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46)
2023(8593)
2022(7193)
2021(6464)
2020(5290)
2019(11736)
2018(11713)
2017(21492)
2016(11934)
2015(13291)
2014(13592)
2013(12922)
2012(11728)
2011(10276)
2010(11019)
2009(10396)
2008(10346)
2007(9335)
2006(8336)
2005(7952)
作者
(32426)
(26693)
(26403)
(25585)
(17091)
(12650)
(12207)
(10131)
(10013)
(9948)
(9090)
(9052)
(8602)
(8485)
(8447)
(8227)
(7937)
(7833)
(7761)
(7636)
(6788)
(6512)
(6456)
(6165)
(6158)
(6056)
(5967)
(5874)
(5376)
(5188)
学科
管理(42754)
(39776)
经济(39696)
(35267)
(31481)
企业(31481)
(17999)
(17083)
方法(13834)
中国(12939)
(12412)
审计(12252)
(11633)
业经(11429)
(10960)
银行(10949)
(10757)
体制(10747)
财务(10711)
财务管理(10635)
数学(10630)
(10443)
数学方法(10416)
企业财务(10093)
(9999)
金融(9996)
地方(8449)
环境(7947)
理论(7885)
(7683)
机构
学院(163362)
大学(160982)
(62632)
经济(60967)
管理(60516)
理学(50499)
研究(50333)
理学院(50004)
管理学(49245)
管理学院(48933)
中国(42837)
(37815)
(34302)
财经(28260)
(27820)
科学(27692)
(25340)
中心(24608)
(24546)
(22054)
北京(21100)
(20886)
财经大学(20819)
研究所(20693)
(20133)
师范(19953)
业大(19428)
经济学(19237)
(18806)
(18315)
基金
项目(100541)
科学(79032)
研究(78819)
基金(71484)
(60550)
国家(59990)
科学基金(52296)
社会(50308)
社会科(47570)
社会科学(47554)
(40380)
教育(37290)
基金项目(36926)
编号(33191)
(32679)
自然(31404)
自然科(30590)
自然科学(30586)
自然科学基金(30030)
成果(28939)
资助(28520)
(25885)
课题(24310)
重点(22887)
(22496)
(21635)
(21465)
(20883)
项目编号(20843)
国家社会(20632)
期刊
(77655)
经济(77655)
研究(53638)
中国(43649)
(34303)
管理(24821)
教育(22016)
学报(21266)
(20455)
(19574)
金融(19574)
科学(19290)
大学(17597)
学学(16339)
技术(15072)
财经(14322)
农业(13095)
业经(12672)
(12200)
经济研究(11983)
财会(11170)
会计(11036)
审计(10222)
问题(9510)
(8466)
理论(7713)
(7704)
通讯(7701)
会通(7673)
现代(7492)
共检索到2665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兴楣  田金美  
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审计监督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要求(目标)、制约、路径、协同、发展的框架,探索适应新要求的审计机制优化和协同治理框架,明确各审计主体的职责定位和关系优化,分析审计监督与其他监督手段在重点领域的协同治理,探索审计管理体制的制度设计构想和框架性安排,并为更好地发挥审计机制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协同治理作用提出相关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俊  
高校审计监督质效事关高校的发展大局,是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基于协同治理的研究现状和高校内部审计监督面临的新变化,探析协同治理理论与高校审计监督的契合性,从高校审计监督的现实情况出发,总结分析高校审计监督质效提升所面临的困境,运用协同治理理论从加强顶层设计、健全运行机制、完善支撑体系三个维度提出高校审计监督质效提升的策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书平  
作为国有企业的两个独立部门,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间存在着重复监督、各自为政等问题,监督模式分散削弱了整体监督效能。基于此,本文聚焦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的监督第一职责,打造有效的联动工作机制,从沟通会商机制、资源整合机制、联动处置机制、成果共用机制四方面出发,以协同作战的形式发挥1+1>2的协同监督效应,形成齐抓共管合力。理论联系实际,依托于国有企业展开详细分析,通过实施四个协同监督机制,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整合监督资源,有序协调配合监督力量,避免监督盲区与死角。文章通过协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两个监督主体“前哨站”“探照灯”的作用,及时发现和预防国企的腐败行为。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时现  
<正>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审计工作,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建立健全与审计全覆盖相适应的工作机制,统筹整合审计资源,加强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审计作用。2018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
关键词: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效林  郭纲  
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是我国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采用的一种让中央财政资金精准到达基层使用方的创新性财政管理制度。2021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研究建立常态化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要求审计机关加强监督,以推动政策充分发挥其效益。鉴于此,本文在阐述直达机制特征及对其强化审计监督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审计监督工作面临的挑战,尝试从“全覆盖、动态化、固定化、日常化”等维度研究构建财政直达资金常态化审计监督机制,为服务后疫情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有效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开国  杨海生  伍颖华  
