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73)
2023(4036)
2022(3507)
2021(3394)
2020(3013)
2019(6887)
2018(6556)
2017(12871)
2016(6990)
2015(8091)
2014(8031)
2013(8053)
2012(7341)
2011(5625)
2010(6326)
2009(5965)
2008(6071)
2007(5176)
2006(4495)
2005(4143)
作者
(17325)
(14444)
(14078)
(13585)
(9359)
(6722)
(6524)
(5333)
(5222)
(5210)
(4815)
(4706)
(4659)
(4539)
(4246)
(4161)
(4153)
(4150)
(4061)
(3977)
(3483)
(3448)
(3430)
(3337)
(3265)
(3178)
(3174)
(3075)
(2779)
(2772)
学科
(32799)
管理(32030)
(29862)
企业(29862)
(29552)
(21320)
经济(21285)
(16938)
财务(16927)
财务管理(16846)
企业财务(16296)
方法(12496)
财政(12431)
审计(12206)
(11845)
数学(10280)
数学方法(10227)
(9945)
(8638)
体制(8053)
(7307)
中国(7215)
(7177)
银行(7175)
(6571)
制度(6022)
(6022)
各类(5893)
(5640)
金融(5640)
机构
学院(88450)
大学(87892)
管理(39038)
(36211)
经济(35476)
理学(33741)
理学院(33551)
管理学(33318)
管理学院(33166)
(31952)
中国(23842)
研究(22940)
财经(20963)
(19027)
(18292)
财经大学(15472)
(14059)
会计(12730)
中心(12240)
商学(11667)
商学院(11594)
(11317)
科学(11205)
(11154)
北京(10837)
经济管理(10779)
(10549)
业大(10211)
经济学(10044)
(9580)
基金
项目(53640)
科学(42988)
研究(41001)
基金(40806)
(34274)
国家(33983)
科学基金(30852)
社会(26809)
社会科(25581)
社会科学(25572)
基金项目(22151)
自然(20000)
(19856)
自然科(19530)
自然科学(19527)
自然科学基金(19204)
教育(18751)
编号(17287)
资助(16659)
(16017)
成果(14917)
(13135)
(12625)
教育部(11932)
项目编号(11751)
人文(11712)
重点(11655)
(11514)
(11490)
国家社会(11248)
期刊
(38005)
经济(38005)
(35445)
研究(30321)
中国(23735)
管理(13157)
(12956)
金融(12956)
财会(12461)
会计(12013)
财经(11103)
学报(10194)
审计(9883)
(9162)
大学(8776)
科学(8736)
通讯(8526)
会通(8523)
学学(8460)
(8257)
经济研究(7014)
(7004)
财政(7004)
(5998)
技术(5865)
(5189)
农业(5100)
之友(4842)
教育(4820)
业经(4693)
共检索到145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峻  孙琳琳  鲍婧  
上市公司屡见不鲜的财务违规是资本市场的痼疾,既有研究探讨了上市公司财务违规的诸多影响因素,但是较少关注客户这一重要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其产生的影响。本文以客户议价能力度量客户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以违规概率和程度度量上市公司财务违规,对我国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客户议价能力越强,其发生财务违规的可能性越大,财务违规的程度越高。考虑外部审计监督作用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前述关系只在未聘请高审计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机构的上市公司中存在,说明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发挥了重要的审计监督作用,削弱了客户议价能力对上市公司财务违规的负面影响,而且,此削弱作用在公司客户议价能力相对较弱时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亚丹  王宝山  杨蓓蓓  
当前上市公司的财务违规行为屡禁不止,针对此问题,以同伴效应为契入点,基于2008~2017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系统研究企业财务违规行为的影响因素、群体特征及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同伴企业财务违规与目标企业财务违规显著正相关,即企业财务违规存在同伴效应,而且该同伴效应受到行业地位和董事会独立性的影响;企业财务违规及其同伴效应会抑制企业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亚丹  王宝山  杨蓓蓓  
当前上市公司的财务违规行为屡禁不止,针对此问题,以同伴效应为契入点,基于2008~2017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系统研究企业财务违规行为的影响因素、群体特征及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同伴企业财务违规与目标企业财务违规显著正相关,即企业财务违规存在同伴效应,而且该同伴效应受到行业地位和董事会独立性的影响;企业财务违规及其同伴效应会抑制企业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关亭  倪彬彬  
本文选择1999~2004年被罚款的55家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其财务报告违规的行为、性质、手段和动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国萍  马施  
选择2005~2008年内被证监会、证券交易所作为信息披露违规处理的171家公司及其171家配对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不同类型的财务压力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偿债压力、保壳压力、保盈压力对公司的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构成显著的影响,而现金流压力影响则并不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俊强  刘琦琦  
文章利用2005—2017年间上市公司的违规和投票等相关数据考察了公司违规、议案事项对独立董事出具否定意见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公司发生违规时,独董更倾向出具否定意见,可是独董主要对违规公告发布后的明确监管事项出具否定意见概率增加,说明独董监督行为更多出于免责考虑而非主动勤勉履行监督职能。在此基础上,从两阶段Treatment Effect Model的样本选择偏差模型、否定意见的不同度量、具体的议案事项和违规发现难易等方面进行稳健性检查,结论依然成立。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对独董出具否定意见影响因素的理解,同时也为监管部门细化独董职责和完善履职细则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媛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治理制度不完善有密切关系。上市公司防范财务舞弊需在公司治理层面落实监事会、独立董事、董事会对管理层财务会计行为的内部监督,并完善对管理层财务会计行为的约束惩罚机制和财务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机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静怡  刘伟  陈莹  
