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63)
- 2023(16470)
- 2022(14112)
- 2021(13376)
- 2020(11064)
- 2019(25054)
- 2018(24874)
- 2017(47608)
- 2016(25881)
- 2015(28837)
- 2014(28280)
- 2013(27725)
- 2012(25641)
- 2011(22789)
- 2010(23235)
- 2009(21580)
- 2008(20766)
- 2007(18619)
- 2006(16286)
- 2005(14443)
- 学科
- 济(96674)
- 经济(96566)
- 管理(79697)
- 业(78076)
- 企(68187)
- 企业(68187)
- 方法(44088)
- 数学(36444)
- 数学方法(35990)
- 财(28133)
- 中国(27485)
- 农(25151)
- 业经(23376)
- 学(22609)
- 技术(21781)
- 制(19599)
- 理论(19239)
- 地方(19160)
- 务(18974)
- 财务(18902)
- 财务管理(18828)
- 企业财务(18043)
- 农业(16900)
- 银(16527)
- 银行(16485)
- 贸(16391)
- 贸易(16375)
- 融(16153)
- 金融(16149)
- 和(16144)
- 机构
- 大学(360842)
- 学院(359868)
- 管理(142119)
- 济(137968)
- 经济(134809)
- 理学(122744)
- 理学院(121363)
- 管理学(119271)
- 管理学院(118592)
- 研究(116496)
- 中国(87397)
- 京(76812)
- 科学(72544)
- 财(67339)
- 所(58095)
- 财经(53829)
- 江(53656)
- 农(53645)
- 中心(53306)
- 研究所(52415)
- 业大(51612)
- 经(48804)
- 范(48715)
- 师范(48305)
- 北京(48131)
- 州(44142)
- 院(42682)
- 农业(41743)
- 经济学(40629)
- 财经大学(39989)
- 基金
- 项目(243558)
- 科学(191984)
- 研究(180670)
- 基金(175446)
- 家(152128)
- 国家(150774)
- 科学基金(130144)
- 社会(113010)
- 社会科(107043)
- 社会科学(107014)
- 省(96382)
- 基金项目(93228)
- 自然(84190)
- 教育(83691)
- 自然科(82194)
- 自然科学(82171)
- 自然科学基金(80698)
- 划(80612)
- 编号(74260)
- 资助(71101)
- 成果(61515)
- 重点(54291)
- 创(53844)
- 部(53129)
- 课题(51680)
- 发(51028)
- 创新(49536)
- 项目编号(46983)
- 科研(46200)
- 教育部(45933)
- 期刊
- 济(152982)
- 经济(152982)
- 研究(108580)
- 中国(74771)
- 学报(57140)
- 财(53672)
- 管理(53500)
- 科学(51677)
- 农(48262)
- 教育(46489)
- 大学(43324)
- 学学(40590)
- 农业(33264)
- 融(31765)
- 金融(31765)
- 技术(31100)
- 财经(26786)
- 业经(25096)
- 经济研究(24497)
- 经(22857)
- 图书(20004)
- 问题(19511)
- 科技(18567)
- 理论(17848)
- 业(17587)
- 技术经济(17567)
- 版(16984)
- 实践(16463)
- 践(16463)
- 现代(16077)
共检索到5333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王杏芬
在审计日益成为企业治理、政府治理,乃至国家治理有效工具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构建审计稳健性指数并将其嵌入到其他治理机制中,将审计稳健性作为审计实现中小投资者保护的重要环节,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本文在分析审计稳健性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构建审计稳健性指数的思路和具体方法,然后,分别将其嵌入公司治理指数、投资者保护指数和利益相关者保护指数中,以实现与其他机制协同治理企业、行业和国家的目的,因而具有较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海敏 张聪果
文章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会计稳健性对公司超额现金持有价值的影响,并考察投资者保护水平对二者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超额持有现金资产的边际价值为负;会计稳健性可以提升超额现金持有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投资者保护水平低的地区,会计稳健性对超额现金持有价值的提升作用更显著。本研究旨在揭示:提高会计稳健性和投资者保护水平能抑制管理层的私利动机,提升超额现金持有价值;并且研究表明会计稳健性与投资者保护水平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以上结论为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现金管理及提升超额现金持有价值拓展了研究思路。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会计稳健性 超额现金持有价值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梁利辉 陈一君
本文基于投资者保护时期和区域两个维度研究我国投资者保护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我国投资者保护状况的持续改善,投资者保护提高了会计稳健性程度;我国投资者保护的区域差异显著影响投资者保护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东部地区相对较好的投资者保护状况显著提高了该地区的会计稳健性。本文研究结果不支持会计稳健性是我国弱投资者保护替代机制的观点。整体而言,投资者保护对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一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提高投资者保护水平,降低投资者保护的区域差异,加强公司内部治理是公司治理和政府监管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红星
文章试图揭示伴随资本市场制度变迁以及投资者保护力度的加大,一种重要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稳健性历史演变的内在逻辑。研究发现,在2007年之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变迁及投资者法律保护力度的加大,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相应呈现出阶段递增的特征;但是随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上市公司施行,自2007年开始会计稳健性不再显著,公允价值应用范围的扩大可能对会计稳健性起到了消极作用。因此,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在修订会计准则内容,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会计信息的其他质量特征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不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温章林
会计稳健性是财务报告最为重要的特征和惯例之一。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会计原则,稳健性在实务中的应用应不断加强。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机构投资者与会计信息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并以2006—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影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稳健性,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其会计信息越稳健。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会计稳健性 股权制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少华 赵文超
