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12)
2023(20794)
2022(17956)
2021(16521)
2020(14193)
2019(32437)
2018(31941)
2017(60958)
2016(33709)
2015(37747)
2014(37854)
2013(37366)
2012(34426)
2011(30864)
2010(31089)
2009(29055)
2008(28567)
2007(25334)
2006(21752)
2005(19209)
作者
(100869)
(84178)
(83641)
(79780)
(53419)
(40626)
(38050)
(32950)
(31717)
(30015)
(28417)
(28354)
(26867)
(26500)
(26184)
(26071)
(26008)
(24991)
(24209)
(24121)
(21240)
(20561)
(20546)
(19067)
(18888)
(18861)
(18756)
(18651)
(17140)
(16898)
学科
(128943)
经济(128769)
管理(99748)
(93657)
(78826)
企业(78826)
方法(62518)
数学(53566)
数学方法(52857)
(38440)
(35114)
中国(33742)
(30574)
业经(29475)
(28024)
(24778)
财务(24684)
财务管理(24600)
地方(24504)
(24188)
贸易(24173)
(23492)
农业(23367)
企业财务(23321)
理论(22029)
技术(20830)
(20792)
银行(20702)
(20635)
环境(20107)
机构
大学(482924)
学院(480957)
(185261)
管理(184134)
经济(181092)
研究(160471)
理学(159877)
理学院(158037)
管理学(154942)
管理学院(154092)
中国(119069)
科学(104148)
(102671)
(88921)
(88903)
(83088)
业大(78622)
研究所(75688)
中心(73552)
(71565)
财经(70890)
农业(70519)
(64275)
北京(63821)
(61787)
师范(60994)
(58261)
(57188)
经济学(55836)
财经大学(52709)
基金
项目(331785)
科学(257987)
基金(239475)
研究(233452)
(212513)
国家(210800)
科学基金(178706)
社会(145351)
社会科(137640)
社会科学(137599)
(130910)
基金项目(127098)
自然(119924)
自然科(117073)
自然科学(117034)
自然科学基金(114923)
(110768)
教育(108206)
资助(99151)
编号(93936)
成果(76181)
重点(75169)
(72277)
(69495)
(68314)
课题(65423)
科研(64813)
创新(63957)
计划(63035)
大学(61178)
期刊
(196985)
经济(196985)
研究(135227)
中国(93936)
学报(87865)
(79635)
科学(75351)
(71337)
大学(65104)
管理(65054)
学学(61842)
农业(53883)
教育(49969)
技术(40287)
(39370)
金融(39370)
财经(34693)
业经(32544)
经济研究(31765)
(29614)
(28152)
问题(25932)
(25667)
科技(23581)
业大(22925)
技术经济(22275)
图书(22274)
理论(21861)
统计(21366)
财会(21046)
共检索到694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更新  蔡利  
审计行为具有外部性、公共产品属性以及不可观测性,从而政府有必要对审计市场进行管制,以促进审计市场的有效运行。在政府通过制定审计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标准来约束审计师行为的情况下,审计师将会考虑审计准则以及相关法律标准对审计责任认定的影响,选择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审计质量水平。本文在剖析了审计管制的依据与方式的基础上,探讨了审计管制下的审计责任认定,进而构建了法律标准不确定性下的审计师行为决策分析模型以及审计准则影响下的审计师行为决策分析模型。研究结论表明:法律标准不确定性增大将会促使审计师选择提供低水平的审计质量;审计准则规定的审计质量水平越接近法律标准,审计师提供的审计质量水平将会越高。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赵国宇  王善平  
会计师事务所面临较大法律责任压力时将提供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同时也应该获取更高的审计收费。但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无论是采取合伙制还是有限责任制,在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方面都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方面,合伙制事务所并没有表现出更加谨慎的态度。但无论合伙制还是有限责任制下,审计质量与审计收费之间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审计收费越高,审计质量越低,上市公司通过付出更多的审计费用获得了更大的盈余管理空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国宇  王善平  
十几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制度来规定CPA法律责任,以促使审计质量的提高。为检验CPA法律责任安排的制度变迁是否起到促进审计质量的重要作用,本文选取了CPA法律责任安排制度变迁期间不同阶段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审计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1.15通知》和《1.9规定》发布后的2003年开始,法律责任的安排对审计质量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谢静芳  
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的基础是建立完善的规则体系,重点是进行充分的审计准备,难点是实施严谨的现场管理。文章从分析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入手,从审计过程管理、审计报告撰写等角度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控制进行初步探讨,尝试搭建一个较为可行的质量控制方法体系。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王华  曹细钟  
民间审计的质量优劣如何判断不仅是一个基本的审计理论问题,也是认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是否虚假陈述并承担相应民事责任的核心问题。大多数从事注册会计师①行业理论研究和实际执业的专家、学者认为,民间审计的审计结论是遵循程序理性的行为的结果,理应以法律事实而非客观事实作为其判别标准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审计主题决定审计目标,审计目标决定审计意见类型,审计意见类型决定审计法律责任。信息审计主题具有真实性和合理性两个审计目标,而行为审计主题具有合规性和合理性两个审计目标。真实性目标、合理性目标可以采取有限保证和合理保证两种保证程度,而合规性目标一般采取有限保证程度,特殊情形下采用合理保证程度。在合理保证方式下,只有在被审计单位有问题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时才会形成审计法律责任;在有限保证方式下,当审计定性发生错误时,才会形成审计法律责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眺  
