- 2012(24204)
- 2011(21831)
- 2010(22726)
- 2009(21618)
- 2008(21258)
- 2007(19536)
- 2006(17240)
- 2005(15837)
- 学科
- 济(89035)
- 经济(88916)
- 管理(72843)
- 业(68007)
- 企(57094)
- 企业(57094)
- 方法(37266)
- 数学(31431)
- 数学方法(30992)
- 财(29159)
- 农(27153)
- 中国(25505)
- 制(23929)
- 业经(21088)
- 贸(18702)
- 贸易(18687)
- 地方(18473)
- 易(18192)
- 学(18006)
- 务(17787)
- 财务(17728)
- 财务管理(17640)
- 农业(17333)
- 企业财务(16640)
- 银(16507)
- 银行(16475)
- 策(15928)
- 行(15689)
- 理论(15436)
- 体(15213)
- 机构
- 学院(334364)
- 大学(329955)
- 济(135221)
- 经济(132031)
- 管理(125442)
- 研究(110829)
- 理学(106226)
- 理学院(105050)
- 管理学(103225)
- 管理学院(102567)
- 中国(86896)
- 京(70059)
- 财(69648)
- 科学(65666)
- 所(56684)
- 江(54762)
- 农(53844)
- 财经(53164)
- 中心(51928)
- 研究所(50102)
- 经(47785)
- 业大(46079)
- 北京(43874)
- 州(43162)
- 范(43155)
- 师范(42738)
- 农业(41997)
- 经济学(40658)
- 院(40051)
- 财经大学(38793)
- 基金
- 项目(208919)
- 科学(163310)
- 研究(157897)
- 基金(148553)
- 家(127826)
- 国家(126694)
- 科学基金(108199)
- 社会(97826)
- 社会科(92597)
- 社会科学(92568)
- 省(83212)
- 基金项目(77660)
- 教育(73922)
- 划(69107)
- 自然(68322)
- 编号(67500)
- 自然科(66633)
- 自然科学(66614)
- 自然科学基金(65420)
- 资助(60995)
- 成果(56963)
- 重点(47407)
- 课题(47263)
- 部(46363)
- 发(45274)
- 创(43567)
- 制(42267)
- 性(41764)
- 项目编号(41125)
- 创新(40705)
- 期刊
- 济(159145)
- 经济(159145)
- 研究(103070)
- 中国(74449)
- 财(58085)
- 农(49757)
- 学报(47543)
- 管理(47313)
- 科学(44167)
- 教育(40213)
- 大学(36273)
- 融(34471)
- 金融(34471)
- 学学(33926)
- 农业(32731)
- 技术(29784)
- 业经(27183)
- 财经(26376)
- 经济研究(25512)
- 经(22607)
- 问题(20449)
- 贸(17900)
- 业(17257)
- 财会(16503)
- 图书(16329)
- 技术经济(16071)
- 版(15961)
- 理论(15936)
- 商业(15452)
- 现代(15313)
共检索到520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彭巨水
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确立,有力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为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聚合发力提供了平台,对于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建设透明政府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然而,正如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P·亨廷顿所言,"没有组织的参与将堕落为群众运动"。因此,在媒体形态日益丰富,公众权利意识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有必要深入研究审计结果公告后舆情的应对策略。一方面,要为公众更好地从审计视角表达和评判政府效能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要努力把握舆情规律,通过媒体汇聚民意民智,使不同观点最终形成一种主流民意,凭借着强大的舆论力量,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推动建设透明、廉洁、法治、高效政府。
关键词:
审计结果公告 舆情 新媒体 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房琳 朱铖
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医院是舆情高发的场所之一,舆情处理不当将会对医院乃至整个医疗行业的形象造成危害。新媒体的出现导致了传播范式的改变,也对医院突发舆情的应对带来新的挑战。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医院突发舆情同样会经历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研究把握新媒体的特点及舆情发展规律,有利于医院在突发舆情的应对过程中掌握主动权,有针对性地制定策略,最大限度消除负面影响,同时促使医院改进工作,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
新媒体 医院突发舆情 困境 策略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冰心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达到10.11亿,网民数量的增加,网络速度的通畅对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事实上,不仅是经济领域,互联网对我国舆论宣传领域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发布渠道开始呈现典型的去中心化特征,个人意见领袖的出现又对我国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产生了较大冲击,新媒体时代我国舆论宣传阵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我国中央层面主流媒体开始积极转型,相继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开设账号,并通过图文、视频等多种方式与社会公众展开积极交流,发布权威信息,努力回应社会关切,起到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但在地方政府层面,不少决策者仍然对新媒体缺乏充分认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信息发布、沟通上下和形象塑造功能。这客观上增加了政府政策的宣传难度,为政策谣言的产生提供了温床,甚至还直接影响和破坏了政府公信力、权威性和正面形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国强
为了实现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管理与引导,防范不良舆情的扩散和演化,牢牢把握网络舆情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需要把握网络舆情的形成要素、生成模式与变动规律,实现高校网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双重提升,必须完善舆情应对机制,打造网络专业队伍,构筑网络舆论阵地,强化主流价值观念,培育网络"意见领袖",塑造网络传播精神,才能切实维护好高校网络的安全稳定和谐。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陈建华 张彤 张雪
