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63)
2023(5566)
2022(4673)
2021(4177)
2020(3606)
2019(7907)
2018(7815)
2017(14571)
2016(8097)
2015(9062)
2014(9052)
2013(8749)
2012(8055)
2011(7002)
2010(7595)
2009(7517)
2008(7173)
2007(6458)
2006(5732)
2005(5498)
作者
(22700)
(19062)
(18897)
(18086)
(12182)
(8876)
(8580)
(7171)
(7106)
(6832)
(6502)
(6341)
(6110)
(6073)
(6063)
(5798)
(5583)
(5569)
(5561)
(5423)
(4812)
(4719)
(4531)
(4336)
(4232)
(4193)
(4193)
(4182)
(3821)
(3692)
学科
管理(29777)
(27684)
经济(27613)
(24635)
(22155)
企业(22155)
(12384)
(12232)
审计(12175)
方法(10469)
中国(8679)
(8272)
数学(8097)
数学方法(7984)
业经(7587)
(7448)
财务(7426)
财务管理(7357)
体制(7185)
(7156)
企业财务(7006)
(6213)
银行(6204)
(6082)
金融(6080)
(5942)
各类(5916)
(5906)
技术(5460)
(5388)
机构
大学(113910)
学院(112994)
(46142)
经济(45097)
管理(42335)
研究(37017)
理学(36020)
理学院(35604)
管理学(35126)
管理学院(34905)
中国(30228)
(27722)
(24830)
财经(20814)
科学(20801)
(18765)
(18730)
(18561)
中心(17289)
(16109)
研究所(15833)
财经大学(15388)
北京(14877)
业大(14675)
经济学(14389)
(14079)
(13789)
(13292)
(13107)
师范(12953)
基金
项目(72815)
科学(58078)
研究(54269)
基金(54083)
(46820)
国家(46447)
科学基金(40220)
社会(35982)
社会科(34126)
社会科学(34116)
基金项目(28426)
(27965)
自然(25272)
教育(24972)
自然科(24593)
自然科学(24588)
自然科学基金(24158)
(23366)
编号(21488)
资助(21243)
(20047)
成果(18740)
重点(16880)
(16859)
课题(15525)
(15398)
国家社会(15182)
(15057)
教育部(14907)
(14674)
期刊
(54068)
经济(54068)
研究(37526)
中国(30686)
(25277)
管理(16883)
学报(16279)
科学(15132)
(14876)
大学(13188)
学学(12509)
(12066)
金融(12066)
教育(10971)
财经(10887)
审计(9904)
农业(9408)
(9243)
经济研究(8836)
技术(8540)
业经(7942)
会计(7802)
财会(7782)
问题(6989)
(5590)
(5529)
(5450)
理论(5212)
通讯(5177)
会通(5165)
共检索到182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苏海雨  何雨蓉  
行政约谈制度在审计领域逐步兴起,审计约谈是一种具有柔性色彩、以促成合法合规为目标的新型行政执法方式。它是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效能、提高从业人员财经法纪意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新时代下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通过审计机关的"预防针"约谈,被审计对象财经法纪意识得以增强,及时"悬崖勒马",促成其行为的合法合规,避免了不少因守法意识薄弱而引发的财务违纪违法问题。因此,审计约谈要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需要明确界定约谈对象与范围,严格规范约谈程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廖仕梅  
税务约谈属于争议预防机制、非强制性行政行为,不是纠纷解决机制,不同于和解及调解机制,也不同于询问。税务约谈在创建公平对话平台、对纳税人违法预警、有效防范税务执法风险等方面能发挥积极作用。目前税务约谈机制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为法律依据不足、适用范围过窄、对有欺诈行为的纳税人缺乏惩戒措施、对纳税人的权益保护不够。借鉴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相关立法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建议通过以法律形式规范税务约谈机制、扩大税务约谈的适用范围、鼓励纳税人配合税务约谈、注重对纳税人权益的保护等措施,不断完善我国的税务约谈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晓巍  牛学坤  
论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吴晓巍牛学坤回顾历史,自建立审计机构始,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初步形成了包括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在内的审计组织体系。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部门,民间审计组织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各有侧重,能全面地适应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审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珊珊   汤鹤延  
碳减排是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建设整体布局的重要内容,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我国于2014年开始施行环保约谈制度,但这项制度是否有助于实现碳减排目标尚无定论。本文基于2003—2019年我国257个城市的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环保约谈制度显著降低了城市层面的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规模,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进一步分析表明,环保约谈的碳减排效应主要体现在短期,其长期可持续性有待改善。究其原因,一方面,官员变更减弱了减排有效性的发挥;另一方面,面对环保约谈所带来的环保监管举措,企业可能采取短期措施或通过控制生产规模来减少碳排放,但是其能耗强度、创新能力等并没有明显改善,从而使得环保约谈缺乏长期碳减排效果。因此,为更好地促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本文建议地方政府进一步完善当地的绿色创新环境以激励企业进行绿色创新,切实提升环保约谈碳减排效应的长期有效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崔冬  徐亮  
