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23)
- 2023(14244)
- 2022(12187)
- 2021(11376)
- 2020(9515)
- 2019(21982)
- 2018(21848)
- 2017(42699)
- 2016(23002)
- 2015(25760)
- 2014(25831)
- 2013(25455)
- 2012(23283)
- 2011(20664)
- 2010(21116)
- 2009(19284)
- 2008(18586)
- 2007(16121)
- 2006(13912)
- 2005(12278)
- 学科
- 济(90790)
- 经济(90680)
- 管理(66519)
- 业(63772)
- 企(54312)
- 企业(54312)
- 方法(45664)
- 数学(38734)
- 数学方法(38323)
- 财(24603)
- 中国(23798)
- 农(22874)
- 学(20725)
- 业经(20319)
- 理论(17668)
- 地方(17384)
- 制(16698)
- 务(16244)
- 财务(16176)
- 财务管理(16104)
- 贸(15968)
- 贸易(15956)
- 易(15448)
- 农业(15445)
- 企业财务(15375)
- 技术(15247)
- 和(14610)
- 银(13993)
- 银行(13955)
- 融(13940)
- 机构
- 大学(326166)
- 学院(323902)
- 管理(129666)
- 济(125745)
- 经济(122932)
- 理学(113346)
- 理学院(112129)
- 管理学(110237)
- 管理学院(109659)
- 研究(102517)
- 中国(76285)
- 京(69143)
- 科学(64006)
- 财(60213)
- 所(50908)
- 农(49423)
- 财经(49132)
- 业大(47654)
- 中心(46912)
- 江(46382)
- 研究所(46143)
- 经(44838)
- 北京(43012)
- 范(42904)
- 师范(42482)
- 农业(38855)
- 经济学(38440)
- 州(38006)
- 院(37338)
- 财经大学(36912)
- 基金
- 项目(224125)
- 科学(176204)
- 研究(164222)
- 基金(162848)
- 家(141606)
- 国家(140448)
- 科学基金(121189)
- 社会(103122)
- 社会科(97780)
- 社会科学(97752)
- 省(87148)
- 基金项目(86551)
- 自然(79188)
- 自然科(77343)
- 自然科学(77325)
- 教育(76282)
- 自然科学基金(75945)
- 划(73410)
- 资助(67431)
- 编号(67163)
- 成果(54759)
- 重点(49794)
- 部(49781)
- 创(46833)
- 发(46568)
- 课题(45978)
- 创新(43595)
- 教育部(43114)
- 科研(43112)
- 大学(42306)
- 期刊
- 济(131954)
- 经济(131954)
- 研究(94944)
- 中国(62013)
- 学报(51709)
- 财(46670)
- 科学(46506)
- 管理(45979)
- 农(43737)
- 大学(39308)
- 教育(38486)
- 学学(36931)
- 农业(30483)
- 技术(27210)
- 融(26823)
- 金融(26823)
- 财经(24099)
- 经济研究(21895)
- 业经(21426)
- 经(20432)
- 问题(16968)
- 图书(16872)
- 理论(16024)
- 业(15743)
- 科技(15313)
- 版(15010)
- 技术经济(14805)
- 实践(14702)
- 践(14702)
- 商业(14306)
共检索到462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吴水澎
研究范式是在一定研究方法论基础上形成的研究原则和方法体系。一般而言,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存在四种典型的研究范式: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即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社会批判研究范式、复杂系统研究范式。目前,整个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和实证化的趋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薛红志
考虑到技术创新和主导范式的重要性,本文对各种新技术如何竞争并形成主导范式的过程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此外,技术性能优越并不是一项技术成为主导范式的决定因素,因此本研究还考察了哪些因素最终影响了主导范式的形成。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 主导范式 技术演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光 钟方媛 明翠琴 刘凤
通过国内外文献可视化图谱和文献综述,提炼中国突破性创新的基本概念、研究主题和存在的关键问题,在中国突破性创新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突破性创新驱动模式和技术—政府双驱型特征。分析"中国情境"中突破性创新的发生机制,首次提出基于技术、市场、组织和政策互动耦合关系的中国突破性创新理论模型,即P-TMO模型。针对未来1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基于突破性创新理论模式的科技发展战略转向、政策设计思路和原创性突破创新的战略方向、技术路线、组织形态和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秦剑
对突破性创新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界定,论述了突破性创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将突破性创新与其他重要的技术创新类型(如渐进性创新、结构性创新、模块化创新等)进行比较,分析了突破性创新的类型和特征,阐述了突破性创新的过程和管理模式。深入评介了近年来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的有关突破性创新的实证研究文献,对其研究设计、研究问题及研究结论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指出关于突破性创新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
突破性创新 创新管理 技术创新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詹坤 吴言波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和凝练,剖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概念设想或创意构想乃至市场实现的价值脉络,明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非线性的本质。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形成机理 演化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詹坤 吴言波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和凝练,剖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概念设想或创意构想乃至市场实现的价值脉络,明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非线性的本质。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形成机理 演化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邵云飞 詹坤 吴言波