会计准则规范会计信息,而会计信息通过定价机制和治理机制实现对投资者的保护。我国会计准则自1992年首次发布以来,会计稳健性的规定不断变迁,先后呈现出侧重保护外商投资者、国有出资人和市场投资者的趋势。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环境不完善、配套制度不健全等因素,我国会计准则的稳健性并没有完全体现在会计实务中,其投资者保护机制只得到了部分实现。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赵晓钧
中国金融市场在此次危机过后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更为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协调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保护金融投资者权益成为摆在中国金融业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在海外成熟市场,投资者适当性已成为各国金融监管机构普遍采用的适用于产品创新的重要监管理念。在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过程中,构建金融监管与投资者保护的重要制度性安排,有必要分析、借鉴海外成熟市场的有效经验,引入投资者适当性。这样,既有利于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维护金融市场安全运行,又可应对国际金融市场风起云涌的产品创新"浪潮"的冲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爱华
以2000—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企业本身和市场异质性的视角,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提升会导致企业会计稳健性的下降,在国有企业、成长性较好的企业中这种负向关系增强了,而企业所处地区的市场化程度对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负向关系无显著影响,此外,相比"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而言,"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上升导致会计稳健性下降更快。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启新
本文基于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行业2010年至2014年数据为样本,从会计稳健性视角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显著影响盈余管理:较之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会计稳健性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应计盈余管理的关系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基于会计稳健性程度分组回归的结果表明,过度的会计稳健性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适度的会计稳健性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发挥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 会计稳健性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启新
本文基于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行业2010年至2014年数据为样本,从会计稳健性视角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显著影响盈余管理:较之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会计稳健性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应计盈余管理的关系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基于会计稳健性程度分组回归的结果表明,过度的会计稳健性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适度的会计稳健性对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应计盈余管理的负相关关系发挥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 会计稳健性 盈余管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峻豪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互联网+时代下社会、经济方式的转变,并购已成为企业进行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实现全球经营战略的主要手段,我国频繁出现的大规模并购事件也证明了并购的重要性,但随着并购规模及涉及金额的不断增大,我国企业的并购绩效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选择2010-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发生并购事件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会计稳健性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引入到会计稳健性与并购绩效关系的研究中。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价值型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与并购绩效显著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 会计稳健性 并购绩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静 王生年 吴春贤
本文基于行为金融学、信息不对称理论及信号传递理论,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的方法,探究投资者情绪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以及会计稳健性在投资者情绪与资产误定价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越乐观,股价越被高估;会计稳健性的提高能够缓解投资者乐观情绪对股价高估的正向影响;相比新会计准则实施前,会计稳健性对投资者乐观情绪与股价高估之间的负向调节作用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表现得更为突出。该研究结论为相关部门从会计稳健性入手缓解投资者情绪对资产误定价的影响提供了依据,也为提高证券市场定价
关键词:
会计稳健性 投资者情绪 资产误定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万良平 郭均英
本文选取2009-2012年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会计稳健性越低;独立型机构投资者与会计稳健性正相关,非独立型机构投资者与会计稳健性显著负相关;机构投资者与高成长性和信息不对称公司的会计稳健性显著负相关,与低成长性、信息不对称公司的会计稳健性的负相关关系不显著。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李合龙 李海菲 张卫国
本文基于20102016年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样本,实证分析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会计稳健性及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当持股比例较高且会计稳健性水平较高时,这种正向影响效果更为明显。同时,整体而言,机构投资者通过提升公司会计稳健性水平可提升公司的市场价值。并且当公司会计稳健性水平较高且持股比例较高时,机构投资者通过影响会计稳健性水平,可显著地提升公司价值。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韦施威 杜金岷 吴文洋
机构投资者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司治理外部监管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将公司治理传导效应纳入机构持股与企业创新关系及作用机理理论分析框架,基于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显著促进企业创新,内部控制有效性、核心技术人员股权激励和管理费用控制是机构投资者促进企业创新的3个重要传导路径。另外,战略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相较于财务型机构投资者更为突出;同时,机构投资者对非国有企业创新存在显著促进作用,但对国有企业整体创新的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