以2006—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够显著降低公司违规倾向以及提高公司违规被稽查的可能性,支持“监督效应”;审计师行业专长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抑制了公司违规倾向。进一步研究表明:对于内部控制质量较低以及实施进攻型战略的公司,审计师行业专长对违规倾向的抑制作用以及对违规被稽查可能性的提高作用更突出;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够有效缩短公司违规被稽查的时间、抑制公司实施严重违规行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伊攀  朱晓满  
上市公司依法合规发展是资本市场稳健运行的前提,治理防范企业违规对于维护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市场生态至关重要。现有治理企业违规手段大多以事后被动处罚为主,而政府通过采购方式与企业建立经济关联,能否起到事先防范作用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和挖掘。文章探讨了政府大客户对上市公司违规治理效应的存在性及其机理,结果表明政府大客户能够降低企业违规频率,抑制企业违规发生,其治理作用主要是通过降低经营压力、改善内部控制和加强外部监督来发挥的。拓展分析表明,政府大客户的治理效应在实体投资比重高和管理层权力分散的企业中更显著,既可为第一类代理问题治理“锦上添花”,也为第二类代理问题治理“雪中送炭”。文章丰富了企业违规行为治理工具箱,为促进资本市场的规范运行和拓宽政府采购政策职能提供了思路,是实现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有益探索。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王兵  何依  吕梦  
CFO是企业财务工作的重要执行者,CFO薪酬状况影响企业财务表现。通过采用A股上市公司2008~2016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文章考察了CFO薪酬溢价与公司财务违规可能性之间的关系及董事长权力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CFO薪酬溢价越大,公司出现财务违规的可能性越小;董事长权力较大时,CFO薪酬溢价也较大,公司财务违规的可能性上升。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中CFO薪酬溢价与公司财务违规的负向关系更为显著;且给予CFO相对的高薪有助于减少其违规倾向,而非被稽查概率;而一旦财务违规行为被监管部门发现,相对高薪的CFO所受的处罚也会更重。本文研究结论表明,薪酬激励正向效应在CFO身上得到体现,但企业领导人员过大的权力反而会削弱这种正向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全在  
本文选取2008-2015年间被中国证监会披露存在违规关联担保的沪深两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公司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违规关联担保的发生呈现倒U型关系;公司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能力与违规关联担保的发生呈负相关关系;独立董事对违规关联担保的发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当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由同一人担任时,更易发生违规关联担保事件;公司财务状况的好坏与违规关联担保的发生与否呈现负相关关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开国  应千伟  钟畅  
本文从中国上市公司违规频率的角度,直接研究媒体监督能否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并挖掘其影响机制,同时详尽分析媒体监督对违规频率不同的公司的治理效果之差异,发掘出媒体监督治理作用的异质性。实证结果表明,媒体监督能够显著降低公司违规的频率,说明媒体监督确实可以起到外部治理的作用。进一步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对于越是频繁违规的公司,媒体监督的治理效果越明显。另外还发现,媒体监督的治理效果逐年上升,说明我国媒体对上市公司的外部治理作用日益增强。最后本文还发现,媒体监督对公司治理产生作用的机制以行政介入机制为主而非声誉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晨   张飞腾   韩晨  
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企业与供应链参与方实现良性互动是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交易成本理论,以2008—2021年沪深A股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客户关系对财务风险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客户集中度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影响机理检验表明,为“体恤”主要客户而提供的商业信用在客户关系与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进一步将客户关系拓展为客户稳定度后发现,客户关系对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治理效应依然显著。研究厘清了客户关系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机制,丰富了我国制度背景下利益相关者非正式治理效应的文献,为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戴亦一  潘越  刘思超  
本文研究了媒体报道对于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政府干预在影响媒体治理效应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1)仅有来自媒体的负面报道可以有效遏制财务重述行为的发生。对财务重述进一步细分还可发现,媒体监督对经济后果较为严重的非技术问题和核心指标重述的影响更为显著;(2)来自地方政府的媒体管制会大大削弱媒体的监督治理效力,在地方政府干预程度较高的地区,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更弱。本文为理解媒体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作用提供经验支持,并提出改善公司财务报告质量的新路径。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魏志华  李常青  曾爱民  陈维欢  
本文以2005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关联交易、管理层权力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公司违规的影响,并探索了审计监督作为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水平越高、管理层权力越大,越有可能发生公司违规;管理层权力加剧了关联交易与公司违规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权力膨胀的管理层可能利用关联交易从事机会主义行为;高质量审计师(主要是国内"四大"而非国际"四大")可以发挥公司治理作用,显著降低了管理层利用关联交易从事机会主义行为所带来的公司违规风险。进一步地研究发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