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58)
- 2023(16126)
- 2022(13908)
- 2021(12899)
- 2020(11003)
- 2019(24606)
- 2018(24372)
- 2017(46831)
- 2016(25429)
- 2015(28132)
- 2014(27185)
- 2013(26918)
- 2012(24650)
- 2011(21929)
- 2010(22244)
- 2009(20323)
- 2008(19331)
- 2007(16945)
- 2006(14530)
- 2005(12458)
- 学科
- 济(97138)
- 经济(97038)
- 管理(74990)
- 业(71457)
- 企(59893)
- 企业(59893)
- 方法(44714)
- 数学(37990)
- 数学方法(37633)
- 中国(26351)
- 财(26117)
- 农(25924)
- 业经(23396)
- 技术(21822)
- 学(21284)
- 地方(20633)
- 制(19636)
- 贸(17723)
- 贸易(17708)
- 农业(17512)
- 易(17177)
- 银(16427)
- 银行(16361)
- 融(15948)
- 金融(15947)
- 理论(15704)
- 行(15603)
- 务(15411)
- 财务(15348)
- 环境(15337)
- 机构
- 大学(350189)
- 学院(349073)
- 管理(141232)
- 济(138903)
- 经济(136044)
- 理学(123408)
- 理学院(122081)
- 管理学(120131)
- 管理学院(119504)
- 研究(115249)
- 中国(85538)
- 京(74377)
- 科学(73348)
- 财(64170)
- 农(60481)
- 所(57721)
- 业大(55909)
- 中心(52804)
- 研究所(52693)
- 财经(51734)
- 江(50339)
- 农业(47761)
- 经(47238)
- 北京(45933)
- 范(43302)
- 师范(42779)
- 院(42008)
- 经济学(41828)
- 州(40626)
- 财经大学(38813)
- 基金
- 项目(247968)
- 科学(194721)
- 基金(180217)
- 研究(177094)
- 家(159113)
- 国家(157820)
- 科学基金(135324)
- 社会(112722)
- 社会科(107051)
- 社会科学(107024)
- 省(98014)
- 基金项目(96839)
- 自然(89346)
- 自然科(87263)
- 自然科学(87239)
- 自然科学基金(85706)
- 划(82061)
- 教育(79900)
- 资助(72764)
- 编号(70371)
- 重点(55517)
- 成果(55397)
- 创(55348)
- 部(53769)
- 发(52810)
- 创新(51087)
- 课题(48458)
- 科研(47532)
- 国家社会(46580)
- 教育部(45848)
- 期刊
- 济(145316)
- 经济(145316)
- 研究(100003)
- 中国(69007)
- 学报(60103)
- 农(53662)
- 科学(53105)
- 管理(50778)
- 财(48942)
- 大学(44826)
- 学学(42639)
- 农业(37157)
- 教育(34763)
- 融(29166)
- 金融(29166)
- 技术(27916)
- 业经(24884)
- 经济研究(24608)
- 财经(24602)
- 经(21133)
- 科技(19805)
- 业(19729)
- 问题(18887)
- 技术经济(16992)
- 版(16694)
- 图书(16377)
- 理论(16354)
- 商业(16054)
- 业大(15706)
- 现代(15291)
共检索到499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杨静 丁玲 林仪
成立政府产业基金是国家优化政府投资方式、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政府产业基金依靠自身优势,提供财政、税收和政策支持,从而弥补市场缺陷,优化创新要素配置,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是政府产业基金本身的弊端——资本的逐利性会削弱产业基金支持创新活动的效果,甚至导致企业创新效率下降,形成政府产业基金支持创新活动悖论。进一步地,本文从审计监督的视角分析认为,通过发挥审计的政治与管理功能限制资本逐利性、发挥审计的监督功能规范资金使用,可以平衡悖论,间接促进政府产业基金的创新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俞会新 关忠路 张淼 邢会
文章基于2008-2017环保企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政府创新补助对环保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外部监督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为外部监督参与政府创新补助监督、促进环保企业创新提供了量化的依据。研究发现:政府创新补助在当期、滞后期均对环保企业创新存在积极的促进作用,相较于民营环保企业,政府创新补助对国有环保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从外部监督的调节效果来看,高资质审计师监督和机构投资者监督发挥了正向的调节作用,能够提高政府创新补助对环保企业创新的激励效果。因此,政府在实施创新补助政策时,应充分发挥高资质审计师、机构投资者的外部监督作用。
关键词:
创新补助 环保企业创新 外部监督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许亚 陈丙欣
成立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是优化政府投资方式、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政府支持领域和产业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对其进行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的法定职责,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基于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的政策属性和财政性资金属性,对其进行审计时应重点关注政策目标任务实现情况、合法合规情况、基金的退出和终止情况以及制约基金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等。做好对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的审计监督,需要政府出资人、基金管理人增强法制意识,正确看待监督,国家审计机关应整合审计力量形成监督合力,正确处理审计监督和其他监督之间
关键词:
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 审计监督 国家治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俞会新 关忠路 张淼 邢会
本文基于2009—2018年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数据,研究政府创新补助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及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政府创新补助会促进国有企业创新投入和实质性的创新产出;(2)从政府审计监督视角来看,政府审计在创新补助和国有企业创新之间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能够提高创新补助的激励效果;(3)从社会监督视角来看,高资质审计师能够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促进国有企业创新,而机构投资者监督的调节作用则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审计、高资质审计师监督能够对企业创新产生叠加效应,共同对创新补助进行监督。本研究有助于理解监督在政府创新补助中的作用,对减少政府资源浪费、提高创新补助激励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丹丹 张荣刚