审计质量管制框架包括职业团体的自律制度、法律诉讼制度以及政府管制。当前职业团体的检查和惩罚力度不够,法律的执行成本过于高昂并可能执法不足。政府管制则能弥补上述管制制度的不足,因而加强政府管制成为审计质量管制的重要内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雷光勇  曹建  
本文通过建立模型表明,不同法律惩罚方式和损失计量模式对审计师的工作激励将会产生不同影响,进而对审计质量也会产生影响。结果表明,从社会成本与最佳投资水平两个角度来判定审计法律制度安排优劣与否是适当的,并且不同审计法律制度安排对社会成本产生的影响是不相同的。因而,能够使社会总成本最小、实现最佳审计师努力程度和社会最佳投资水平的法律惩罚方式和损失计量模式,是一个社会所应追求的审计法律制度安排,中国现行审计法律制度安排的调整与修订需要以此作为基本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薛青梅  张原  冯苒  
为检验内部控制审计的执行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文章在考虑法律环境的基础上以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实施内控审计之前与之后的数据作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对样本企业进行纵向追踪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实施内部控制审计与较好的法律环境均可显著抑制企业的盈余管理,前者影响程度更强,且通过二者交互项进一步研究发现,二者存在相互削减作用,相比未实施内控审计的企业,法律环境对已实施的企业盈余操纵抑制作用较弱,随着法律环境的改善,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促进作用也逐渐减弱。文章从法律环境约束角度细化了内部控制审计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效果,也为提高会计盈余质量的政策改革提供了依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启亮  郭俊秀  汤雨颜  
本文从签字审计师个体层面研究了会计事务所组织形式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与有限责任制相比,特殊普通合伙制将审计法律责任与风险落实到了签字审计师个人,增加了审计师的违规成本,因此审计师可能会变得更加独立和谨慎。研究表明,同一签字审计师同年在特殊普通合伙制身份下比在有限责任制身份下更容易出具非标审计意见,其审计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更低,审计质量更高。同时,我们还发现,事务所从有限责任制转变为特殊普通合伙制以后,相同签字审计师转制后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更高,而且被审计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更低,审计质量也明显提高。这些结果为我们判断2010年以来我国推动事务所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制的政策提供了直接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胡波  
法律责任,作为一种有效的审计质量约束机制,是遏制注册会计师机会主义行为、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途径。在给定相对严格的执业环境和较高法律风险的情况下,高昂的诉讼成本迫使注册会计师行为更加谨慎,他们必须通过提高审计公费来补偿其可能承受的诉讼风险。从这一角度看,法律规范不仅是预防和惩戒的制度安排,更是促使注册会计师保持职业谨慎、合理确定收费水平、维护审计质量的重要激励机制。在法律风险较低的审计市场中,注册会计师可能会以低估审计风险、降低审计公费为筹码承揽业务;如果注册会计师迎合客户"购买审计意见"需求,那么注册会计师就会牺牲质量换取收益。鉴于此,本文以审计责任为切入点,阐述审计质量、审计定价与法律责任的...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韩宏涛  戚剑楠  张宏宇  
审计的法律责任是指审计人员因损害法律上的义务关系所产生的对于相关主体所应承担的法定强制的不利后果,具体来说,就是指审计人员因违约、过失或欺诈对委托人或第三方造成损害,而应按有关法律法规承担的法律后果。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贺鹏皓   庞静泊  
世界银行对来自全球6大区域的18个最高审计机关遵守国际审计准则的情况进行了审核,核查内容主要包括最高审计机关的独立性、质量控制、审计计划阶段、审计执行阶段、审计报告及后续阶段五个部分。核查依据参照最高审计机关国际准则,核查方法采用了问卷调查与支撑性材料验证即自我评估与机构验证评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本文通过研读调查问卷,梳理核查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审计机关审计质量、更好推进新时代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俊民  刘孟迪  石玉  
本文实证研究我国特殊制度背景下审计行业的外部风险约束因素,包括法律约束和政府管制,对提高审计市场效率的有效性及差异性。首先结合我国特殊制度环境的分析,构建决定审计师最优努力和审慎程度的审计成本模型,然后选取2007-2012年被提起法律诉讼或受到政府管制主体处罚的审计师作为研究样本,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和会计稳健性的视角检验法律约束程度和政府管制力度的提高是否显著改善审计师执业质量。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审计市场外部风险约束主要由政府管制主导,法律约束机制并未发挥有效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财政部和中注协责令整改要求、行业内通报批评的管制措施并未显著加强审计师执业质量,但"多头监管"显著加强了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琪  宋夏云  刘成立  
国家审计法律责任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及其人员由于过失、欺诈等行为出具不实审计报告,或者做出错误的处理处罚决定,并导致有关方面遭受损失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国家审计法律责任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专门对审计机关的问责制度不完善、社会公众对审计结果公告的关注度不高、审计公告随意性较强、审计公告不够及时充分、审计责任主体不明确等都可能导致国家审计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失灵。优化国家审计法律责任追究机制可采取健全问责机制、明确国家审计法律责任的承担主体以及完善国家审计公告制度、增强问责意识等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