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95)
- 2023(13144)
- 2022(11531)
- 2021(10677)
- 2020(8951)
- 2019(20727)
- 2018(20731)
- 2017(39790)
- 2016(21743)
- 2015(24413)
- 2014(24431)
- 2013(24143)
- 2012(22028)
- 2011(19491)
- 2010(19967)
- 2009(18557)
- 2008(17875)
- 2007(15442)
- 2006(13539)
- 2005(12217)
- 学科
- 济(82685)
- 经济(82561)
- 管理(67193)
- 业(60553)
- 企(52050)
- 企业(52050)
- 方法(38380)
- 数学(32551)
- 数学方法(32203)
- 财(24774)
- 中国(22534)
- 制(21658)
- 农(21057)
- 业经(19286)
- 学(18007)
- 地方(16651)
- 务(15402)
- 银(15360)
- 财务(15329)
- 银行(15320)
- 财务管理(15256)
- 体(14834)
- 融(14671)
- 金融(14668)
- 行(14588)
- 企业财务(14504)
- 贸(14369)
- 贸易(14357)
- 理论(14072)
- 易(13948)
- 机构
- 大学(305848)
- 学院(301880)
- 管理(121561)
- 济(117898)
- 经济(115168)
- 理学(105126)
- 理学院(103986)
- 管理学(102326)
- 管理学院(101763)
- 研究(98518)
- 中国(75130)
- 京(65805)
- 科学(60194)
- 财(58883)
- 所(49115)
- 财经(46553)
- 中心(45007)
- 农(44979)
- 江(44530)
- 研究所(44014)
- 业大(43719)
- 经(42242)
- 北京(41203)
- 范(39079)
- 师范(38749)
- 院(36177)
- 州(35969)
- 经济学(35113)
- 农业(35055)
- 财经大学(34772)
- 基金
- 项目(207739)
- 科学(163454)
- 研究(153630)
- 基金(151117)
- 家(130802)
- 国家(129735)
- 科学基金(112029)
- 社会(96935)
- 社会科(91906)
- 社会科学(91883)
- 省(80618)
- 基金项目(80449)
- 自然(72453)
- 自然科(70692)
- 自然科学(70680)
- 教育(70462)
- 自然科学基金(69393)
- 划(67716)
- 编号(62728)
- 资助(62014)
- 成果(51853)
- 部(46255)
- 重点(45949)
- 创(43243)
- 课题(43195)
- 发(42894)
- 制(41336)
- 创新(40401)
- 教育部(40081)
- 国家社会(39636)
- 期刊
- 济(128864)
- 经济(128864)
- 研究(92636)
- 中国(63470)
- 学报(47339)
- 财(46624)
- 管理(44782)
- 科学(42509)
- 农(40880)
- 大学(36354)
- 教育(34231)
- 学学(33790)
- 农业(28271)
- 融(27357)
- 金融(27357)
- 技术(25286)
- 财经(22670)
- 经济研究(20375)
- 业经(20265)
- 经(19163)
- 图书(16734)
- 问题(16458)
- 理论(16048)
- 实践(14803)
- 践(14803)
- 科技(14639)
- 版(13945)
- 业(13817)
- 技术经济(13792)
- 会计(13713)
共检索到449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李晓宁 胡馨月
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因此构建两者之间的贯通协同机制对于切实推进“经济体检”助力“政治体检”的大监督格局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厘清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监督在工作目标、反腐治乱、治理效能、监督格局、公众信任等方面需要协同监督的现实需求,然后分析制约两种监督体系高效贯通协同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开辟统筹协调路径、线索反馈路径、成果运用路径、人才培养路径、技术应用路径五条通道举措,为新时代背景下形成审计与纪检监察同频共振、相互支撑、衔接顺畅、配合高效的监督合力提供新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魏祥健
本文比较了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驱动动力的优劣势,对数据驱动协同的主体地位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其驱动机理规则。文章基于审计与纪检监察职能互补要素资源剖析,挖掘协同驱动中的人力资源、信息资源、成果资源动力要素,并确立协同熵变过程中的资源熵、结构熵和组织熵,在此基础上构建审计与纪检监察自组织协同动力机制。
关键词:
大数据 审计与纪检监察 数据驱动 协同熵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侯书平
作为国有企业的两个独立部门,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间存在着重复监督、各自为政等问题,监督模式分散削弱了整体监督效能。基于此,本文聚焦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的监督第一职责,打造有效的联动工作机制,从沟通会商机制、资源整合机制、联动处置机制、成果共用机制四方面出发,以协同作战的形式发挥1+1>2的协同监督效应,形成齐抓共管合力。理论联系实际,依托于国有企业展开详细分析,通过实施四个协同监督机制,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整合监督资源,有序协调配合监督力量,避免监督盲区与死角。文章通过协同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两个监督主体“前哨站”“探照灯”的作用,及时发现和预防国企的腐败行为。
关键词:
协同监督机制 纪检监察 内部审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熙原 王雨佳 胡剑桥 王杨
随着国家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审计和纪检监察作为党和国家监督的重要力量,从根本目标、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手段上具备开展协同监督、推进腐败治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前提条件。文章基于党风廉政建设的背景,通过分析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的可行性、结合当前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监督的主要方式,提出了在事前、事中、事后深化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监督的路径,对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监督领域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
党风廉政建设 审计 纪检监察 协同监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文丽
本文从廉政风险控制的内涵着手,提出新常态下高校面临的廉政风险类型,分别说明高校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在廉政风险防控上的不同职责定位,提出建立高校审计和纪检监察协同防控廉政风险的路径,以更有效地实现廉政风险控制的目标。
关键词:
廉政风险 内部审计 纪检监察 协同机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田国华 王青松