基于2004—2012年媒体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本文首次同时从媒体关注和资本市场反应两个视角出发,分短期和中长期定量分析了媒体、资本市场与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督的有效性,并研究了食品安全事件的行业溢出效应。结果显示:短期而言,大众媒体曝光食品安全事件给涉事公司带来显著为负的超常收益率,且媒体关注度越高,超常收益率绝对值越大,因此资本市场的激励机制成为监督食品安全的关键力量;长期而言,随着相关政府部门介入,官方权威媒体深入报道和追根溯源,与资本市场共同作用形成长期监督的力量。本文认为,建立媒体、资本市场与政府共同监督、协同治理的长效机制,是食品安全监督的有效模式,并且本文提出三方各自应该发挥的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石丽  娄芳  
建立和完善监督体系是落实依法治国理念的重要举措,现阶段各种监督如何相互协调、有效贯通是推动国家监督体系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点。文章从分析会计监督与内部审计的关系为切入点,以事业单位为例梳理内部监督关系,提出新形势下如何发挥好会计监督与内部审计相互融合并形成监督合力的作用,探讨两者之间如何构建协同运行机制,分享本部门在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工作中的新举措。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韩沛锟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是实现公共治理主体多元化的重要实践,在政府改革、社会组织发展、公民政治社会化、应对危机、加强监督、促进公益、等方面颇有意义。当前,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虽有成就却成效受限,面临政社不分、互信不足、合作不深入、法律不完备等困境。善治是政府与社会组织协同治理之路的最终走向。协同治理的顺利发展有赖于按照动员和同化路径发展组织能力、扩大参与范围、拓宽参与渠道、普及政策法规、培育公共精神、积累社会资本,也需要完善法规立法和制度安排、推动信息公开和问责制度、杜绝封闭合作与交易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当勤  
2011年的"郭美美事件"对中国红十字会的声誉产生巨大影响,其引发的信任危机也使"红会"接受的捐赠锐减。是什么让社会公众对"红会"产生如此大的不信任?而怎样才能减少这类事件给非营利组织带来的影响呢?本文主要从监督经济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加强财务社会监督来实现对非营利性组织的监管,通过政府、社会公众、捐赠者以及其他非营利机构的监督使非营利组织能合法、有效运行。一、监督理论与非营利组织财务监督监督经济学是监督理论最新的发展成果,其将监督视作一种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晓宁   胡馨月  
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因此构建两者之间的贯通协同机制对于切实推进“经济体检”助力“政治体检”的大监督格局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厘清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在工作目标、反腐治乱、治理效能、监督格局、公众信任等方面需要协同监督的现实需求,然后分析制约两种监督体系高效贯通协同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开辟统筹协调路径、线索反馈路径、成果运用路径、人才培养路径、技术应用路径五条通道举措,为新时代背景下形成审计与纪检监察同频共振、相互支撑、衔接顺畅、配合高效的监督合力提供新思路。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莫旻丹  
监督受托人制度体现了竞争执法机构、经营者集中方和第三方监督人的多元参与,有助于打造反垄断执法领域中"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但是,受制于监督受托人任职资格的保守性、任职范围的单一性、法律责任的模糊性等原因,我国现行的监督受托人制度尚难以充分发挥协同治理的功能。因此,有必要转变公私法两分的思维,在"协同治理"理论的视野下探寻监督受托人制度完善的法律进路。一是要从协同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层面拓展监督受托人的任职资格;二是要从治理行为制度化的层面丰富监督受托人的任职范围;三是要从协同治理主体的责任共担层面明确监督受托人的法律责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董丽英  
我国已经将对雾霾的治理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且从中央财政中拨付巨额资金专项用于大气污染防治。从近两年的防治效果来看,雾霾天气虽然有所减少,但是与雾霾天气直接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工作的进程推进缓慢,雾霾治理资金的使用效果尚未显现出来。本文认为,建立健全雾霾治理审计监督机制,有助于加强雾霾治理资金的使用效率。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许华柱  徐敏华  范野萍  
目前,基层审计机关因受自身管辖、权限和手段限制,出现了审计难、处理难、执行难,影响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如何突破限制,整合资源,形成监督合力,提高审计监督效能,是基层审计机关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就基层审计机关与有关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平波  唐赛  
基于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借助审计署发布的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公告,对审计案件线索移送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厘清监察体制改革前后审计案件线索移送路径的变迁。在明晰目前审计案件线索移送处理障碍的基础上,从思想观念、法律制度、工作机制以及信息沟通与共享四个方面优化审计案件线索移送机制,以期为实现"监审协同"提供新思路。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秦爱萍  
监督效能提升一直是贯穿监督工作的主线。本文通过构建监督效能动力机制模型,探讨影响监督效能的主要因素,并分析这些因素互动机理,提出了有效提升监督效能的最佳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