首先通过溯源和梳理关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现有研究文献,从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维度划分创新类型,辨析了不同类型创新的共性与差异,并基于技术变革与商业变革重塑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然后基于"过程"视角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机理与演化路径进行梳理和凝练,剖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从技术概念设想或创意构想乃至市场实现的价值脉络,明晰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非线性的本质。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关键词:
突破性技术创新 形成机理 演化路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蕊 吴贵生
采用多案例建构理论研究方法,运用扎根理论数据分析手段,构建了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要素体系。研究发现:价值主张、关键活动、伙伴网络、收入模型和成本结构是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5个核心要素;至少一个核心要素的质变将导致突破性商业模式创新的发生;每个核心要素拥有若干细分维度,核心要素的质变意味着至少有一个该要素的细分维度发生质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灿 杨晓娜 李瑞雪
团队智力资本是智力资本研究的一个重要而又相对薄弱的分支,迄今为止关于创新团队(特别是突破性创新团队)智力资本测评的研究文献屈指可数。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界定突破性创新团队智力资本的概念,基于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和前期定性访谈结果确定其测评量表的构成维度以及各维度的测量指标(题项),即完成突破性创新团队智力资本量表的理论建构;进而对该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包括内部一致性、收敛效度、区别效度和律则效度)进行实证检验,并最终开发出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突破性创新团队智力资本量表。研究结果表明,突破性创新团队智力资本量表由3个维度(团队人力资本、团队关系资本和团队结构资本)和14个测量指标构成。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忠军 刘丽丹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视角,考察了科研绩效考核导向对高校教师创新动机和学术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评估性绩效考核对高校教师的受控动机和自主动机的激发作用,对渐进性和突破性学术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均不显著;(2)发展性绩效考核不仅能通过激发受控动机促进高校教师的渐进性学术创新行为,还能通过激发自主动机促进高校教师的突破性学术创新行为;(3)高校教师普遍对于现行的高校科研绩效考核持消极态度,认为绩效考核不利于学术创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缪小明 赵晖
不断涌现的突破性创新对在位企业及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已经引起企业界及学术界的关注。本文以动态能力理论为基础,抽取突破性创新影响因素中动态性特点较强的部分建立分析模型,并以结构方程为工具进行验证性检验,对我国企业的突破性创新现状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相应结论。
关键词:
动态能力 突破性创新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巨臣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范式转型及其突破路径本质上是一个解决认识论、方法论与实践论三者相统一的问题,其过程呈现出了动态演化、关联复杂的特征,有必要将之置于社会结构整体转型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双重背景下来加以考察。以往高等教育研究深受惯性思维逻辑的影响和形塑,单一视角常常被用于解释和应对现阶段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情况,却忽视了单一的切入点无法从根本上促进复杂性情境中研究范式的真正转型。基于"问题—主体—方法"分析框架的整合构建,可从三维度的视角来探讨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主体以及方法在内外部多重推力下所展示的互动关系样态以及当下研究范式转型的本土实践困境。基于此,为更好应对研究范式转型的困境与挑战,应遵循"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以提升主体专业性为重点、以创新研究方法为核心"的三位一体路径来予以突破。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研究 研究范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应强在《江苏高教》第5期撰文提出,当前国内的学者习惯于从教育学的视角研究大学文化,习惯于将"大学文化研究"解读为"大学文化的研究",就大学文化谈大学文化,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智强 严荣笑 唐双双
基于罗森塔尔效应和悖论理论,通过对创新过程投入进行分类并将突破性创新概化为一个包含相互竞争的学习需求间张力的过程,本研究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集中探讨领导创新期望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的冲突心理机制和边界条件。通过对来自国内三家国有高新技术企业的320套上下级配对样本的两阶段数据分析发现:领导创新期望通过探索式—利用式学习张力间接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员工认知灵活性不仅正向调节探索式—利用式学习张力和突破性创新投入间关系,而且调节领导创新期望通过探索式—利用式学习张力间接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间的关系,即员工认知灵活性越高,领导创新期望通过探索式—利用式学习张力影响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的作用越强。研究从新的视角为组织提升员工突破性创新投入提供了思路,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突破性创新的形成过程及作用机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玉梅 温馨 孟翔飞
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实现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如将其视为不同领域技术知识进行交叉融合实现技术轨道跃迁的创新成果,可以有效理解与把握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内在机理。其中,技术知识元匹配规则和方法成为关键性问题。基于突破性技术创新中技术知识元的多元化、动态化和分散化特点,运用证据推理理论,将技术提炼分解为知识元组合形式,根据突破性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性质提出技术匹配规则与方法,并以石墨烯技术为例,检验匹配规则和方法的有效性。依据规则,在技术知识来源中寻找合适的技术知识元进行匹配,进而迅速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有助于提升突破性技术创新效率和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