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19)
2023(4376)
2022(3408)
2021(3136)
2020(2158)
2019(4660)
2018(4317)
2017(7681)
2016(4217)
2015(4554)
2014(4285)
2013(3935)
2012(3532)
2011(2844)
2010(3344)
2009(3197)
2008(2802)
2007(2458)
2006(2146)
2005(2065)
作者
(10465)
(8779)
(8437)
(8436)
(5658)
(4056)
(3849)
(3237)
(3210)
(3086)
(2989)
(2875)
(2786)
(2705)
(2553)
(2550)
(2539)
(2520)
(2504)
(2465)
(2148)
(2113)
(2086)
(1977)
(1972)
(1905)
(1897)
(1860)
(1792)
(1761)
学科
(12933)
经济(12919)
管理(12777)
审计(12119)
(11096)
(9735)
企业(9735)
各类(5858)
(5535)
(5479)
中国(5345)
(4780)
业经(4686)
方法(4642)
(3662)
农业(3622)
(3594)
财务(3588)
财务管理(3523)
企业财务(3434)
数学(3046)
工作(3028)
数学方法(3005)
体制(2973)
地方(2920)
环境(2841)
技术(2702)
(2696)
(2683)
国家(2612)
机构
学院(54181)
大学(51864)
管理(19485)
(18677)
经济(18176)
理学(16825)
理学院(16683)
研究(16526)
管理学(16493)
管理学院(16388)
中国(13853)
(12256)
(11366)
财经(9531)
科学(9035)
(8920)
(8649)
中心(8235)
(7671)
财经大学(7153)
(7022)
(6917)
师范(6868)
(6808)
(6691)
北京(6438)
研究所(6340)
业大(6169)
(6056)
会计(5926)
基金
项目(36268)
研究(29860)
科学(28730)
基金(25386)
(21778)
国家(21546)
社会(19449)
科学基金(18424)
社会科(18380)
社会科学(18370)
(14629)
教育(13817)
编号(12893)
基金项目(12884)
(11969)
成果(11296)
自然(10059)
自然科(9723)
自然科学(9722)
自然科学基金(9523)
课题(9442)
资助(9120)
(8654)
重点(8547)
项目编号(8427)
(8389)
国家社会(8179)
(8164)
(7960)
(7943)
期刊
(23185)
经济(23185)
研究(17644)
中国(17039)
(11557)
审计(9320)
教育(7896)
(7574)
学报(7566)
科学(6668)
管理(6644)
大学(6348)
学学(6028)
农业(5194)
(4930)
金融(4930)
财会(4701)
会计(4613)
财经(4486)
业经(4375)
经济研究(4160)
技术(3908)
(3827)
(3523)
通讯(3119)
会通(3109)
内部(3029)
国内(3029)
职业(2916)
社会(2867)
共检索到86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郭弘涛  尚建平  
当前,各级审计机关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审计成果流失现象。审计成果流失对审计机关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对审计工作的损害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如何重视审计成果,防止审计成果流失,就成为摆在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面前等待解答的命题。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郭薇  
审计文化作为审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有效发挥"免疫系统"作用和审计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审计署近期发布的《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审计文化研究,弘扬审计精神,树立文明形象,增强审计事业的发展动力。"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就是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促进先进审计文化的形成,充分发挥其推动审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功能作用。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王景新  
计算机在我国审 计工作中的应用是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末,九十年代初才开 始的,我们曾通过请 进来,派出去,学习 国外计算机审计工作 经验,多次召开专业 会议,研讨实施计算 机审计的重要意义, 布置审计软件开发任 务。到1991年开始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大连市审计局课题组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孙国民  
本文就重点抓好项目跟踪审计途径、保障消防部队经济活动持续健康发展作出相关阐述。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林佑霖  
随着社会审计事业的发展,审计风险问题越来越 引起重视,笔者认为,要有效控制审计风险,应主要抓好如下工作: 1.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审计规范,是减少审计风险的重要保证。 在受托阶段,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要了解掌握被审计单位物资、财务管理和经营效果等基本情况,找出其薄弱环节,并对委托审计内容和要求的约定认真协商,双方的法律责任要明确。作为社会审计机构一方,要注意、防止委托方提供假证据,在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要写明委托方对提供的凭证、帐簿、报表以及对帐单等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负责等内容,这是一项自我保护措施。这样才能在发生法律诉讼时,做到有凭有据。 在准备阶段,要根据被审计单位...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罗巧虹  
近年来,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已成为内部审计部门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目前,内部审计部门在执行项目审计时,缺乏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审计方法较为单一。具体就执行项目审计业务而言,其审计方法运用较为偏重于审中这一环节的过程控制,对审前、审后环节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兆东  李雪颖  
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和资源环境督察制度以来,两项制度均在积极推进,并发挥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这两项制度在目标、程序、内容、方式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但实质上却存在差异,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侧重管理行为评价,资源环境督察侧重技术监督。通过分析两项制度的发展状况以及两者协同的有利条件和基础,构建协同框架,并从畅通交流渠道、加强资源整合、完善反馈机制三个方面分析两者协同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鉴君  
内审转型要求内审工作必须从理论、理念和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更新,同时也需要对有效途径进行积极探索按照现代审计理念,做好内审转型工作,是当前人民银行基层行内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内审转型的有效途径。坚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深化转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立云  谭伟  
促进内部审计成果有效转化应用,从而提高内部审计质效是审计研究的重点。文章重点从内部审计成果有效转化的因素出发,从内部审计结果本身的质量管理角度,完善审计成果应用管理、结果通报、成果共享和成果应用奖惩激励等配套措施,建立审计整改信息化管理机制、问题推送和协调联动机制、全过程整改督促机制、后续审核机制和整改消号机制,从三个维度考虑,多方联动拓宽审计成果运用渠道,打通审计成果应用的全流程,帮助提升企业内在价值,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晨丹  
对"社会治理"的研究应当涵盖两方面内容:一是政府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时应当在法律规定职能范围内;二是要积极倡导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如公民、社会组织等)加入到社会治理过程中,尊重以及保障治理活动参与者的各项权利,实现治理的良好效果。本文以法治为视角,分析了影响我国社会治理实现的两个因素,明确了参与式社会治理是实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进而论证了建立健全政府权力制约机制以及公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法治化是解决我国社会治理存在问题的一剂良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