【目的/意义】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对师生员工影响越来越大,高校舆情管理机构必须创新舆情管理机制以适应新形式变化、进一步采取应对策略以提高舆情管控效果。【方法/过程】从信息生态系统视角出发,结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构建了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创新机制,从管理过程和信息生态系统机制融合角度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结果/结论】本文为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对实践层面的舆情应对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 创新机制 策略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伟厚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0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57.7%。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随着Web2.0上线运行,QQ、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和微博、4G手机等新媒体蓬勃发展,舆论的形成与传播,呈现出涉及范围更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余梓东 杨晛曦
做好涉及民族问题的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民族院校的网络舆情工作是新时代涉及民族问题新闻舆情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民族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具有其独特性,并且在公众价值取向、网络媒体以及国内外反华势力煽动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部分人对民族院校的性质和作用存在错误认知,并通过互联网传播形成网络负面舆情,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本文选取新浪微博作为主要舆情来源,从构成网络舆情的网民要素、时空要素、事件要素以及观点要素四个维度出发,分析针对民族院校的网络负面舆情的特点,并且针对网络舆情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民族院校应对网络负面舆情的方略,即平稳期监测研判、发生期加强引导、扩散期多方联动以及消退期善后总结,以确保民族院校的和谐发展,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大局。
关键词:
新时代 民族院校 网络负面舆情 应对方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史波
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是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一个新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网络舆情演变机理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应对机制与演变机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应对机制体系框架。从管理运行机制、预警机制、处置机制和善后机制4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公共危机事件 网络舆情 应对机制 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楠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普及,煤矿事故得到众多网络社交媒体与网民的关注。为了有效应对煤矿事故网络舆情并进一步解决煤矿事故,通过阐述煤矿事故网络舆情的特点,并经过对煤矿事故及其网络舆情的数据分析研究当前政府应对煤矿事故网络舆情的现状,如煤矿安全网站管理不当、与网络媒体缺乏合作等。运用文献分析法得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提出政府、网络媒体与网民三位一体的应对策略,对有效解决煤矿事故网络舆情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政府应对 煤矿事故 网络舆情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毛秀梅 田辛玲
文章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动态能力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其改变政府应对能力的作用机理,并基于动态能力,从应对网络舆情的知识吸收、应对网络舆情的知识集成、应对网络舆情的知识学习、应对网络舆情的知识创新4个维度提出了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提升的策略,为政府提供新的工作思路参考。
关键词:
网络舆情 动态能力 应对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白璟 安涛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延伸和体现,高校网络舆情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高校的突发事件大都与网络舆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加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舆情信息的研判、引导工作,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特点、发展规律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瑶雯 何欢 范祚军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加强东盟涉华舆情研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在统计2017年124748条东盟涉华舆情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东盟各国的舆情进行合作、冲突等情感计分,并探究中国的国际舆情应对是否有效及时。分析发现,中国民众面对国际涉华舆论的"不同意见"或负面消息时的容忍度较低,大国心态培养仍需时日。应加强数据化思维,通过大数据和多样化的监测手段,对国际舆情环境变化趋势进行实时跟踪,以便快速做出恰当的应对策略。同时应深化东盟国家涉华国际舆情的相关研究,正确研判舆情的发展态势和分析舆情的变化规律,积极构建"一带一路"中国对外传播体系,强化新媒体对外传播能力的建设,扩展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关键词:
命运共同体 涉华舆情 舆情应对策略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康 李含伟
【目的/意义】本文重点考察50家上市公司对舆情事件的干预措施对百度指数变化的影响。【方法/过程】以百度指数和"东方财富"网的"股吧"模块作为数据搜集平台,利用stata固定效应模型将舆情指数的变化与干预方式、干预时机、干预频率合在一起的回归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越及早、越主动频繁的干预,舆情变化指数越小,也就是舆情所带来的冲击对公司的影响越小。
关键词:
舆情管理 企业干预 应对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祁晓霞
群体性事件近年来的扩大趋势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与中国当前正在经历的深层次全方位社会变迁有关。在有关群体性事件"新特点"的研究中,以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在群体性事件的诱发、促进、形成、激化抑或化解的过程中,开始扮演令人侧目的角色和作用。在一个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的中国,在一个网络社会,如果要想深化对群体性事件的进一步认识,如果要想实现更多群体性事件由"危"到"机"的转变,决不能忽略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深入分析。本文在转型社会的历史场景下,通过对群体性事件中角色冲突的深入分析,从体制层面探求其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赓 熊烨明
根据舆情传播不同阶段的特征引入演化博弈理论,分别针对成长期和蔓延、爆发期两个阶段的企业和微博用户建模并得到进化稳定策略。分析不同类型舆情事件下偏好不同企业的策略选择,用"大众DSG变速器故障"事件作为案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为企业应对负面舆情提供建议。
关键词:
危机管理 微博负面舆情 演化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