纪检监察与审计之间信息共享对于实现二者监督合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纪审协同的视角对纪检监察与审计信息共享机制构建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梳理了信息共享机制构建的理论逻辑,并基于信息共享主体、信息共享内容和信息共享平台搭建三方面对机制的运行进行了多角度的系统探讨。希望通过纪检监察与审计信息共享机制的构建,提升腐败治理水平,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和纪检监察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纪审协同 信息共享 监督合力 机制构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彦勇
新时代背景下,纪检监察工作顺应时代要求,完成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纪检监察工作机制,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提供有力保障。高校附属医院要紧跟形势,积极探索纪检监察部门如何做好监督工作的好方法,文章结合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落实监督责任,做强政治监督;落实监督责任,做实日常监督;落实监督责任,做细专项监督。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附属医院 纪检监察 监督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学华
在我国强调国家治理的时代背景下,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的协作目标,不应再局限于反腐败的单一领域,而应拓展到比反腐败更为宽泛的国家治理风险的控制领域。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的协作面临着协作目标有待拓展、法规依据有待完善、效率性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出于国家治理风险控制的考虑,文章提出如下对策:一是引入必要的风险导向工作思路,国家治理风险潜伏在哪里,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二者协作所形成的合力就应当延伸到哪里;二是引入必要的质询机制,对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协作机制进行必要的监督。
关键词:
政府审计 纪检监察 协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熊磊
腐败治理已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热点,但通过构建协同机制治理腐败的研究还十分缺乏。在分析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各自内涵的基础上,发现二者在治理腐败过程中存在高度契合,为二者构建协同机制提供了可能。文章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系统梳理现有研究基础,进而基于制度规范、组织架构、资源共享三个层面构建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治理腐败机制,并提出实现路径,旨在将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有效结合,为推动协同治理腐败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支撑与指引。
关键词:
政府审计 纪检监察 协同运作 腐败治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熊磊
腐败治理已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热点,但通过构建协同机制治理腐败的研究还十分缺乏。在分析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各自内涵的基础上,发现二者在治理腐败过程中存在高度契合,为二者构建协同机制提供了可能。文章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系统梳理现有研究基础,进而基于制度规范、组织架构、资源共享三个层面构建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协同治理腐败机制,并提出实现路径,旨在将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有效结合,为推动协同治理腐败机制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提供支撑与指引。
关键词:
政府审计 纪检监察 协同运作 腐败治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熊玮
文章以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事业单位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为例,从内部审计和纪检在科研事业单位监督体系中的职责定位着手,分析了两者之间产生协同效应的基础,提出了建立科研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和纪检监督协同机制的四项有效路径,以更有效地发挥监督合力提升监督效能。
关键词:
内部审计 纪检 监督合力 协同机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晨
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是公立医院的内部监督重要部门,两者具有不同的职责,但目标一致,因此,具有建立联动机制的可行性。两者的联动机制主要是医院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协同沟通机制、联合监督机制、联合追责机制和人员优势互补关系的方式,形成监督合力,提升医院监督效能,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关键词:
公立医院 纪检监察 内部审计 联动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时现
<正>审计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审计工作,要求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建立健全与审计全覆盖相适应的工作机制,统筹整合审计资源,加强审计工作,充分发挥审计作用。2018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熊磊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明显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任务依然艰巨繁重。鉴于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在腐败治理目标上的高度契合,加强二者协同运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成为了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路径。理论界对于全面深化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合作,凝聚反腐合力,实现腐败治理系统整体功能效应是高度认同的。现有的研究立足于我国政治体制和国家治理体系,侧重于研究政府审计与纪检监察的契合性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耘通
在国家监察体制向纵深改革时期,作为党和国家监督重要力量的国家审计,应当与监察协同推动腐败治理,以促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当前,审计与监察从部门设置、监督关系和工作流程等领域,均具备开展协同监督的前提条件。结合深圳市坪山新区开展协同监督实际情况,审计与监察的协同监督仍存在制度和实践层面的障碍。基于此,亟需在细化审计与监察的协同监督制度、探索审计与监察的组织机构协调、加深审计与监察的双向结果利用和注重审计与监察的人员素养提升等层面予以完善。
关键词:
国家监察 国家审计 协同监督 腐败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