在国家审计引领下,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监督职能,加强与社会审计的协同作用,并协调多种治理机制,对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作用。利用2008-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国家审计及其协同社会审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从内外部治理机制视角考察媒体监督和内部控制对其影响过程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国家审计对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均起到显著的激励效应,并且治理效果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的滞后效应;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在促进企业创新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协同关系,高质量的社会审计能显著增强国家审计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国家审计有效协调媒体监督和内部控制机制发挥治理效应,媒体监督与内部控制均能促进企业创新。媒体监督与国家审计在促进企业创新中存在互补效应,而内部控制与国家审计在促进企业创新中存在替代效应。因此,要充分重视和发挥国家审计协同监督治理功能,从加大国家审计实施力度、有效整合国家审计与社会监督的资源、完善外部治理机制等方面协同促进企业创新。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徐权
金融创新对金融安全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无序和过度的金融创新会危及金融安全,而传统的金融监管体制不能有效地使创新和安全达到和谐统一。本文分析指出政府审计可以作为金融监管体制的扩展和延伸,通过提高金融信息质量和加强金融监管的激励与约束,完善有利于金融创新的监管体制,促进金融创新有序适度地发展。具体而言,可以从制度、组织和方法等三个层面采取措施实现审计监督的目标。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安全 审计监督 金融监管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苏孜
审计监督质量不高、将审计监督与审计服务相分离、部分虚拟的审计监督权等问题严重影响审计监督的效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审计监督无论是内容、方式还是制度建设、实施机制等方面都需要不断创新。
关键词:
审计监督 反思 审计创新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国坚 陈巧 马新啸
本文以1999-2019年我国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检查制度为准自然实验,探究了政府会计监督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审计定价。研究发现政府会计监督能够显著降低审计定价,表现为政府会计监督的“治理效应”。机制检验表明,政府会计监督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是通过降低企业风险,进而降低审计师的审计风险和审计投入来降低审计定价。“治理效应”在检查公告披露具体违规数据、有纳税问题、已经整改、聘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中更加显著,且政府会计监督的治理作用具有行业溢出效应和监管的替代效应。本文从审计视角丰富了政府会计监督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为进一步完善政府会计监督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秦荣生
无影灯效应原理是物理中的基本原理,但它在解决政府审计监督难题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构成无影灯效应的四个基本要件(灯光的数量、效能、角度和整合平台)可以推广到政府审计监督中去。根据这四个要件,作者提出了建立健全政府审计监督的监督体系和监督机制,寻找有效地破解政府审计监督难题的方法。根据无影灯效应原理,作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我国正在实施的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环境审计的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崔云 朱荣
政府审计监督是腐败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实现腐败治理。当前,改革、发展、法治、反腐是主题,政府审计如何在法治框架下实现腐败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基于政府审计与腐败之间的关系,政府审计应该从权力审计、审计信息共享机制、审计监督的协作机制、审计预警机制、国际借鉴等方面实现腐败治理。
关键词:
政府审计 腐败治理 法治 权力监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林源 陈文川 杨野
本文基于我国2008—2017年30个省级(包括直辖市、自治区)政府债务数据,从预算软约束视角,实证检验了政府审计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预算软约束越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越大;政府审计监督力度越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越小;审计监督力度有助于减弱预算软约束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负面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当地区腐败程度越低、法制环境越好时,政府审计对减弱预算软约束带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负面影响越显著。
关键词:
审计监督 预算软约束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蒋樟生
近年来,"三农"问题受到极大关注。为了应对外部资源、环境、科学技术等多重压力对农业升级与发展的影响,政府出台了诸多政策支持农业企业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本文从政府干预视角分析政府补助和税费返还两种形式的政府创新支持政策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重点分析机构投资者与大股东参与公司内部治理以及社会审计事务机构参与公司外部治理这两者所发挥的不同监督作用。研究发现:第一,不同形式的政府创新支持(政府补助和税费返还)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不一致。政府补助产生替代效应,税费返还则产生互补效应。第二,持股监督(机构投资者和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上升)能增强政府补助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替代效应,也能增强税费返还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互补效应。第三,审计监督(社会审计事务机构的审计意见)会减弱政府补助支持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替代效应,也会减弱税费返还对农业企业研发投入的互补效应。本文的研究发现为政府制定适宜的创新支持政策,以及合理发挥持股监督与审计监督的内外部治理作用,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
政府补助 税费返还 持股监督 审计监督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尹顺达 何晶 杨岚 项迎 于捷
通过分析政府园区经济管理过程中在基本建设、招商引资、财务核算以及投融资等方面典型问题,提出提升政府园区内部审计监督效能的对策,旨在完善园区内部治理结构,切实防范园区运营风险。
关键词:
政府园区管理 内部审计 监督效能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胡凯 刘昕瑞
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是中国促进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产业政策,其技术创新效应能表征产业政策的有效性和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本文运用2005—2019年政府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样本,在单独进入和混合进入两种情境下分析其技术创新效应。研究表明,单独进入时,投资进入对企业技术创新没有影响,而投资强度则显著提升企业专利质量;混合进入时,无论是投资进入还是投资强度均提升企业专利数量和质量。简言之,在创新效应上,投资强度优于投资进入,混合进入优于单独进入。调节效应分析发现,有限合伙制对创新效应的影响并不优于公司制,基金层级越高产生的创新效应越好。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经验机制而非引导机制是基金影响技术创新的中间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