近年来,行政约谈的崛起顺应了我国政府行政职能从管理到治理转变的需求,也是构建法治国家和公民社会的新型关系的方式之一。相较于其他法律,行政法更注重于实践和应用。按照以往惯例,一种制度的兴起必会引起学术界的讨论,但行政约谈制度却一反常态,作为当下极其受行政机关追捧的工作方式之一,在理论界对其研究可谓寥寥无几,实务界和理论界形成鲜明的反差。行政约谈制度最早以"舶来品"应用到税务机关,2001年江西赣县地方税务局出台的《地方税收约请谈话制度》将"约谈"一词正式引入到官方文件当中。随即在十多年的时间里,"约谈"开始在食品、药品、环境、消费维权、卫生监督等多个领域出现,并逐渐成为一种新型的行政管理方式。可以说行政约谈契合了当下"预防性"社会治理的需要,在内化服务理念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下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参与行政的要求。行政约谈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构建法治国家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实际应用却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缺乏统一的规定。为了发挥行政约谈制度的应有的效能,需建立起一套公平公正、合理有序的法律规范已成为当下的必然要求。文章旨在分析我国现行行政约谈制度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完善我国现阶段的行政约谈制度。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锋  
环保约谈制度契合了环境违法行为公共性、专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具有风险预防、协商沟通和多元共治的功能。以往关于环保约谈的研究主要基于对抗式法律实施范式的视角,缺乏协商式法律实施范式的视角,缺乏对两种范式的利益假设、行为特点、认知能力、归责原则等进行比较。围绕协商型环境法实施范式的内涵和特点,文章系统分析了环保约谈制度面临的参与性失衡、协商性失调和程序性失范等瓶颈,以协商型环境规制的多元参与、公共协商、程序法定等主要原则为指引,构建我国环保约谈的参与性制度、协商性制度和程序性制度等具体路径。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琦  
税务约谈执法是纳税评估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税款征收程序与税务检查程序的联结点。作为一种灵活柔性的征管方式,税务约谈蕴含了协商式执法、纳税人中心主义以及合规性督导等新型执法理念,有利于形塑和谐良性的税收征纳秩序。与此同时,税务约谈顶层设计的规范缺失、法律性质的不够明确以及地方试点的非均衡发展弱化了其正当性基础,进而影响了制度运行的实际效果。当前,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与优化税收营商环境的时代需求进一步凸显了税务约谈执法的现实意义,其制度构建的着力点在于提升立法层级、细化权利义务、拓宽应用场域和完善机制衔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庆启宸  费娜  
约谈是行政机关应对价格执法中的复杂形势而采用的一种新型行政活动方式,它既不产生直接的法律效果,又不具有强制性。所以,本质上属于行政指导。约谈的合法性根基源于它是行政机关运用裁量权对法律不足的弥补,顺应了现代行政中谋求合作的发展趋势,践行了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本文对约谈的法律性质作了分析,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约谈制度的构想。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红英  
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对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当前,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无论从法律法规体系,还是从实际操作过程来看,都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规范和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合理选择审计公告项目、建立审计公告质量控制制度和审计公告结果信息反馈制度等是防范和控制国家审计公告风险的新举措。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保安  
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是我国继分税制改革之后财政管理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构建了财政资金运行管理的全新机制和统一框架。回顾10多年的改革历程,尤其是近些年的工作,主要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改革有重要突破。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不断完善、形成体系,并于2012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成为财政资金运行管理的基本制度。政府采购管理机制和政策功能日益完善。国债市场化改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郑涌  
近年来中央财政逐步建立并完善了全方位、多层次的转移支付体系,对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破解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的矛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仍面临很多挑战,今后中央财政应在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同时,继续与各部门和地方密切配合、综合施策、共同推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美均  诸培新  
研究目的:通过诠释地票性质,挖掘地票制度功能,分析地票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为进一步完善地票制度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政策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地票在性质上体现为一种指标象征、一个载体和一种权利代表;地票具有协调土地市场和管理秩序、完善耕地占补平衡、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促进缩差共富和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形成制度供给5大功能;同时在运行中存在供给地票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权权利保障不够、边远地区支撑性发展要素过度流失、地票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地票落地使用制度不完善和地票来源受限及内涵不够丰富5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结论:地票是促进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实现城...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新喜  
新环保法在总结地方实践经验、借鉴外国先进做法基础上,创设的按日计罚制度成为新法的亮点,回应了社会对"罚无上限"的制度期许。但是,该制度适用前提的规定性,决定了其实现预设功能时还存在有限性,体现为:提高环境违法成本仍然有限、适用具有机械化的倾向、与行政拘留以及与刑事责任衔接不畅。因此,按日计罚制度不应当在提高违法成本的行动中"孤军奋战",不能被赋予其本身不具备的制度功能,应有行政罚款制度、行政责任间衔接、行政与刑事衔接等其他制度机制的配合,这应当成为我国完善按日计罚制度的重要考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